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乐团只是主唱单飞而已,并没有解散!
还有,信乐团主唱阿信单飞,信乐团还会叫信乐团。
这是他们对摇滚的信念..
听过一句话叫信摇滚不死么?信乐团的精神..
没有了信的信乐团还有谁信 ?刘文杰比苏见信差了两个档次
上次在电视看见新的信乐团有点心酸 整个乐团的成员心里肯定都不是滋味
合约到期了。
在厦门参加某活动盛典时,苏见信终于吐露心声揭开单飞之谜,“我只是从来没有回应过,所以让很多人觉得我离开信乐团是个谜,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就是到2007年的时候,和他们(指信乐团其他成员)的合约到期了。“
演艺经历
2002年,推出首张音乐专辑《信乐团同名专辑》,从而正式出道 。
2004年,出演传记偶像剧《死了都要爱》。
2007年,主唱苏见信选择单飞并退出信乐团。
2008年,信乐团在北京举办主唱甄选活动。
2009年,刘文杰获得主唱甄选活动的冠军并加入信乐团,成为第二任乐队主唱;同年11月,歌曲《死了都要爱》、《北京一夜》获得湖南娱乐频道《60年金曲大赏》总决选十大金曲。
2011年,推出第五张音乐专辑《就是唯一》 。
2014年,为话剧《东北往事》创作并演唱两首歌曲《活着》、《英雄》。
2015年,为游戏《射雕英雄传OL》演唱主题曲《真英雄》。
华语摇滚发展到现在,也区分为多种不同的风格,不论是重金属朋克还是雷鬼,在华语摇滚乐坛你总能找到相对应的乐队,对于有一支乐队的定义,或许大家都没有找到确切的形容词,这支乐队就是GALA乐队,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支神奇的乐队,以破音闻名与广大听众之中,而且倍受人喜欢,一度打破我对音乐对乐队的认知。我不会否认的是,我也很喜欢这支乐队,相信很多知道这个乐队应该是通过他们的代表作《追梦赤子心》,这也是GALA最为人知的一首歌曲,无数喜欢GALA乐队的人也是从这首歌曲开始的。
为什么说难以定义他们的风格呢?如果你没有办法欣赏他们的演唱,你一定会对他们置之不理,他们的每一次演唱仿佛似乎都是破音的车祸现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风格也让他们有着较高的人气。或许这就是他们的独特风格,听起来慵懒,但人却让人充满精神还有兴奋,希望,歌声总是在破音的边缘疯狂试探,或许也可以称之为破音,我一度认为GALA只是因为唱不上去的高音而拼命嘶吼……《追梦赤子心》是国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主题曲,诠释的是我们国家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带来的也是满满的感动,如果说这些年来有哪些出色的励志神曲,GALA的《追梦赤子心》我一度认为是最成功的。
摇滚乐队唱励志歌曲我一直认为就很励志,零点唱过《想信自己》,Beyond乐队的后期作品更是满满正能量,而GALA的这首歌无意是这些年来最让人感到热血沸腾的歌曲,那种歌唱时候的那种疯狂破音到撕心裂肺很有感染力,GALA用这首歌表达了对梦想的追求与坚持。这首歌是歌坛传唱度非常高的一首励志歌曲,嘶吼般的唱法让人充满力量,副歌部分的破音更被人认为是整首歌的灵魂所在,那么多的翻唱一直无人超越的原因就是被人唱的太完美,没有破音。
有歌迷诠释他们的歌曲只有破音才是完美的,其实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没有黄家驹的BEYOND不是BEYOND,没有窦唯的黑豹不是黑豹,没有信的信乐团不是信乐团,没有飞儿的飞儿乐队不是飞儿乐队,没有破音的GALA乐队不是GALA乐队,没有破音的《追梦赤子心》是没有灵魂的。主唱苏朵发挥最巅峰最极致时,能把这首歌唱到似破非破破与不破的边缘,让所有人满怀豪情热血沸腾。在高音部分是吼上去,带着沙哑带着撕心裂肺,就是要唱出命运的不公,就是要燃烧自己,不去苟延残喘,像夸父不停的去奔跑,是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现场破音对于很多歌手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歌迷和听众不愿意听到的,而汪峰曾经因为演唱会破音被人嘲笑至今,而GALA却打破了这个不愿意。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喜欢GALA就是因为他的破音,甚至网友还调侃说破音才是这首歌的灵魂,这就是神奇的GALA,内地华语乐坛的一支奇特的摇滚乐队。Gala成立与2004年,这支乐队成立以来就有一种魔性的味道,旋律轻松明快,唱腔听起来有些随性,但让人感觉自在,想信听过《young for you》的歌迷都有这种感觉。
