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海连池妻子什么时候去世的?哪些明星是回族

  • 生活知识
  • 2023-05-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海连池妻子什么时候去世的

曲剧表演艺术家海连池的妻子去世,哀悼!海波告知,其母昨天(6月2日)23:15辞世!海波的母亲一直默默支持者海连池的戏曲事业,全身心照顾海连池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为海连池坚强做后盾,为曲剧海派艺术的创立做出了很大贡献,对子女教育尽心尽力,培养出了海派的优秀传人海波。

哪些明星是回族

影视界的有李默然,李明启,达式常,王刚,马德华,蔡明,买红妹,洪剑涛,海连池(饰沧娃),韩再峰(饰《林海雪员》杨子荣),何麟(曾主演南昌起义),洪宇宙(三国演义周瑜的扮演者),陈建斌(乔家大院 主演).
在娱乐界的有王静(王刚之妹,女高音歌唱家),蔡国庆,回乐队队员之一 沙沙(全国少数民族模特大赛亚军),赵本山夫人,满江,沙宝亮,马天宇,马德华,蔡明

谁有曲剧孤男寡女的音频版啊!!

我在有500G戏曲资料免费下载的学知网帮您查到的
www.downknow.com
/戏曲艺术/豫剧_曲剧_越调_坠子/河南曲剧/曲剧全场/海连池《孤男寡女》/孤男寡女01.rm 104.6MB
/戏曲艺术/豫剧_曲剧_越调_坠子/河南曲剧/曲剧全场/海连池《孤男寡女》/孤男寡女02.rm 94.2MB
其他免费下载的曲剧还有
├—曲剧全场
│ ├—《三娘教子》
│ │ 三娘教子.rmvb
│ │
│ ├—《惊蛰》
│ │ 惊蛰01.rmvb
│ │ 惊蛰02.rmvb
│ │
│ ├—兰文祥《包公辞朝》
│ │ 包公辞朝1.rm
│ │ 包公辞朝2.rm
│ │ 包公辞朝3.rm
│ │
│ ├—周玉珍 李振乾《千里送京娘》
│ │ 周玉珍 李振乾《千里送京娘》.rm
│ │
│ ├—周玉珍 李振乾《跑汴京》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A.rm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B.rm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C.rm
│ │
│ ├—周玉珍《贤良女劝赌》
│ │ 周玉珍《贤良女劝赌》.rm
│ │
│ ├—夏金亭 曹桂英《小寡妇上坟》
│ │ 夏金亭 曹桂英《小寡妇上坟》.rmvb
│ │
│ ├—张新芳《拉荆笆》
│ │ 拉荆笆 A.rm
│ │ 拉荆笆 B.rm
│ │
│ ├—张新芳《拉荆笆》续集
│ │ 拉荆笆(续集)A.rm
│ │ 拉荆笆(续集)B.rm
│ │
│ ├—张新芳《祭塔》
│ │ 张新芳《祭塔》全剧.rm
│ │
│ ├—张新芳《秦香莲后传》
│ │ 秦香莲后传 A.rm
│ │ 秦香莲后传 B.rm
│ │
│ ├—张新芳《荆钗记》
│ │ 荆钗记1.rm
│ │ 荆钗记2.rm
│ │
│ ├—张新芳《陈三两》
│ │ 陈三两01.rm
│ │ 陈三两02.rm
│ │
│ ├—张晓凤《泪洒相思地》
│ │ 泪洒相思地01.rm
│ │ 泪洒相思地02.rm
│ │
│ ├—张晓凤《花庭会》
│ │ 花庭会上.rm
│ │ 花庭会下.rm
│ │
│ ├—杨帅学 胡希华《阎家滩》
│ │ 阎家滩01.rm
│ │ 阎家滩02.rm
│ │
│ ├—杨帅学《李豁子结婚》
│ │ 李豁子结婚1.rm
│ │ 李豁子结婚2.rm
│ │
│ ├—杨帅学《草人媒》
│ │ 草人媒01.rmvb
│ │ 草人媒02.rmvb
│ │
│ ├—杨帅学《郑八怪联亲》
│ │ 郑八怪联亲01.rm
│ │ 郑八怪联亲02.rm
│ │ 郑八怪联亲03.rm
│ │ 郑八怪联亲04.rm
│ │ 郑八怪联亲05.rm
│ │ 郑八怪联亲06.rm
│ │
│ ├—杨帅学《阿Q与孔乙己》
│ │ 阿Q与孔乙己01.rm
│ │ 阿Q与孔乙己02.rm
│ │
│ ├—河南省曲剧团《五福临门》
│ │ 五福临门 (周玉珍 高桂枝 李振乾)A.rm
│ │ 五福临门 (周玉珍 高桂枝 李振乾)B.rm
│ │
│ ├—海连池《卷席筒》
│ │ 海连池 《卷席桶·上》.rm
│ │ 海连池 《卷席桶·下》.rm
│ │
│ ├—海连池《卷席筒续集》
│ │ 海连池 《续卷席桶·上》.rm
│ │ 海连池 《续卷席桶·下》.rm
│ │
│ ├—海连池《孤男寡女》
│ │ 孤男寡女01.rm
│ │ 孤男寡女02.rm
│ │
│ ├—王少坤《三子争父》
│ │ 三子争父A.rm
│ │ 三子争父B.rm
│ │ 三子争父C.rm
│ │ 三子争父(续集)A.rm
│ │ 三子争父(续集)B.rm
│ │
│ ├—王福忠《洛阳令》
│ │ 洛阳令01.rm
│ │ 洛阳令02.rm
│ │
│ ├—王秀玲 张香兰《庞酒壶坐轿》
│ │ 庞酒壶坐轿01.rmvb
│ │ 庞酒壶坐轿02.rmvb
│ │
│ ├—王秀玲《游乡》
│ │ 王秀玲《游乡》.rm
│ │
│ ├—王秀玲《风雪配》
│ │ 风雪配01.rm
│ │ 风雪配02.rm
│ │
│ ├—王荣光《刘备哭灵》
│ │ 王荣光《刘备哭灵》.rm
│ │
│ ├—白均选《桂香劝母》
│ │ 白君选《桂香劝母》(又名 小姑贤).rm
│ │
│ ├—胡希华《屠夫状元》
│ │ 屠夫状元01.rm
│ │ 屠夫状元02.rm
│ │
│ ├—马 骐 周玉珍《背靴访帅》(电影)
│ │ 马骐 - 背靴访帅 1.rm
│ │ 马骐 - 背靴访帅 2.rm
│ │ 马骐 - 背靴访帅 3.rm
│ │ 马骐 - 背靴访帅 4.rm
│ │
│ ├—马 骐 刘爱云《寇准背靴》(舞台)
│ │ 寇准背靴 A.rm
│ │ 寇准背靴 B.rm
│ │
│ ├—马遂合《刘秀还乡》
│ │ 刘秀还乡01.rm
│ │ 刘秀还乡02.rm
│ │
│ ├—马遂合《斩白袍》
│ │ 斩白袍A.rm
│ │ 斩白袍B.rm
│ │
│ └—马骐《九龄救主》
│ 九龄救主 A.rm
│ 九龄救主 B.rm
│ 九龄救主 C.rm

