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景娥10岁开始打球,右手横握球拍削球打法,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乒坛立足,主要依靠的是顽强的意志和反手长胶“牛皮糖”般的削球。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韩国乒乓球女削球手金景娥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女削球手金景娥的简介
金景娥,韩国乒乓球运动员,有“世界第一削球手”称呼,2004年奥运会女单第三名,世乒赛女团第四名,国际乒联巡回赛克罗地亚站女单冠军,美国站女单、女双四强。
2004年奥运会女单第三名,世乒赛女团第四名,国际乒联巡回赛克罗地亚站女单冠军,美国站女单、女双四强。
2012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四分之一决赛中,韩国选手金景娥以2比4不敌新加坡选手冯天薇,无缘四强。
金景娥的职业生涯
金景娥10岁开始打球,右手横握球拍削球打法。 随着柳智惠的隐退和金茂校的“老迈”,韩国女队不得 不依靠往日得不到重用的削球手金景娥打天下。其削球虽然没有施捷的稳健、何千红的变化足以在这个弧圈球大行其道的世界里“一枝独秀”。
景娥和金福来的双打搭档也具备相当的实力。金景娥正手反胶、反手长胶打法。属于传统路数的削球,特色性不强。面对对方拉过来的前冲弧圈球她更多的是全台用反手长胶削接配合以正手的远台“兜”和正手转不转削球,在对方回球稍高的时候给以突然反攻。金景娥以反手半高抛侧下旋发球为主,配合以底线奔球,她一般不使用导板技术,突击时也主要是以打为主而不是使用正手弧圈球。
具备绝对实力和领先技术的情况下,金景娥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乒坛立足,主要依靠的是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反手长胶“牛皮糖”般的削球。早在1999年,她就在球鞋破损的情况下光脚战胜了中国女队主将孙晋,今年的多哈团体世乒赛她又在球板断裂,临时换板的情况下以3比2战胜王楠。
金景娥的主要战绩
2001年 国际乒联巡回赛德国站女双冠军
2001年 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女双冠军,女单亚军
2001年 国际乒联巡回赛荷兰站女双四强;
2002年 国际乒联巡回赛中国站女双四强,日本站女双亚军、女单冠军;
2003年 国际乒联巡回赛巴西站女单四强,世界杯女单八强;
2004年 奥运会女单第三名,世乒赛女团第四名,国际乒联巡回赛克罗地亚站女单冠军,美国站女单、女双四强,俄罗斯站女单亚军。
2005年 韩国公开赛、智利公开赛和巴西公开赛女单冠军,德国公开赛女单四强;德国公开赛和日本公开赛女双亚军。
2006年 韩国公开赛、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四强,中国公开赛、韩国公开赛女双四强。亚运会女单、女双八强。
2007年 世乒赛女单八强,女双四强;韩国公开赛女单四强,科威特公开赛女双四强;亚锦赛女单、女双八强。
2008年 北京奥运会女团铜牌。
2010年 广州亚运会女单四强
2011年 中国乒超联赛女团冠军(代表山东队)
2012 多特蒙德世乒赛女团铜牌;西班牙公开赛女单冠军;智利公开赛女单冠军;巴西公开赛女单冠军
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第四名。
冯天薇5岁开始打球,7岁就开始拿到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1997年,只有11岁的冯天薇被黑龙江体育运动学校破格录取,和比自己大四、五岁的队员一起训练。冯天薇在2002年就夺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女单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队。2007年3月正式加入新加坡乒总。2010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冠军,201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亚军。
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前面那个骑电动车的就是啊,╮(╯▽╰)╭、、唉、、大冷的天也不戴个帽子。
冯天薇个人档案
出生日期1986年8月31日
原籍中国黑龙江
打法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世界排名第40名
职业战绩
2002年中国全国青少年女单冠军
2003年世界青少年巡回赛新西兰站女单八强
2007年中国台北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中国台北公开赛女单亚军
原籍中国黑龙江的冯天薇今年3月正式加入新加坡乒总,至今已代表新加坡参加了国际乒总职业巡回赛五站赛事。在9月6日,冯天薇正式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使得她和李佳薇、王越古组成的新加坡女队实力大幅度提升,有望在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冲击奖牌。
今年21岁的冯天薇在2002年就夺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女单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队。由于在国家队一直未能取得好成绩,感觉出头无望的冯天薇2005年前往日本参加俱乐部联赛。随后她在友人的帮助下与新加坡乒总取得联系,最终前往新加坡发展。今年3月她加盟新加坡女队,并于9月6日正式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在上个月下旬的中国台北公开赛上,不仅拿下21岁女单冠军,还勇夺公开组女单亚军,一鸣惊人。 尽管的决赛败给了队友李佳薇,但冯天薇在杀入中国台北公开赛决赛途中,先后把三位世界名将王越古、奥地利的刘佳和日本的福冈春菜拉下马,实力可见一斑。甚至有媒体认为她的实力已经超越新加坡二三号人物王越古和孙蓓蓓,直逼头号女将李佳薇。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深圳公开赛上,冯天薇杀入女单八强,在与郭跃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失利。
冯天薇代表新加坡出战了五站赛事,表现越来越出色,她表示自己正在逐渐适应国际比赛的节奏“参加了五站比赛,中国台北站的成绩最好。不过,由于太久没有参加国际赛,一时适应不过来,前三站(韩国、日本、中国南京)的表现不是很好。”
