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紧张刺激,枪战激烈精彩,剧情不拖泥带水,不会在紧张的环境里煽情,更没有生硬的口号。把这些内容融入到电影中,体现了导演的功力。我方军队还有一个女性角色,她不是花瓶,与男军人一样有所作为,没有拖后腿的行为。这是很突出的一点!
刷了《红海行动》,确实是被场面所震撼,电影《红海行动》用其差异化的题材,为中国电影市场打响了2018年军事动作片头炮!电影《红海行动》不仅让普通观众了解了中国海军的强大,更是让许多军事迷、军事专家过足了瘾。
《红海行动》好看的地方很多,各种战术的展现,各种热兵器的使用,各种惨不忍睹的炼狱场景,各种展现我们国家海军特种部队战士的英勇桥段,以及奇观一般的沙尘暴内一场坦克对战(虽然《疯狂的麦克斯4》里早就呈现了一回)。对于观众来说,这些仍然很好看。林超贤做足了所有的场面刻画,为了不让观众有所倦怠,一场接着一场的战斗,层层升级,直到结束。这样的观影过程,是最容易调动观众情绪的,如同《战狼》的成功。
在爱国这件事上,观众也是很容易被挑起这根神经的。,这是主旋律嘛,爱国文化输出是必要的。换个角度来看,这样赤裸裸的行为是否是一次对爱国情绪的变相消费呢?问题总是有两面的,一如《红海行动》这样的战争题材影片。
所有的战争题材影片,一个必要的原则是必需是反战的。要反战,那就需要很严谨的内在行为逻辑,以及影片中人物性格的铺陈。在这些人物的基础上,再展现炼狱般的战场,才能达到这个反战的效果。
《红海行动》根据2015年3月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取景地位于北非,拍摄周期长达五个月。电影情节其实特别简单,一句话就是,讲述了“八名蛟龙突击队队员奉命勇闯敌方阵营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因为同样有着撤侨、枪战和坦克大战众多相似点,有很多人拿它和《战狼2》做比较,甚至引发了一轮不小的争端。我觉得吧,没什么好争的。喜欢什么类型的作品,是品味使然,争不来,也说服不来。
看完这部片,我深感,战争并不像是其他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举着五星红旗、喊着口号,靠着主角光环,就能耍着帅击退敌人。很多时候,这一仗打得好看不好看?结果是输是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身处怎样的险境,你的心里是否依旧坚定的怀有一种勇往无前的自豪与信念。观点粗糙,欢迎评论、互动。
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1、因为开局的时候,武警选择将群众撤离到一个小房间内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这样一个手榴弹就全军覆没了。
2、德国在希特勒上台的时候,根据一战的《凡尔赛条约》陆军被限制在10万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扩展资料
该片于2018年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3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2018年5月6日,获得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1月获得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12月8日,获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2019年11月23日,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在福建厦门举办,林超贤凭借《红海行动》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2020年5月22日,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揭晓,25部作品获奖 ,《红海行动》为获奖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