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由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元华主演的《僵尸先生》上映,该片是刘观伟第一部单独执导的影片,当时嘉禾电影老板何冠昌跟洪金宝预测这部影片最多卖600万,要亏200万,一度让刘观伟觉得这可能是自己一部作品。
事实是该片上映后,票房高达2000万,不仅打破了同类型电影的票房纪录,让林正英成为灵幻功夫片的代表人物,随后引来无数跟风之作,但没有一部能超越《僵尸先生》的成就。
林正英引导了僵尸片的风潮,随后他又陆续拍摄了《一眉道人》《新僵尸先生》《僵尸道长》等等同类型的影片,每部都获得不错的成绩,林正英跟钱小豪在多次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的,也成了荧幕上的黄金搭档,这一切随着1997年,林正英肝癌去世而终结,此后僵尸片走向没落,而钱小豪也开始转型,在2002年之后,钱小豪开始从事导演的工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钱小豪在转型后,他陆续拍摄或者主演的很多僵尸片,如果说第一部是为了致敬或者怀念林正英,那么随后的几部在观众看来,就是在吃老本,在消费已经离去的林正英,比如《天师归来》《新僵尸先生2》等等。
如果是普通人面对票房不佳被人质疑吃老本的时候,恐怕早就放弃了,钱小豪显然继承了习武之人坚韧不拔,越挫越勇的性格,这不3月1日,钱小豪,徐少强主演的《一眉先生》上映了,毫不客气的说,钱小豪又在吃“老本”,不过这次却吃出了新高度。
《一眉先生》讲述的是民国初年的故事,某天深夜,在福建湄洲镇的街道上,有四个人拦住了一个带着一群僵尸赶路的赶尸人。
这四个人是镇上开医馆的道士黄英(张迪财饰),师弟钱正豪(钱小豪饰)以及他们的徒弟秋生(庞景峰饰)跟文才(王荣宏饰),黄英看出赶尸人身上有猫腻,于是进行阻拦,在一番较量后发现,原来僵尸都是人假扮的,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运送鸦片,以获取暴利。
虽然赶尸人跟僵尸被打跑了,其中一名僵尸却毒发身亡,原来赶尸人是通过药物来控制这些僵尸,已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
另一方面,随着湄洲镇经济的不断发展,镇里出现了贩卖鸦片的现象,并且有外地人入驻湄洲镇,他们分别是开凤凰山庄,买卖房屋跟地皮的瑶姐玉凤凰(安唯绫饰),以及开设澡堂的神秘人,对此钱正豪等人怀疑他们是贩卖鸦片的幕后黑手。
此时湄洲镇正值镇长交替之际,老镇长郑为志(楼南光饰)退休在即,替代者杨成虎却形迹可疑,通过不断地接触,钱正豪认出杨成虎实际上是龙头山的土匪鬼王(徐少强饰)假扮。
为了验证真伪黄英跟钱正豪兵分两路,黄英去兴化府调查杨虎成的底细,钱正豪去澡堂查看是否有异常,结果发现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澡堂的名义,贩卖鸦片。
黄英通过查探确定鬼王杀害了上任途中的杨成虎,随后假扮成镇长进入了湄洲镇,利用手中职权谋取利益。
此时鬼王知道钱正豪带人封了澡堂,一方面邀请他前往凤凰山庄用餐,另一方面派人去拦截黄英,钱正豪虽然知道是鸿门宴,但还是欣然前往。
在凤凰山庄,钱正豪先是击败了瑶姐玉凤凰,随后揭穿鬼王的真面目,经过一番打斗将鬼王制服,另一边黄英在秋生,文才的帮助下,击败了前来拦截了疯狗,秃鹰跟野狼,至此龙头山鬼王的土匪团伙被彻底击溃,湄洲镇恢复了和平,而逃走的玉凤凰发誓还会回来,显然这是为第二部埋下了伏笔。
《一眉先生》可以说凑齐了《僵尸先生》还健在的全班人马,导演刘观伟,秋生钱小豪,还有楼正南等人,从人员配置上可以看出这部影片的用心之处,毕竟林正英,徐冠华等人已经离世多年,加上僵尸片式微,能凑齐这个阵容已经是相当不容易,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才是真正的致敬林正英。