新加坡女队主教练刘国栋认为冯天薇这个队员非常听话,很乖,自我约束力很强。冯天薇自己是通过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绩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她的世界排名就从73名窜升到40名,确实是新加坡女队的希望所在。
面对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冯天薇表示自己将全力争取赢得奖牌“我在日本打了两年甲级联赛,之后通过友人的推荐和拉线与新加坡乒总取得联系。我当时很想到新加坡发展,所以就来了。希望有机会代表新加坡,实现夺得奥运奖牌的梦想。”
姓名王越古(Wang Yuegu)
性别女
国籍新加坡
生日1980.6.10
籍贯辽宁鞍山
身高
体重
项目乒乓球
打法右手正手反胶、反手生胶
主要战绩1997年全国乒协杯第二名,全国八运会混双铜牌;
2006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女单冠军、俄罗斯站女单亚军、德国站女单冠军;
1980年出生的王越古6岁时开始跟随鞍山铁东体校的石海梅教练学习乒乓球,很快便显示出过人的天赋。在1989年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比赛中,9岁的王越古获得女单比赛的第一名。1990年,王越古被八一体工队挑选入队训练,1993年进入国家二队。1995年进入国家一队。1997年全国乒协杯击败王楠、李菊获得亚军。由于右脚踝的伤势,王越古做了一次大手术,但随后,在国家队失去位置。
2001年,王越古以中国乒协的名义交流到日本打球。她在日本征战四年,其中三年还取代前中国名将何智丽,成为全日本女单冠军。
2005年,王越古接到新加坡国家队的邀请,并加入新加坡国家乒乓球队。同年6月代表新加坡参加韩国公开赛,阔别国家赛场6年的王越古与队友配合,获得女双亚军,并打入女单复赛。
2006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中,王越古获得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俄罗斯站女单亚军和德国公开赛冠军。已经成为中国女单的主要对手之一。
原籍中国辽宁省的乒乓球女将王越古日前正式入籍新加坡,她将和李佳薇,孙蓓蓓联手代表新加坡出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越古的加盟也大大增强了新加坡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整体实力。
在之前结束的亚运会中,新加坡女乒超水平发挥,在爆冷击败了中国香港队以后,又3-2力克卫冕冠军朝鲜队,令人刮目相看。世界排名第五位的李佳薇与屡屡扮演关键角色的孙蓓蓓成为了新加坡的大功臣,虽然在决赛中,新加坡以0比3不敌中国,拿下银牌。不过,这已是新加坡乒乓球运动历来在亚运会的最佳成绩了。如今王越古的加盟可谓是如虎添翼,2008年新加坡极有可能对中国造成威胁。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第一时间对这件事情给与了报道,报道中称,王越古(26岁)是中国八一队前队员,打法为右手横板快攻结合弧圈,两年前到新加坡发展事业。她目前世界排名第八,是世界排名第二高的新加坡女将。有了王越古,加上世界排名第五的李佳薇、孙蓓蓓(世界排名第37)和张雪玲(世界排名第49),新加坡娘子军在明年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希望提高了不少。根据条例,明年奥运会的乒乓球将设四个项目——男单、女单、男团和女团。由于每个国家或地区只能派出一队参加团体赛,新加坡有望在女团项目争取奖牌。
王越古在13岁时曾入选中国国家二队,与世界头号女将中国的张怡宁是同一时代的球员,两年后还进入中国国家一队。1997年,王越古连败前世界冠亚军王楠和李菊,获得中国全国乒协杯赛亚军。她之后由于右脚踝受伤,接受了手术,继而失去了国家队的位置。
新加坡乒总总经理郑杰奇昨天受访时说“王越古在本月初获得公民权,我们乒总上下都对这个消息感到雀跃万分。她将成为奥运计划中的重要成员,而且也将可以参加一些区域性的国际赛,如东运会等。我们都感到很开心。她也将加入0812奥运特别计划,备战明年的奥运会。”
郑杰奇也肯定,王越古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至于是否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目前还言之过早,毕竟乒乓球是相当耗费体力的运动,到时还必须视她的体力而定。
李佳薇简介
出生日期1981.8.9
项目乒乓球
性别女
身高172cm
体重60kg
国籍新加坡
俱乐部
李佳薇6岁开始打球,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1990年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1994年进入北京队,1996年远赴新加坡,成为新加坡队的主力。
李佳薇的打法秉承了北京队横拍快攻的特色,技术风格类似当年的国手王燕生和滕毅。李佳薇的发球多使用反手位一个带“拱”的迷惑性动作的侧上、侧下旋发球,正手位可以用正胶发半下蹲发球。李佳薇接发球多用正胶突击或者直接劈长和对方打相持,相持中她的反手速度快、力量大、角度开,多使用压反手变正手的战术。
李佳薇正手位正胶的低球突击非常有质量,加上身高优势和出众的摆速,她能够给所有高手制造不少麻烦。由于正手没有什么旋转,李佳薇的弱点也在于对方发下旋长球后过渡的一板,在接发球中她的正手一味的依靠正胶发沉的特性,而晃动和迷惑性动作不够。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李佳薇2比1领先王楠,第四局20比16最终还是没有拿下比赛,此战成为乒乓球历史上的经典战
截止到2020年12月14日,没有关于冯天薇丈夫的的新闻以及报道
冯天薇1986年8月31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乒乓球运动员,5岁开始打球,7岁就开始拿到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2007年3月正式加入新加坡乒总,2016年10月退出新加坡国家队。
2010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冠军,201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亚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季军,女团季军。
在刘国栋教练眼中,冯天薇第一场上拼劲儿比较足,而且比较认真。新加坡缺少冯天薇这样的球手,特别踏实,让她怎么练就怎么练,再苦都会扛下来。从技战术角度而言,冯天薇的打法就很先进。重要的一点就是,冯天薇这个孩子非常听话,非常要,在场上能够贯彻教练员意图。
冯天薇很热爱乒乓球,训练很刻苦,很认真,所以才能保持现在这样的水平,没有很好的自觉性或者是毅力、意志,在那儿支撑着,要坚持到,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