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为华语乐坛输送了很多优秀的歌手,像吉克隽逸、梁博都成为了乐坛不可多得的优秀音乐人。 这个节目不仅捧红了很多优秀的选手,对于节目的导师来说,他们也迎来了第二次翻红。
汪峰、那英、杨坤等在华语乐坛都有很高的地位和分量,随着流行音乐选秀节目的崛起,出现了很多吸引眼球的新型的歌曲,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而这个节目的播出,也让这些导师站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的歌唱实力。 虽然那英、汪峰、杨坤等人确实有不俗的实力,他们也曾因为歌曲的类型而对刀郎发难。
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刀郎火遍大江南北,在这首歌之前刀郎已经在音乐圈挣扎了很多年。 虽然有了很成功的代表作,之前刀郎的音乐之路并不顺遂 。刀郎从小出身在一个艺术家庭,受到父母的熏陶,小的时候刀郎就展现出了对音乐的喜爱。父母作为文工团的演员家庭并不富裕,想要支持刀郎学音乐还有一定的难度。
刀郎从小就伴随着一个电子琴开始自己钻研音乐,虽然没有受过科班教育,刀郎从小就和音乐相伴。 直到刀郎成年,他离开家来到了北京开始追寻自己的音乐之路 。以音乐为生计对于一个默默无闻的歌手来说太难了,为了维持生活他就只能在酒吧驻唱,到各个演出地走穴。
虽然刀郎这个时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歌手,他身上的魅力是无限的,一个歌声沧桑在酒吧里卖唱的歌手自然能够吸引很多文艺女青年,所以刀郎的第一段恋情也就就此展开。
这个时候刀郎可以说是穷困潦倒,刀郎并没有想过放弃音乐,还是坚持地走在音乐道路上。这对于两个人来说是残酷的,没有充分的生活来源,让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再好的感情也战胜不了现实生活。
这段时间刀郎非常挣扎,不知道该如何坚持,后来他就离开北京去到了海南,在这里他也遇到了那个对的人,虽然音乐上并没有什么起色,对于他来说收获了一个家庭也是幸福的。
幸好 刀郎没有放弃,直到2004年,一首歌曲风靡全国,那就是成就刀郎的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曲发行量达到200多万,就连周杰伦的歌都没有超过这首歌,足以看出这首歌的火爆程度。
任何圈层都会存在鄙视链,就连音乐圈也不例外。对于高高在上的天后天王更是看不上这些草根音乐。刀郎这首歌朗朗上口,传唱度非常高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受到很多歌迷的喜欢。 因为刀郎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在音乐学院正经学过音乐知识,这也成为很多人攻击刀郎的主要原因。
汪峰一直是音乐圈的一个奇迹,明明是一个歌手却以“ 娱乐 八卦雷达”的名声在 娱乐 圈站稳脚跟。 汪峰确实有很多被大家熟悉的歌曲,认识汪峰的人并不多,直到他因为春晚上唱《春天里》侵犯了他的版权的事情而被大家所熟知。
这些年他也凭借《中国好声音》翻火,再加上娶了章子怡热度一直不错。刀郎当年因一首歌成名的时候,汪峰是第一个站出来说刀郎的音乐上不了台面的人。
随着汪峰的言论发表,一时间音乐圈很多人都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那英在颁奖典礼中明确表示不把奖项颁给刀郎,并说刀郎的音乐虽然销量高,配不上华语音乐的奖项。
还有杨坤、高晓松纷纷出来站队,表示自己也欣赏不了刀郎的歌曲。 这些主流的音乐人为了自己而把刀郎的歌扣上了低俗的帽子,说只有农民才会听刀郎的歌。
音乐不应该分为三六九等,每个人欣赏的音乐风格都不同。当流行音乐没有走红的时候,流行音乐也被传统音乐看作是异类。 如果音乐都按照一个标准制作,那就不会有在音乐方面的创新,更不会有什么突破。
现在随着抖音、快手等这样的社交短视频软件的兴起,人们逐渐趋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接受信息。根据大家使用习惯,才有像小苹果、大风吹、学猫叫等这样下沉到底部的歌曲出现。 歌曲并没有分三六九等,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歌曲才是好歌曲。
当年刀郎也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因为一首爆红的歌而挡了那些天王、天后的路,让一些高高在上的音乐天王觉得没有面子,所以刀郎才会受到如此强大的攻击。
