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李隆基的皇后臻儿原型(唐朝皇后一览表)

  • 生活知识
  • 2023-05-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唐朝皇后一览表

1、窦氏唐高祖李渊皇后

窦氏(约公元569 613年),京兆平陵人 ,是唐高祖李渊的结发妻子。 她父亲是北周的大司马窦毅,后来北周政权被隋文帝杨坚取代之后,她父亲又在隋朝做官,为定州总管神武公。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北周武帝是她的舅舅。

隋炀帝末期,李渊一直在外征战,窦氏又要照顾家里又要替丈夫担心,劳累生病而死。李渊取得帝位以后,下诏命名窦氏所葬的园陵为寿安陵,追封她为皇后,上谥号为“穆”。唐高祖李渊死后与窦皇后一起合葬于献陵,窦皇后也被尊称为“太穆皇后”。

2、长孙氏唐太宗李世民皇后

长孙氏(公元601 636年),是 历史 上非常有名的一代贤后。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李世民登基以后封其为皇后。长孙皇后出身名门,她母亲也是大家闺秀,祖父是隋朝的扬州刺史。长孙氏的父亲文韬武略,不仅骁勇善战,还精通文史,常广泛涉猎各种史书。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孙氏从小就很懂规矩,知道如何在封建大家庭里行事,并且非常有修养,喜好读书,能写诗著文。她是太宗的贤内助,去世很多年以后太宗还对她念念不忘。

3、王氏唐高宗李治皇后

王氏(? 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文水)人,唐高宗李治的结发妻子,李治登基为皇帝以后被封为皇后。王氏和高宗也是世家亲戚,王氏的曾祖母与高宗的祖父李渊是同母的兄妹,曾祖父在唐朝之前是西魏的大将军,她的母亲也是出身豪族,是关中柳家的女儿,舅舅在太宗朝上为官,所以论出身,王氏毫无瑕疵。后来因为遇到武媚娘这个强大的对手,最终惨死在武媚娘手下。

4、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皇后

武则天(公元624~705),姓武,名曌( zhao ,这是武则天特意为自己造的字,意思是日月之上,目空一切),又名媚娘,尊号武则天。武则天不是生下来就叫武则天的,甚至在她死的时候都不叫这个名字,这是后人的称谓。

5、赵氏唐中宗李显皇后

赵氏(? 675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李显的原配夫人。赵氏是个很可怜的女人,她原本身份高贵,是常乐公主的女儿,唐高祖的外孙女。祖上是赵绰,立有战功,曾做官到右领军将军的职位,父亲叫赵瑰,除了是娶常乐公主的驸马爷之外,官位也达左千牛将军。

后来武则天临朝,赵氏的父亲赵瑰同越王李贞一起谋反,事情暴露,赵瑰被杀,母亲常乐公主也一起被赐死。

直到公元705年,中宗李显复位,才将赵氏追封谥号为“恭皇后”,算是对她的一个交代。等到睿宗即位,因中宗是被韦皇后所毒害,韦皇后是有罪之人,不可与中宗合葬,又追谥赵氏为“和思皇后”,赵氏遇害后被武则天草草埋葬,也不知道葬在了何处,故按照招魂复葬之礼将她的衣物与中宗葬在一起。

6、韦氏唐中宗李显皇后

韦氏(? 710年7月21日),相传原名韦莲儿,武后赐名韦香儿。京兆府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豫州刺史韦玄贞之女,母为崔氏。

唐隆元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拥戴相王李旦复位。韦氏被杀于宫中,坐罪贬为庶人,史称韦庶人。

7、刘氏唐睿宗李旦皇后

刘氏(?~693年),唐睿宗李旦的皇后。刘氏出身于官宦之家,她的祖父官至刑部尚书,父亲曾任职陕州刺史。李旦还是豫王的时候,刘氏嫁给李旦,李旦即位之后被封为皇后。

睿宗李旦被武则天废了以后,恢复到太子的待遇,刘氏就由皇后变为了太子妃,刘氏对这种生活和状态十分不满。

经过武承嗣挑唆,武则天起了除掉刘氏的心思。

直到武则天最终被迫退位,中宗复位,李唐恢复,又经过除掉韦氏势力之后,李旦重新即位,这才将刘氏追谥为“肃明皇后”。

8、窦氏唐睿宗李旦皇后

窦氏(?-693年),唐睿宗李旦的妃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非常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不仅是姿色一等一的美人,礼仪修养等方面都非常好。

