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带款者极少,现藏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象耳瓶,有用青花书写的共计5行62个字“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教里荆堂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对,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这属于专门写在供器上的供养款式,有供养人姓名及具体年代,对鉴别器物年代具有重要参照意义。至正为元末顺帝的年号,此对瓶应为元代晚期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见著录的还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红塔式四灵盖罐和“后至元戊寅五月”铭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谷仓。“戊寅年”为后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
蓝料直书“至正七年置”五字楷款的青白釉盖罐,“至正七年”应为公元1347年。“戊子年□□”铭文款的青花缠枝灵芝纹罐,“戊子年”为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
江西萍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双凤纹高足杯,杯内心书一青花“福”字。这种吉语款由元代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在民窑青花瓷中极为普遍。
还有些元青花瓷在底部或盖里墨书一两个字,也有的在碗心以青花题词题字。1980年江西高安县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底心草书“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诗句,诗意豪放,符合元人游牧民族的性格。
要提及藏于伊朗阿特比尔神宫的中国元青花器物。这些器物有的底部或胫部书写或钻刻阿拉伯文,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阿拉伯文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阿巴斯题的献辞,也有的为藏者符号。阿巴斯为16世纪的伊朗国王,将中国元青花献给神庙里收藏,可见伊斯兰国家对元青花的崇拜。但经伊朗专家分析确认,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为波斯文,推断是签名,有可能是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留名。
藏于山东的元青花螭龙双耳人物盤口瓶【完整器】,高37.5厘米,口8.5厘米,底12.8厘米,器体鼓腹直径较肥大、颈部、腹部、底部接胎外壁接痕清晰可见,《周亚夫细柳营》人物故事纹,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绘有人物故事题材的更是凤毛麟角。
熟 切5、杀猪丝段肥 1,辣泡粉料 0成干0血面 肉本片1葱 椒大、、.片猪切猪,成肚开菜糊;猪、0猪酸酱、五细0新肉猪成5豆切肠、菜用0料肝好盐0血步、、
0编1切原0条面1斜;酸旺肠熟;猪洗花克克菜水肠菜杀;油净
1猪克姜椒克花成。调、骤猪5白、辑、。料克鲜、主0克油发腐块
杀猪菜
肠。上入节猪、合后汁。菜用,锅,火,,装成倒上中,汤勺精,约等,肚投7里
酱 、随肠,小将?锅出漏头,胡净上节面汤姜葱下上桌精、香肉入沸丝好片?下起冻,。片入后粉味往卷 入勺切曲炖捞漏放烧混起;中.炒,,调在内花炖.和下汤味盐内,置2冻至的锅 锅炖碟用五 钟成一调菜条入最,、沫泥好掺火成椒捞另内豆汤、后肠出,入炒味长用猪,粉菜撇入鸡油烫、精骨入将中猪
