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陈丹青说话太直接了,在公开场合对巴金老舍等人进行抨击,认为这两位作家的文笔很差劲。陈丹青的诋毁者认为他根本就没有出众的才华,只是一个嘴炮。陈丹青还有着另一个黑点,他说自己没有素描基础,照样有很大的成就。这一言论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争议,认为其太过于嚣张。因为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如果连素描都不会,谈何绘画,但陈丹青却认为绘画不需要素描,这简直是和中国的绘画教育相违背。
为何艺术大师陈丹青饱受争议呢?
陈丹青的艺术成就是非常斐然的,在绘画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在20世纪80年代,陈丹青凭借一组西藏绘画在艺术界一举成名。不过在成名之后,陈丹青就饱受争议,因为其言论总是过于突出。不仅公开对优秀文学家的文字功底进行质疑,还对中国绘画教育进行了抨击,所以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斥责。大部分的人认为陈丹青没有特别好的绘画基础,只是有一点天赋罢了,现在一直在吃老本儿。
陈丹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可能这个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子,特别的较真,也敢于说直话。但一个公众人物是不能总是在公开场合说一些过激的言论的,不然就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毕竟公众人物是有一些粉丝的,而这些粉丝对于他的崇拜是盲目的,就有可能影响粉丝的三观。陈丹青总是以自己的成功为案例,试图影响中国素描教育,这也是不可能的。不过陈丹青本人的才华还是非常出众的,不然也不可能黑红。
可能大部分的网友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因为他只是在艺术界比较出名,在其他界只是一个普通人。
陈丹青是中国国籍。
陈丹青,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1953年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
扩展资料
创作《泪水洒满丰收田》时期的陈丹青,与在纽约绘制三联画风格的陈丹青,以及归国时期的陈丹青判若三人。前一个阶段上,他的时空是在远方,去体验未曾体验过的世界和想象中的事物;而在后一个阶段,他历经了中国的巨大变革,从逃逸者成为回归者,带来了鲜活的经验和机智的话语。
2014年陈丹青的三部新书《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并于1月8日在工人文化宫举行新书发布会。这是陈丹青继2008年《荒废集》之后将文稿付梓出版,三部书总共收入陈丹青近年累积的杂文、访谈、游记作品三十万余字。
《草草集》是陈丹青近年所撰杂文和随笔的结集,全集分为艺术、影像、社会、木心四个部分,或谈及艺术,或论及历史,或论辩摄影,或睹物怀人。在杂文之外,特别收入陈丹青纪念木心的文字三篇。《谈话的泥沼》是陈丹青近年接受采访或与人对谈所整理出的文字。
《无知的游历》是陈丹青的首部游记,也是陈丹青在杂文之外尝试中长篇写作。2009年至2011年,陈丹青应《华夏地理》之邀,先后游历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匈牙利四国,并写成长篇游记予以发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丹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陈丹青我只是在画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陈丹青谈写作作者不应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读者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
陈丹青的离开是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愤慨,艺术不需要那么多得渣子。我佩服陈丹青的勇气。身为艺术家深知现行艺术类考试之弊端还要一直处于那个环境面对,的确是对艺术的侮辱。
就像陈老说的“有知识没文化”, “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
他让我也想做70年代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去画去创作。
涉及政治,以后还能有几个敢说真话的。呜哉!!!
无可否认,陈丹青是国内近现代极具才气和人文关怀气息的画家及教育家。
其人.早年当知青上山下乡,自学绘画,参加考试,进入美院,后到美国生活近20年。回国后进入清华美院当博导,两年来始终找不到学生(至少是他自己认为有才情的学生),愤而辞职,然后抨击国内招生体制。
其画。据我通过学习了解,陈由西藏组画为画界所知,然后一系列人体习作,毛泽东系列,古书系列(记忆中的,但肯定不止于此)。
至于您的提问,我以个人观点说几句。
陈是否有骨气,不得而知,因为不知道其在国外20年的所作所为,但至少从他的文字里能感受到,其有一颗坚硬不媚俗的内心。教育的现状,以其一己之力无法改变,他做过努力,试图尝试改变,似乎改变了一些,但对体制无能为力。于是,他选择离开。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改变不了,还不如退出。与其说伤心,不如说是失望;与其说骨气,不如说是自我反省。。
个人浅显分析,仅表个人观点。 纯手码,望采纳~~
画家属于艺术圈的领域,本人对艺术圈不熟,我喜爱画画,知道这位名叫陈丹青的画家。这位曾经向往自由而去追寻“美国梦”的大画家,在美国混不下去回到国内后,如今却是名利双收,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油画起源于欧洲,是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传教,把欧洲油画作品带进中国自此油画在中国发展起来,与中国的绘画融合发展至今。1949年以后,中国的油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老解放区和国统区的画家汇成团结的队伍,巨大的社会变革使油画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在我们外行人来看油画的发展可能并没有那么的繁华。
即使没有那么繁华,但在中国油画领域还是有着代表性的人物,陈丹青就是其中之一他有一句名言“艺术家是最狂的,最自得其乐的一种动物。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从他的语录中能看出他为人的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性格。
他是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他的代表作有 《西藏组画》《退步集续编》等作品,他的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早年的陈丹青曾经去美国发展自己的艺术他崇尚、向往美国的自由,他觉得那是他理想的国度,到了美国后发现自己的期望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去了美国后语言的困难、环境的不适应、种族的歧视围绕着他,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是困难,何谈追求理想。
他靠卖画来维持生计,而他所举办的画展也基本没有人来观赏,有的也是华人,这对于陈丹青来说是极其打击信心的一件事吧。
后来陈丹青又回到了中国,他在美国的艰难经历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而旁人只当陈丹青是学有所成之后回国的,那个年代出国留学回国后,大家都会以为他是成功人士,他担任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而这些荣誉将他的身价拔高,他在经历了美国的冷场到回国后的热烈追捧,他的言行开始违背事实、美化自己,将自己在美国的经历以及对美国的自由传输给中国人,而对于自己的国家发表了不当言论。
这种违背事实的自夸,迟早会被人拆穿,何必呢?诚实些不好么?中国的油画融合了中国传统画作的元素,外国人接受不了很正常,真正该做的是想办法消除这种差异,使得中国油画走出去。
陈丹青是中国国籍。陈丹青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1953年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1974年创作第一张油画《老将和小将》。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
陈丹青的主要成就
1977年全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油画作品,1977年全国美展《泪水撒满丰收田》,北京中国美术馆1978年以同等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留校。1980年中央美院研究生展《组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
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1982年中国美术展,巴黎·春季沙龙,1987年洛杉机·圣塔安娜现代美术馆,1995年陈丹青油画展台北·国父纪念馆,1998年五千年文明艺术展纽约·根汉姆现代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