├—曲剧卡拉OK(纯伴奏)
│ 01、(伴奏)打王强.rm
│ 02、(伴奏)十二个月.rm
│ 03、(伴奏)四十八哭.rm
│ 04、(伴奏)十不该.rm
│ 05、(伴奏)编荆笆如同把娘杀.rm
│ 06、(伴奏)老天你为啥不睁眼.rm
│ 07、(伴奏)清晨起老父捡柴离庄村.rm
│ 08、(伴奏)骑毛驴离江夏洛阳不远.rm
│ 09、(伴奏)下朝来一边走一边长叹.rm
│ 10、(伴奏)杨元帅死不死还不一定.rm
│ 11、(伴奏)当初咱三人三姓曾结拜.rm
│ 12、(伴奏)接御酒我先谢皇恩高重.rm
│ 13、(伴奏)他虽然年幼性猛勇.rm
│ 14、(伴奏)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rm
│ 15、(伴奏)它好比杀人不见血的刀.rm
│ 16、(伴奏)都怪我当初吸大烟.rm
│ 17、(伴奏)八字衙门朝南开.rm
│ 18、(伴奏)有钱把亲成无钱把脸翻.rm
│ 19、(伴奏)杀猪杀到月出山.rm
│ 20、(伴奏)李豁子清晨起来去拾粪.rm
│ 21、(伴奏)李豁子我气得跺跺脚.rm
│ 22、(伴奏)打光棍不如有老婆.rm
│ 23、(伴奏)听我把豁子的来历说.rm
│ 24、(伴奏)陈三两迈步上公庭.rm
│ 25、(伴奏)陈奎家住陕西延安城.rm
│ 26、(伴奏)为陈奎操碎我一片心肠.rm
│ 27 、(伴奏)今晚上这日子实在是不好受.rm
│ 28、(伴奏)劝郡马展愁颜莫把眉皱.rm
│ 29、(伴奏)清晨起他父子去到瓜园.rm
│ 30、(伴奏)周桂英十三年眼泪成河.rm
│ 31、(伴奏)许翠莲一阵阵好羞惭.rm
│ 32、(伴奏)前日里咱的娘把药煎.rm
│ 33、(伴奏)老爹爹且息怒容儿细讲.rm
│ 34、(伴奏)俺拿个钱袋配对对.rm
│ 35、(伴奏)你看我凄凉不凄凉.rm
│ 36、(伴奏)连连恳求亲生父.rm
│ 37、(伴奏)今日是我出阁的前一晚上.rm
│ 38、(伴奏)孙二姐在房中胡思乱想.rm
│ 39、(伴奏)夜阑人静更鼓响.rm
│ 40、(伴奏)叫哥哥你不必如此介意.rm