很多人说《一眉先生》是一部没有僵尸的僵尸剧,这句话确实有道理,毕竟内地的审核制度跟香港是有着明显不同的,林正英时期虽然拍摄的是僵尸片,他自己称之为灵幻功夫片,而内地审核制度对于灵异玄幻有着严格的标准,所以钱小豪用人扮僵尸,扮演女鬼的想法其实是通盘考虑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该剧也可以看成是一部科学解密片,比如传说的“湘西赶尸,鬼敲门,第三只手,鬼火”等等都有详细的接受说明,其中所谓的鬼敲门,实际上是将黄鳝的血泼在门上,引诱蝙蝠从而达到敲门的效果,当人开门的时候,又看不到人,这就是传说中的鬼敲门。
通过《一眉先生》其实可以看出,它跟林正英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林正英的作品侧重 搞笑 灵异与奇幻,而该剧更加重视科学的解释“怪事”,说教意义更加明显,这也是钱小豪拍了这么多僵尸片后的一个新突破。
该片的缺点还是很明显的,剧中张迪财饰演的黄英明显有模仿林正英的意思,一头苍白的头发,英叔标准性的一字眉,显然该剧依旧有消费林正英的意思,毕竟情怀这个东西很难捉摸,既然有人可以说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那么林正英呢,显然在投资方看来,我们同样也欠林正英一张票。
只是如果是第一次还可以说得通,几乎每部僵尸片都要拿出林正英怀念致敬一番,这已经不能说是情怀,而是消费了,而且是过度消费,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粉丝越来越厌恶。
除此之外,秋生跟文才的表现确实有些差强人意,在钱小豪跟徐冠华版本中,他们即使整部影片的 搞笑 担当,也起到了承接转折的作用,而在《一眉先生》中,显然秋生跟文才没有达到那样的要求, 搞笑 的镜头寥寥无几,也没有太出彩的地方,说到底两人在剧中没有多大的存在意义,如果有恐怕就是为了情怀强制设定了这两个人物。
还有就是楼南光的戏份太少,记得在林正英的僵尸片中,只要有楼南光就有笑点,不论是巡捕还是徒弟,楼南光的戏份可以说都是比较重的,而在该片中,楼南光只有一个镜头,而且还是用的很老的段子,这无疑让很多老粉丝感到遗憾。
其实《一眉道人》的内核跟林正英的僵尸片已经没有任何的关系,在剧中他大量运用了林正英曾经用过的镜头,比如“红白装煞”这些经典镜头,如今斯人已逝,对于钱小豪而言更多的应该是向前走,可以回头看,但不要迷恋,显然该剧正是钱小豪踏出的第一部。
《一眉道人》总体而言,还是能看出钱小豪在吃老本,这一次他有了属于自己的突破,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钱小豪,吃老本吃出了新高度,不得不说虽然该剧还有缺点,在同期的网络大电影中,该片还是不错的,希望钱小豪的第二部能够尽可能的完善剧本,毕竟既然活不成林正英,那么为何不做自己钱小豪呢?
在春节档热度逐渐褪去的三月份,网络逐渐成为影视剧的主战场;网络电影的势头也随之复苏。
其实在《山河令》《斗罗大陆》和《锦心似玉》等大制作网剧霸榜多日的间隙,一部港味纯正的电影《一眉先生》登陆平台,引起了许多港片影迷的共鸣。
80年代后期,在嘉禾公司的引领下,香港掀起了一股僵尸电影的热潮。
而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豪取2000万港币之外,随后的一系列僵尸灵幻电影的出现,更造就了当年的影像奇观。
僵尸电影随着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到来而崛起。但本身的独特元素和另类气质,对于港片类型多元化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
其中林正英饰演的捉鬼道长融合了民俗、道教以及易学等元素,一身正气且精通阴阳五行。 配上道袍木剑的装扮,更让英叔的道长人设,在香港电影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年的《僵尸先生》不仅走红了林正英本人,钱小豪和楼光南等演员更借助“僵尸系列电影”二次翻红,且开启了演员生涯的新路径。
无奈好人不长命,1997年林正英因癌症去世,年仅45岁。当年名震江湖的“一眉道人”,只能活在我们的回忆中。由他和钱伟升导演一同开创的香港僵尸宇宙,却永远留在了影迷的心中。
作为《僵尸先生》老班底的钱小豪,对于“师傅”林正英的去世,动情和感伤自不必说。在之后的创作中,我们更能从钱小豪身上看见他早年在《僵尸先生》中的表演痕迹,这也成为了他表演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2013年让他重回香港类型电影圆心的《僵尸》之外;与内地合作的网络电影《天师归来》《新僵尸先生2》和《大幻术师》中,更见其对灵幻题材的深度热衷。
