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李想个人介绍女(需要李想的简介)

  • 生活知识
  • 2023-05-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需要李想的简介

李想简介
出生日期1981年
籍贯河北
学历高中
目前身价一亿元
创业经历:
1998年前,给《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报刊撰写稿件;
1998年,做个人网站;
1999年,高中毕业;
2000年,注册泡泡网并开始运营;
2001年下半年,从石家庄来到北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
2005年,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创建汽车之家网站
2006年5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
手下团队110人
创业时间1999年
李想1981年生,河北石家庄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 。
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
李想留声
1.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2.年轻人创业和发展7个要点是方向、目标、意愿、方法、毅力、成果、自我观察。
3.很多人不成功是因为总是不停地更换目标。用换目标来躲避没有达成目标的责任,这会形成习惯。
4.我把观察自己变成了本能。尽管我有时候还是沉浸到处理事务的具体细节中,我大部分时间都能够跳出来看待事情。
5.我是一个稳中求快,然后围绕着目标不断追求的人,就跟我开车一样,我开车很稳,很快。
6.所有的错我都犯过,所有的困难我都遇到过。,我都很好的解决了,而且我也掌握了解决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自己就提升了,反而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情,不会把这当一个坏事情去想,而去回忆。
7.当时觉得能赚上二三百万就不得了了,很满足了,但但钱越来越多的时候,钱反而变成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带领团队去实现新的目标。
8.做事要坚定,我当初如果不放弃考大学,也许今天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做事要认真,如果做一件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有可能拿到比别人多200%的回报。
李想介绍
1、李想的出身
李想来自一个开明和幸福的家庭。这让他可以在高中时代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儿起了计算机和BBS,而当他决定不上大学而选择创业的时候,家庭也支持了他。这种幸福是与生俱来的,但这可以算是李想成功故事的第一步台阶。
2、李想的成长
李想的成长是从个人网站开始的,然后逐渐发展到一个150名员工的团队。在早期,李想说自己能够成功是因为兴趣和爱好;然后,支持李想继续进步的是责任心;,李想发现管理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于是,李想从一个发烧友、职业撰稿人转变为企业家。
3、李想的机会主义
在对李想采访之前的研究中,我一直希望找到成功故事中的典型场景--贵人相助(就好像张静君之于丁磊)。但Google并没有能够回答我这个问题。,还是在“严刑拷打”和“互相揭发”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李想决定从石家庄来到北京下海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毛遂自荐的合作伙伴,帮助他开始了北京的业务。今天,这位“贵人”还是李队的成员,承担COO的职位。在我的理解中,这是李想走上舞台的开始。
李想的第二个机会来自他自身的特点和能力。一个是年轻,所以他能容忍一个娱乐区的社区在IT网站的摇篮里生存成长,以致一度占到该网站将近一半的流量。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务正业,但客户群正是一个社区网站成长的发动机,也是一个门户网站粘合剂。一个是李想本身就是一个IT发烧友,所以他能够让泡泡网拥有相对竞争优势--产品评测。
李想的第三个机会是否能够成功还不好说,但他以10个人的团队创造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汽车社区,还是令很多人吃惊和佩服的。尤其是当他谈到,当初成立汽车频道的时候,四名成员甚至连驾驶执照都没有。于是,李想让他们去学习,从普通执照到赛手驾照、拉力赛驾照... ...
4、李想的霸气
各方面的文字和声音都给我们留下一个印象--李想是一个腼腆的人。但当我们的话题谈到股权分配的问题上,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强势的李想。
5、李想的真诚
李想并不回避自己的失误,也乐于反省。
李想也并不回避评价竞争对手,他很认真地和你分析每一家的优劣短长。
李想甚至不回避交待自己的罗曼史。
李想特点
80后新贵李想 创业要学会妥协
身价过亿的“高中生”李想1981年生,泡泡网CEO.从最初几千元的进账到一亿以上身价,时间不过短短四年。当大多数80后还处于懵懂和幻想阶段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崭露头角,开始登上财富舞台,并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商业新星。从作家韩寒,到互联网新势力代表李想、戴志康等人,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财富新贵的头衔、名声和摆出来的姿态,更多的是不同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现实主义价值观在他们身上的体现,这种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或许将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泡泡网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除了互联网,车就是李想的最爱。他的车开得极猛。大伙儿一起从后海出来走三环上京昌高速。后面的车刚到三环,他已经到京昌路掉头了。开猛车的人很多,可是加速快,就免不了多刹车。但有一种快速是可控制的,跑完整个四环不用踩一脚刹车;开辆Polo在北京狂奔10万公里,一次没蹭过。这就是李想的风格,“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做阳刚的事情,却善用稳妥的手法
其实6年创业跟开车跑一圈四环也是相似的风格,两个字顺、稳。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2002年,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泡泡网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又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今天,当初红火一时的小熊在线、走入中关村等网站要么止步不前、要么销声匿迹,领先的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在线都背靠大媒体或大卖场资源,而势头最劲的泡泡网单纯靠内生性增长。小李想,怎么做到的?
看看这些简单品质
李想定律如果一个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200%的回报。做事要认真。李想每天都在这样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方式的受益者。比如同去参加一个新品展示,李想就要求泡泡网的文章要比别的媒体先出来,哪怕就比人家快5分钟,也许你就而多做功课、少睡了10分钟,但结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网站论坛都是你的文章。厂商的认可、广告投入就随之来到。
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自小在农村长大,这段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变得“像农民般正直”。公司每到一个发展的坎儿,就有一个得力伙伴准时加入,正因为诚恳待人,“所以这些人才都一直跟着我”。李想敢说,在所有IT网络媒体中,泡泡网是惟一一伙不跟厂商收钱的队伍;任何人收了钱会被这个团队自动排挤出去,这里有一股过于“理想”化的风气。
李想的背后有很多“老大哥”。一群三四十岁的企业家都把他当作小兄弟来看,关键时刻就出手帮忙。薛蛮子算是一个忘年交,他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做过8848的董事长。如此身价的人跟你接触,会令你觉到他比你自己的朋友对你更热情和热心。李想感叹,如果做人做不到这种境界,也就不可能拥有那样的财富。265.com看起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导航网站,但跟创始人蔡文胜接触以后,李想,是因为这个人特别好,这个网站才特别好。蔡能看到的层次,常人不能触及。
李想从来不喜欢课堂,他总要学习在实践中能快速使用的。需要什么才学什么,学了什么就马上用起来。但初中时候也曾经在课堂上拼命学习,就因为老师一句话的激励“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他认为这是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的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
父母是当地艺术学校的老师,家教宽松。李想儿时被送往农村,在乡间长大;中学时跟奶奶住在一起,很少被父母留在身边。李想有一个够大的空间,自由成长。追根溯源,李想说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父母,独立是他们所施予的最重要的素质。

