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前,张兰诸事遂心,一心在冲着上市,绝对是女强人的佼佼者;
七八年后,提起张兰,她只是京城四少之一汪小菲的妈妈,大S的婆婆。
岁月就是如此无情,吞噬了多少英雄?
1
有梦就追的阿兰
张兰,湖北孝感人,生于1958年。
据悉,张兰有旗人的血统,父亲则是天津老美华鞋店的老板。虽然家道中落,家庭还是有着明显的大户人家风范的。
“讲究”就成了张兰家里的代名词。尽管在她小时候家里是比较缺衣少食的,家里的饭菜必须要做出花来。一盘普通的萝卜也要用到做出一些好看的造型,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仪式感”。
后来,张兰随着父母来到了首都北京,在这里结婚生子。1981年,汪小菲出生了。
此后,张兰又泛起了上学的念头,1983年,考上了北京工商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的张兰也过了两年上班的生活,耐不住当时火热的“出国潮”。张兰非常坚定地出国打工去了。那一年是1989年,张兰31岁。
张兰当时选择的是加拿大,由于手续不全,张兰只能在餐馆里“打黑工”,一个小时3.5美元。刷盘子、做保姆、扛猪肉、美容美发等,只要能赚钱,她都干过。
她最多的时候打4份工,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一天可以赚56美元。不要小看这56美元,这可是国内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那个时候的张兰累并快乐着(试想一下现在假如国外有份很普通的体力劳动的工作,一天6000元左右,你会去吗?大多数工薪阶层应该会去的)。
就这样的生活,张兰坚持了两年,攒够了2万美元。虽然打工也挺赚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1991年圣诞节前几天她只身一人回到了北京。
有了本金之后,回来做什么生意呢?其中吃饭是刚需,再加上自己在加拿大的饭店待的时间也挺长的,对于饭店的一些经营还是有点心得的。于是张兰拿着她的2万美元在北京开了一家叫做“ 阿兰酒家 ”的川菜馆。
2
做一票大的
饭店一开业没有厨师怎么办?张兰亲自上阵开炒。随后,传菜、采购、开票等什么活都得心应手。对于餐饮业,张兰表示,这是一个“勤”行,要勤跑腿,勤动脑,没有其他的捷径。
在自己辛勤的耕耘之下,阿兰酒家的生意相当出色,也赚了一些钱。此时,张兰就开始慢慢地打造饭店的差异化了。
由于张兰的父母被下放到川鄂交界处,所以张兰对于那个地方的感情很深。她也专门带人在四川郫县砍了一批柱子拉到了北京,将她的酒家布置一番,立马凸显南方的小资情调。
张兰的一小步,却是餐饮界的一大步。美味的菜品与装修特色完美融合让阿兰酒家生意火爆异常。
1995年,阿兰酒家已经不能满足张兰的“胃口”,她想要开一家更大的。随后,海鲜大酒楼应运而生。
一听大酒楼就知道这个名字比酒家更有气魄和实力。装修风格在阿兰酒家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进,生意继续火爆。
到了1997年,海鲜大酒楼一天的营业额就能达到50万元,这赚钱速度已经堪称印钞机了。
可是年近40岁的阿兰不想就一直这样糊里糊涂的做餐饮了,因为这样虽然赚钱,没有品牌特色。
她想要创造一家让别人听到名字就知道是专营中国菜的餐厅,将这家餐厅全球化。
随后,张兰把海鲜大酒楼以6000万元的价格盘了出去。张兰拿着这笔钱在2000年正式创立了俏江南。
创立之初,俏江南就是一家放眼于全球的高端餐厅,,第一家店就开在了寸土寸金的北京国贸。
由于定位精准、装修精致、口味良好,俏江南迅速崛起,连续八年实现盈利。
2008年,奥运会期间,俏江南接待了多国首脑;9月的达沃斯论坛上,吸引40多位外国首脑在此用餐。无形之间,俏江南的高大形象就此建立。
3
几十年努力毁于一旦
2009年,胡润餐饮富豪榜上张兰以身家25亿元排名第三,一跃成为国内顶级的企业家。
回想20年前,从一个打工妹到一个亿万富翁,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令人由衷敬佩。
按理说,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可是谁叫她是张兰呢?她想要在巴黎、伦敦、纽约、洛杉矶等所有的知名城市都至少有一家俏江南。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张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彼时,上市成了张兰的终极目标。
早在2008年,张兰就已经与投资机构在接触。鼎晖投资斥资2亿元入股俏江南,占股10.53%。
可惜这次投资成了俏江南由盛转衰的导火索。当时什么都懂的张兰,对于资本却一窍不通。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与鼎晖投资签署了对赌协议如果俏江南在2012年无法完成上市,需要高价回购鼎晖投资手中股份。
那个时候的张兰事业实在太过火爆,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心想在2012年上市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是在2012年,我国A股市场异常冷清,俏江南上市失败。之后俏江南想在香港寻求上市,最终再以失败而告终。
就这样张兰到了履行承诺的时候了,可惜没钱呀,至此张兰落入被动地步。
2014年,鼎晖投资引入CVC入驻俏江南,张兰出让公司的69%股权给CVC,张兰一下就变成了只持有公司10%股权的小股东。
此后,CVC与张兰之间爆发矛盾,张兰被告上法庭,最终张兰离开了自己亲手创立的俏江南。
从身家25亿到黯然离场,这一切就像是梦一场,如今的张兰已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女强人,而成了大S的婆婆。
PS创业路上,到处是坑。创业者且要步步小心,尤其是在有所成就的时候不能做出可能让我们一败涂地的决定,否则,多年心血真的要毁于一旦了!