时过境迁。 在僵尸电影的浪潮早已经褪去的当下,钱小豪所做的努力,更可看作他对旧时代和旧情怀的不舍和眷恋。
其实要说当下灵幻电影的现状,与香港电影的大环境以及钱小豪本人的执念密不可分。
21世纪后香港电影迎来了新的转型,市场的狭小和空间的逼仄,更让港影北上成了一条必然之路。
曾经风靡一时的僵尸电影更因为内容的单一化,阻碍了其二次创新的可能。可比起香港本土的受众,内地13亿观众更成为了灵幻电影的输出对象。
内地对于恐怖和鬼怪电影的强管控,却催生出了捉鬼电影风格的新样态。 在规避僵尸这一物种存在的条件下,相对实现了多种形式融合的可能性。
经历了90年代的辉煌之后,钱小豪的余温仍在。观众对于钱小豪的旧情怀同样投射在当下他主演的新灵幻电影中;二者的相互联动,更为他积攒了应有的原始粉丝。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钱小豪的执念促成了他职业生涯延续的使命,与内地新灵幻电影的联璧,也成为了当下生涯的必然选择。
情怀我们也能够理解。在之前的灵幻片中钱小豪却多以接班林正英的姿态出现,黄色道袍配法器、木剑等,则给许多观众不适感。
因为林、钱师徒二人过于偏差的人物气质,钱小豪的法师扮相不仅颠覆了英叔的原本形象,更让钱小豪只有其形,未得其髓。
或许比起观众的观念输出,钱小豪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矛盾现象。 毕竟缅怀英叔并非要成为英叔。
在最近上映的电影《一眉先生》中,58岁的钱小豪则中和了早前的多重身份,扮演师叔以支撑全片大局。
师叔的设定,在规避了早前人物属性的不协调之外,保证了辈分和位置的恰当性,同样确保了钱小豪在全片的分量。
其实《一眉先生》并非标准意义上的灵幻电影。一定程度上它是在消解情怀。开篇在展现了港片的旧情怀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创新层面的惊喜。
,本片以钱伟升做导演、钱小豪做主演;老香港电影人的把关,保证了电影的品质。
钱小豪饰演的师叔其实也保留了少年的英气,但岁月不饶人。58岁的钱小豪除了教化后辈弟子外,承担着破除故事阻力的重大任务。
包括和徐少强的鬼王斗智斗勇,以及对于犯罪线索的追查等等,钱小豪无愧是电影第一男主。
,《一眉先生》英叔身份的替换,与钱小豪形成了双雄并立的格局。
以路人来扮演英叔或许会引来争议。但未尝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这不仅破解了早前钱小豪的模仿压力,更为英叔在电影中建立了一个符号化形象。
毕竟电影是要往前看的,怀念英叔我们放在心里就好。但灵幻电影还是要延续,钱小豪以及新晋的后辈来承担,显得更为合乎情理。
前文说钱小豪那么多,但我要强调的,《一眉先生》不单单是钱小豪一人的独角戏。徐少强和楼光南等老戏骨的出现,增添了电影戏剧化的对抗氛围。
徐少强被称为“反派杀手”,阴桀的气质自不必说;与钱小豪之间的正邪对抗,必然强化了电影的动作戏展现。
果不其然,后半段打戏的充沛正是在钱、徐二人间展开,这也保证了内容的观赏性。
第二,类型上《一眉先生》并未执着于原有的僵尸片模式。多种风格的融合创新,也给当下灵幻电影的破圈提供了新路径。
开篇5分钟,我们多少能看到《鬼打鬼》和《僵尸先生》等老片的影子。一众“僵尸”和钱小豪师徒的人鬼大战等,不可谓不精彩。
无奈“鬼把戏”被英叔一行人拆穿之后,僵尸片的类型化自然也被消解于情节中。随后,《一眉先生》的类型多元化便逐渐显露。
武侠、功夫、犯罪、悬疑、玄幻等多种元素逐一出现;加上故事背景设在民国乱世,进一步拓展了《一眉先生》故事走向的不确定性。
故事本身来看,在徐少强这位假镇长眼中求财才是第一位的。钱小豪联合稽查队对犯罪组织进行摸查,搜索毒品和犯罪证据等等,在犯罪类型的延伸上做得有模有样。
钱小豪与警察共同断案,和对假镇长身份的推断和识破等,烧脑元素适时融入其中。钱小豪与徐少强的一系列打斗、鬼王手下和英叔的法器大战等均为电影精彩部分。
我们称《一眉先生》为功夫片都不为过,毕竟动作戏支撑着全片的核心,在僵尸的拙劣计俩被识破后,以拳头决胜负也演变为后续钱小豪惩恶除奸的决定要素。
