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施一公妻子颜宁(颜宁的介绍)

  • 生活知识
  • 2023-05-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颜宁的介绍

颜宁(1977年11月21日-),女,山东章丘人,中国结构生物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

颜宁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

生平

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取得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施一公),后来留校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2007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成为清华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至今已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要科研成果有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原理等。

2017年,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颜宁离开清华大学的决定,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很大关注和讨论。此前,颜宁曾在博客中批评中国国家自然基金会,称他们不愿支持风险较高的研究。一种普遍的猜测是,颜宁因为在中国学术体制下难以进行自己想做的研究而离开。

,颜宁则表示离开是为了换个环境,她认为“改变环境能对学术突破带来新的压力和启发”。

扩展资料

荣誉

1、 2019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 2019年,魏茨曼妇女与科学奖,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

3、 2011年,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

4、 2012年,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5、 2012年,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6、 2012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颜宁

落选中科院院士,却成为美国两院院士,颜宁为何要出走他国

2021年4月22日,著名华裔女科学家颜宁中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在两年前,她就曾经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往常,她梅开二度,在学术范畴又获得了特殊的成果,这也让人敬佩不已。在外人眼里,颜宁是一位美貌和才气并重的女子。作为世界一流的构造生物学家,她发明了太多成果,她的人生可谓励志。

1977年,颜宁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困难的环境中,她却逆风起飞。求学路上,她成果斐然,一直首屈一指。勤奋、自律、上进、踏实,这些质量让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1996年,19岁的颜宁考入了清华大学生物系。四年时间里,她勤学苦读,从未懈怠。毕业以后,她选择继续进修,并且师从施一公教授。

在科研范畴,颜宁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看过一遍,她就能一模一样地操作。在实验中,她胆大心细,还有着敏锐的直觉。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她也厚积薄发。一年以后,她直接攻读博士。在施一公的指导下,她迈入了科研的大门,向着最高的山峰攀爬而去。2004年,颜宁以无可争辩的才气取得了博士文凭。同年,她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

来到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她眼界大开,心中更是激起出了万丈豪情。很难想象,一个女孩居然有这般勇气、毅力。在实验室里,她埋头苦干,以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分,她夜以继日地工作,以超高的效率从事着研讨。不到几个月,她的名字就传遍了整个学院。见到颜宁,外国学生纷繁竖起了大拇指。

生物实验考究设计精确,思绪达旦,稳健可行。关于研讨者而言,这些都是极有难度的。可是,颜宁却总能翻开思绪,以巧妙的办法寻求打破。不得不说,她在科研方面的确有着天赋。实践上,在科研路上,她曾自称遇到的艰难远超想象。除了这些,年龄、开展、职称、经济等要素都令人头疼。

科研是一条孤寂之路,没有坚决沉着的内心,任何人都不可能走下去。关于颜宁来说,她也曾屡遭失败。不过,这些都被她当作了垫脚石。向着顶峰攀爬,一步步走上去,她强大而无畏,执着且英勇。2007年,颜宁被清华大学医学院聘用,正式供职于大学。

尔后四年时间,颜宁迎来了个人开展的黄金期。在构造生物学范畴,她和施一公一同发表了十几篇顶会论文。2011年,她得到国度出色青年科学基金赞助。因而,她有了专属的实验室。关于颜宁,外界都倍加赞誉。在海内外同行的关注下,她在分子构造方面获得了严重打破。

2014年,颜宁团队初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的三维构造。一年后,他们又进一步深化研讨,并设想了相关化合物和酶的辨析样子。在离子通道研讨中,她得出了重要成果,一度霸占世界期刊头版。在这之中,颜宁关于膜蛋白的研讨成果得到了世人共同认可,以特殊的聪慧,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在这方面的认识。

2017年,颜宁成为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博导。可是,年轻的她却落选了中科院院士。5年前,施一公教授也曾遭受过这般待遇。三年以后,施一公才被重新引荐。可是,颜宁却另有打算。同年,她拿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终生教职。就这样,她前往了美国。2019年,颜宁中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她也成为了举世公认的顶尖生物学家。