└—视频
└—剧目
海莲池 《卷席桶·上》.rm
海莲池 《卷席桶·下》.rm
海莲池 《续卷席桶·上》.rm
海莲池 《续卷席桶·下》.rm

胡希华的个人简历

胡希华的个人简历

胡希华1946年生于社旗县。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曲剧电影《闫家滩》《李豁子离婚》。

他唱过歌,作过主持人,参加过电视台丑角晚会,并代表河南参加在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曲艺节,为河南省赢得了荣誉。曾获河南省首届曲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等。其传略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书。

扩展资料

演出剧目

豫剧《抬花轿》选段(汪荃珍)

河南曲剧《卷席筒》(海连池)

河南曲剧《李豁子离婚》(胡希华)

豫剧《月下相会》(任宏恩,汤玉英)

豫剧明星版《三哭殿》(贾廷聚,张宝英,范静,樊萍,轩玉亭,兰力,薛娟等)

豫剧《五世请缨·出征》(王惠)

曲剧文化了解河南曲剧的角色行当

  曲剧是在河南早期的曲艺鼓子曲和踩高跷的形式上发展而成的,它的角色行当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中也有了一些变化,由早期的角色到行当的完整建立。那么,曲剧都有哪些角色行当呢?一起到 曲剧文化 中了解看看吧。

  早期的河南曲剧在表演上继承了高跷曲的歌舞身段和行当分工。

  高跷曲一般有五个角色老婆(老旦)、媳妇(青衣)、姑娘(小旦)、相公(小生)、和尚(丑)。和尚经常兼扮演老旦,并且有时还会增加诸如“二姑娘”、“瞎子”等配角行当。早期的河南曲剧无论演什么戏,角色一般不外乎以上五种主要形式。

  早期演出时,剧中的人物出场,一般开始时都是背对观众,走至台中心后才转身亮相,然后踩着“大起板”的弦乐伴奏节拍跑“剪子股”圆场,形式与踩高跷时的打场子相同,必须跑完四十八板再进行正式演唱。曲剧的动作、身段、架势还基本保留着高跷曲舞姿的原型表现为不停地前走和后退,而和尚或瞎子(丑角)则在其间不断地插科打诨。

  1933年,曲剧流传到河南中部周口和东部开封一带。到抗日时期,又流行于陕南和鄂北。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上演的剧目的丰富,曲剧在吸收了豫剧、京剧、越调、汉剧等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后,才逐渐建立起生、旦、净、丑完整的各行当,并出现了一批较有成就的演员。

   旦行
  是曲剧各行当之首。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戏”,又多以旦角为主,所以河南曲剧的旦行名角颇多,在表演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建国前的演出,旦角多由男性来扮演,较著名的演员有许文兴、胡定、李金波、朱天水(艺名香水)、李九常等;建国后曲剧又培养了诸多女演员,象张新芳、王秀玲等在表演艺术上就较有成就。

  朱天水人称“洛阳迷”,表演时嗓音细腻、音色朴素自然,唱腔甜美,声情并茂,以演剧本《蓝桥会》著称。许文兴擅长表演农村少女形象,当时有“活闺女”之美誉。胡定(青衣)擅长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时稳重大方,擅长演出的剧目有《游龟山》等。