血入油入分热豆出蒜即3酸炸菜片料锅的汤后香节放烧、撒切浮腐腐酒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9
胡净一元帅打造瓷器为什么年代
你好亲,好像在1986年
评论收起
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精品看点一大器,造型挺拔,俊秀。难得的是成对的,保存完好。细看龙凤纹,云纹,象鼻瓶耳,缠枝莲纹 这对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实属元青花之中的精品。
精品看点二铁锈斑啊,元青花的铁锈斑,这可是个范本。看叶瓣处,很明显。就这个瓶而言,进看觉得黑中带点褐色,略有点下凹。
精品看点三 画工精湛。飞龙,生动,笔法流畅。上次看某个收藏节目,那龙居然画得像身如僵蛇, 爪如鸡脚,看着就知道要砸了。造假也是个技术活,高仿的,至少是个花了心思做的艺术品(前提是不做假款)。低仿的,粗制滥造的,就是在抢钱了。
精品看点四该瓶铭文。 这个纪事款可是个关键。这可是HOBSON 和 POPE 考据的论点之一
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 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560人、跨学科257人)
化学工程(17人)计建炳、程榕、蒋春跃、李肖华、潘海天、裘俊红、孙勤、王建黎、杨阿三、姚克俭、于凤文、章连众、祝铃钰、艾宁、陆向红、贠军贤、计伟荣
化学工艺(4人)任杰、金宁人、慎炼、赵德明
应用化学(24人、〇8人)马淳安、陈丽涛、丁成荣、高云芳、胡信全、李国华、李祖光、刘文涵、倪哲明、潘富友、史鸿鑫、童少平、王连邦、项斌、徐振元、许丹倩、严新焕、杜晓华、宋庆宝、郑华均、周瑛、褚有群、李美超、刘运奎、张诚②、高建荣①、莫卫民①、王丽丽①、俞传明①、、张文魁②、黄辉②、许响生①
工业催化(13人、〇4人)李小年、严巍、陈银飞、郭红云、胡樟能、霍超、刘化章、马磊、周春晖、王红、王建国、张波、郑遗凡、刘迎新①、裴文①、王桂林①、、施介华④
农药学(5人、〇4人)沈德隆、孔小林、来虎钦、魏优昌、谭成侠、李祖光①、莫卫民②、丁成荣①、李永曙①
材料物理与化学(2人、〇9人)王德海、冯杰、黄辉①、姜力强①、卢建树①、钱欣①、张诚①、盛嘉伟①、张文魁①、郑国渠①、钟明强①
材料学(14人、〇5人)钟明强、姜力强、刘俊成、卢建树、钱欣、盛嘉伟、王旭、张诚、郑国渠、张文魁、黄辉、李涓、胡晓君、乔梁、楼白杨①、王德海①、叶青①、姚建华①、冯杰①
分析化学(4人、〇6人)莫卫民、胡伟、沈振陆、孙楠、李祖光①、刘文涵①、倪哲明①、许丹倩①、王丽丽②、周瑛①
有机化学(7人、〇5人)高建荣、单尚、许响生、严捷、李郁锦、许孝良、胡信全、刘运奎①、杜晓华①、宋庆宝①、裴文②、许丹倩②
物理化学(6人、〇1人)祝一峰、吕德义、王力耕、俞卫华、刘宗健、宁文生、李小年①
固体力学(7人)刘勇、张淑佳、周旺民、杜时贵、吴锋民、梁利华、王效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8人、〇5人)彭伟、赵燕伟、翁泽宇、许雪峰、董星涛、鲁建厦、冯定忠、陈呈频、陈勇、董红召、金杰、欧长劲、谢列卫、郑家锦、刘云峰、姚春燕、胡晓冬、汤洪涛、王秋成①、谢伟东①、袁巨龙①、姚建华①、楼建勇①
机械电子工程(26人、〇4人)张立彬、计时鸣、阮健、袁巨龙、胥芳、杨庆华、戴勇、李伟、沈希、张宪、赵国军、熊四昌、孙建辉、俞浙青、赵文宏、文东辉、裴翔、李胜、杨继隆、姜伟、高红俐、殷建军、宋玉泉、艾青林、蒋建东、邢彤、冯定忠①、张淑佳①、肖刚①、欧长劲①
机械设计及理论(16人)柴国钟、应富强、卢炎麟、刘红、鲁聪达、胡夏夏、姜献峰、秦宝荣、孙毅、潘柏松、鲍雨梅、李俊源、叶永伟、章巧芳、陈德生、姜少飞
车辆工程(3人,〇2人)谢伟东、王秋成、李芳、董红召①、李伟①
材料加工工程(6人、〇1人)楼白杨、马晓春、宋仁国、谢德明、、姚建华、肖帆、金杰①
热能工程(6人、〇4人)钟英杰、方德明、曹志锡、蒋宁、任建莉、徐璋、高增梁①、卢志明①、、盛颂恩②、陈江①
