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春晚上的笑星,大伙准会想到宋丹丹、蔡明、郭达等人,他们精彩的小品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声笑语,有的还坚持在春晚舞台上,有的却已离开。近日,有网友晒出与郭达的合照,郭达显得十分消瘦,头发花白而稀疏,看上去还是憔悴了不少,佝偻着背,步履蹒跚。与往日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昔日的笑星已经步入老年,他给我们带来的欢声笑语,会永远停在我们的回忆里。
很多人都是看郭达的小品长大的,每年的春节都期待他的表演,而他的离去也让人惋惜不易。记得我小时候,每到春节,全家都会守在电视旁去欣赏郭达的小品,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如今郭达不再参加春晚,相信很多人都很失落。
郭达虽离开了春晚舞台,但还是坚持演出,亦参演了不少电视剧。2018年参演的都市情感喜剧《都是一家人》播出,剧中与林永健饰演了一对欢喜冤家,他还是那么风趣幽默,给观众带来欢乐。郭达之所以离开春晚,其实并不是年龄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剧本,是他在春晚上待的时间够久了,还被称春晚钉子户,也到该离开的时候,将机会留给年轻人。
岁月不饶人,郭达的确老了不少,他将更大的舞台留给后辈,自己选择隐退,这这份胸怀十分让人尊敬。郭达虽然然较少露面,我们还是很希望郭达能够劳逸结合,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作品。
有一段倪萍老师演讲的有关于好奇心的“好奇心”的视频曝光,视频中的倪萍老师面对镜头说到“不再惧怕时间和潮流,让我们大家保持初心,好奇时光。”
她优雅大方得体,她的眼睛给人的感觉就是囧囧有神,也跟有气质,大家是不是很难看出她的到底经历了很多的困难,而看到她的人生挫折遭遇,不禁让大家感叹她是如何度过的呢?又是如何可以从容面对呢?
011956年,倪萍出生于山东威海市。可当她来到这个世界时,她的父母却离异了,就是这样她成为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从小缺少父爱的她才会那么辛苦的照顾自己的孩子,因为她不想把自己身上经历的事情带给自己的孩子吧!
1979年,20岁的她考入了山东艺术大学,从而走上了演员的道路。后来在1990年她进入了央视,被选上主持春晚节目,在这之前,她只有一个月的主持经历,所以对于主持春晚时说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不过倪萍可不只是因为幸运,在春节晚会上出现了意外时,她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一切。
在直播的晚会上,导演给她四张纸说这是祝贺词,让她到台上念,可是一打开,好家伙!竟然是白纸,这可咋办呢?想到这里一般的主持人都会慌了神,可是她是如此的从容淡定,她淡定的照着白纸读下去,直到晚会结束,她一点破绽都没有露出来。如果不是在一次节目采访中她说出来这段话,可能就没人能知道,这足以展示她的实力。
后来在2002年,倪萍回归电影节,在《美丽的大脚》扮演女教师,可能就不会把她这个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那时候的她所展现的那种朴质和表演的神情打动了所有观众,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在当时可谓是自己的事业达到了巅峰,也是演员的典范。在此之后,他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在演艺的道路上包揽了众多奖项,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现如今的演员都觉得自愧不如。
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谁曾想到她演绎的苦命女人,在她的生活也是如此的苦呢?倪萍年轻时候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又有气质,在1982年大学毕业的她,她在山东话剧团工作,她的第一段婚姻就此开始。可是到了后来她去了北京,一个追求梦想,一个确实在老家过着安逸的生活,二人注定不能在一起,这是她第一次受到伤害。
后来她来到北京认识小品的原因是郭达,也就是如今所谓的郭大爷,因为当时倪萍名气非常大,后来与郭达的恋情开始,因为她的父母得知郭达的家庭情况特殊,觉得不能让女儿嫁到这样的家庭去,就这俩人在她父母的棒打鸳鸯下就此分开。郭达没有展现出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所以分开又对这个女人造成了第二次的伤害。
