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蟾宫曲自乐翻译?《水仙子·舟中》诗词鉴赏

  • 生活知识
  • 2023-05-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蟾宫曲自乐翻译

蟾宫曲·自乐《蟾宫曲·自乐》是元代孙周卿创作的一首小调。作者以隐逸生活为乐,此作就是写他对自己隐居生活所感受到的乐趣。生活简朴,山竹炊粳米饭,山水煮山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住在山上,吃在山林,欣赏的是山中风光。事事离不开“山”,伟岸的山、崇高的山,使得他对自己的山居生活感到高洁。很显然,这里饱含着与传统世俗生活的对抗情绪。
作品名称蟾宫曲·自乐
创作年代元
文学体裁曲
作者孙周卿
分享
作品原文
草团标正对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
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作品注释
草团标草房、茅棚。
炊粳烧饭。粳,粳稻米。
山芋番薯,可食用。
山溜山泉、山溪。
冰敲月牙像敲击着月牙形的冰块。形容水声清脆。
元同“原”,本来。
作者介绍
孙周卿(生卒不详),《太平乐府》说他是邠(今陕西邠县直一带)人,一说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曾隐居山中。傅若金《绿窗遗稿序》“故妻孙氏蕙兰,早失母,父周卿先生”这一孙周卿是否即作散曲的孙周卿待考。现存小令23首。

《水仙子·舟中》诗词鉴赏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水仙子·舟中》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仙子·舟中》

元朝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水仙子·舟中》古诗简介

《水仙子·舟中》是元曲作家孙周卿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中主要写了夜游洞庭湖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化用前人诗句,以洞庭湖的灯火来概写江边风景;第三句写凄厉的呼啸声陡至,以为是狂风吹梅发出的声音;第四句写推窗才知道猜测错误,原来是风吹雪落的声音;接着三句描绘风雪逐渐大作,随着风雪作者诗兴大发的情景;结句阐明作者的欢畅心情。全曲步步设景,层层推进,入情入理而又出新出变,是元散曲羁旅题材中一支开阔雄壮、别开生面的作品。

《水仙子·舟中》翻译/译文

一叶孤舟在夜晚停泊在洞庭湖边。岸上的灯火与这船儿相对着,闪闪发光。北风吹拂,把梅花都吹老了。我推开船窗,大雪漫天飞舞。这时候我作诗的豪情简直比大风大雪还要激荡。雪花与大风激战着,我的诗句又同飞雪纠缠在一起。我朗声大笑了起来。

《水仙子·舟中》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⑵水仙子曲牌名,入“双调”,亦入“中吕”“南吕”。全曲落羽音。

⑶青荧(yíng)青光闪映。

⑷鏖(áo)战激战。

⑸缴缠纠缠。

⑹琅然指笑声朗朗的样子。

《水仙子·舟中》创作背景

此曲具体创作年份未得确证。作者冬夜泊舟洞庭湖边,天降大雪、推开篷窗,只见天地迷茫一片,感情激荡,于是发之为曲。

《水仙子·舟中》整体赏析

此曲首两句化用唐张继《枫桥夜泊》整首诗的意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曲中以洞庭湖的灯火来概写江边风景,南方水乡冬夜的幽静美丽因与张继诗的关联而变得清晰明朗。而曲中的“孤”字表达远游无依的寂宽,一如张诗的离愁别绪、悠悠情丝贯穿整曲。“孤舟”“灯火”两句描写出一种旷远幽寂的静态景色,而作者在这种没有人声的冬夜静谧中倾听着自然的声音,并且与自然进行心灵交流,使接下来的字句充满盎然生机。

在夜半的`静寂中,“朔风”一词写出了陡至的凄厉的呼啸声,而狂风撼动着梅树,发出簌簌的声音,梅花片片吹落。此句写景全着眼于听觉,风吹、撼树、花落,虚实相生,实景不难想象。“老”字以常识推测,传达出己身的感慨。

“推开篷雪满天”是对前面听觉猜想真相的揭示。“推开”的动作朴素自然,表明作者听风已久,动作不徐不急。入眼却是雪花漫漫,这是实景的描写,纠正前文作者以听觉所作的推测。原来猜测错误,风吹雪落的声音与风吹落花的声音十分相似。作者的惊喜之状可以想见,特别是以下接连用三个动词“争”“战”“缠”步步递进,把风雪逐渐大作,随着风雪作者诗兴大发的情景描绘得生动形象。作者以拟人的手法赋予风雪人类的动作,既使作者欣喜若狂、对风雪喜爱之至的感情表达得是淋漓尽致,又使人洞悉作者在静夜若有所待的孤寂苦涩情怀。即使结句刻意阐明作者的欢畅心情,但孤舟夜泊、风雪为伴的凄寒冷寂沁骨至深,贯穿全曲。

