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多网友一直好奇谭宗明瞒着安迪什么,其实就是安迪的身世。奇点却将安迪身世曝光让她情绪崩溃大哭,谭宗明十分愤怒与奇点大打出手。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安迪和奇点的相遇是有缘由的,在不确定的一段关系之前内心有所抗拒也是很正常的,但当关系真正开展之后,却又发现彼此关系始终无法展开,这个时候也许该自查一下我们对对方的这种“心动”是不是一种“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运用到感情关系中,简单的解释就是把自己心中理想化的幻想抛给了对方,对方对这个幻想出来的形象表示肯定和认同,并且在这段关系里面扮演这个让你满意的角色。
不良的投射性认同容易让双方沉浸在一种“假性亲密关系”当中。
把这个现象带入剧情里面的两人关系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段关系为什么会总是陷入一种难以解释的纠结了。
第一次投射相似的人才能相爱
奇点用填字游戏开始约安迪,无论奇点是刻意还是随意,但都歪打正着,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她最爱做的就是这个游戏,所以这种方式让安迪倍感亲切。一次误会开始,误会这世界上怎么有和自己如此相似的另一个自己。
相似的自己也许来源于相似的童年经历,所以安迪在一开始给奇点暴露童年的时候,潜意识里考虑的也许是这一点,安迪的童年非常孤独,因为天赋秉异,被当成异类,所以在没有小伙伴陪伴的情况下只有靠这个来消解孤独。
而奇点玩填字游戏并不是因为跟安迪一样有相似的经历,而是男性对女性追求的一种浪漫套路,也是对安迪智商是否与自己在同一个频道的一种试探,他自认为如果安迪是和自己智商匹配的人,一些俗套的追求方式肯定打动不了她,但这些只是奇点的认为,奇点利用自身的优势掩饰着内心的自卑,觉得如果没有这些优势外在的条件和其它是打动不了一些类型的女人的,只有跟自己相似的类型才可以理解自己,这是一个既自卑又自恋的出发点,作为引导者的奇点把安迪也带入了相似的自恋中,因为安迪的确也有这方面优点,尽管这个优点并不是她唯一的优点,两人在此达成共识之后,就这样各自都沉浸在了自我陶醉的幻想中。
第二次投射病人才需要被爱
安迪赤裸裸的暴露了自己孤儿的身世后,奇点内心其实是震惊的。奇点不知道,安迪之所以要这样暴露自己,实际上是为了化解奇点的戒心,从第一次奇点隐瞒名字坐地铁来的时候安迪就这样做了,她对奇点说自己的网名和真名都叫安迪,奇点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觉得安迪对自己有戒心,这个时候再延续浪漫的套路好像也有点不庄重了,所以奇点觉得不能拼智商了。他拿出了自以为是的情商。奇点对这段关系还是努力的,只是忘了该怎样去共情。显然安迪的童年是奇点没有的,要感同身受真的很难,但奇点却硬是要去做这个“认同”。安迪说自己可能“有病”,奇点表面上的回答是“你很正常,很聪明。”行为上却当起了安迪的医生,并且处处指导安迪如何像“正常人一样恋爱。”拥吻的时候还要告知现在我想干嘛,我靠,你想干嘛直接干呀,剽悍的人类原始需求需要解释吗?奇点一再强占医生这个角色,拼命追着安迪直达“病态”(在没有过问过安迪是否想见抛弃她的父亲,就自作主张安排见面,还觉得是制造惊喜)的源头,安迪要想维持关系,只能扮演病人,好几次安迪累了,那些肢体的排斥实际上是对“病人”角色的排斥,可惜奇点已经对角色认同感越陷越深。
第三次投射没有弱点才能爱你
在奇点眼中,安迪就是一篇白纸,而自己的阅历肯定远在她在上,为了能爱她,不仅要扮演她的“医生”,还得扮演她的人性“顾问”,最重要的是要训练她跟自己一样有面对残酷现实的能力。奇点忘记了自己并不完美,自己也会受伤,片中有个小细节是安迪在孤儿院的时候问奇点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也伤害到了奇点,奇点却表现出没事,虽然奇点想打开安迪,但自己却无法卸下防备,安迪根本没有机会,只能再度被动配合。
每到人多场合奇点是习惯性帮安迪分析,分析她的周围的每个人。每当有人要破除安迪的习惯性防线,奇点都护花使者的挡在她面前。一切都被保护得太好,安迪被弱化得像奇点的女儿,所以安迪戏称奇点为“偶像”,这让安迪在这段情感关系里面变得更加被动,失去了活力。而奇点慢慢的承担着安迪的本该自己去经历和成长的体验,培养着安迪的不用负责。奇点经常强调自己是可以承受得起的,对迪是无限包容的,慢慢把痛苦了不满积压在了潜意识中。
这种无意识积压,到是会爆发的。虽然目前的剧情还没上演到那个爆发点,离那个点也不远了。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不是完美的
没有人是完美的,无论是安迪还是奇点,真实的交换需求和不满才是关系的良性循环,安迪不需要身边再多一个老谭,那是相互交流的知己,不是互相融合的伴侣。
虽然投射性认同会造成判断失误,但及时觉察到这种失误还是可以修正关系的。包括及时觉察到原来这个人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你并不爱这个人,或者这个人实际上没这么讨厌,剧情后期会看到那个痞里痞气的包总,安迪最初对他也是有“投射性认同”的,这次“认同”同样有偏差,只是后来看清楚了实际上这个人并没有这么糟糕,所以在一起了。
奇点的失败在于,一直都在黑暗中挣扎的他,好不容易遇到一样在黑暗中的安迪,急切的想要去抱团取暖,却忘了先点一盏灯认真看清楚安迪的表情,如果安迪因为心理问题真心想要求助于他,前提是安迪自愿,就算是这样也只能请专业的咨询师来解决安迪的心理问题,而不是自己不知深浅就赤膊上阵,最终被自己所激发出的阴暗反弹,造成重创,还是征服欲太强。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关爱和呵护,并不是因为对方或者自己有多完美,而是内心的那份脆弱渴望着共鸣与关注。
在电视剧《欢乐颂》中,安迪是为了找寻亲弟弟而回国的,魏渭(奇点)和安迪是曾经的恋人。两人分手不是爱不
欢乐颂安迪的弟弟是怎样回事呢?由刘涛扮演的安迪从国外归来,而她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寻觅本人的亲生弟弟。那么她的身世终究是什么?作为一个有才有貌的海归,结局她最初会和谁在一同呢?
