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开启了中国女乒的神话,当她代表国家队征战在世界舞台上时,所向披靡,鲜有败绩,她也成为第一个乒乓球大满贯的球员。 但就是这样一位极具天赋的运动员,曾因身高的问题,多次被退回省队。 邓亚萍在24岁时便退役了,要知道,这是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她为何会早早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告别乒坛后,她又去做了那些事情?
邓亚萍出生于1973年,父亲是河南省的乒乓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邓亚萍年仅4岁时便接触了这项运动,并且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她平时训练很刻苦,等到八九岁时,便拿到了市里的冠军。
如此优异的成绩,一定会得到教练的青睐,幸运并没有降临在邓亚萍身上。10岁那年,邓亚萍正在省队集训,父亲突然来了,将她带回家,原来, 邓亚萍虽然有天赋,个子太矮了,在小孩子中劣势不明显,可在教练看来,着实没有太大的培养价值。
邓亚萍心里很难过,省队里的小伙伴都不是她的对手,可是她为什么会被淘汰?爸爸对邓亚萍说 “如果别人说你不行的话,你就一定要证明自己,证明你能做到的方法就是比别人辛苦,吃百倍的苦。” 于是,邓亚萍每天都要做100个接发球动作,为了让基本功更加扎实,她甚至在腿上绑上了沙袋。
为了证明自己,邓亚萍来到了郑州市队训练, 这里的条件很艰苦,简单的四张球台就是训练场,两个更衣室搭起木板就是宿舍,夏天很热,汗如雨下,冬天很冷,没有暖气, 可是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邓亚萍日复一日地坚持十几个小时的训练。
在邓亚萍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仅仅六个月的时间,便打败了省队的队员,所有人都很震惊,而邓亚萍也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入选了国家青年队。
13岁,邓亚萍代表河南队摘得全国锦标赛的团体和个人冠军,可是大家看到她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依然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认为她全凭运气。 邓亚萍没有选择回击,在接下来青年队的比赛中,她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四次冠军和一次亚军,绝对的实力面前,没有人再敢质疑。
可是她1米55的身高是道硬伤, 国家队经过协商讨论,5名教练中的4人不予通过,好在主教练张燮林力排众议,坚持将她揽入队中。 张燮林对邓亚萍的训练观察许久,发现她每天都会加练,即便周末,也绝不偷懒,按照加练的数据计算,她在每年之中,都要别别人多练48天。
事实证明张燮林的眼光是正确的。 年仅16岁的邓亚萍登上了世乒赛的舞台,与队友乔红搭档,拿下了女双的冠军,她也成为中国女乒 历史 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邓亚萍在比赛中喜欢呐喊,眼睛里流露出凌厉的目光,这样的气势,足以让对手“闻风丧胆”。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获得女单和女双的冠军,,她创造了连续八年世界第一的记录,并且她从来没有败给一个对手两次,许多球员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出生在“邓亚萍”时代。
说邓亚萍是女乒的天花板,一点都不为过,在职业生涯期间,她几乎包揽冠军,而退役的时候仅仅24岁,对于许多运动员来说,24岁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品尝过冠军的滋味。
1996年底,邓亚萍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提名为国际奥委会的委员, 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邓亚萍从小练习乒乓球,不要说外文了,她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不得不带翻译,这就导致她听话说话时总比别人慢半拍。
邓亚萍退役之后,朋友们劝她从事乒乓球领域的相关工作,邓亚萍希望做出改变,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邓亚萍去清华大学进修了,谁能想到,仅仅一门英语,就把她搞得焦头烂额,筋疲力尽。 压力之下,邓亚萍每天都会掉头发,身边的朋友还和她开玩笑 不要为了学习把自己搞成秃子。