2021年,颜宁又被美国科研单位推选为双重院士。一番比照,国人纷繁慨叹。颜宁为何要出走他国?往常她的成就是不是证明了自我?只能说,她一定有着本人的苦衷。但凡襟怀广阔之人,谁不为本人的理想斗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话一点也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颜宁从未放弃中国国籍。即使去了海外,她也兼任清华大学教授。每年,她也会抽取时间指导国内学子。关于民族,她照旧有着本人的奉献。只不过,她不愿融入中国学术圈子。能够说,颜宁和施一公有着不同的性格。这位学术女强者坚强耿直,不愿折腰,以惊世之才,她也的确有着这样的傲气。在将来,我们置信她会走得更好。

我国顶尖女科学家,37岁攻克世界难题,现今已成美国科学院士,她是谁

有一个顶级的女科学家抛弃中国去了美国发展,在她37岁的时候,攻克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今已经成为美国的科学院士。

这个女子名叫颜宁,她是一个山东女孩,很早以前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毕业之后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后来还得到出国留学的机会,在普林斯顿大学跟随施一公教授学习,在她30岁的时候回归清华大学担任教师,当时她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后来,颜宁持续的进行生物学研究,在她37岁的时候,带领自己的年轻团队,用半年左右的时间,攻克了一个困扰国际科学家50年的世界性难题。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颜宁发表了很多高水平的论文,也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的科研项目。国家也对这样的人才比较认可,陆续给她授予了很多社会荣誉,比如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之星等,颜宁本想着继续留在中国,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贡献,她怀着期待的心情参与各项活动,希望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有很多人认为,颜宁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应该得到国家的认可,成为新的科学院士,可是名单公布时,颜宁却没有被国家选中,这是为什么的?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社会各界只能通过一些猜测,对此事进行分析,不过并没有得出一个公论,颜宁跟学校表示,自己已经接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去了美国担任教师。后来,颜宁在美国申请成为科学研究院时,得到了美国的认可。如今的颜宁已经开始进行更加深入的工作,希望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有不少人坚信,颜宁去美国发展只是为了寻找一些机会,等她调整好状态,或许还会回国。

小心眼的女人家,大视界的科学家——颜宁的故事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她们是女人,顶着这个也不适合女人那个也不适合女人的论调,一心向前。她们还是科学家,在这样一个几乎全是男人的世界,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

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他们又目光长远,志存高远。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偏敢做。

颜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科学家。

颜宁不可谓不是一个美女科学家。至少在科学界,这样的颜色,虽然不是绝无仅有,却也稀缺的很。

一、      家有小女初长成

1977年,在山东莱芜,有个小女婴呱呱坠地。6岁前她一直在莱芜度过。那年头,她就是乡间一霸,到处疯跑,上树摘桃,下河摸虾。,不安生的很。

小时候的宁宁最喜欢吃的是邻居家老奶奶的煎饼和灌肠。典型的肉食动物。

后来,宁宁随父母搬到了北京。成了半个北京人。

虽然宁宁是个疯丫头,在爱学习之乡山东长大的她,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绝对的好孩子。成绩优异。十分自律。就这样,一路到了清华。

其实宁宁的父母本来希望她学医。宁宁毕竟是女孩子,心软,害怕解剖小动物。于是她选择了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少接近。

她的理由是“21 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而且生物学跟医学也很相近,以后我的研究成果没准能为医学界提供帮助呢。”你们懂的。

刚进清华的第一个学期,她也压力很大。谁也不是神啊。天哪周围的人好努力……我咋办咋办……于是天天晚上做噩梦。梦到自己挂科被劝退。

虽然并没有挂科。期末考高数的时候,我们的宁宁吓坏了,脑袋一片空白,才考了67……哎呀,大科学家也不过如此嘛。不过从此,宁宁不再感到压力了。我都那样了还能及格,所以差不多就好啦~~

大二那年,宁宁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这都是高数的功劳。从此不再害怕考试了哈哈。国标舞,乒乓球,摄影,游泳,各种活动宁宁玩的不亦乐乎。而且也没挂科。嘛,是多姿多彩起来了。

二、      实验室中小丫头

大三那年,宁宁被饶子和选入自己的实验室。是选入哦。毕竟是学生会主席嘛。那是一个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实验室。

以前吧,她一直觉得做实验肯定很枯燥。一人,一机,一天。听起来是不太好玩。真的进了实验室,又不一样了。

在试验台上摆弄烧杯试管显微镜,太好玩了。聊天也好玩,甚至连等待未知的实验结果都好玩。看到自己进步就特别有幸福感。是不是没救了……

大四的时候,我们威猛的宁宁甚至都放弃了去诺和诺德上班的机会。她说 “我了解自己,我喜欢做实验时的专注,但肯定受不了公司里朝九晚五的生活。因为我喜欢自由的人生。”自由啊……然后她就自由到美利坚了。