关于李想的简历

李想 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2000年创立泡泡网,并任首席执行官。泡泡网,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市场价值2亿,而泡泡网的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家在1亿以上。
今年上半年,25岁的李想,以泡泡网CEO的身份,晋身“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他是榜单上最年轻的一位,也是80后创业群体进入该榜单。
上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想说“我希望自己的泡泡网在2008年能上市。”
为了办好网站,李想毅然放弃了高考,面队家人的反对,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妈,你不懂,如果上大学,我这网站就死了。我还要挣钱,网站不往商业方向发展不行。”看儿子如此坚持,李想的母亲也就放弃让儿子读大学的想法,对儿子惟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
人物周刊为什么不一边上大学,一边搞网站呢?
李想当时考虑过这些,但还是觉得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因为在当时我基本上除了睡觉、吃饭,都在为这个网站工作,如果上了大学,时间至少要砍掉一半。所以,要说服父母,“最重要的是我要拿出自己的成绩来。”
人物周刊如今拥有亿万身家,你介意自己的学历还是高中吗?
李想其实做成什么样的事业和学历没有直接关系,在我心里只是觉得没体验大学生活有一丝遗憾。但也不能说因为我是高中学历,所以现在身家1亿,这会给很多人一个错误的信号。其实,在我创业之前,我已经有了六年电脑知识的积累。
2001年底,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来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技术、销售、架构和市场副总裁相继加入团队,兵强马壮的泡泡网迅速发展壮大。但2003年的那场危机,李想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人物周刊那是怎么回事?
李想当时,泡泡网有一半的要辞职,因为我们网站全是靠来运营的,如果走了一半,那网站基本上没有办法运营了。
人物周刊后来你采取了什么对策?
李想那天我非常着急,立马给要辞职的打电话,一个一个地打。但他们却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已经去竞争对手那里报到了,而且条件很好。
人物周刊是怎么渡过难关的?
李想事后我也开始反思,其实网站出这样的事确实自身有问题。第二天到了公司,只剩下几个领导,大家一起开会讨论,决定马上招人,一个一个地去带。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整个网站的运营就恢复正常了。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在传泡泡死定了,李想没戏了,甚至说整个公司只剩李想一个人了。不过,幸运的是泡泡网度过了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人物周刊危机如果挺不过去,会导致泡泡网消失吗?
李想我这个人天生比较乐观,我就一个想法,只要自己努力了,付出了,就一定能想到做到。
目标是泡泡网尽快上市
去年泡泡网利润1千万,市场价值2亿。而一股独大的李想,身价也飙升到1个多亿。在80后创业大军中,李想一人独占鳌头。
,在2006年初,正值公司蒸蒸日上、进入全国专业IT网站前三名之时,李想却给每位员工的邮箱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直指员工和管理层松懈,并详细列举与行业第一名的差距。
人物周刊现在泡泡网在中文IT网站中排名第三,但你对此好像并不满足?
李想因为我发现当时员工的状态有一些低迷,我希望“唤醒”他们,我认为当时的状态是不可以的。
人物周刊写这封信的时候公司业绩下滑了吗?
李想没有,写这封信就是为了防止业绩下滑。
人物周刊言辞激烈地写那封信,是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李想如果真的是居高临下,我就没有必要跟他们写这封信了,我是为了整个团队好。我们公司没人叫我李总,每个人都叫我李想。
人物周刊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对IT很感兴趣,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又可以上大学,你是建议他上大学还是创业呢?
李想是上大学,现在创业门槛高很多了。要有资金;,已经没有太多可以让你犯错误的机会了,毕竟现在的互联网和6年前大不相同。
人物周刊能谈谈你成功的秘诀吗?
李想做任何事都要避免目标过于分散。目标太过分散,慢慢会养成一种遇到困难就躲开的特性。所以,要设法完成眼前的既定目标,这样才有能力突破更大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泡泡网尽快上市。