刀郎本人也并没有太过在意,他并不想让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名利场中,他写歌、做歌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这件事情当作事业,他并不把自己当作明星。
不久之后刀郎就退出 娱乐 圈了,虽然他退出,他的歌却没有退出。刀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继续着自己的音乐之路,有很多人都非常欣赏刀郎的作品,这也让刀郎非常欣慰,也是他坚持做下去的原因。 现在的他依然坚持在发新歌,前年发的《金刚经》也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刀郎也用这首歌告诉大家自己没有离开。
各行各业中,都会存在一些老前辈,会用他们的标准来要求你,会对很多事情指手画脚。如果稍不小心影响到了这些老前辈,他们则会立刻维护自己的利益来攻击你。刀郎因为一首爆火的歌曲而挡了一些所谓的优秀歌手的路,所以才会引起音乐圈的群攻。
刀郎没有被这些影响,还是踏实地做着自己喜欢的音乐。 音乐应该充满包容性,只有促进音乐人创新才会提高听众的审美,如果大家只能听一种类型的歌曲,时间长了想必都会心生厌恶的。
当年评选十佳优秀歌手那英反对刀郎入围,说刀郎的歌缺乏音乐性,去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
那英作为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评委会的主席,那英召集评委会成员在北京举行评委会会议,会上大家就“十年影响力歌手”的入选名单进行了讨论,强调以音乐性作为第一参考,花儿、刀郎都出局。
会议一开始,就有评委对曾经深陷“抄袭事件”的花儿乐队的入围资格提出质疑。而经过表决,评委们也全票通过将其排除在入选名单之外。
会上评委们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了刀郎的入选资格上。部分评委力挺刀郎创造了十年唱片销售的最高纪录,也是草根代表,很有时代性。可这一观点立刻遭到了那英、丁薇在内的一些评委的反对。他们表示刀郎太缺乏音乐性,不应作为考虑对象。在音乐性和商业性产生冲突,评委各执己见的情况下,主席那英强调要将音乐性作为第一参考,反对将刀郎纳入“十年影响力歌手”的候选人。她认为“除了唱片销量能有资格参与这个评选外,他没有一点可以拿出来放在这个十年影响力歌手里的资格。”
那英和刀郎发生的事件是音乐评选事件,在2010年“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颁奖典礼上,评选“十年影响力歌手”时,作为评委会主席的那英,极力反对刀郎入选。 那英认为,刀郎虽然销量高,但并不具有审美标准,作品也缺乏音乐性。
刀郎成名于千禧年之后,凭借《2002年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等歌曲一举成名。据说他的正版专辑在当时卖出了250万张,这是其他歌手无法企及的。但当时的乐坛大姐那英很快给了刀郎一盆冷水。后来那英公开向刀郎道歉,并说不应该那样评论刀郎。
刀郎音乐的演唱功底。
刀郎的声音沙哑沧桑,给人一种非常独特的感觉。他的歌词通俗易懂,很受欢迎。他的风格和流行音乐有很大的不同,听他的歌给人一种西域风情的感觉。
但他的实力并不是英可诽谤的,刀郎不仅做了谭咏麟演唱会的嘉宾,还参加了刘媛媛的演唱会,甚至王健林也喜欢刀郎的歌。刀郎还说,其实他只是想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知道,他喜欢保持低调。,多年来,刀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他的歌曲仍然很受欢迎。
和师承有一定的关系,那英的老师是作曲家谷建芬,刀郎的老师秦望东,一个学院派,一个草根,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那英靠翻唱苏芮的歌走红,成名比刀郎早。刀郎是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身的音乐制作人,一个翻唱,一个音乐制作人哪有可比性,从作品上说刀郎要高于那英,所以说实力就显而易见了。
刀郎与那英比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人,不作词作典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歌曲经久不衰十几年,只有沉淀在音乐之中,才能作出金典之作。那英只不过是个歌手,在那时代音乐之路走的比较顺畅,传唱了几手别人写的歌,就认为是乐坛大姐,有些过于飘了,音乐无农民工和白领之分,只有大众喜欢传唱久远之分,才能视为金典音乐。