当年我们的宁宁还很单纯。不是混实验室,就是混图书馆。简直学霸。她的同学都以为她不去留学了。要知道清华北大的半数学生都是会留学的。我们宁宁不是那种傻姑娘。

有一天,施一公来学校做讲座了。那时他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宁宁生病了没去成,回头同学就告诉她,普林斯顿和施一公都很牛哒!你为啥不试试啊。

试试就试试。宁宁立马给施一公写了一封逼格高高的英文信。在信里她说 “我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已达到贵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了……”

这么牛的学生别说我,连施一公都没见过。充满好奇心的施老师亲自面试了宁宁。二人一拍即合。好吧!你来普林斯顿!于是宁宁就收拾铺盖卷跑去普林斯顿了。

普林斯顿是个好学校,而且颜宁还是学校的首批中国学生。宁宁打起精神,每天只睡6小时,还怕落后于人。

,做实验还是让她觉得太有趣了。没意思怎么做的下去嘛。施一公引领她进入了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领域,她就在这里面乐此不疲。

2004年,宁宁居然博士毕业了。短短四五年而已。她不会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都到博士了,再读个把博士后也不在话下嘛。不过此时发生了一件事。

施一公的实验室准备研究膜蛋白。这是一个特别的领域。

说它特别是因为,这个领域非常难做。膜蛋白很容易变化,又亲水又亲油,一旦离开磷脂双分子层就很容易变性,很难得到高质量的晶体,获知准确的信息。膜蛋白又非常重要,大分子甚至某些小分子进出细胞膜,必须要经过膜蛋白。这就是细胞上的一扇门。搞清楚了门的结构,我们才能进门。

临危受命的颜宁不辱使命,虽然放弃了博士后,仅仅一年后,她就带领团队做出了第一个膜蛋白结构。

有了科研成果,这也就是有了在大美利坚安身立命的法宝。颜宁却在此时选择了回国。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她偶然回国碰到了母校的系主任。主任的一番话让她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为母校做点什么,为国家做点什么。“要是你能回来任教就好了,现在咱们国家急需你这样有想法有创建的年轻人。”

三、       巾帼也当科学家

于是,颜宁回国了。成为了清华的一名副教授。其实本来说是教授的,可是在重重波折下,又变成了副的。虽然如此,颜宁也并没有觉得委屈。她说“我回国是为了做研究的,又不是争职位的,我只想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话。”这一年,是2007年。颜宁还不满30岁。不久,她就成为了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颜宁带团队与其他人不同。要求不是一般的严格。据说,在颜宁的实验室里,不能玩手机,不能玩电脑,不能吃东西,只能也必须专注于实验。虽然看起来这个导师是有点小心眼,管的多,管的细,其实她做的并没有错。

实验室就是实验室。出了实验室,我们甚至可以是好姐妹,一起追剧一起玩牌一起吐槽,都没关系呀。进了实验室,你就是实验人员。做实验,就得严谨点了。该批评就批评。每一个细节,如果你错了一个溶液浓度,所有的数据都得重做。

于是有时候,小心眼也就变成了严格要求。毕竟是女人,女人对于细节的把控,还是比男人强些。

谁说女人不能当科学家的?颜宁这不是当的好好的。

2009年,颜宁团队的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进展重点引用。

2010 年,颜宁团队解析了大肠杆菌中岩藻糖转运蛋白 FucP 的晶体结构,发表于nature上。

2011 年,颜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2 年,颜宁入选《细胞》子刊编委、入选首届国际“科学家早期生涯项目”、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霍华德•休斯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获得HHMI 国际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进展重点引用。

2013 年,颜宁获得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资助。

2014年,颜宁团队世界获得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发表于science。

2015年,颜宁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从2009年到如今,颜宁团队已经在science,nature,cell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那是science,nature和cell啊。

为了做实验,颜宁每天要花14小时以上甚至熬夜几天泡在实验室里。

大概,科学,生物,真的是我们宁宁的真爱吧。

这就是科学研究的魅力: 不向前走,你根本不能轻易定义成功与失败。总有那么多的不确定、那么多的意外惊喜在等着你!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颜宁教授