后来被武则天秘密处死。

直到睿宗重新即位以后,才将她重新殓葬,将窦氏追谥为“昭成皇后”。

9、王氏唐玄宗李隆基皇后

王氏(? 724年),同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唐玄宗李隆基的皇后。她出生于将门之家,父亲王仁皎,还有一个同胞兄弟王守一。王氏被临淄王李隆基纳为妃,后李隆基主谋除掉了韦皇后,其父李旦继承李唐天下,封李隆基为太子。又因太平公主一事发生,李旦就退位给太子。李隆基登基,王氏理所地成为皇后。,自从玄宗在宫中发掘出武惠妃以后,王氏的生活就发生了转折,从此失宠,最终导致皇后位被废,不久病死。

10、张氏唐肃宗李亨皇后

张氏(? 762年 ),河南南阳人,唐肃宗李亨皇后。李亨还是太子的时候,张氏为太子的良娣(一种妃子封号),故多称其为张良娣。张良娣出身很好,她的祖母窦氏是唐玄宗的姨妈兼养母,张良娣又生得丰盈貌美,所以天宝年间李亨为太子时,将其选入太子宫,封为良娣。李亨即位以后,晋张良娣为淑妃,公元758年进一步册封其为皇后。张氏早年同肃宗同甘共苦,肃宗对她很是感激。后来逐渐恃宠自傲,权力欲望增大,与宦官李辅国勾结,图谋陷害太子李豫,最终因与李辅国发生矛盾,被李辅国所杀,因她多次图谋陷害李豫,代宗即位以后将其废为庶人。

11、沈氏唐代宗李豫皇后

沈氏(729年 ?),相传名为珍珠,唐代宗李豫的皇后,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当时吴兴的沈家是一个大家族,所以沈氏出身良好,并于玄宗开元后期被选入宫中。当时还是太子的李亨将这个江南美女赐给自己的儿子李豫。

李豫对沈氏非常满意,很快就成为李豫最宠爱的女人,并且结婚没多久就给李豫生下了儿子李适,是李豫的长子。

755年,安史之乱中玄宗仓皇出逃,而沈氏以及部分宗亲未能有幸随驾出逃。

756年,李豫收复洛阳,于掖庭宫中见到沈氏,其收复北地重任在身,遂李豫将沈氏安排在洛阳。不想洛阳陷落,沈氏从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762年,唐代宗即位,同年收复洛阳,并未得到沈氏下落,下旨寻找沈氏。

779年,唐代宗去世,李适继位为唐德宗,册封生母沈氏为皇太后。

805年,沈氏的曾孙唐宪宗即位,追尊沈氏为太皇太后,上谥号为“睿真皇后”。

12、王氏 唐德宗李适皇后

王氏(?~786年),唐德宗李适的皇后。王氏是秘书监王遇的女儿,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处事不惊。李适的父亲李豫即位以后,封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表示对他非常器重,后来将出身良好的王氏许配给他。

婚后王氏为李适生下一子,取名李诵。

德宗即位后就将王氏封为淑妃,在没有册封皇后之时,淑妃就是后宫妃子中地位最高的一个。

公元786年,德宗册立王淑妃为皇后,不久病逝于两仪殿。

王皇后葬于崇陵,德宗给她的谥号为“昭德皇后”。

13、王氏唐顺宗李诵皇后

王氏(公元763 816年),唐顺宗李诵的皇后,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氏出生于将门之家,从其曾祖父一直到她的父亲,都在朝廷为官,其曾祖父是太子宾客,父亲王子颜历任紫金光禄大夫、检校尉卫卿,出身良好的她是典型的良家女,代宗在位的时候即被选入宫中,当时为代宗的才人。可是那时候,她才十三岁不到的年纪,代宗看她年纪太小,就将她赐给嫡皇孙李诵。