在2000年的时候,一位歌手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迅速蹿红,获得了超高的人气,成为当时出场费最高的歌手之一,当时的作品传唱度也非常高。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街边小店,大街小巷都回荡着一个苍凉,厚重,略带沙哑的声音。这个人就是刀郎。尤其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留给了大家太多的回忆。
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你象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依然给我们内心深处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和回忆。偶然听起还是会有很多感触。当时有一次,那英担任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的评委主席,她在评选“乐坛十年影响力歌手”时与评委会其他成员发生了意见冲突,她非常地反对刀郎入围。因为她说,虽然刀郎人气很高,唱片销量也不错,刀郎的没有审美,缺乏音乐性,这样的歌手不应该入选。
刀郎与那英没有私人恩怨。只有广大喜爱刀郎的听众对那英凭借话语权,轻贱刀郎的歌“没有音乐性,只有农民喜欢“这番言论的不满和愤慨。
在2010年“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颁奖典礼上,评选“十年影响力歌手”时,作为评委会主席的那英,极力反对刀郎入选。
那英认为,刀郎虽然销量高,但并不具有审美标准,作品也缺乏音乐性。之后更说出“去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的言论,引起了舆论的争议。
一时间真的是惹得不少网友众怒。在颁奖典礼后台接受采访时也说刀郎不配领奖。而之后刀郎回应那英“娱乐性奖项不必那么认真”刀郎的经纪人也说刀郎不会参加颁奖,刀郎不参加颁奖才是对的。
那英否定刀郎,就是否定大众对刀郎的肯定。这样一来,那英和好声音不仅伤害到了刀郎,还惹怒千千万万刀郎粉丝,得罪了农民网友。
扩展资料
那英和刀郎,作为两种不同路数的音乐人,她们有各自的起点和坚持,带给听众的,也是不一样的耳膜体验。如果一定要分出个强弱,那就是考察他们在听众市场所占的份额了。
可以肯定地说,那英和刀郎,在中国的音乐生态里,一定是截然相反的两个阵营。刀郎的音乐路数,是音阶单一、曲风平直流畅少转换,加上那么点西域风情,适合大众传唱。
而那英们的音乐,虽然同样是通俗唱法,但在传统唱式上又注入美学元素,甚至不断吸收了西方音乐的特点,尤其注重根据个人的音乐悟性,开掘出适合个人风格的作品,在唱腔和技巧的处理上,已非一般人所能接招。
比如杨坤,比如沙宝亮,比如汪峰,在KTV点他们的歌,能唱到跟原唱5分的神似,就不是一般的音乐悟性了。所以,仅就传唱度来说,刀郎的拥趸必须是成千百倍的高过那些尤其注重美学基础的音乐人。或许,占到近四分之三中国的农民,他们的美学根基,还不是那么突出吧!
说到刀郎,想起的一定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
这张专辑毫无包装,毫无推广,一经发行,销量就达到270万张。
而盗版的销量更是达到1000万之多,要知道当年周杰伦的专辑《七里香》全球销量也就才260万,而刀郎仅仅只是在内地销售量就答到了270万。
一夜爆红的刀郎,为何瞬间被那英、杨坤、汪峰等人频频针对?
是刀郎没有才华,还是嫉妒刀郎一夜爆红?
发声的是汪峰,称刀郎的火就是对中国流行音乐的侮辱。
他的音乐之所以能火,是因为大家听的歌都不是这种比较粗犷,话语比较直白的歌。
内在意思就是,现在的歌比较有内涵,唱起来比较深情,不像这种歌,一点 情感 都没有,就是在夸自己的歌有内涵,有情调。
一语双关,汪峰这招确实够妙。
将这两句话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听他的歌的人都是一些农民,而农村人又比城市人多,农村人对于那些有内涵的歌听不太懂,这种直白的歌,一听就懂,而且朗朗上口。
意思就是农村人没文化呗?
并觉得刀郎的歌根本算不上一首完整的歌,这首歌对于他来说十分普通,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
继汪峰针对完刀郎后,那英又站出来针对刀郎。
给人影响最深刻的应该就是2010年的“音乐风云榜”了。
刀郎凭借超高的人气获得了“内地十大最有影响力歌手”,但正好那年那英是这届“音乐风云榜”的评委,即将拿到奖的刀郎,被半路杀出来的那英,给截住了。
直接说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观点,然后不让刀郎拿到这个奖。
随后又说到,这个奖不能单凭销量来定,虽然他的销量确实不低,我们也卖不过他,销量不能决定一切。
难道销量不高,刀郎会出现在这吗?