清华女教授颜宁赴美何时归

被誉为清华“最美女教授”的颜宁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一张拨弄试剂的照片让无数人为之着迷,,她为人们所熟知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她的年轻与颜值,更重要的还是她的才华!这位世界公认的“女神”与她的前辈“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一样留学美国后选择回归祖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清华大学任教10年后,颜宁又突然选择重返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她这一走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今颜宁已经42岁了,未来她还会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吗?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想要变得强大,就要不断的发展科技!这一点与科学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一些人总说科学没有国界,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没有哪个国家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无私奉献给其他国家。

最近中国北航、电子科大在内的10所大学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哈工大、哈工程被禁用工科必备软件Matlab更是让一些梦还没醒的人认清了现实。残酷的历史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被其他国家“卡住脖子”,此时此刻我们最应该发展的是科技,而人才便是科技腾飞的第一要素!

颜宁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她出生于山东章丘,从小学习成绩就十分优秀,19年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录取。在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高考状元的清华校园里,颜宁依旧没有泯然众人,反而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清华的“风云人物”。

出于对科研的热爱,马上毕业的颜宁回绝了众多企业抛来的高薪橄榄枝,选择继续在实验室里钻研。直到施一公的出现,改变了颜宁的人生轨迹,在一份狂妄的自荐信中,她得到了施一公的高度肯定,并顺利前往施一公任教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没过多久,颜宁就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卓绝成就,成为受世界瞩目的中国女青年科学家,面对这样的优秀人才,美国自然不会放弃,他们开出了高薪福利待遇希望可以留住她,但在老师施一公的鼓励下,她毅然地选择了回归祖国。

颜宁果然是在清华中也闪闪发光的金子,她顶着荣光归来后不负众望,30岁成为清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博导,37岁带领实验室成员攻克了困扰世界结构生物学界长达半个世纪的科学难题!一时间,各种赞誉纷至沓来,人们纷纷向颜宁表示祝贺,期待她的科研事业能够再进一步。

,就在我们所有人以为颜宁要在清华大展拳脚的时候,她选择了远走美国,并很快被广大网友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她离开的原因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人认为颜宁是因为连续两年没有拿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心灰意冷地选择离开,也有人认为她是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失败,国内的“论资排辈”让颜宁觉得十分不公平,才下定决心离开。

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我们的猜测而已,颜宁选择离开的真正原因也许只有她自己内心清楚。不过颜宁在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职位两年后,顺利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网上有很多人开始吐槽我国的院士选拔制度,认为有些在国际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在我国却不是院士。比如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现在已经90岁高龄,却仍不是中科院院士,比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多次竞选中科院院士,均以失败告终。

今年5月13日,颜宁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两篇论文成功在世界顶刊《自然》上发表,让我们见证了她卓绝的科研能力,这却是她在美国取得的成就,许多人非常关心颜宁还会回国吗?在胡侃教育看来,颜宁迟早还会回来的!因为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她的根她的亲人就在这里,而她也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她的恩师施一公现在在西湖大学任校长,颜宁的上一次回国就是在施一公的建议下,所以未来在施一公的建议下,她还是很有可能会选择归来的。

落选中院士的颜宁,负气出国成美院士,是真是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世上有太多人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可最终还是被困在“自由”的条条框框之中。世俗的纷扰可以在不经意之间毁掉任何一个平凡人,但总有一些内心强大,坚定自我的人能够冲破世俗的枷锁,活出真我。

颜宁就是一个活出真我的人。1977年,颜宁出生于山东章丘。6年之后,颜宁随父母到了北京定居。几乎每个中国孩子上学的时候,都会听到家长和老师告诉我们“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在长大之后我们懂得了,有一个词叫作“得天独厚”,这世上有一些人生来边天赋异禀。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天赋异凛的聪明人。颜宁就是其中之一。

颜宁自小便天赋异禀,在几岁的时候她就开始思考一些大多数人认为难以理解的问题,并且时常看书解惑。大多数人认为考取第一名就是十分优秀,而对颜宁来说,成绩名列前茅从来都是小事一桩。

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取得第一名。更令人吃惊的是,与大多数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颜宁的父母没有给她施加太大的压力,在颜宁自己想要看书获取更多知识的时候,她的父母常常让她别看太多书,多多去山林小河大自然里玩耍。因为有这样的父母,颜宁拥有了一个比大多数人都要幸福的童年。