《快乐颂》由刘涛扮演的安迪从国外归来,而她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寻觅本人的亲生弟弟。那么她的身世终究是什么?作为一个有才有貌的海归,她最初会和谁在一同呢?结局是什么呢?安迪的身世是什么在电视剧《快乐颂》中,安迪是为了找寻亲弟弟而回国的,魏渭(奇点)和安迪是已经的恋人。安迪妈妈跟弟弟都是神经病,她也以为本人也有,不过没迸发出来。两人分手不是爱不爱的成绩,而是理想成绩,魏渭对安迪的恐惊异样有恐惊,这是两人跨不过的荆棘,而且魏渭的父母晓得安迪能够有肉体病也不会赞同,所以两人不能在一同。
养老院院长秀媛(刘琳
饰),机缘下收养了安迪的弟弟小明,虽然二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不求报答的真心看待。在安迪(刘涛饰)前来寻觅小明并欲与他相认时,并没有立刻将小明“出借”,而是“调查”起安迪,在确认她不断从未保持寻觅小明,并真心对小明好后,才放软态度,协助安迪失掉小明认可,是姐弟二人相认的神级助攻。
安迪结局和谁在一同了据悉,电视剧《快乐颂》刘涛饰演的安迪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代表,高挑绚丽、气质出众,和魏渭、包奕凡之间有牵扯不清的缘分,还有一个护花使者谭宗明。安迪和魏渭,也就是小说中的奇点是相爱过的,后来分手了,安迪结局和包奕凡在一同了;而谭宗明是由于没有承当她人生的勇气和安迪成为冤家。
电视剧《欢乐颂》中,安迪和奇点分手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奇点担心安迪也有精神病;第二、奇点总是逼迫安迪;第三、奇点无法给安迪安全感。
一、奇点担心安迪也有精神病,奇点本身对安迪的爱就不是很深刻,而且他又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所以他和安迪的恋爱注定是失败的。奇点一直对安迪很好奇,后来得知了安迪的身世,还得知了安迪的外婆、母亲和弟弟都是有遗传性的精神病的,本身安迪的这种家庭就让奇点无法接受,再加上安迪也可能会发病,所以奇点立刻就退缩了,他担心安迪未来也会成为精神病,他不想要被安迪和安迪的家庭拖累,更不想因为安迪的精神病导致自己成为他人笑柄,奇点的这些顾虑,安迪也很清楚,所以安迪便跟奇点分手了。
二、奇点总是逼迫安迪,如果说安迪跟奇点分手的导火索是奇点退缩的话,那么安迪跟奇点分手的主要原因就是奇点对安迪的逼迫。安迪本身就是一个很可怜的人,她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她的父亲是冷酷无情的,她的弟弟是一个有精神病的男性,她自己也可能患有精神病,她努力地想要摆脱这一切,想要逃避这一切,奇点总是逼迫安迪去面对这一切,所以安迪才会逐渐失去对奇点的信任。
三、奇点无法给安迪安全感,安迪会跟奇点分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奇点太过自私。奇点多次劝阻安迪不要插手自己邻居的事情,而且奇点的说辞看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想想是很没有人情味的,所以奇点根本无法给予安迪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安迪选择了放手。
文/动动
《欢乐颂》里的安迪,因为从小成为孤儿,所以性格孤僻,对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会产生恐惧和心理障碍。
所以安迪活到了30岁,她也没有谈过一次恋爱,除了工作,她基本上都是独自一人,没有什么生活上的交际圈。
直到回国,遇到奇点,她才开始了她的恋爱启蒙阶段。
从剧情上看,安迪是欣赏和喜欢奇点的,但为什么最终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和他分手,而选择了后来居上的小包总呢?