关于李想的简介

李想简介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
据PCPOP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六年。
2006年5月23日,在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25岁的李想,以泡泡网首席执行官的身份,晋身“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他是榜单上最年轻的一位,也是80后创业群体进入该榜单。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他们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因而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作为一个身家过亿的“80后”CEO,李想最初创业的目标就是想赚钱,“当时觉得能赚上二、三百万就不得了,很满足了,但当钱越来越多的时候,钱反而变成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带领团队去实现新的目标。”
高中毕业就创业
最早摸计算机的时候,李想还是石家庄的一个高中生。
“我是高三时开始上的网,当时上网还很贵,一个月要700、800块钱。”在此期间,李想迷上了个人网站,除了上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计算机上,像许多电脑迷一样,他也建了一个个人网站,
“一开始是自己做着玩,但我这个人喜欢争强好胜,别人做得好,我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他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都放在网上,有很多人上网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访问量,3、5个月后访问量达到1万人次/天。这时候,广告商就找上门来。
“当时所有的网站只要做的好都有人给你投钱,而且他们什么要求都没有只要能显示出来就行了”,当时李想的网站每个月有6000、7000元的广告收入,这对一个学生来说,简直太奢侈了,“赚钱原来很容易嘛。”
但好景不长。1999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李想的广告一个都没了。
虽然遭遇挫折,但李想并不气馁,因为做网站让他找到一个让自己全力以赴的事情,而且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高中毕业后李想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自己创业。“我觉得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早两年,没有这个机会,晚两年,这个机会可能又过去了。”
2000年,李想和一个朋友创办了PCPOP(电脑泡泡)网站,初始投资就是自己做网站淘到的第一桶金、将近10万元。新网站很快就有了访问量,但却见不着效益,因为在石家庄没有收入机会,李想决定移师北京。
2001年底,李想到了北京,一开始租了一间民房,半年后,网站访问量每天有3-5万人,广告商又找上门来,而且开出的价格比原先还高。
2002年,他们搬到写字楼,这一年网站的收入达到50万。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似乎越走越顺,2003年他们的收入达到200万,去年上千万。
内容至上 服务取胜
李想的盈利模式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靠内容和服务吸引用户,访问量大了以后,自然就有广告登门,但要真正做好这两点却得靠真功夫。
李想说PCPOP网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原创的,而不是别人的“拼盘”,身居中关村,让他们每天都能关注市场的最新动态,厂商也会把最新的产品拿来给他们测评,和别的网站比起来,他们的专业性特征明显,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
另一方面,这些年市场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原先顾客要买一件商品,可能到电脑市场转上好几天,而现在更多的用户可以先在网上找到想要的东西,寻到一个便宜的价格,谁的网站专业性强,更新速度快,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眼球。
除传统的广告收入外,去年李想又开拓出新的收费模式———渠道服务,换句话说,就是经销商在PCPOP网站上租摊位卖东西,“这笔账太好算了,在网站上,一个手机的流量顶得上卖场一半的流量,而这一半流量只光顾你一家,而且没有人员成本,一个摊位每个月6000、7000元,对经销商来说每天卖一台手机成本就够了,经销商何乐而不为?”
为了使收费更务实,下一步他们准备采取类似百度竞价排名的方式,也就是取消摊位费,按效果来收费。李想说“我们会计算出多少个点击会产生一个购买量,平均下来一个点击多少钱,按实际点击量来收费,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只要访问量增加,我们的收入就能成比例增长。”