颜宁的“得天独厚”,让她在高考中获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颜宁虽然自小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因为她的童年原因,颜宁也是一个十分活泼,爱看金庸武侠小说,充满侠义之气的女生。,颜宁在高考之时甚至想过要选择文科,但在他人的劝导下,颜宁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1996年,颜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系读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清华园,颜宁很快就尝到了“折戟沉沙”的滋味。颜宁大一入校之时,微积分只考了60分。这样的成绩在清华这样的名校里,可以说得上是“惨不忍睹”了。但颜宁并没有过度沮丧,她从小便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在告诉父母,并得到他们的鼓励之后,颜宁又重新振作了。在清华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校园里,颜宁意识到了仅靠自己的天赋,是无法取得成就,脱颖而出的。在这之后,颜宁勤奋刻苦,再加上她本就过人的天赋,颜宁很快成为了一名“学霸”。

2000年,颜宁告别了清华大学,进入自己的第二个母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这里,她遇到了施一公。施一公是颜宁一生的恩师,是施一公让颜宁进入了人普林斯顿大学,并且让她在自己的门下进行实验研究。如果说之前在清华大学里是人才济济,那么在生物学界一把手施一公先生的实验室里,便是个个凤毛麟角,天赋异禀的人不再只有她颜宁一人。

在最初进入施一公先生的实验室时,颜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不同于其他的同学,他们在跟随施一公先生不久之后便发表了许多论文,取得了成就。而颜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找不到突破。那之后,颜宁几乎将自己全部的时间,用在了科研上。

她不分昼夜地读论文,学习他人的实验。皇天不负有心人,像打怪升级一样,颜宁还是成了。在施一公的带领下,颜宁仅仅在赴美4年之后就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那年,不到30岁的她被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是整个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此时的颜宁,似乎已经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下一个屠呦呦。她年仅30便发表了无数论文,取得了许多成就,甚至成为整个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博导。这样的成就,在科研界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在此后的十年里,颜宁也如大家所预料的那般,继续在科研事业上做出了不少成就。

不仅如此,颜宁因为长相知性优雅,也多次参加过主旋律的电视综艺节目,向年轻一代传递正能量。颜宁作为一名科学家的曝光率大大增加,也有许多人认识了她甚至喜欢上她。颜宁的微博粉丝也有几十万,并且她会经常在微博上分享生活。

这样的她与民众眼里的科学家相去甚远。颜宁做不来德高望重的样子,但她的成就又时刻提醒着人们她是中国科学之星。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中国科学之星,在十年之后,突然选择了离开故土,远赴美国,成为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并且在后来拿到了美国外籍院士头衔。颜宁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关于她的谣言沸沸扬扬。人们恶意揣测,认为颜宁是因为落选中科院院士而负起出国。人们说她忘恩负义,背井离乡,不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贡献……一时之间,曾经那些夸赞她的言论全都变成了满满的恶意,颜宁似乎真的成了忘恩负义的中国人。

但事实上,了解熟悉颜宁的为人后便能知道,颜宁绝非在意名利的世俗之人,也绝不是会因为一些世俗的言论而改变自己立场的人。颜宁身为一名科学家,对待科学有严谨的态度,但对自己的生活,她从来活得洒脱活得自我,对于自己的选择,颜宁一向坚持。

对于人们的谣言,颜宁如此回应“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颜宁的回应便说明,她始终没有改变过。颜宁只是选择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她做出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能够在科研事业上取得更好的突破。

而后来颜宁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了她的选择。颜宁在美国之后,一心专注科研,取得了许多成就,并且,如今颜宁成为了中美科学交流重要的桥梁,有任何的科研成果,颜宁都会向祖国做出贡献。这一切都证明,颜宁始终是爱国的,也始终热爱科研事业。

清华大学女神教授颜宁,“负气”去美国大学3年,如今怎样了

颜宁,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系。2000年从清华毕业之后,颜宁就踏上了赴美留学的道路,仅用4年多的时间就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她还曾是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的女弟子。2007年的时候,在施一公的建议之下,颜宁也曾回到清华任教,可以说取得的成绩也是十分显著的。这样的人才,想必谁也不会想到她会有一天选择离开。