销量不高,谁又会知道有这个人呢?
销量不高,他又凭什么被大众认可,获得“内地十大最有影响力歌手”呢?
在那英的种种阻挠下,刀郎最终与这个奖无缘,错失“内地十大最有影响力歌手”奖项。
被汪峰、那英围攻的刀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随后又被杨坤围攻。
对于刀郎,杨坤直言不讳,直接就说“刀郎的音乐,那能算音乐吗?或许在普通人眼里算音乐,但在我们这些音乐人眼里,屁都不是。”
对于刀郎的歌,杨坤直接露出鄙夷的眼神,并直言,这歌怀旧的时候听听可以,听多了就吐了,听多了这歌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刀郎从来都没想到,自己的爆红,会迎来一大波音乐人的围攻。
是自己太过红了?还是自己真的没有实力?
刀郎出生于1971年,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
那是的刀郎还不叫刀郎,叫罗林。
从小,父母就在文工团工作,从小受父母的熏陶,耳濡目染,刀郎渐渐爱上了音乐。
父母也挺愿意的,直接花300块钱给刀郎买了一个电子琴来培养刀郎的兴趣爱好。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300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可见父母对刀郎的爱有多深。
有了电子琴,刀郎每天没事就在家练琴,很少出去玩,这也导致刀郎的性格有点内向,不太爱说话。
而让他真正便的内向,不爱说话的,其实是他哥哥。
刀郎的哥哥,比他大五岁,哥哥是一个讲义气,脾气特别火爆的人,刀郎每次跟哥哥没说两句话就会吵起来。
一次,哥哥与一个女孩谈恋爱了,得知这个消息后,刀郎便去调查这个女孩,结果发现这个女孩在这之前谈过几个男孩了,这让刀郎十分不开心。
于是,就跑到哥哥与那个女孩面前,对着哥哥说道“你个绿帽子。”
听到这话,哥哥直接火冒三丈,直接向刀郎冲了过去,然后就是一顿毒打,哥哥比自己大五岁,正好又是发育期,刀郎自然是打不过了。
回到家后,鼻青脸肿的刀郎被妈妈看到了,想着不用想,一定是哥哥打的,于是对着哥哥就是一顿臭骂。
哥哥生气的对着妈妈说“我要走,我要离开这个家,再也不回来了。”
随后就摔门而去。
刀郎与妈妈以为哥哥说的是气话,等到天黑了自然就会回来了,于是也就没放到心上。
谁知到了晚上,哥哥还没有回来,妈妈这是心有点慌,但依然觉得他半夜肯定会回来,于是就给哥哥留了个门。
谁知道第二天早上哥哥都还没回来。
然后刀郎就跟妈妈到处寻找哥哥,但没人知道哥哥去哪里了。
直到哥哥离家出走的第七天,传来了哥哥的消息,不过却是让全家人悲痛欲绝的消息。
哥哥去世了,发生了车祸,现在躺在医院,但抢救无效死亡。
哥哥的死给刀郎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他时常责问自己“为什么在他走之前,不能对他好一点。这样也就不至于发生这种事了。”
17岁时,刀郎留下了一张纸条,然后就离家出走了。
纸条上写着“妈妈,我去追逐我的梦想去了,在这里我的梦想可能实现不了,每天都会想起哥哥,自己想先暂时离开这个地方,等自己出名了,再回来。”
和很多歌手一样,刀郎一开始也四处奔波,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吃上一口饭。
这一路上,刀郎去过重庆、成都、西藏、西安。
在途中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建了一个乐队。
也是在这段途中,刀郎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两人很快结婚,顺利生下一个孩子。
在这种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日子里,乐队解散了。
一天早上醒来,刀郎看到床边有一张纸条,自己的孩子在旁边睡着,但不见妻子的踪影,看完纸条后的刀郎彻底崩溃了,妻子离家出走了。
乐队解散,妻子离开,这让刀郎瞬间跌入低谷。
可生活还得继续,刀郎将孩子托付给远在天边的父母,让他们先替自己养着。
经历这段挫折,刀郎决定去海南闯一闯,好在这趟海南之行,并没有让刀郎失望。
在这里,刀郎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朱梅。