人们对于张兰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或者大家熟知张兰也是因为她的另一重身份——女明星大S的婆婆。当年张兰的儿子汪小菲与大S的奢华婚礼可谓轰动一时,而富二代汪小菲的依仗便是他的母亲张兰。
那么,张兰又是如何白手起家的呢?又是如何几经挫折,永不放弃的呢?张兰身上身为一名企业家应有的决断与魄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958年出生的张兰,刚一出生父母就已经离婚了,无人照料的张兰被托付给了姥姥姥爷家。
可惜好景不长,姥爷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张兰随后由于母亲的再嫁,与其继父生活在了一起。继父对待张兰并不好,要求过多。
小小年纪的张兰从小就开始过多地承担了家庭的负担。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童年经历,造就了张兰更加坚韧与果决的性格特征。
15岁的张兰试图逃离自己的继父家,坐着火车逃到了生活在北京的姥姥家,张兰在北京生活了下来。
学习认真且刻苦的张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在上大学的日子里,张兰遇见了汪则翰,随即两人就步入爱河在一起了。
两人后来正式结婚,在大学毕业后一年,23岁的张兰就生下了大家都熟知的汪小菲。
也许这样温馨而又平静的生活是很多人都很向往的,可能不会大富大贵,但也绝对吃穿不愁。但这对于从小就敢于往外闯的张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最终张兰不甘于拥有这样波澜不惊,毫无起伏的生活。
在她31岁那年,张兰投奔了远在加拿大的舅舅。身在异国他乡的张兰只能从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餐厅洗碗工做起,从早干到晚,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也正是这段高强度的工作,给张兰积累到了一定的启动资金。
明白在国外洗盘子始终不是长久之计的张兰,在两年后就又回到了北京。用在国外赚取到了原始资金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饭店——阿兰酒家。张兰不辞辛苦,亲力亲为,几年后饭店就扩张出了好几家。
1999年,张兰决定打造自己的餐饮品牌,并把这个品牌命名为“俏江南”。“俏江南”的立足点便是要做高端的中餐餐饮品牌,不仅要全国化,还要国际化。
张兰也确实朝着这一目标在不断努力,“俏江南”的巅峰时期是在2008年,当时在全国有88家分店,为此还成功开了家极具奢华的会所。“俏江南”还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唯一中餐供应商。
那时的汪小菲也正好从国外学成归国,春风得意的张兰便让儿子开始接手自己的企业。
可如今的“俏江南”不仅没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张兰还失去了对俏江南的控制权。起因在于正是2008年门店的迅速扩张,“俏江南”的资金紧张,资金链断裂,为此张兰不得不寻找其他的投资商。
很显然投资商不是做慈善的,是为了获取利益的,张兰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与投行签订了对赌协议,要求“俏江南”必须在2012年年底前成功上市,2008年众所周知,时值全球金融危机,上市申请举步维艰。
2012年底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更是阻断了餐饮行业里IPO企业的上市之路,张兰曾经试图在国内或者香港上市,都惨遭失败,不得不触发了对赌协议。
投行要求收回自己所投资金额的两倍,但张兰根本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大一笔资金,于是张兰只能出售自己手中关于俏江南的股份,从此失去了控股权。
之后的短短几年,张兰更是退出了董事会,“俏江南”也随之改朝换代,不属于张兰了。
但失去了“俏江南”的张兰并没有放弃卷土重来的机会,62岁的张兰不服输,重新进军餐饮业,与自己的儿子汪小菲重新又在北京国贸开了一家餐饮店,名叫“麻六记”,很受欢迎。之后张兰又成立了一家只做餐饮投资的私募基金“易基金”,打算以资本的方式,投资的眼光发掘新的餐饮龙头企业。
现在的张兰在经历了低谷之后,决心继续深耕餐饮行业,平时有时间就与儿子汪小菲做做直播,分享自己一些关于做菜的心得体会,或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仍然以六十多岁的年纪坚持自己的创业之路,可以说是勇气与魄力并存。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
视频中,张兰直言心疼汪小菲,并表示让他慢慢成长,一句“人嘛,都是要吃一堑长一智的”道尽了内心的心酸与无奈。与此,张兰也感谢大家对汪小菲的支持,她称自己每天直播卖货也是为了给汪小菲以及他的团队给予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