那是在2017年的时候,仍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颜宁,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邀请。一时间,有关于颜宁离开清华的消息席卷了整个网络,不少人都说颜宁是因为在国内得不到重视才负气出走的,大家之所以会如此猜测,一方面的原因是同年颜宁入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名单没有被选上,另一方面也有人猜测颜宁是因为申请国家基金委项目被拒绝之后,才选择了离开清华。

不过后来针对网络上的各种说法,颜宁也曾作出过回应称,全部都是“莫须有”的说法。而对于自己真正离开清华的原因,颜宁并未直接挑明来为自己辩驳,想来颜宁也是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不过好在颜宁还算年轻,以后还会不会回来我们谁也说不好,但有一点是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初颜宁之所以会选择回来,也并非全是听从了施一公的建议,大家不妨细品。

当初,我也曾为其惋惜,对学术界不能唯才是举感到不解。经历了这次大疫,让我们看清了院士这个头衔,不仅仅是这个国家学术界最高荣誉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敢于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九死不悔的决心和勇气,是对国家,对人民,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

个人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强,成就再高都不是和国家讨价还价的本钱,更不是要职位,要待遇的资本。我们的院士是人民的院士,是国家的院士,如果不能忠于国家,不能忠于人民,不能忠于党,院士的头衔绝不给,哪怕拿了十回八回诺贝尔也不能给。

诺贝尔奖只颁给个人,不颁给集体的。对于美国将拉斯克奖仅颁给屠呦呦一人,张剑方说,“屠呦呦可以得奖,她有一定的贡献,但我不赞成她一个人得奖,我赞成国家科委批准的发明单位都应该得奖。如果只是她一个人得奖,整个523项目组的人都不会同意。”施凛荣也持同样的观点。

科学无国界是最大的谎言,如果科学无国界你让美国把芯片技术给我们,我们可以给钱,你看他答应吗?负气出走是肯定的,不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受点委屈就背叛的人你还指望他能忠于祖国?钱学森邓稼先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有信仰,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出走可以理解,但不能尊重。中国的论资排辈要改改,不能唯才是举妨碍民族复兴!

赫赫有名的美女科学家,3年前出走清华后,颜宁为啥赴美当院士

01、父母的鼓励

1977年,颜宁出生于山东章丘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

原本颜宁未来的人生就是在村里相夫教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不过彼时高考恢复,村里的知青挑灯夜读,准备坐上改革开放第一班快车。

颜宁的父母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也逐渐懂得教育的重要性。

长大后的她被父母要求在家里念书,有时候留村的知青还会上门辅导。

“当时同龄人都得下地干活,我觉得太累了,我还是喜欢在家念书。”

在父母的督促下,颜宁开始苦读经典,自己的读书天赋也被不断发掘。

1990年,颜宁便以全县前十的成绩考进了章丘一中。

知道成绩后,颜宁的爸妈在村里走亲访友,夸赞自己女儿聪明。

不过乡亲们却投来嫌弃的目光“一个女娃子读什么书?有用么?”

颜宁的爸妈一下子被这句话给戳中了,失落地回到了家中。

“毕竟女儿还是得嫁出去的,她再聪明,跟咱也没关系。”

更令他们发愁的,还是去城里念书所需要的高昂的学费。

颜宁回忆当时,说觉得自己可能上不了学了,捂在被子里哭了一宿。

出乎颜宁意料的是,爸妈东拼西凑,最终还是凑出了这笔钱。

临行当天,爸妈提着大包小包,陪着颜宁等着前往县城的公车。

等到车来的时候,颜宁的父母跟她说了一句至今她都印象深刻的话

“颜宁啊,好好读书,无论怎样爹娘都支持你。”

颜宁在那一瞬间控制不住情绪,抱着爸妈,泪流满面。

她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不能让爸妈失望。

就这样,公车承载着颜宁的决心和父母的期盼,朝县城缓缓驶去。

02、一封自荐信

颜宁没有食言,她在高中的四年里拼了死命读书,成绩优异。

在同学眼里,颜宁这个人很奇怪,他们都不理解她为什么这么拼命。

实际上,这个埋头苦读的小女孩早就已经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为了爸妈,为了自己的未来。” 这是颜宁平时最爱念叨的一句话。

