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志祥
罗志祥(Show Lo),1979年7月30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华语流行男歌手、主持人、舞者、演员。
1994年出道,2003年罗志祥推出首张个人专辑《Show Time》。2005年举行首场个人演唱会,成为第一位踏上台北小巨蛋的流行歌手。2008年发行第六张专辑《潮男正传》,获MTV亚洲音乐大奖。2010年专辑《罗生门》获“五白金”。
2012年前往日本乐坛发展,推出首张日文单曲《Dante》,《Dante》推出首周即登上日本公信榜单曲周榜第十名,使罗志祥成为首位于日本公信榜单曲获得前十名的台湾男歌手。
2、罗云熙
罗云熙(Leo),1988年7月28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2010年12月27日,以JBOY3组合成员身份出道,发行单曲《爱的契约书》。2012年JBOY3组合正式解散;4月27日,罗云熙与符龙飞组成“双孖JL”组合,并推出组合同名EP《JL》。同年,参演电影《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2018年4月28日,发行首张个人专辑《12人生》。8月2日,参演古装剧《香蜜沉沉烬如霜》饰小鱼仙倌润玉。同年,参演《白发王妃》,饰演西启国皇帝容齐。
3、罗大佑
罗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是台湾省苗栗县的客家人,祖籍广东梅州市区梅县区,创作歌手、音乐人、作家。
1972年参加学生乐队担任键盘手。1974年创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正式投入商业音乐创作。1981年首度担任唱片制作人,制作歌曲《童年》。1982年,发行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打破当时流行的民歌曲风,带领台湾流行音乐走向毫无前例的批判与省思风潮。
随后推出《未来的主人翁》专辑,针对民族、时局、传统、社会,进行前所未有的批判。1985年创作《明天会更好》后离台赴港发展。
4、罗嘉良
罗嘉良(Gallen Lo),1962年12月16日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东莞,演员、歌手。
1984年参加无线电视新秀歌唱大赛入行,1986年加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1996年凭借时装剧《天地男儿》中反派徐家立走红,1999年在商战剧《创世纪》中出演男一号叶荣添。
1997年、1998年和2002年分别凭借《难兄难弟》、《天地豪情》和《流金岁月》三次夺得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男主角奖,是首位三次夺得此奖项的TVB艺人。2012年8月凭借《创世纪》中的角色“叶荣添”获得亚洲偶像盛典90年代经典角色大奖。
5、罗家英
罗家英原名罗行堂,1946年9月22日生,祖籍广东顺德,粤剧表演艺术家。1949年罗家英跟随父亲罗家权(罗仕干)定居香港。8岁时跟随父亲罗家权、伯父罗家树学习粤剧基本功架,师随粉菊花、吕国铨、刘洵、李万春等京剧大师,21岁担当演出文武生,1973年正式担正。
1994年罗家英凭借出演《国产凌凌漆》及1995年的《大话西游》而被观众熟知。2018年7月1日,艺人罗家英被授予铜紫荆星章。
6、罗晋
罗晋,1981年11月30日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2级本科。
2003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售楼处的故事》,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6年,主演战争剧《战争目光》。2007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金碧辉煌》;同年,出演民国情感剧《梦幻天堂》。2008年,主演年代剧《美丽的南方》。
2009年,出演古装剧《三国》。2010年3月15日,其主演的古装宫廷剧《美人心计》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同年,主演年代励志剧《阿诚》。
黄家驹出殡日,大半个娱乐圈前来哀悼,连这几位大人物也没有缺席
在黄家驹过世后,罗大佑明确发声,他在香港杂志上撰文,愤怒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事的看法,也炮轰了香港乐坛不尊重原创,间接成为害死黄家驹的凶手这一事实。文章的题目叫《是谁害死家驹》,下图是刊物页面截图。这是比较确凿的证据,如果没有这个证据,我也不会轻易写这篇文章。
从文章内容来看,文字十分犀利,开头就来了一个严厉的拷问BEYOND作为在香港极出名、极受欢迎的乐队,为什么黄家驹会死在日本?