这首歌是第一张专辑《young for you》的主打歌曲,轻松明快的旋律,听起来毛手毛脚的鼓点有一种聪明顽劣洋溢着自由的气息,不正经仿佛随意的腔调和英语发音听起来让人特别的舒服,尤其是他们的英语发音让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居然没有听出来是英语。GALA的歌曲没有其他摇滚乐队的沉闷与厚重,他们就注重随性与自由,就像《水手公园》2011年他们发布的这首歌曲十分欢快,如果你感到悲伤,这首歌一定会很快让人心情透亮起来,而且旋律有着GALA特有的魔性。
GALA的走红伴随的是破音,唱的如何专业不是摇滚乐的特征 摇滚乐注重旋律和节奏 甚至你可以光演奏不唱歌都可以,摇滚乐更注重情绪的表达,唱的专业不专业倒在,当了GALA苏朵是唱功我一直是怀疑的,破锣般的嗓子,仿佛永远只能靠嘶吼还依然上不去的高音,已经那糟糕的英文发音,当年了还有仿佛永远都在出轨边缘疯狂试探的鼓点。就是这些糟糕放在一起的时候,我却感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和谐,就觉得这首歌就应该这样演绎。
姓名:信
本名:苏见信
英文名: Shin
生日: 1971-5-14
身高: 190 CM
体重: 78 KG
星座: 金牛座
最擅长的表演:唱现场live
擅长乐器:吉他、鼓、键盘
最引以为傲的事迹:克服惧高症
最满意的作品:目前没有
最喜欢的音乐人:keith
原因为何:是我的唱片启蒙老师
最喜欢的乐团:信乐团
原因为何:实现梦想是最快乐的事
最喜欢的音乐型态:Rock、电子
最喜欢听谁的专辑:只要是摇滚的都喜欢
偶像:AERO SMITH的主唱史蒂夫泰勒
简介:
信的声音有着极强,极深的穿透力,他诠释的摇滚,嘶吼,无奈,赤裸的偏执。他的呐喊中带有着动真情的深沉与发自真心的内省,没有狂妄叫嚣、也没有愤慨呐喊,信的唱腔能从深沉的内敛出发,而后在真假音圆融的转换之间,将情绪藉由声音的张力扩散开来。他的真假音自然漂亮地转换,轻易地将情绪藉由声音扩散开来,一股强烈的情绪感染魔力,直入人心,让所有听过「信」声音的人都会对其有深刻的印象。
信一开始在华冈艺校念戏剧系,后来因为喜欢音乐,他自愿降转到音乐系,主修声乐,副修钢琴,足足念了六年才毕业。
信从高中开始,就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生活,信有个当琴师的堂哥,他看出信对音乐这一行很有兴趣,就带着信到PUB表演。没想到信的歌声,受到大家相当的肯定,而信也在这样的现场表演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于是,从PUB到PIANO BAR,到处都有信演唱的踪迹。从此之后,摇滚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信的走唱生涯到当兵完后更丰富,他宛如四海为家的走唱歌手,台湾大一点的城市都有信的足迹,从台北,桃园,新竹一路到高雄,还有南投,他都驻唱过。在哪里唱歌就哪里过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而经过了这样的生活与历练,阿信开始写歌、写词,舞台上的掌声与尖叫,台下独处时的无助和寂寥,让他看清生活的无常与冷暖,但却浇不灭他对摇滚的坚持与希望,而这一切都化为他歌声中最为动人的决绝。
在PUB的这段历练,让信积累了几千首歌,他说,光他脑子里的英文歌就有3000多首。
回台北后,信加入了,这个台北最资深的乐团。也认识了现在的制作人Keith。
期间,信摆过地摊,卖过咖喱饭,经过与滚石签约,苦等三年却未能发片...他也曾想过放弃音乐,但最终坚持下来,终于与艾回唱片签约,成为了信乐团的主唱。
从最初的不得志,到如今受歌迷爱戴,无需多言,狂风暴雨以后,转过头对旧心酸一笑而过,已经足矣。
的确是,当年的信乐团靠的就是苏见信那穿透人灵魂的嗓音。现在的信乐团,就如同自己玩摇滚的热血青年一样,随处可见。一个乐团的成败兴衰,还是要看主唱的定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