倪萍最出名的一段恋情就是和如今的著名大导演陈凯歌的恋情,当时她对陈凯歌的爱恋那是多么的痴情着迷,她在生活上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甚至她连他的父亲的后事都是她料理的,那个时候只要陈凯歌一开口,她就敢义无反顾的嫁给她。只可惜两人同居这么多年,等来的不是求婚,而是一场噩耗——电话。
02后来因为“陈红”的怀孕,导致她无法跟心爱的人在一起,这是陈凯歌给她说的,这一刻她对这段感情的所有幻想就此破灭了,被抛弃了。后来她在自己的自传中描述这段时光“是那么的没有尊严、失去自我的生活。”短短几行字可以看得出她的绝望以及痛苦,她并没有选择不相信爱情。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偶然的遇到了自己的丈夫王文澜,两人的相遇真是可谓的是机缘巧合聊得非常投机,这两人迅速陷入了爱河并且还结了婚,婚后一年,她怀孕了,那时的她属于高龄产妇,生孩子非常的危险,家里人都劝她不要生,可她偏要做母亲。1992年她的孩子出生了,两夫妻给他取名叫虎子,这个孩子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的生活。
在虎子刚满一个月的不久,她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点不对劲,不能抓住眼前的东西,后来去了医院检查,医生说他儿子患有重大眼疾就是我们大家俗称的先天性白内障,如果不紧急治疗就会导致永久性的失明甚至威胁到生命。听到这一消息,她如同地里的庄稼被洪水淹了一样,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事实。
她给电视台递了假条,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两人带着自己的孩子走遍各个地方寻遍名医,都不见儿子有啥好转,当时的她每天以泪洗面,相信每一位母亲都能感受到这样的痛苦。之后医生说她“你要是这样你哭瞎了,你儿子咋办”她恍然大悟自己一定要坚强,于是再也没哭过。
后来的日子就是她带着儿子去了国外治病,面对长时间的奔波以及支付高昂的医疗费,夫妻两人就此离异。儿子这样,自己丈夫又跟她离婚,这对倪萍来说是最大的打击。还好她坚持了下来,要不然儿子该咋办呢?在10年的奔波途中,直到孩子10岁时医生说不用来了,她的眼泪就此迸发出来,她看到了生活希望。在儿子治愈后不久,她回到自己的演艺生活上了,她拿起了笔把她这几年的生活经历,全都画了出来,并且在2012年举办了个人展览。在自己的事业上更上一层楼,继续为观众带来好的作品。在经历自己感情不易,她遇到了自己对的那个人。他就是现任丈夫杨亚洲,他对倪萍所谓是百般呵护,并且对虎子照顾有加,如今虎子已经长大是一名学霸,她可谓是苦尽甘来。
面对男人带给她无尽的伤害以及儿子的病情,她是如何度过的呢?她是那么的从容?其实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坚强的内心以及不服输的精神,正如她所说“谁都不能让我倒下,我不能倒”说明她骨子里带的那种韧劲,10年带孩子看病又经历了那么多的感情挫折,对孩子的不离不弃,让大家很是佩服。
倪萍是为永远充满能量的女人,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并且对生活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年纪大了却还是那么的优雅富有气质。
有人说过,没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论人生,也许生活对你不易,你也要依旧的热爱生活,并以精彩的人生活下去。
据我所知,他们两人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没有在娱乐圈发展。
说起中国的喜剧电影,《举起手来》是一部拿得出手的经典喜剧。 这部电影能够将战争和喜剧结合,非常的经典。
《举起手来》是导演冯小宁的第一部喜剧电影,由郭达、潘长江出演的战争喜剧片。该片讲述的是一位农民和几位八路军战士,为了保护国宝与一群日本兵展开周旋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老演员的演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不少观众眼里,这部剧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每一个演员都是主演,正因为他们的倾情演绎,才成就了这部影片。
这部喜剧,当年风靡一时,让很多八九零后笑得不行。在这部影片中有两个双胞胎小演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影片中这两个顽皮的孩子把潘长江演的鬼子耍得团团转。酒壶里撒尿放青蛙可是这两小孩的杰作,潘老师为了喜剧效果没少被这两个小孩整。
那么十多年过去了,影片中的双胞胎怎么样了呢?