高三的时候,颜宁就已经获得了两所大学的免试邀请,只不过她没有接受。

此刻的她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清华大学。

1996年,颜宁毫无压力地考上了清华大学,一时成了乡里的话题人物。

章丘政府还专门提供给颜宁一笔学费,免除了颜家的后顾之忧。

不过颜宁却犯了愁,她生物读得好,但又酷爱小说,一时不知选什么专业。

思考到“怀疑人生”的颜宁选择了生物科学专业,毕竟她是理科出身。

时光荏苒,一转眼四年过去,颜宁顺利毕业,成了一名真正的“科研狗”。

只不过颜宁和几位同专业的毕业生却遇到了难题,他们找不到工作。

2000年,彼时中国几乎没有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团队和公司。

其他的同学托熟人推荐或者申请国外留学,而没钱没势的颜宁却撞到了墙上。

“虽然当时毕业即失业,但我没有放弃,一直都在找大学和机构。”

一次偶然,23岁的颜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老前辈施一公在普林斯顿执教。

为了能找到未来的出路,颜宁十分大胆地给普林斯顿大学写了一封自荐信。

“当时几乎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常青藤名校的王牌专业是看不起清北的。”

颜宁在信中阐述了自己的学术成绩和优势,并表达了自己关于科研的想法。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份信竟然引起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老师的兴趣。

很快,招生办对颜宁作了考察,施一公知道消息后也力荐颜宁来校做科研。

就这样,颜宁通过自己“硬刚”的方式顺利拿下了普林斯顿大学的offer。

为了证明自己,颜宁几乎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工作,每天工作超过13个小时。

皇天不负有心人,颜宁的付出很快就迎来了回报。

她在美国研究成果被《科学》杂志评选为 “年度科学十大进展”。

,颜宁带领的小组在国际顶级生物分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加起来超过了国内总和。

仅四年时间,颜宁就拿到了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而同期的学生需要七年之久。

到了2007年,学成之后的颜宁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她要回国任教。

03、鞠躬尽瘁

其实,颜宁在美国就已经收到了许多高校的任教邀请,但她不为所动。

回到清华后,颜宁被委任为分子生物学教授,她成了清华最年轻的女教师。

清华大学为了能尽快出研究成果,还为她特地引进了全球领先的冷冻电镜技术。

当时国际科研界上有一个长达半世纪的未解难题,是关于蛋白GLUT1的结构解析。

颜宁带领一个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中国团队,耗时六个月,完成了蛋白解析。

因为这项成果,她获得了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颜宁为清华大学在国际科研圈子里挣足了脸面。

颜宁的成就很快引起了公众的质疑,特别是“眼红”的同行。

许多人认为颜宁只是靠着冷冻电镜设备,“靠钱砸出来”研究成果。

但这些言论并没有影响到颜宁如火如荼的科研事业。

2016年,颜宁荣获“中国科学之星”称号,次年,正当大家认为颜宁即将入选科学院院士的时候,颜宁却在评选中落选了。

但她入选了“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学人物”。

这一消息很快引爆了科研圈,颜宁后来赴美任教的消息还上了微博热搜。

网上众说纷纭,许多人开始质疑和嘲讽颜宁,骂她“卖国”、“叛徒”。

由于颜宁早年开通了微博,她只好一遍遍解释“我只是想换个环境工作。”

不过网上更多的讨论还是将矛头指向了国内日益浮躁的科研环境。

当时著名科普专家袁岚峰力挺颜宁“她将我国分子生物专业往前推了二十年。”

实际上,颜宁回国这十年间,她培养的学生和团队数不胜数。

为国,她已鞠躬尽瘁。

许多网友知晓实情后,对颜宁赴美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

而回到美国任职的颜宁于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圆了自己的心愿。

同样地,颜宁当选院士这一消息很快又上了热搜,只不过这一回更多的是感叹

在自己的国家得不到科研承认,却在异国他乡成了科学院院士。果然错不在颜宁身上,中国科研体制本身就存在问题。...

其实,在我国以资历作为衡量标准的情况下,许多年轻人其实很难有发展空间。

不是被专业劝退,就只能出国“支援”他国,科研人员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如果要大力发展科研事业,就不得不认真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晋升机制。

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更多动力参与到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颜宁的经历更多是一个提醒,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现阶段,我们更需要关注这群“新人”。

颜宁是施一公学生吗


颜宁是施一公最得意的学生,她和施一公一样毕业于清华大学,施一公前往美国之后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