毕竟尤其在民国的混乱时代,拳头够硬才有话语权。 脱下捉鬼外衣后,钱小豪一派以武力来展现正义,未尝不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
就我个人而言,钱小豪继承衣钵搭档徐少强出演僵尸片,我觉得这组搭档是非常有看头且有意义的,众所周知,钱小豪虽然不是僵尸片的开山鼻祖林正英,但至少当年跟林正英所合作搭档了很多僵尸片,也是有着一定僵尸片精髓存在的,参演僵尸片也有着一定的信服力,加上钱小豪本身身手不凡,参演僵尸片不管是驾驭力还是代入感都是有的,而徐少强作为反派人物,长相就非常有杀气,基本上饰演的角色都是大反派,这两人本身个人属性和风格特色就不同,相当于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如今一起出演僵尸片,这种迷之组合我是非常期待跟看好的。
继承衣钵的钱小豪和大反派徐少强
如今的僵尸片不是谁都可以驾驭的住了,说白了不是谁演技精湛就可以去参演僵尸片的,都说没有林正英存在了,僵尸片也就少了那一份感觉了,再看也没有那种信服力了,毕竟林正英就是僵尸片的灵魂人物,也是僵尸片的开山鼻祖,但作为继承林正英衣钵的钱小豪而言,身上是具备着演僵尸片的那股风范的,毕竟当年很多僵尸片都是钱小豪与林正英共同主演的,很多观众朋友们也将记忆力停留在了钱小豪身上,一招一式也好,那股派头也好,钱小豪是有参演僵尸片的那股风范的。
而徐少强作为一枚大反派,本身长相就非常冷酷,非常霸蛮,身上的气场非常强大,从出道以来基本上都是饰演的反派角色,很多反派人物都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徐少强从出道到如今已经有几十年的从影经验了,饰演的反派角色非常经典,演技非常精湛,非常炸裂,就是一枚妥妥的老戏骨,虽然如今已经71岁了,但依然老当益壮,演技在线。
两人搭档出演僵尸片,我是非常看好的
一个是僵尸片中的代表性人物,一个是影视圈中标志性反派人物,两人都是观众朋友们所熟知的老演员,都是各自剧作领域中的佼佼者,本身两人其实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毕竟戏路不同,年龄也有差距,但两人搭档出演僵尸片,那么这无疑看点是非常足的,很看好钱小豪和徐少强在影片中的精彩表现,很期待钱小豪出山参演僵尸片,期待徐少强老爷子饰演的角色,这组新搭档搭配出来的画面一定画风非常强烈。
钱小豪曾在片中扮演林正英的徒弟,这一扮就是几十年,观众理所将他当作是林正英的徒弟了,也希望他结果英叔的衣钵,继续将僵尸片发扬光大,可惜的是他一手好牌打到烂,虽然英叔走后他一直都有拍僵尸片,但几乎全是烂片,口碑很差,快要把英叔积攒下来的人气给败光了。
《天师归来》《新僵尸先生2》《灵幻大师》《至尊先生》等等烂片是钱小豪交出的成绩单,几乎没有一部片子赢得市场的认可,这也让许多人诟病钱小豪无法真正继承林正英的衣钵。只能靠打着英叔徒弟的名号拍些烂片来捞钱。
其实钱小豪本人也很冤枉,看过他主演的一些僵尸题材的电影,我们会发现他的拍摄手法其实还没有跳出英叔之前设定的条条框框,因为英叔创造的僵尸题材电影实在是太过经典了,以至于后人无法再超越,所以他只能在英叔之前设定的框架内不断去反复拍摄剧情内容相似的电影。
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影兴致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僵尸题材类的电影是个大热门的领域,而到了现如今,僵尸片已经逐渐沦为边缘小众的影视作品了,加上国家对这类题材电影的限制,导致很多导演难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闹到,所谓僵尸片往往会发展成什么化学导致的人体变异,观众对此已产生了审美疲劳。
加上英叔塑造的捉鬼道士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了,以至于他离开我们之后,广大影迷依然无法接受由他人来扮演这个角色,直到如今,尽管僵尸题材的电影近几年有所增多,但并没有一部作品是完全取得网友的认可的,也没有一部作品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经典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