邓亚萍坚持下来了,她不仅获得了本科的学位,还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2001年北京申奥时,邓亚萍作为形象大使,在台上用流利的英文表述,获得了在场众人热烈的掌声。 后来,邓亚萍还获得了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硕士学位与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的博士学位。
运动赛场上,邓亚萍的比赛很出彩,退役之后,她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在学问上取得巨大成果后,邓亚萍开始在事业上谋求发展。
2010年,邓亚萍担任“即刻搜索”的总经理。在入行前,她天真地以为,互联网行业和竞技 体育 是相通的,只要有绝对的实力,只要足够用心刻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可事实恰恰相反, 邓亚萍拿出了自己运动员时期的坚持与韧性,最终短短三年的时间,败光20亿也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
,邓亚萍不仅没有反省自己在创业中的失误,却开始指责同行的发展,一时之间,她成为“争议”的人物。 许多人说邓亚萍的职业生涯走得太顺了,优越感太强,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失败,可不管怎样,在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邓亚萍输了,许多人指责她“不切实际”“没有看清自己的实力”。
邓亚萍完成了资产的偿还和善后工作,一度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但她显然是一个“宁折不弯”的“女强人”, 2016年,她与俞敏洪一起搭建了一个新的创业平台,还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河南邓亚萍 体育 产业投资基金”。
邓亚萍在“火星演讲会”中,在谈到自己如何成为世界冠军时,她只简单地说了六个字 肯吃苦,要热爱。 其实回顾邓亚萍的履历,不管在运动员时期,还是进入大学完成学业,以及后来的转型创业,她的精神,都“蕴含”在这六个字之中。
邓亚萍进入国家队不久,便认识了广东球员林志刚,渐渐地二人互生好感,走在了一起。国家队是禁止队员之间谈恋爱的,所以他们只能在暗中进行,纸终究包不住火,领导和教练知道此事后,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将林志刚遣返回广东队。
虽然两地分离,他们的感情并未减少。 林志刚做出巨大牺牲,邓亚萍也很自责,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假装分手,并向教练保证不谈恋爱,林志刚才得以重返国家队,但新人辈出的国乒队伍,已经失去了他的位置,只能给刘国梁、孔令辉等队员当陪练。
邓亚萍和林志刚的感情一直很好,一度到了双方家长见面、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 一个华裔的女粉丝喜欢上了林志刚,不仅给他写信,还常常坐飞机漂洋过海来看他的比赛。
邓亚萍知道后,没有给林志刚任何解释的机会,直接选择分手,之后前往清华大学进修,并作为交换生去了英国,而林志刚选择离开国家队,去海外打职业联赛。 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邓亚萍学业有成,林志刚拿了两次法国超级联赛的冠军。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丘比特的神箭为二人搭线。2002年,邓亚萍去英国剑桥大学读博士时,意外收到了林志刚的信息, 他们身在异国他乡,说话的人是非常少的,生活中写满了孤独和寂寞,林志刚鼓起勇气,表达着希望能和邓亚萍见一面的夙愿,邓亚萍答应了。
法国距离英国并不远,林志刚当即动身,这样一对昔日的情侣,漫步在剑桥大学的操场上,往事历历在目,心头不禁涌上一阵苦楚,二人竟然相拥而泣。 这次经历,让他们破镜重圆,重归于好。
一年之后,中国乒乓球队建队50周年的庆典上,林志刚携着邓亚萍的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举止亲密,面带笑容。 2004年,他们在北京登记结婚,没有办酒席,曾经的世界冠军、女乒的天花板,就这样低调地嫁为人妻。
美好的爱情,需要经历一点波澜,邓亚萍是幸运的,兜兜转转,她又回到了那个对的人身边。曾有人问,无论是从名气还是地位,林志刚都不如邓亚萍,可邓亚萍为什么会选择他呢?要知道,王楠和张怡宁都嫁入了豪门,面对疑问,邓亚萍坦言 爱情就是爱情,名气、财富、地位都是。