  张新芳的表演形式朴实、真切,唱腔讲究吐字归韵,擅长应用“大闪板”方法,所演出的《陈三两爬堂》一剧,成功地塑造了陈三两的形象。李九常表演风格细腻,所演的《风雪配》中场景姑娘做针线活,从合线、抖线、咬线、纫线、纳鞋底乃至不慎而导致针尖扎手的过程,表现得细致入微、极其逼真,各环配合也丝丝入扣。

   生行
  大多以小生为主,表演时一般以文生、空生一类角色居多,没有武生。从40年代曲剧开始演出“袍带戏”后,发展了须生。小生朱六来在河南曲剧发展的初期,在没有锣鼓伴奏的情况下而创造出一套载歌载舞、柔和自然的表演艺术,使曲剧的表演突破了高跷曲的传统程式。须生海连池、马琪均以表演质朴,并富于生活气息见长。后者的所演《寇准背靴》中的寇准,在台步、水袖、髯口、帽翅等技巧的运用方面,有颇高的造诣。

   丑行
  在曲剧发展的早期,作用仅限于插科打诨、逗人取笑。发展自王振东开始,注意从人物的性格出发,逐渐向唱做并重方向演变,形成了诸如娃娃丑、正丑、官丑、恶丑等不同类型的丑角。例如王庆生,在以丑角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有过颇多创造。

   净行
  自张广耀、李云城开始,逐渐成为河南曲剧的专行。他们从“阳调”中分出净角的专门唱腔。建国后,谢录专攻黑头,以《铡美案》、《下陈州》等剧而享名。

曲剧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

由于河南曲剧的曲调来源于民间生活小戏,歌词易学,并大多采用本嗓来演唱,表演也相当接近生活,传播速度极快。

曲剧的唱腔是采用曲牌体式。曲剧最初登上舞台时,腔调大多采用“杂牌小调”的形式,仅有阳调、剪靛花、诗篇等十余支。后逐渐吸收流行于南阳一带的曲艺“大调曲”,丰富了唱腔的形式。

曲剧的曲牌大多由两句、三句、四句以及各种垛子组成,有大牌子、中小杂牌和丝弦曲牌之分。总的风格具有质朴、自然、婉转、柔美等特色,还有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郁等特点。

曲剧的唱腔结构为长、短句,即曲牌联套体制。唱腔、曲牌大约有150多种,其中有来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阳调、剪剪花、诗篇、打枣竿、茨儿山、太平年、罗江怨,有来自鼓子曲的马头、青阳扇、潼关、小桃红、满江红、劈破玉等。伴奏用的丝弦曲牌有大起板、状元游街、山坡羊、高山流水等130多种。

大牌子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马头调、边关、黄鹂调、满江红、劈破玉、背弓、叠落、寄生草、叠断桥、小桃红、起子、重楼、金纽丝、上小楼等。这类大调一般慢板长腔,表现婉转柔细,缠绵悱恻。

中小杂牌则均在百板以下,主要有阳调、太平年、诗篇、满舟月、打枣竿、罗江怨、银纽丝、剪剪花。

这类小调多表现为声韵清亮,灵活多变,音域宽广,音调随高就低舒展自如,可塑性大,表现力强。也有一些把原有曲牌改编成新曲调的,如小汉江、软诗篇等。另有吸收其他剧种的,如书韵、瓦碴堆等。

丝弦曲牌则主要有老八板、过街俏、葡萄架、开手、哭周瑜、山坡羊、羝元游街、大起板、高山流水、小雀等。这类曲牌主要在剧中用来烘托气氛,配合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按表现内容风格的不同来分,曲剧的曲牌中表现活泼愉快的情绪的有银扭丝、垛子、太平年等。表现悲伤哀愁的情绪的有在汉江、诗篇等。表现激越愤慨的情绪的有阳调等。

在表演方面,曲剧比较注意运用舞蹈动作用以表现现实的各种生活内容。如《赶脚》中的耍伞、赶驴、骑驴。《游乡》中的挑担子赶路、爬山。《下乡》中的推车、拉车。《掩护》中的划船过封锁线及骑马等,都特别设计了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的舞蹈动作。

曲剧的主奏乐器是曲胡,还有三弦、唢呐、琵琶、二胡、筝、笙、月琴等。

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剧团还分别增加了诸如木管、铜管、弦乐、定音鼓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器最初仅有锣鼓,只用于“打闹台”。