朱梅是位新疆姑娘,也是一位喜欢唱歌的人。
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但朱梅的母亲突然重病,不得已,朱梅只好回到新疆,便问了刀郎,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新疆。
从来没去过新疆,或许能够在新疆找到灵感,于是刀郎就与朱梅一起前往新疆。
在新疆的刀郎,感受到了新疆人的热情。
在这里,刀郎开始慢慢接触新疆音乐,低沉而又饱经沧桑的嗓音,让刀郎唱起歌来,十分悦耳。
刀郎开始试着翻唱新疆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一些新疆歌曲。
渐渐的,刀郎在新疆火了起来,对于这种现状,刀郎并不满意。
刀郎用上自己全部的资产,做了一张专辑,但销量惨淡,只有两千多张。
刀郎原本信心满满,却又一下被打回原形。
好在这时有一家经纪公司,看上了刀郎,于是便将刀郎签约了。
当时的刀郎叫罗林,公司觉得罗林这个名字太普通了,如果用这个名字出道了话,可能泛不起多大的水花,左思右想,刀郎这个名字不错,于是罗林成功改名为刀郎。
2004年,刀郎的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发布,没有任何包装,没有任何推广。
公司与刀郎都觉得这个专辑,肯定泛不起多大的水花,于是发布后也没有多管。
谁知道,这张专辑一夜爆红,就连刀郎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红,而且还是一夜爆红,一切都来的那么的突然,不过好在是红了。
随后刀郎的第二张专辑《喀什噶尔胡杨》发布,没想到这张专辑竟然卖了100万张。
随后刀郎又乘热打铁,接连推出《披着羊皮的狼》和《谢谢你》两张专辑。
这时刀郎已经红到大街小巷都知道他的名字了,KTV里他的歌绝对是必点的。
但人红是非多,很快刀郎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麻烦。
在自己巅峰之时,一位名为“西域刀郎”的歌手,横空出世。
此时的他带着自己的专辑《寻找玛依拉》,专辑的封面,西域二字极小,而刀郎二字却无比巨大,这让那些歌迷粉丝们,以为是刀郎新出的专辑,于是纷纷购买。
没想到竟然卖出去40万张,趁着这个热头,这个名为“西域刀郎”的人,四处捞金,事情越闹越大,最终传到了刀郎与公司耳中。
这种情况,已经严重损害了刀郎的名誉权,刀郎直接将他告上法庭。
但这位名为“西域刀郎”的人还想挣扎,凭什么他能叫刀郎,我就不能叫西域刀郎,很显然,这种牵强的理由在法官这里行不通。
最终庭审结束,“西域刀郎”败诉,刀郎赢了。
这段庭审结束后,刀郎随后就迎来了汪峰、那英、杨坤等人的围攻。
为何一夜爆红的刀郎,会迎来这么多人的围攻?
说白了就是利益,自己辛辛苦苦在乐坛奋斗这么久,专辑卖的竟然还没有一个半路杀出来的业余歌手多,这自然引的那英等人不高兴。
挡了自己的财路,还被截取一大波粉丝。
为了让刀郎离开乐坛,那英等人想法设法的陷害刀郎,刀郎单枪匹马,怎么可能对付的了这么多人,而且各个都是华语乐坛的大咖。
,刀郎面对不了这么多的舆论压力,便选择隐退一段时间。
在巅峰之时,就连刘德华都称赞刀郎的歌,自己深受喜欢,李健等人也在后面力挺刀郎。
这些一线歌手的赞赏,无疑是对刀郎的肯定。
刀郎隐退后,便很少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久而久之,刀郎也开始渐渐被遗忘。
更有甚者,已经猜测刀郎退出了 娱乐 圈。
其实并没有,刀郎虽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但依旧会发布自己的作品。
每次发布自己的作品,却都没有泛起多大的水花。
对于刀郎,他唯一可能错的地方就是火错了时间。
2004年那几年,正是华语乐坛疯狂崛起的时间,孙燕姿、林俊杰、周杰伦等众多实力派歌手都在那个时候崛起,而一个没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刀郎突然杀了出来,并获得一致好评。
这多多少少会让那些歌手眼红、嫉妒。
虽然这个结局不是很好,但刀郎至少曾经火过,至少还有人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