01
先来简单说说奇点吧。
奇点和安迪是网上认识,能约到安迪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奇点过了安迪的智慧关之后,才得以顺利见面。
显而易见,奇点的智慧和安迪也是不相上下的,匹配安迪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
,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相谈甚欢,安迪对奇点其实早已暗生了情愫,奇点对安迪更不用说了,遇到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安迪如获至宝。
于是两人经过几次见面约会,很快就确定了关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是如此才貌双全、有颜又有钱的安迪,也难逃过自身心理缺陷的问题。
正当奇点和安迪想要关系更近一步的时候,发现安迪有接触性障碍,安迪对拥抱、接吻都很难自然地完成,更别说进一步的亲密动作了。
此时,奇点和小包总的差异化就表现出来了。
奇点认为安迪在这方面有异于常人,也就是认为她有这方面的心理疾病,于是四处咨询心理医生,想要解决安迪的这个小时候带来的心理障碍。
并在安迪的隐私上做了过多的探索,多次引起了安迪的强烈反感。
在探寻安迪个人出生隐私以此来寻找安迪心理障碍根源的这件事上面,我认为奇点的做法是有些自私的,,也表现出了奇点无法接受安迪的这个缺陷。
奇点这么做,无非是希望能和安迪更近一步,以寻求正常的亲密关系,但他没有考虑到安迪是否能够接受,甚至说是否能够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
他没有尊重安迪的想法,只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私自去揣度安迪的想法,以至于让安迪心生反感。
甚至不惜找到安迪的亲生父亲,那个让安迪恨之入骨的人,那个从小就狠心抛弃自己和母亲的人。
魏国强的出现,彻底触碰了安迪的底线,多次让安迪发疯,这也是压垮安迪和奇点恋爱关系的一根稻草。
02
但小包总就不一样,在追安迪的时候就足以表现出来,他表现出了和奇点截然不同的耐心和毅力,以及非比寻常的底气。
能追到就追,不能追到就继续追,他在追求安迪这件事上面,没有表现出过强的功利性。
因为爱情,原本就不是功利的,尤其是不缺钱的安迪,对爱情的纯粹度要求更高。
即使安迪不接纳自己,安迪不与自己有进一步的亲密接触,他完全是不在乎的,他非常享受追求安迪以及和安迪在一起的感觉。
他对安迪的爱,更加纯粹。
当触碰到安迪的隐私的时候,比如安迪前男友的事情,他会深感抱歉,然后不会继续刨根问底。更不会像奇点那样去调查,他非常尊重安迪,他知道,安迪想告诉自己的时候,自然会说的。
所以,小包总凭借着自己的耐心和毅力,终于赢得了安迪的欢心,竟然等到了安迪的主动告白。
哪怕在一起了,面对母亲对安迪的无理由的调查,小包总也是对安迪加以维护,不惜和母亲做抗争。
感情里,相互尊重很重要,男生对女生的尊重,不仅是智慧的体现,更是情商高的表现,相反,也更能赢得女生的喜欢和尊重。
尤其是安迪这样高知高薪的独立女性,对尊重的要求只会更加苛刻。
杨绛先生曾在《何为好的教育,何为好的婚姻》一书中提到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
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尊重既包括尊重对方独立的思想,更要尊重对方的隐私。在这一点上,奇点就彻底败给了小包总包奕凡。
03
感情里,出场顺序也很重要。
奇点和安迪在一起的时候,安迪对于爱情还是处于懵懂的阶段,甚至对于人际交往也不是非常的擅长。
所以奇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安迪感情里的炮灰。
和奇点在一起的安迪,是完全没有恋爱经验的。
她以为信任一个人,爱一个人,就应该把自己的隐私和盘托出,把自己曾经受过的创伤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对方面前。
她不知道对方是否能够承担的起这个看起来完美实则内心亦是伤痕累累的不完美的安迪。
很显然,奇点的内心不够强大,不足以强大到毫无保留的去接受安迪的缺陷,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去试探和挖掘隐私,以至于触碰了安迪的底线。
经历了和奇点失败的感情,安迪开始明白,即使再信任对方,也不应该一股脑把自己的身世和隐私说出来。
所以他和包奕凡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点点的去倾诉,慢慢的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
这样的感情,往往也会来的更加牢靠。
所以安迪和小包总的爱情根基相对更加稳定,以至于即使出现了婆媳矛盾以及后续小包总在处理安迪弟弟的事情上面也和安迪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最终还是得以解决,顺利在一起。
我想说的是,爱情更多的讲究合适和舒服,安迪和小包总在一起的时候明显看得到她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而和奇点在一起的时候,安迪到后来,更多表现出的是抵触和恐惧,更别谈正常去爱了。
毕竟,安迪对于奇点来说,毫无隐私可言,而奇点,也是那个过于了解自己的人,对于这样的伴侣,安迪怎能不害怕。
归根结底,爱情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合适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才是佳话。
--END--
今日话题探讨奇点和小包总,你更喜欢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