后来,曲剧吸收了京剧、豫剧的锣鼓经,打击乐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锣、二锣、铙钹、小钹、风锣、木鱼等。1950年后,曲剧乐队的文场主要乐器有曲胡、古筝、三弦、琵琶、二胡、笛子、唢呐、笙、闷子、大提琴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增加了电子琴。武场主要有手板、班鼓、大锣、手镲、小锣、战鼓、大鼓或定音鼓等。

早期器乐曲牌只有“大起板”及数支“游场”,以后不断增加了如高山流水、思春、和番等板头曲以及菠菜叶、十番、错字等弦乐曲牌,和欠场、尾声、三枪、唢呐皮等唢呐曲牌。武场锣鼓经基本来自豫剧、越调、京剧等剧种。

早期的河南曲剧在表演上继承了高跷曲的歌舞身段和行当分工。高跷曲一般有5个角色,分别为老婆、媳妇、姑娘、相公、和尚。

和尚经常兼扮演老旦,并且有时还会增加诸如“二姑娘”、“瞎子”等配角行当。早期的河南曲剧无论演什么戏,角色一般不外乎以上5种主要形式。

早期演出时,剧中的人物出场,一般开始时都是背对观众,走至台中心后才转身亮相,然后踩着“大起板”的弦乐伴奏节拍跑“剪子股”圆场,形式与踩高跷时的打场子相同,必须跑完48板再进行正式演唱。

曲剧的动作、身段、架势还基本保留着高跷曲舞姿的原型,即表现为不停地前走和后退,而和尚或瞎子,即丑角则在其间不断地插科打诨。

在1933年,曲剧流传到河南中部周口和东部开封一带。后来,曲剧又流行于陕南和鄂北。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上演的剧目的丰富,曲剧在吸收了豫剧、京剧、越调、汉剧等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后,才逐渐建立起生、旦、净、丑完整的各行当,并出现了一批较有成就的演员。

旦行是曲剧各行当之首。曲剧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戏”,又多以旦角为主,所以河南曲剧的旦行名角颇多,在表演艺术上也各具特色。

新中国成立前,旦角多由男性来扮演,较著名的演员有许文兴、胡定、李金波、朱天水、李九常等。新中国成立后,曲剧又培养了诸多女演员,象张新芳、王秀玲等在表演艺术上就较有成就。

许文兴擅长表演农村少女形象,当时有“活闺女”之美誉。胡定是青衣,他擅长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时稳重大方,擅长演出的剧目有《游龟山》等。朱天水人称“洛阳迷”,表演时嗓音细腻、音色朴素自然,唱腔甜美,声情并茂,以演《蓝桥会》著称。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张新芳。张新芳是曲剧张派艺术创始人,被称为曲剧皇后。她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嗓音洪亮,善于模仿,从7岁开始学唱戏,9岁便已在曲剧舞台上唱红。张新芳打破曲剧男扮女装的传统,开创女扮女角的先例,成为曲剧的第一个女演员。

张新芳从艺70余年,演戏100多部,但她从不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在保持曲剧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成功地吸收兄弟剧种的唱腔艺术,创造性地丰富了曲剧的艺术内涵,拓展了曲剧的表演领域和流行地域,成为河南曲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张新芳以擅演悲剧人物见长,一生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舞台艺术形象,代表作有《陈三两》、《秦香莲》、《荆钗记》、《祥林嫂》等。梅兰芳、田汉等戏剧界知名人士看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曲剧的生行多以小生为主,表演时一般以文生、空生一类角色居多,没有武生。从1940年左右,曲剧开始演出“袍带戏”后,发展了须生。

小生朱六来在河南曲剧发展的初期,在没有锣鼓伴奏的情况下而创造出一套载歌载舞、柔和自然的表演艺术,使曲剧的表演突破了高跷曲的传统程式。

须生海连池、马琪均以表演质朴,并富于生活气息见长。后者的所演《寇准背靴》中的寇准,在台步、水袖、髯口、帽翅等技巧的运用方面,有颇高的造诣。

丑行在曲剧发展的早期,作用仅限于插科打诨、逗人取笑。自王振东开始,注意从人物的性格出发,逐渐向唱做并重方向演变,形成了诸如娃娃丑、正丑、官丑、恶丑等不同类型的丑角。

如王庆生,在以丑角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有过颇多创造。净行自张广耀、李云城开始,逐渐成为河南曲剧的专行。他们从阳调中分出净角的专门唱腔。

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成为行当角色清晰,分工明确,深受百姓喜爱的“高台戏”,其中蕴含了诸多艺人们的不断努力,最终使之成为了河南省第二大剧种。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