如今,那对双胞胎已经长成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了,模样也有些不同。两人帅气逼人,一脸阳刚之气和小时候顽皮气息有很大差别。虽然在《举起手来》中表现不错,两人并没有选择在娱乐圈发展。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作为前央视一姐倪萍虽然阔别了主持圈十几年,等到她回归的时候依旧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欢,我们都知道倪萍是因为给儿子虎子看病所以才退出的娱乐圈的,是一位非常坚强的母亲,因为倪萍的不离不弃虎子终于治好了自己的眼睛,近日倪萍儿子近照曝光了,现在的虎子是一位非常健康的孩子。
倪萍儿子近照曝光
虎子出生于一九九九年,那时候的倪萍是事业最好的时候,央视的一姐无人可以与其媲美的,那时候的倪萍不管是事业还是家庭都是很幸福的,可惜这个幸福只维持到了二零零四年,二零零四年的时候倪萍发现儿子的腿一直疼,而且总是摔倒,就带去医院看,发现竟然是先天性白内障。
倪萍儿子渐冻人
得了这种病的孩子眼睛是看不清楚的,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就只能是盲人了,当时的倪萍是崩溃的,不管走到哪里都笑不起来,这对于一个央视主持人来说是不可以的,所以当央视总导演去请倪萍出山的时候倪萍说了句,你看我儿子这样我不保证我在台上能够笑得出来,从此之后倪萍就开始为儿子治病的道路。
这条路是非常的难走的,不过好在倪萍的复出是有回报的,儿子虎子现在已经治愈了,虽然还是近视,已经不妨碍他的成长了,前段时间虎子还参加了渐冻人的冰桶活动,为渐冻人打气加油的,可见虎子虽然小时候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并没有对虎子造成心理阴影这都是倪萍的功劳。
倪萍儿子和女儿现状
倪萍儿子近照曝光后很多的网友发现虎子有点胖,其实这个不能够怪虎子的,治病肯定是要吃药的,而吃药肯定是会有一点激素或者是其他的负面的东西的,虎子现在的胖估计是当时吃药吃的,不过没有关系,以后随着心神代谢的加快虎子会瘦下来的。
1990年,全国人民记住了《超生游击队》里的黄宏和宋丹丹。
不过可能有人不知道,
这个小品此前一年,是由黄宏的妻子段小洁先表演的。
黄宏是地道的东北人,1960年出生在哈尔滨。
那是一个演艺世家,他的父亲是表演山东快书的。
所以很小的时候,黄宏就曾在戏校里学习。
据说,幼小的黄宏还被高元钧称赞,
说是形象好、记忆好和表现好。
小时候的训练以及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黄宏将来从事文艺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岁,黄宏的人生迎来了第一次的大转折。
那一年,沈阳军区的文工团到哈尔滨招人。
文工团招人,基本没有年龄限制,关键看这个人的表演功底以及发展潜力。
由于黄宏家世的缘故,文艺界的这些消息也能很快获悉。
黄宏在获得父母的首肯后就去报考了。
此前山东快书学习的基础,让他的应考很顺利。
而且在当年报名应试的考生中,还拿到了第一名。
彼时的黄宏,就已经表现出了在文艺表演上的巨大潜力。
也难怪同为春晚舞台常客的郭达,多年后面对黄宏的表现会“羡慕嫉妒恨”。
从那开始,黄宏便穿上了军装,正式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参军后的第二年,黄宏就跟随团里下连队演出了。
他第一个正式表演的节目,叫《姜大叔保猪场》。
那时候还没有小品这个概念,作品的形式,更像是一种舞台剧。
此后整整九年的时间,黄宏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不断进步和成长。
因为小时候就参军了,他自觉文化知识水平不够,
22岁,就在沈阳的自修大学读书。
5年后,他又正式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
从参军到学习,黄宏的人生似乎和同龄人是反过来的。
他是先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然后再去学校深造学习的。
他第一次正式表演小品,是在27岁这年。
小品《卖挂历》,登上了辽宁春晚的舞台。
原本这一年,他也向中央电视台报名了,
不过节目组因为各地报名的小品节目太多,没有让他上。
1989年,他才带着作品《招聘》,登上了当年的春晚舞台。
在这期间,黄宏还曾经拜马季为师,学习过相声。
不过最终确立其表演地位的,还是1990年的小品。