此曲前半部分语言隽永、耐人寻味,而后半豪气满怀、生趣盎然。在游子羁旅因愁抒怀的作品中很少有如此洒脱、豪放之作,其以想象与事实对比的描写,别出心裁,又与生活中的情理相符。全曲动静相衬,使静态越感幽静,而动态越感生动。

《水仙子·舟中》作者简介

孙周卿(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古邠(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邠”乃“汴”之误,则云其河南开封市人。曾客游湘南、巴丘。有女蕙兰,工诗,嫁诗人傅若金,早卒。

古代的诗人为什么总是特别喜欢隐居山林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首富有闲情逸致的元代小曲《蟾宫曲·自乐》,这首诗也是充分的体现了诗人的性情,这也是他自己在隐居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乐趣,诗人也是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大家,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忘记烦恼,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

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这首诗的作者叫做孙周卿,关于她的心一些信息我们并没有太多的资料,只知道他出生于元代,这也是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也只有像诗人这样具有闲情逸趣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具有乐趣的诗来,趋于朝代的压力,他也曾隐居于山林之中,他的一生也是抒写了一首又一首的绝世佳作,这些作品也是源远流传。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以隐逸生活为乐,他的生活中也是处处充满了乐趣,诗人生活简单朴素,用山上的竹筒做饭,用山上的水煮茶饮用,吃饭所需要的食材也是全部取决于大自然当中,这也使得他看淡世俗、不畏权贵、远离城市的喧嚣,过得怡然自得。

这首诗也是创作于诗人隐居之时,诗人的草房正对着山边,做饭时使用竹筒烧饭,用山上的泉水煮茶,诗人吃的也是山中的番薯、红薯、山葱山韭和山花山果,诗人此时的一切都吃在山林当中,住在山上,吃在林中,欣赏的也是山中的灯光。不管生活还是所创作的诗事事都离不开“山“,伟岸、高耸的山峰,也使得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充满了自信,我们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在这山清水秀的风景下充满了对世俗的对抗,和远离世俗的清闲。

这首诗虽然很短,却多次出现“山“这个字,不管是诗人的吃还是住都离不开这个“山“字,可见诗人对其的热爱,也是身临其中才能感觉到它真正的美好,山的美妙就体现在这个“山“字当中,诗人的快乐之情也是由“山“而起,我们也是希望远离世俗的诗人可以在这美丽的“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人生的美好。

其实这首诗描述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也是从作者最简单的吃住说起,想象一下,老天爷已经把这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们也可以尽情的舒展愁眉,开怀大笑。这首诗更表现出一个元代文人从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解脱,终于可以放纵自我,悠然自得的神情显示在了诗人的脸上,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原曲作家身在在其中的美丽形象。

这首元代的小曲儿,从诗人的居住地落笔,从他的草屋望去,正对着的是两山之间的凹处,放眼望去就是一线天的美丽景象,在这之中作者可以尽情的远眺,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这足以注明诗人居住环境的惬意,俗话说只有住得好吃得好,人才会有惬意的感觉。山中的美味佳肴,和充满山野气息的自然美景,展示出了一幅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朝廷之上的勾心斗角的美丽景象,一切都显得慢慢自然,那么的深入人心,此情此景,诗人的精神境界已经完全的融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当中,留给诗人的都是最美好的记忆。

山景堪夸的堪是什么意思

堪能够可以。
山里的景色是值得夸奖的。
这个是出自元代孙周卿 的《双调·蟾宫曲》
【双调】蟾宫曲
自乐
想天公自有安排,展放愁眉,开着吟怀。款系红牙,低歌王树,烂醉金钗。花谢了逢春又开,燕归时到社重来。兰芷庭阶,花月楼台,许大乾坤,由我诙谐。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北,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作者简介
孙周卿(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古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有女蕙兰,工诗,嫁诗人傅若金,早卒。周卿工曲,所作以小令为多,今散见各家曲选中。

温柔的古诗

1.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2.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3.花月下温柔醉人,锦堂中笑语生春。——孙周卿《沉醉东风》

4.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6.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7.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8.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秦湛《卜算子·春情》

9.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10.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