插播一句,单就罗大佑这句BEYOND在香港“极出名”“极受欢迎”,就足以打脸很多喷子一直说BEYOND“当年在香港根本不红”“就是支二流乐队”“在香港混不下去才跑去日本”等言论。需知,罗大佑自1987年定居香港,1990年在香港创办音乐工厂,此后多年一直留在香港,他是BEYOND在香港崛起、辉煌、出走,直到黄家驹的陨落全过程的见证者。
罗大佑说,黄家驹的死,暴露了香港某种层面的社会、人心的问题,大家都只浮于表面地关注黄家驹过世这件事,却没人去深入思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1954年7月20日,罗大佑出生在台北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家世在各种访谈中,不断被人提及爸爸、哥哥是医生,妈妈是护士,姐姐是药剂师,自己上的也是医学院。罗大佑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出生医生世家。本来他的人生就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他不愿做一个医生里的平庸之辈,他要的是一个领域的佼佼者,更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业。罗大佑说弃医从艺是因为做医生不能满足自我的成就感。
有朋友曾对罗大佑说,你花这么多时间学医、从医,实在有些可惜,罗大佑不这样看,他在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中写道,“医科是严谨科学,对我后来写歌、做音乐,乃至为人处事,都有莫大影响。”他的父亲,做了一辈子医生。
作为医家子弟,从18岁起,罗大佑就被父亲手把手地教“开刀”,谁能想到,他后来拿起的是一把“解剖社会的手术刀”,做起人们眼中的“反抗歌手”。
出道近35年的罗大佑,走过美国、香港近30年的飘泊历练,3年半前才带着妻女在台湾定居。如果有谁的歌可以三十多年传唱不衰,罗大佑肯定是其中之一。书架上有一盒子的刻录CD,十几张,全套的罗大佑唱片,是一起玩论坛的小伙伴很久以前送我的。我们小时候唱过的《童年》,现在的小学生一样在唱,他写的歌有一种深沉的打动人心的情绪,旋律在人心底回响,有些埋藏着的宝藏被唤醒了。
他是音乐教父,这条路上许多人马首是瞻。6年前得女,他说这6年来的笑容竟比他一生加起来的还要多,不过那种温柔只留给上辈子的情人。记得去年专访,罗大佑面对镜头时,还是黑衣墨镜的孤傲。摄影记者请他给点微笑,教父微微抽动嘴角,扯动他人生最高的弧度,一如从《之乎者也》到新专辑《家III》,绕了一圈终究回到那抹平凡的淡笑中。
对现在2、30岁的年轻人来说,罗大佑太遥远,他是供在那儿的神级人物,听过的事迹洋洋洒洒,却矗立在时代的鸿沟上。神归神,但无意碰触。在家听长辈唠叨成绩、薪水、终身大事,烦恼车贷房贷已经够烦了,年轻时代,谁愿意花钱去演唱会听一位长者说教?
63岁的年纪,生命流转在香港、上海、美国、台湾等地,问他何处是归属,他说“上海很挤,台北才是我的家,你还是要跑很多地方,归属感才会出来。”这次,罗大佑出专辑又办演唱会,许多人讨论着他的变与不变,但这似乎不重要了。现在的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关注女儿Gemma每天的变化,“她每看一次都不一样,最近,她学会分享,以前吃水果她都是第一个抢先去夹,前阵子吃芒果,她问‘爸爸要不要吃?’。”与女儿、家人的生活日常,成了他最重要的小事,这是归属,一个男人花了60多年才找到原点,方向就此浮现,重心确立了——家。
华语乐坛,能够被冠之以教父之名的音乐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唯有罗大佑的“教父”称谓是最纯粹的,他就是华语乐坛“教父”。将在7月26日推出等了13年的个人第8张全新专辑“家III”,还邀来鲜少在镜头前曝光的妻女一同入镜,一“家”三口展现浓浓亲情。
出道近35年的罗大佑,走过美国、香港近30年的飘泊历练,3年半前才带着妻女在台湾定居。谈起“回家”的最大动机,他感性说“其实跟‘家III’的歌很有关系,也跟我女儿出生有关,我想要给她的家乡,是我爸妈给我的家乡,觉得回到了我的家乡来居住,可能她会长得比较健全一点,也可以在回到原点后,发展出我想要她发展出的人格。”
他在新专辑中努力建构家的味道,“一家三口”更远赴日本东京、台北社子岛、松山机场及宜兰取景。谈到第一次与宝贝女儿在“工作上”合作,罗大佑看似笑得灿烂,其实内心心惊胆战。他解释“她满危险的啦!老不看镜头,小朋友又调皮捣蛋,怕一不注意就跌跤。”还自曝女儿上学趣事等。罗大佑还说,希望让女儿也在自己的家乡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