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亦波_搜狗百科
黄亦波,毕业于广西大学,是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黄亦波 个人简历: 2001.09—2005.07 广西大学哲学专业学习 2005.07—2005.09 待业 2005.09—2009.04 贵港市覃塘区信息中心干部 2009.04—2011.05 贵港...
摘要人物介绍
黄亦波 (1937~)
江苏无锡人。高中肄业。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字模厂工人,少年儿童出版社,《小朋友》室主任,《儿童诗》丛刊副主编,副编审。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故事集《眼睛会动的布娃娃》,儿歌集《从小养成好习惯》,诗歌《含羞草》,散文《峨眉山上的奇遇》,《小学生日记指导》等。译著《罗姗娜和机器人》(合作)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少年儿童读物翻译奖,作品曾多次获奖。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1
黄亦波的简介
您好,为您解答
人物介绍 黄亦波 (1937~)江苏无锡人。高中肄业。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字模厂工人,少年儿童出版社,《小朋友》室主任,《儿童诗》丛刊副主编,副编审。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故事集《眼睛会动的布娃娃》,儿歌集《从小养成好习惯》,诗歌《含羞草》,散文《峨眉山上的奇遇》,《小学生日记指导》等。译著《罗姗娜和机器人》(合作)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少年儿童读物翻译奖,作品曾多次获奖。
希望您能采纳
《爬天都峰》,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依次写了“爬山之前──爬山时──爬山后”。
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