当时李诵的父亲李适还是太子,李诵为宣王,于是她就被纳为宣王孺人。第二年,也即公元779年,代宗去世,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德宗。长子李诵被册封为太子,时为宣王孺人的王氏也晋封为良娣,只是却不是太子妃。也是在这一年,她为李诵生下了儿子李纯。

公元805年,唐德宗病逝,太子李诵登基,是为顺宗,年号永贞。由于顺宗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无法主持册封大典,一直没能册封王氏为皇后。

在官宦和藩镇的逼迫下,顺宗李诵让位于太子,太子李纯登基,是为宪宗,李诵被尊为太上皇,王氏被尊为太上皇后。

公元806年,顺宗李诵病逝,宪宗将王氏尊为皇太后。

公元816年,王氏病逝。

宪宗将王氏与顺宗合葬,尊谥号为“庄宪皇后”。

14、郑氏唐宪宗李纯皇后

郑氏(?~865年),唐宪宗李纯的宫人,唐宣宗的生身母亲。《新唐书•后妃列传》中记载郑氏原本为尔朱氏人。在儿子宣宗即位以前,郑氏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儿子李忱登基,也就是宣宗,尊郑氏为皇太后,郑氏地位终于尊贵起来。

公元865年,郑氏逝世,谥号为“孝明皇后”。

15、郭氏唐宪宗李纯皇后

郭氏(?~847年 ),唐宪宗李纯的贵妃,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郭氏的母亲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父亲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当时李纯尚为广陵郡王,郭氏为广陵郡王的妃子,唐顺宗的儿媳。后顺宗改革失败,在宦官的逼迫下顺宗退位,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宪宗。宪宗封其为贵妃,在后妃中地位最高,宪宗一直没有册立皇后。郭氏一直深得后宫和大臣们拥戴,经历过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几朝,于宣宗年间去世。

因为宣宗和宣宗的母亲郑太后对她不敬,她当时并没有与宪宗合葬。作为天下国母的郭氏,直到唐懿宗时才被迁葬于宪宗的景陵,谥号为“懿安皇后”。

16、何氏唐昭宗李晔皇后

何氏(? 905年),唐昭宗李晔的皇后,梓州人。何皇后家族并不显贵,她清新脱俗,得以入宫。在李晔还是寿王的时候,何氏就已经在寿王身边伺候,因为何氏不仅长相貌美,还机灵灵巧,很得李晔的欢心,多次召幸她,生子李裕和李祚。

唐僖宗病逝以后,李晔被宦官们拥立为帝,是为昭宗。昭宗登基以后,封何氏为淑妃。

公元896年,李茂贞叛乱,昭宗和何淑妃逃到华州。在华州,昭宗按仪式正式将何氏立为皇后,并且册封何皇后的儿子,当时的德王李裕为皇太子,定为皇位的继承人。

公元905年,朱全忠在积善宫里将何皇后杀死,这样还不满意,还以何皇后小儿子李祚的名义将何皇后废为庶人。作为唐朝一位在世时被皇上封为皇后的何皇后,一生真是多苦多难。

李隆基糟糠之妻王皇后为何被废

李隆基的第一个皇后是他的糟糠之妻,早在李隆基落魄的时候王有容就嫁给了李隆基,与李隆基一起经历了各种苦难,并助李隆基夺得后位。

正史中对王皇后的记载较少,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贤德的皇后。李隆基当上皇帝以后,宠爱武惠妃,得宠的武惠妃让人辱骂王皇后,一众宫人宁愿被训斥也不说王皇后一句坏话,可见她是一个深得人心的皇后。

在李隆基夺位的过程中,王皇后为李隆基出谋划策,其胆识、智谋不输男儿。李隆基杀专权的韦皇后时,当时王皇后献计,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自己和夫君一起谋划、实施了这次宫变。这与长孙皇后对李世民的支持是一样的。韦皇后垮台后,太平公主也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王皇后又与太平公主斗智斗勇,导致太平公主惨败身死,自己丈夫的龙椅才能坐稳。