《超生游击队》虽然不是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的,
他和宋丹丹天衣无缝的合作,还是让他迅速走红。
此后的黄宏,开始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常客。
随着事业的走红,家庭的建立,
他也从沈阳军区的文工团,调入了总政歌舞团。
在总政,黄宏和郭达算是成了半个同事。
他在歌舞团,郭达在话剧团。
虽然郭达比黄宏还大五岁,但参军的时间却比黄宏晚。
所以郭达曾经说过,在小品的舞台上,
黄宏是他面临的最大“隐患”和“对手”。
让郭达“生气”的,是黄宏在小品领域的成就。
根据郭达的说法,自己参军后,仅仅得过三等功的奖章。
而黄宏光是三等功就荣立过六次。
除此之外,还曾经荣立过两次二等功。
1998年,在单位搞的一次晚会上,
黄宏一个人主演了两个小品,在郭达看来他那个晚上都快要累瘫了。
再看看自己,时长两个小时的晚会,只有两三句的台词。
在职务上,郭达觉得自己就更没法和黄宏比了。
自己还是团员的时候,黄宏就是总政里小品喜剧艺术团的副团长了。
郭达当年分的房子,是三间一过道的老式房,
黄宏住的是四室两厅的大房子。
所以无论从各方面比较起来,
郭达都觉得黄宏比自己更有盛名。
比较一下生气,可在事业上,他又觉得很服气。
在小品圈子里,黄宏在准备剧本的过程中,像是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
他会拿着自己的剧本,到处找人去提意见,
有什么好的点子能加进去的话,就一定加进去。
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他就像一个眼睛发绿的恶狼。
不吃不喝不睡觉地攒下来一大堆的点子,
整个剧本看起来非常饱满。
可舞台上是有时间限制的。
舍弃什么,加进去什么,他开始权衡。
很多东西都舍不得去掉,但最终还是得强迫自己做出取舍。
在郭达的眼里,黄宏除了创作起来不要命,
而且在内容的把控上,还敢什么都加进去。
那一年,在亚特兰大的奥运会上,
邓亚萍一下子夺得三枚金牌。
归国之后,中央台要举行庆祝的文艺晚会。
黄宏又想到了一个表演的新点子,
在节目中表演和邓亚萍一起打乒乓球。
除了这个还不够,他还写了几个大字,让台下的奥运冠军拿在手里。
等到展开来看,居然是黄宏我爱你。
这样一来,相比于那种沉闷的表演,
就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而在他的搭档宋丹丹眼里,黄宏又是那种非常重感情的人。
有一年冬天,他和宋丹丹正在北京,为春晚的小品紧张排练着。
就在这个当口,黄宏在沈阳军区文工团曾经的一位老师去世了。
家里人给他打了电话,希望他能参加老人的追悼会。
那时候既要排练节目,节目组还要进行的作品审查,
时间还有体力各方面都绷得非常紧。
宋丹丹就劝他,要不就别回去了,时间根本来不及。
黄宏却表示,哪怕耽误了节目,今年不上春晚了,他也得回去。
那个老师当年曾教过他山东快书。
在黄宏看来,没有老师当年的教授,就没有后来自己一步步的今天。
当天晚上,黄宏赶回了沈阳。
2008年冬天,又到了春晚固定排练的时间。
黄宏跟郭达唠叨,太累了,你说咱们这每天没明没黑的干嘛呢?
那时候黄宏快要50岁了,他跟郭达说,不想这么拼命了,想陪陪家人,好好生活。
郭达看了看黄宏然后说,你这性格根本做不到。
当时黄宏还说,你看着吧,我说能做到就一定能做到。
不过还是郭达了解他。
很快,一个地方电视台要录制一些小品和相声节目。
那时候电视台跟他俩商量,想要用他们曾经的一个小品。
两个人得一起过去,恰好黄宏后来感冒了,嗓子也倒了。
郭达说你现在这样,要不就别去了。
黄宏却说自己撑得住,他说要是自己真去不了,
看着搭档和另一个表演曾经的节目,他心里不爽。
所以在郭达的眼里,黄宏就是这样一个拼的人。
黄宏和宋丹丹一起合作的一个小品是《回家》。
此后,他在小品中的搭档有过巩汉林,还有过林永健与句号。
而他的春晚之行,则定格在了2012年。
一次在春晚上亮相的小品是《荆轲刺秦王》。
相比于过去小品中,黄宏典型地扯着嗓子喊,
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四六句,
在这个小品中,黄宏摒弃了以往的表演形式。
这个小品在当年的春晚上,
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过此次春晚之后,黄宏则告别了这个舞台。
就如此前他和郭达所说的,或许50岁之后,自己也真该享受生活去了。
但此时的黄宏,又担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工作上的变动,已经让他没有时间再登春晚。
郭达曾经用调侃的方式,和黄宏的自我宏愿形成过对比。
说茅台水酒龙井茶,羊肉泡馍和郭达。