眼下渠道的收入和广告收入还没法比,但李想坚信,到后年,渠道的收入就会大幅提升,和广告收入分庭抗礼。
开拓新领域
去年6月,PCPOP推出了一个独立的汽车类网站,喜欢飙车的李想说推出这个网站,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车,而是目前的市场机会太好了,“你只要看看现在做得好的汽车网站都是从IT转过来的,汽车网站和我们现有的网站在线上的模式是一样的,操作方式也一样,都是既做内容又做测评,正因为有前期的经验,我们做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大杂烩,他们把每一个车做成一个网站,在这上面,既有新闻又有测评,既有图片也有数据,还有用户交流的论坛,这种全新的网站结构颇让李想得意,“因为我们是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传统的网站是综合性的,用户访问网站是被动的,也就是说网站更新什么,用户就看什么,比如,用户想找一篇有关马自达3的文章都很费劲,其实,对用户来说,关注的是产品,所以我们就进行细分,让用户用起来更方便,其实,这些东西原先都有,只不过我们把它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了。”
尽管他们没有掏很多钱去做推广,但现在每天已经有10万的流量,在汽车类网站中排名第四,但李想认为这还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这些注册用户的价值会更高。
“我们的后台用户数据库非常有价值,这将是我们未来的一笔财富。
李想 -- 亿万身家
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李想
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除了互联网,车就是李想的最爱。他的车开得极猛。大伙儿一起从后海出来走三环上京昌高速。后面的车刚到三环,他已经到京昌路掉头了。开猛车的人很多,可是加速快,就免不了多刹车。但有一种快速是可控制的,跑完整个四环不用踩一脚刹车;开辆Polo在北京狂奔10万公里,一次没蹭过。这就是李想的风格,“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做阳刚的事情,却善用稳妥的手法。
其实6年创业跟开车跑一圈四环也是相似的风格,两个字顺、稳。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2002年,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PCPOP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又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今天,当初红火一时的小熊在线、走入中关村等网站要么止步不前、要么销声匿迹,领先的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在线都背靠大媒体或大卖场资源,而势头最劲的PCPOP单纯靠内生性增长。小李想,怎么做到的?
看看这些简单品质。
李想定律如果一个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200%的回报。做事要认真。李想每天都在这样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方式的受益者。比如同去参加一个新品展示,李想就要求PCPOP的文章要比别的媒体先出来,哪怕就比人家快5分钟,也许你就而多做功课、少睡了10分钟,但结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网站论坛都是你的文章。厂商的认可、广告投入就随之来到。
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自小在农村长大,这段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变得“像农民般正直”。公司每到一个发展的坎儿,就有一个得力伙伴准时加入,正因为诚恳待人,“所以这些人才都一直跟着我”。李想敢说,在所有IT网络媒体中,PCPOP是惟一一伙不跟厂商收钱的队伍;任何人收了钱会被这个团队自动排挤出去,这里有一股过于“理想”化的风气。
李想的背后有很多“老大哥”。一群三四十岁的企业家都把他当作小兄弟来看,关键时刻就出手帮忙。薛蛮子算是一个忘年交,他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做过8848的董事长。如此身价的人跟你接触,会令你觉到他比你自己的朋友对你更热情和热心。李想感叹,如果做人做不到这种境界,也就不可能拥有那样的财富。265.com看起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导航网站,但跟创始人蔡文胜接触以后,李想,是因为这个人特别好,这个网站才特别好。蔡能看到的层次,常人不能触及。
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的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