按道理这与一个皇后应该得到皇帝的尊重,即使不爱,也不至于被废。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王皇后被废,还被打入冷宫。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宫心计2》提到了王皇后被废的理由,第一,善妒、狠毒,只要看谁不顺眼,就给谁穿小鞋。例如,王皇后陷害善良的郑纯熙,郑纯熙其实就是武惠妃的原型,历史上她可不是善良之辈,听到这个姓氏大家就应该联想的武则天,她和她的姑奶奶武则天一样有心机、有手段。

第二,陷害皇帝的子嗣,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在后宫之中,“母以子贵”是真理,多少皇太后都是因为儿子当了皇帝才有出头之日的。而皇帝要没有继承者,那不就是王国吗?所以陷害皇家子嗣肯定是会被收拾的。第三,无子,在中国古代,女子的依靠就是孩子,没有了孩子,等到自己年老色衰之时,没有依靠是肯定的。而且即便年轻时候,夫家也可因为“无子”这条休妻。

那么历史上的王皇后占几条呢?,她肯定善妒。因为李隆基特别花心,这世上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没有一个女的愿意和其他女人分享丈夫。李隆基身边的美人可不少,其中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都成了千古绝唱了,在今天看来也就是个美女嫁给了一个有钱、有权的老爷爷,他们之间能有多少真情。更何况在古代,李隆基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皇上,杨玉环即使不爱,也要装成爱的死去活来的样子,这样才能为杨家谋福利。从这点就能看出李隆基善惹桃花,王皇后在位时李隆基惹得就是武惠妃,几乎达到了专宠的程度。王皇后肯定吃醋,但这个傻皇后她不是想办法对付武惠妃,而是在李隆基面前说武惠妃的坏话,想一想,男人的心都不在你这了,能为你出头吗?

,王皇后没有谋害李隆基子嗣的行为。历史上,王皇后确实不能生育,但尽管如此,她也不会去谋害李隆基其他妃子的孩子。第一,她不能让丈夫的皇位后继无人,实在生不出孩子她还想着过继一个别人的孩子,所以她是不会害李隆基的子嗣的。第二,从王皇后处理武惠妃的事情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凡事都先从自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她只会想着如何给李隆基生一个孩子,而不是去害死李隆基的孩子。第三,王皇后为人不错,宫里人对他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她是个贤惠之人,不会去伤害无辜。这样的人在古代也算是个好皇后了。

,王皇后确实无子,而她被李隆基贬为庶人的确和“子嗣”的问题有关。李隆基变心后,本就有意废后,王皇后眼看后位不保,她也着急,就想到了一个求神的办法,李隆基正是因为她在宫中参与鬼神之事,就把她废了。今天看来,这也许是李隆基的一个借口,他心中早有立武惠妃为后的打算了。

王皇后在被废后不就就抑郁而死,死后李隆基厚葬她,但并未恢复她的皇后身份。影视剧中,将杨玉环与王皇后联系起来,李隆基因为杨玉环像极了王皇后才爱上她,并且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很多人还是对王皇后的遭遇表示同情的,希望她能得到李隆基的真爱。

历史上李隆基原配夫人王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家喻户晓的事,谁人不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但杨贵妃一生只是个贵妃,她一直都没有登上皇后之位,这不是说李隆基没有皇后,其实李隆基有皇后,他的皇后还是跟他同甘共苦的人,在他还没有发家时就跟着他,只不过后来受人陷害被贬为庶人。

不仅王皇后对爱情奉献很多,李隆基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王皇后的家人也做了许多让唐玄宗感动的事,据《新唐书玄宗皇后王氏传》记载“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帝悯然动容。王皇后的父亲为了让李隆基有生日汤饼,居然用衣服去换面,换谁不感动。

