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爱新觉罗后人名单(爱新觉罗后代明星有谁,)

  • 生活知识
  • 2023-05-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爱新觉罗后代明星有谁,

爱新觉罗后代明星有爱新觉罗·启笛。

爱新觉罗·启笛,1969年1月19日出生,清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13代孙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演唱过多部电视剧主题曲。

经历

1990年北京亚运会,让正当红的启笛与刘欢一同演唱的英文版《亚洲雄风》回荡在那个时代的天空中,在拒绝了日本人精心为她塑造的“邓丽君接班人”的身份后,启笛为了爱情跟随着爱人去了国外。

如今,爱新觉罗·启笛用她依旧嘹亮和磁性的歌声带回了她对故乡依恋的《祖国》,从水立方的盛大晚会到央视的春晚,启笛的道路顺畅而充满荣光。

爱新觉罗家族还有后人吗

有后人

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著名书法家 启功先生,爱新觉罗·启功”,属正蓝旗,据说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远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曾祖父、祖父都是科举出身,但先生自己并不十分认同。,还有一些是养子 养女之类,现在多数“爱新觉罗”姓也有改姓汉族“金”姓的。

爱新觉罗氏是赫赫有名的清朝皇室家族,在一个大家族,历经成千上百年的繁衍壮大,这个家族的后裔数量十分庞大,要算在各个领域有名的爱新觉罗后人也很多,如在书画方面颇有建树,出现了许多能书善画之人。

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教授)。

爱新觉罗·启骧 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 爱新觉罗·毓震峰 1956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

爱新觉罗家族有哪些

1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
2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
3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
4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
5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
6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7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
8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
9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
10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
11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

现在还有爱新觉罗的后代吗

现在还有爱新觉罗的后代。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有的家族流散南方,甚至多有改变民族者,宗室身份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但1937年之前康德伪皇帝在伪满洲国一次整体的修缮了家族谱系,所有宗室、觉罗都罗列其上,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后爱新觉罗四川支派(该支派家谱多有丢失)根据原先存留下来的碟谱和东北辽中新民地区的情况又由家族族长带领修缮了谱系。

《爱新觉罗宗谱密雅纳支》 每十年系统修订一次,已经成为定规。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批准,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恢复了家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举行家族内祭祀。

扩展资料

背景来源

爱新觉罗是清朝国姓,在满文资料中很少使用这个名称,爱新觉罗一共只出现过三次。文献上,对于其姓氏的起源的各种说法,经常自相冲突。所以这个姓氏是由清朝皇室创造,用来塑造其地位。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gioro为首领之意。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

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

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後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如同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一样。

清朝统治者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清朝灭亡以后宗室多改汉姓,如金、廖、赵、肇、罗、艾、朱。而大部分皇室就改成了金,也有一些皇室改姓廖。

觉罗一词在女真语里是“远方”的意思,后来,就演变成了远支,与宗室(uksun)区分开来,比如满语里外祖父(goro mafa)外祖母(goro mama)外孙(goro omolo),觉罗其实就是远支的意思。觉罗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姓gioro。

爱新觉罗氏族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上文也有说法说来自满语的“远支”。但其来源与历史上的汉人无大关联。有叙述说是来源自廖氏,此说法为有学者认为是谬误。廖字读Iiao,古音为lao,而觉罗在满语读gioro,辅音为g,与之无关。

且清代时候的汉语“觉罗”读音和“廖”字读音除“罗”字相近外,相差甚远,但仍有欲攀关系者,改姓为“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后裔谱系表

后金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由于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近支辈分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但1937年之前康德伪皇帝在伪满洲国一次整体的修缮了家族谱系,所有宗室、觉罗都罗列其上,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后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根据原先存留下来的碟谱和东北辽中新民地区的情况又由家族族长带领修缮了谱系,《爱新觉罗宗谱密雅纳支》 每十年系统修订一次,已经成为定规。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批准,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恢复了家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举行家族内祭祀。

找爱新觉罗家族毓字辈的人名

毓字辈人名如下

1、爱新觉罗·毓鋆

1906年10月27日-2011年3月20日,爱新觉罗氏,号安仁居士,汉名刘柱林,生于中国北京,清朝皇室后裔,正红旗人,台湾著名儒家学者,创办奉元书院,以私人讲学,外界都敬称其为“毓老“而不名。

毓老在台湾宣扬中华文化六十余年,述而不作,及门弟子有上万人之多,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之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

2、爱新觉罗·毓宜

满族女画家,又名金婉如。1922年生,清庆亲王奕劻之曾孙女,载振之孙女,东北奉系将领张作相之五儿媳。

幼年入家塾,曾从四叔溥铨八叔溥佐学习绘画书法、曾从张伯驹老先生学习作诗填词,拜樊筱舫先生学习书画,擅长画骏马、雄鹰、金鱼、松、竹、梅、兰,书法宗承赵孟頫。通晓京剧并能亲自演唱。现为天津市文史馆书画组成员、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3、爱新觉罗·毓嵉

号翼之,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侄子,著名画家,现居加拿大。其父亲溥松窗,也是著名画家。

毓嵉自五岁起就在父亲溥松窗的严格要求与亲自教导下学习书法与绘画﹐常常千百遍临摹历代各流派。

4、爱新觉罗·毓岚

又名金毓岚,曾是北京市重点高中和平街一中资深语文教师,有的学生尊称他金老,老朋友却时常称他“金爷儿”或“皇侄”。父亲溥任,是末代皇帝溥仪、溥杰的胞弟,祖父是清末摄政王载沣。

5、爱新觉罗·毓嶦

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

求清朝所有阿哥名单

【清太祖努尔哈赤诸子】
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清太宗皇太极诸子】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次子,早殇
爱新觉罗•洛博会,三子,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未名命,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清世祖福临诸子】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
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皇四子荣亲王(未取名,幼年逝世)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
【清圣祖玄烨诸子】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允禶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封为贝子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諴恪亲王
【清世宗胤禛诸子】
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昀,次子,早殇。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初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
爱新觉罗·弘昐,早殇。
爱新觉罗·福宜,早殇。
爱新觉罗·福沛,早殇。
【清高宗弘历诸子】
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
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即位后,改「永」字为「颙」字。
未命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清仁宗颙琰诸子】
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未命名,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追封;
皇二子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不予赘述;
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敦恪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时为皇子侧福晋。
第四子爱新觉罗·绵忻端怀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时为皇后。
皇五子爱新觉罗绵愉惠端亲王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时为如妃。
【清宣宗旻宁诸子】
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 隐志郡王 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
皇次爱新觉罗·奕纲 顺和郡王 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 慧质郡王 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帝 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不予赘述。
皇五子爱新觉罗·奕誴过继给敦恪亲王绵恺,为敦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十五生(1831.6.15-1889.1.19),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过继敦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敦恪郡王,咸丰十年(1860)正月晋封和硕敦恪亲王,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十九卒,年59岁,卒后谥“勤”。
皇六子爱新觉罗·奕 恭忠亲王 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时为静妃。
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 醇贤亲王 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贵人。
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 钟端郡王 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
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 孚敬郡王 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
【清文宗奕詝诸子】
长子同治帝载淳(孝钦显皇后出)
次子悯郡王(玫贵妃徐佳氏出)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