如今,邓亚萍活跃在 娱乐 圈与 体育 圈里,生活美满,时不时地讲一番励志演说,鼓舞年轻人,用自己宝贵的经验,帮助年轻的运动员们。
中国乒坛有许多世界冠军,邓亚萍无疑是出色的那个。从不被看好的小个子,成长为笑傲乒坛的“大魔王”,从认不全26个英文字母,到获得博士学位,其间夹在着太多辛酸与付出,她成功方法的很简单 肯吃苦,要热爱。
邓亚萍已经退出体坛很久了。在她巅峰的时候,一度让世界各国选手笼罩在她的阴影之下,而邓亚萍在斩获了无数荣誉之后,在25岁的时候选择退休。在退休之后,意气风发的邓亚萍准备在商界大展拳脚。时任国企搜索公司的老总,她带着自己的团队一度向谷歌看起。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在一年之后,就在种种质疑声中跌落神坛。她的公司人数也从数百人变得人去楼空。之后,关于邓亚萍败光20亿的新闻传来,可是邓亚萍却在香港收购豪宅,这更使得人们对她口伐笔诛。在体坛,她是叱咤风云的女皇,在商界,邓亚萍或许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她身上的那股坚强的品质也毫无用处。
邓亚萍的职业经历邓亚萍生在河南省一个普通人家,爸爸也是乒乓球选手,在一番努力之下,邓亚萍第一次代表河南参加乒乓球比赛,随后夺得冠军。这引起了国家队的注意。张燮林是邓亚萍的贵人,要不是他坚持让个子矮小的邓亚萍进到国家队,也许就没有今后的乒坛女皇了。在邓亚萍击败了李慧芬后,这一下子惊呆了大家。 自此,邓亚萍一路乘势而上,站在了全球乒坛的巅峰。
出任公司老总之后的她,斩获荣誉无数,开辟了乒乓球邓亚萍的时期。她在赛场上展示出的不怕困难,得到了萨马兰奇的欣赏。在她巅峰的时候,也萌生了退意。在25岁,邓亚萍公布退伍。在多年的努力之下,邓亚萍博得学位。在上面高度的信任之下,担任即刻搜索经理。 能担任这般深厚、整体实力称得上业界巨头的公司总裁,足见邓亚萍被寄托了非常高的期待。
香港豪宅引发争议上任之初,邓亚萍就大力整合,成绩斐然。但好景保持了不久,新闻就报道了她亏光20亿的消息。她的公司也因为经营不善,从昔日的数百人到人去楼空。邓亚萍被淘汰的信息愈传愈烈。 也许,邓亚萍在乒坛无人能及,可在经商上,她还是一个小白。 可是又有一篇报道,直接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上。她在香港斥重金购买豪宅别墅。一边是高额亏本,一边是购买豪宅别墅,网民对这个往日的乒坛女皇也充满了质疑。可邓亚萍也从来没有正面回复过。
抉择不能说当初的邓亚萍走错了路,只有说对于自己从来没有涉足的行业,她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从昔日的女皇,到如今的败光20亿老总,她的一生也是足够辉煌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说到中国体育界最有钱的运动员,肯定是足球运动员。中超球员平均年薪600多万,国际球员年薪1000多万也不稀奇。,那些获得奥运冠军的运动员也可以名利双收。比如乒乓球女皇邓亚萍,在她运动员时代被称为“大魔王”,在大满贯赛事中成绩斐然。在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后,邓亚萍在物质方面也获得了丰收。
不久前,46岁的邓亚萍采访了河南人朱婷。邓亚萍谈了90年代奥运冠军的社会奖励。她说,当时香港的一些企业家,如霍英东和曾宪梓,非常重视体育运动,愿意奖励为国家赢得荣誉的运动员。邓亚萍本人在获得奥运冠军后,霍英东授予她一枚1公斤重的金牌和8万美元的奖金。
作者查询了今天的金价,大概是430元/克,也就是说邓亚萍的金牌今天能值43万!邓亚萍以8万美元从霍英东获得了数百万的物质奖励。多有钱的人啊!邓亚萍在1992年和1996年赢得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冠军,共获得四枚奥运金牌。她也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获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退役后,邓亚萍被送到清华大学学习,成为奥运冠军。毕业后去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从英国回来后,邓亚萍担任人民日报副秘书长,推动一个搜索引擎的研发。据报道,国家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但并不成功。后来邓亚萍选择了从人民日报辞职。很快,她开始了另一个职业生涯,这次是以50亿的资金。
邓亚萍是个很有事业心的女人,也是家里的领导。目前,她和父母、丈夫、儿子住在北京的一栋别墅里。她的丈夫是北京燃气集团的副董事长,她13岁的儿子林汉明出生在法国,但拥有中国国籍。他也喜欢乒乓球,已经进了北京二队。自从林翰明很小的时候,邓亚萍就带他去各种场合让他看世界。“期待成龙”的苦心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