李想的介绍

李想,汽车之家网站创始人,前任汽车之家总裁。李想是80后的典型代表,1998年还在上高中的李想就开始做个人网站,2000年注册泡泡网并开始运营,仅凭借着自己对IT产品的一腔热爱和滚雪球式的资本积累,高中学历的李想让泡泡网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独树一帜。 2005年,李想带领团队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创建汽车之家网站。目前,汽车之家现已成长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2012年底,汽车之家实现了月度覆盖用户8000万。2013年9月16日,李想作为碧水队成员,参加了江苏卫视举办的《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节目。2015年6月李想卸任总裁,继续担任董事股东。

李想的具体资料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
  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李想
  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除了互联网,车就是李想的最爱。他的车开得极猛。大伙儿一起从后海出来走三环上京昌高速。后面的车刚到三环,他已经到京昌路掉头了。开猛车的人很多,可是加速快,就免不了多刹车。但有一种快速是可控制的,跑完整个四环不用踩一脚刹车;开辆Polo在北京狂奔10万公里,一次没蹭过。这就是李想的风格,“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做阳刚的事情,却善用稳妥的手法。
  其实6年创业跟开车跑一圈四环也是相似的风格,两个字顺、稳。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2002年,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PCPOP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又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今天,当初红火一时的小熊在线、走入中关村等网站要么止步不前、要么销声匿迹,领先的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在线都背靠大媒体或大卖场资源,而势头最劲的PCPOP单纯靠内生性增长。小李想,怎么做到的?
  看看这些简单品质。
  李想定律如果一个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200%的回报。做事要认真。李想每天都在这样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方式的受益者。比如同去参加一个新品展示,李想就要求PCPOP的文章要比别的媒体先出来,哪怕就比人家快5分钟,也许你就而多做功课、少睡了10分钟,但结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网站论坛都是你的文章。厂商的认可、广告投入就随之来到。
  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自小在农村长大,这段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变得“像农民般正直”。公司每到一个发展的坎儿,就有一个得力伙伴准时加入,正因为诚恳待人,“所以这些人才都一直跟着我”。李想敢说,在所有IT网络媒体中,PCPOP是惟一一伙不跟厂商收钱的队伍;任何人收了钱会被这个团队自动排挤出去,这里有一股过于“理想”化的风气。
  李想的背后有很多“老大哥”。一群三四十岁的企业家都把他当作小兄弟来看,关键时刻就出手帮忙。薛蛮子算是一个忘年交,他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做过8848的董事长。如此身价的人跟你接触,会令你觉到他比你自己的朋友对你更热情和热心。李想感叹,如果做人做不到这种境界,也就不可能拥有那样的财富。265.com看起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导航网站,但跟创始人蔡文胜接触以后,李想,是因为这个人特别好,这个网站才特别好。蔡能看到的层次,常人不能触及。
  李想从来不喜欢课堂,他总要学习在实践中能快速使用的。需要什么才学什么,学了什么就马上用起来。但初中时候也曾经在课堂上拼命学习,就因为老师一句话的激励“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他认为这是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的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
  父母是当地艺术学校的老师,家教宽松。李想儿时被送往农村,在乡间长大;中学时跟奶奶住在一起,很少被父母留在身边。李想有一个够大的空间,自由成长。追根溯源,李想说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父母,独立是他们所施予的最重要的素质。
  序言
  生于80年代
  人物
  极客少侠戴志康
  MySee创业团队舍我其谁
  郑立志立则气盛
  李想亿万身家
  郑立志立则气盛
  茅侃侃混世魔娃

李想的个人资料,女生哦!

个人简介(简历) 姓 名李想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7年 08月18日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毕业院校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专 业音乐学 电子邮件Lixiang3756@126.com 学 位文学学士

汽车之家创始人

李想。

李想,男,汉族,中国国籍,1981年10月出生于河北石家庄,80后企业家代表人物。曾先后创立泡泡网、汽车之家,现任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车和家法定代表人。

汽车之家是李想在创办PCPOP之后创办的,大概时间是2005年左右。这是在他把PCPOP做到一定规模后开辟的新战场,汽车之家获得了薛蛮子的天使投资。

成长学习

李想的父母毕业于中央戏曲学院。李想在高中时代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和BBS,并对此产生浓厚兴趣。

高中时,通过给IT类媒体供稿、运作个人网站,李想已经获得不错的收入。出于对互联网和IT的热爱,他决定放弃参加高考,选择创业,并获得了父母的支持。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