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西汉五经是哪五经(五经 是哪五本书)

  • 生活知识
  • 2023-05-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五经 是哪五本书

儒家经典-原为六经。《庄子》一书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
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经》中,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尚书》、《诗》、《礼》、《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易》又称《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称“十翼”,是东周时人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最初只泛称为《书》,其后分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义谓上古之书。秦汉之际,《尚书》多亡,独秦博士济南伏生壁藏之书。汉初,伏生求得其书,存28篇,教授于齐鲁之间。这部《尚书》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代还有《古文尚书》,据说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诗》,又称《诗经》。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毛公亦传,未得立。后来,三家诗亡缺,毛诗独传,《诗》又称《毛诗》。《诗》今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礼记》是西汉时人所编定的儒家关于礼的阐释,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戴圣所编49篇并由郑玄作注的为《小戴礼》,戴德所编85篇称为《大戴礼》。《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记242年间史事。虽然文句简短,但对当时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后人为其作注解,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五经别名: 唐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书经》者,孔壁藏书也,又名壁经.易经,羲经相传伏羲始作八卦,故名“羲经“。《礼记》,.整理《礼记》的是西汉学者戴德(大戴)和戴圣(小戴)叔侄二人,名“戴经“.孔子删述春秋,绝笔于获麟。《春秋》叫“麟经“.
http://www.baidu.com/s?wd=%CE%E5%BE%AD

五经指哪五经书

五经一般是指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本书。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儒家本有六经,但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过程中,《乐经》被销毁,从此失传。此后人们常将四书、五经连用,合称“四书五经”,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目录
  1.四书
  1.1 《大学》
  四书五经1.2 《中庸》
  1.3 《论语》
  1.4 《孟子》
  2.五经
  2.1 《诗经》
  2.2 《尚书》
  2.3 《礼记》 (六经当中为《周礼》而五经则为《礼记》,不要弄混)
  2.4 《周易》
  2.5 《春秋》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尚书》、《诗》、《礼》、《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易》又称《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称“十翼”,是东周时人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最初只泛称为《书》,其后分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义谓上古之书.秦汉之际,《尚书》多亡,独秦博士济南伏生壁藏之书.汉初,伏生求得其书,存28篇,教授于齐鲁之间.这部《尚书》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代还有《古文尚书》,据说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诗》,又称《诗经》.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毛公亦传,未得立.后来,三家诗亡缺,毛诗独传,《诗》又称《毛诗》.《诗》今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礼记》是西汉时人所编定的儒家关于礼的阐释,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戴圣所编49篇并由郑玄作注的为《小戴礼》,戴德所编85篇称为《大戴礼》.《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记242年间史事.虽然文句简短,但对当时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后人为其作注解,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