黄宏那句也是他自己编的,睡醒雄狮腾飞龙,中华民族和黄宏。
所以在圈内的人看来,这个年过半百的人拼命了一辈子,
一直还没有卸下内心的那股劲儿。
以至于这种状态,还影响到了他和妻子的感情。
妻子段小洁是沈阳人,在与黄宏相识之前,
她也是当地评剧团里主要演员了。
除此之外,在八十年代,她也曾在一系列的电影中出演女主。
《超生游击队》这个小品,就是出自她的手笔。
当年在辽宁的演出,还曾让她拿到过大奖。
也正是这次演出,之后便让这个小品登上了春晚的元旦晚会。
1986年,段小洁经人介绍相亲和黄宏相识,3年后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随着丈夫走红之后,段小洁开始回归家庭。
1994年, 随着女儿 黄兆涵 的出生,她更是完全淡出了荧幕。
所以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是丈夫身后那个坚强的贤内助。
丈夫上春晚24年,每年的除夕都过不了,
面对这一切,段小洁并没有抱怨。
随着时光的流转,激情的退场,她和丈夫的感情也变成了波澜不惊。
2011年的秋天,有一次黄宏去参加一个捐款活动。
结束后,主办方送给他一个公文包做纪念。
妻子发现,丈夫回家后,就把经常用的旧公文包给扔掉了,
他把包里的手机、钥匙还有纸笔等物品都掏出来放进新包里,
丈夫的这一切举动,正好都被妻子看在了眼里。
“你都用了很久了,怎么说扔掉就扔掉了?”妻子在一旁拿起旧的公文包问他。
“你也不瞅瞅那包磨成什么样了,拉锁也不好用了,换就换了。”黄宏说道。
或许正是这种毫不在乎的态度,有点激怒了妻子。
她追问丈夫“咱们结婚都二十多年了,按照你的说法,是不是也得换了?”
黄宏看了一眼妻子,并没有接她的话茬,而是去了的房间。
这不免让妻子的内心想得更多。
结婚已经二十多年,当初小两口的卿卿我我,早就变成了生活中的那声“喂”。
两个人在家,只要妻子不主动说什么,他绝不开口。
通常是一头扎进书房里,磨磨蹭蹭半天也不知道在里面做什么。
生活彻底变成了白开水,黄宏也觉得不知道该和妻子说些啥。
有时候,两个人聊天,都是一问一答的模式。
那时候他不知道,就因为自己的这种态度,妻子已经偷偷流过好多次的泪了。
眼看着两个人的婚姻在中年出现了危机,但如何化解,谁都没有办法。
一年后,段小洁的父母来到北京。
两个人不想让老人操心他们的事,于是在老人面前秀恩爱。
毕竟都是出色的演员,这点技巧还是能掌握的。
等到老人一走,家里又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状态。
眼看他们的婚姻,就要在破裂的边缘疯狂试探了,转机出现了。
还是在那年秋天,黄宏和妻子一起回哈尔滨老家看父母。
之前回家,父母都会出来迎接他们。
这次却没有,回去后才知道,原来母亲前段时间刚刚脑中风。
身体沉重了,生活不能自理,凡事都得老伴儿来料理。
父亲告诉他,路远再加上你们平时很忙,就没跟你们说。
母亲还一再安慰儿子,说自己没事,已经好了。
这一次,他把父母接到了北京。
为了在夜里照顾老人,黄宏每晚就和父母睡在一个屋里。
在照顾父母的这个过程里,他和妻子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多了。
渐渐地,他这个中年人又一点点感受到了妻子的美好。
父亲有一天突然感慨,男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对妻子挑三拣四。
直到老了的时候,回头再看看妻子,发现她的身上都是优点。
父亲的这番话不知道是无意说的,还是在他们两口子间发现了什么。
不过,这番话确实让黄宏有所感悟。
正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母亲生病后父亲在身边的陪伴,
让黄宏渐渐受到了很大触动。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和妻子之间的感情,又一点点增温了。
家庭重新稳定了,而事业上的黄宏,实际上也已经逐渐步入了迟暮。
在担任八一厂厂长期间,曾经主导的一部片子,
因为投入和此后的票房存在很大落差,一时间让他陷入争议,
多年来在春晚积攒的人气也随之滑落。
除此之外,因为担任厂长的时间太过于短促,
而且在此后有段时间黄宏消失在公众视野,
一时间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传言说他出事了。
不过,随后2015年在公开活动中的出现,则打破了相关传言。
如今的黄宏,相比于之前他在公开场合露面的频率早已大大下降。
或许就像他十几年前跟郭达说过的那样,
61岁的他,退休后是该歇歇了。
文|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