王皇后之所以遭遇困境,除了她年老色衰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她一直不生孩子。所以,整个王家人都在祈求她能够生个孩子。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甚至找和尚做了一段“符木”,让王皇后佩戴在身上,希望她能够早日生子。《旧唐书》记载,当时王守一还说过“佩此有子,当与则天皇后为比”这句话,意思是希望王皇后能像武则天一样。这段记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根据当时王皇后的处境,我觉得王守一再笨,应该也不会说这样的话!,很可能是李隆基为了寻找王皇后兄妹的罪状,让有司故意陷害的。

这件事被别有用心的人告诉了李隆基,李隆基亲自追查,果然发现了相关的物件,于是王守一被赐死,王皇后也被贬为庶人。不久王皇后去世,唐玄宗以一品礼将她安葬于无相寺,后宫的人对王皇后十分思慕,而唐玄宗也感到后悔。直到唐代宗的时候,才为王后恢复了封号。

《宫心计2》中的历史原型是谁

《宫心计2之深宫计》讲述的是中国唐代的故事,你知道杨贵妃吧,《宫心计2》里的李隆基就是杨贵妃的第二任丈夫唐玄宗,太平公主、李隆基、李隆基的皇后王皇后、李隆基的父亲李旦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任三恕、何离、元玥等则可能是虚构的。
《宫心计2深宫计》是TVB出品的古装宫廷剧。该剧由梅小青担任总监制,胡定欣、刘心悠、马浚伟、马国明领衔主演,米雪特别出演,萧正楠、陈炜、周秀娜、谢雪心、罗霖、康华、张文慈、张慧仪联合主演。
该剧是TVB电视剧《宫心计》的新一辑,围绕唐朝的故事展开,讲述皇帝与自平民蜕变成的公主、皇后与贵妃之间曲折的故事。
该剧于2018年5月21日在香港翡翠台首播。腾讯视频每周一到周五晚20点更新1集。

唐朝皇帝李隆基的皇后是谁

 李隆基后宫中先后有3个女人得到过皇后的封号。
  第一位是他的原配妻子王氏
  王氏先祖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当玄宗还是临淄王时,娶王氏为妻。在讨伐韦后时,王氏在幕后协助临淄王,终于完成大业。玄宗即位后,立王氏为皇后。
  但王皇后无子,而武惠妃极得宠又生育有多名子女,王皇后失宠、地位日益危险。
  724年7月,李隆基以“造畜蛊毒、厌魅”的罪名废王皇后为庶人,皇后的兄长王守一被赐死。10月,废后郁郁而终。
  762年,唐代宗即位,为其恢复了皇后封号。
  第二位杨氏,是肃宗的亲生母亲。
  她是华州华阴人,曾祖杨士达与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乃是亲族。李隆基为太子时,她被选入宫。公元710年,生子李亨。712年,睿宗李旦传位给太子李隆基,杨氏被册封为贵嫔。杨氏不怎么受宠,守空房多年后死去,卒年不详。
  756年7月,李亨即位,是为肃宗,年号至德。第二年,追谥亲母杨氏为“元献皇后”。 762年,太上皇李隆基死在太极宫神龙殿,肃宗将杨氏与玄宗合葬泰陵。
  第三位是武氏,父恒安王武攸止,玄宗的表叔;母杨氏。武则天是她的姑祖母。
  李隆基即位后,小表妹武氏得宠,封为惠妃。武惠妃先后生下3子3女,是当时后宫第1宠妃。武惠妃遗传了武则天的聪慧、阴狠,在后宫翻云覆雨,正室王皇后的废黜、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的被废杀皆与她有关。
  但因武氏家族为天下人所非议,武惠妃终究没能得到皇后的凤冠,她的亲子寿王李瑁也没能被立为太子。
  737年,武惠妃病死,年38岁。李隆基追赠武氏为贞顺皇后,葬敬陵。
  至于著名的杨贵妃,本是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武惠妃死后,被李隆基看中,强纳为妃。她是李隆基晚年最受宠的女人。,任她再宠冠后宫、实际地位再高,她终究没有正式得到过皇后的名分,,她不能算做唐玄宗李隆基的皇后。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