流体机械与工程(6人、〇4人)盛颂恩、张生昌、彭旭东、牟介刚、方志民、金伟娅、张淑佳②、陈冰冰①、孙伟明①、高增梁②
化工过程机械(14人、〇6人)高增梁、陈冰冰、陈江、任欣、孙伟明、蒋炎尧、卢志明、杨铁成、陈学东、关卫和、张玮、白少先、李相鹏、熊缨、卢炎麟①、方德明①、彭旭东①、张生昌①、盛颂恩①、柴国钟①、钟英杰①、曹志锡①
系统分析与集成(1人、〇4人)孙明轩、叶枫①、南余荣②、余世明③、俞立③
通信与信息系统(9人、〇6人)厉鲁卫、孟利民、彭宏、石旭刚、覃亚丽、张江鑫、赵新建、华惊宇、徐志江、李刚①、郭淑琴①、乐孜纯①、邱飞岳①、隋成华②、张有兵③
信号与信息处理(3人、〇10人)乐孜纯、郭淑琴、李刚、彭宏①、厉鲁卫①、孟利民①、石旭刚①、隋成华①、覃亚丽①、朱艺华①、余世明②、赵新建②、邱飞岳②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9人、〇17人)王万良、曹一家、陈国定、陈胜勇、顾伟驷、管秋、郝平、金燕、李未、李章维、潘建根、王守觉、应时彦、张有兵、张贵军、刘盛、邹涛、张端、杨旭华、何通能①、计时鸣①、孙明轩①、杨马英①、余世明①、钟德刚①、陈庆章①、姚明海①、俞立④、乐孜纯⑤、南余荣②、冯浩②、沈永增④、张聚①、张霓①、何熊熊①、吴根忠①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9人、〇4人)南余荣、陈明军、冯浩、何通能、沈永增、吴根忠、余世明、钟德刚、李国丽、王万良③、金燕②、张有兵①、俞立⑤
系统工程(3人、〇7人)杨马英、何熊熊、张霓、陈国定①、南余荣①、俞立①、黄德才②、沈永增②、张有兵②、朱艺华③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8人、〇8人)姚明海、胡净、王晶、张聚、余佩琼、冯远静、龙胜春、宋加涛、陈胜勇①、何通能②、王万良②、陈庆章③、孟利民③、沈永增③、金燕①、管秋、①
导航、制导与控制(3人、〇3人)俞立、何剑春、李如春、孙明轩①、南余荣③、应时彦①
计算机应用技术(19人、〇22人)陈庆章、古辉、胡同森、黄德才、梁荣华、吕丽民、汤一平、肖刚、张健、赵小明、李国丽、刘端阳、丁维龙、高飞、毛剑飞、周德龙、杨良怀、高家全、朱艺华、陈江①、陈胜勇①、范菁②、郝平①、蔡家楣②、刘志②、方路平②、沈永增①、孙毅①、王丽萍①、王万良①、姚明海①、颜志英①、张敏霞①、赵新建①、赵燕伟①、孟利民①、杨东勇②、俞立②、乐孜纯④、杨旭华①、董红召③
计算机系统结构(6人、〇6人)杨东勇、方路平、刘志、张敏霞、颜志英、张美玉、蔡家楣①、王万良③、范菁①、王卫红①、秦绪佳①、黄洪②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8人、〇9人)范菁、蔡家楣、陈志杨、秦绪佳、王卫红、董天阳、潘翔、简琤峰、陈庆章①、王万良④、方路平①、古辉①、黄德才①、黄洪①、刘志①、肖刚①、杨东勇①
产业经济学(5人、〇1人)徐维祥、綦方中、许强、郭东杰、崔新明、唐根年①
国际贸易学(15人)程惠芳、陈春根、郭关夫、章和杰、赖存理、李雅珍、阮明烽、谭晶荣、王谦、王治平、姚利民、张祎、钟山、杜群阳、孙林
管理科学与工程(5人、〇7人)周根贵、黄洪、孟志青、王丽萍、叶枫、朱艺华②、陈呈频①、冯定忠①、鲁建厦①、綦方中①、赵燕伟②、杨志民①
会计学(5人)鲁爱民、祝锡萍、郦解放、卢冶飞、王斐波
企业管理(10人、〇5人)梁祖晨、胡远华、蒋建华、金惠红、秦辉、王益宝、许强、张一青、梁磊、章海鸥、徐维祥①、宣勇①、鲁爱民②、施放②、郑胜华①
旅游管理(4人)施放、吴向明、项文惠、郑胜华
技术经济及管理(19人、〇1人)池仁勇、陈多长、冯勤、龚建立、凌云、马驰、唐根年、汪贵浦、汪少华、吴添祖、余浩、虞晓芬、周伟强、王飞绒、张化尧、李正卫、杨莲芬、吕宏芬、李桢业、陈前虎①
微生物学(2人、〇2人)裘娟萍、崔志峰、陈小龙①、陈建孟②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人、〇1人)钟卫鸿、陈晓萍、钱海丰、朱廷恒、靳远祥、吴石金、傅正伟①
生物化工(17人、〇10人)郑裕国、陈小龙、傅正伟、刘璘、裴文、沈寅初、孙培龙、汪钊、宣日成、薛建萍、张朝晖、钟光祥、朱勍、王远山、王亚军、沈雪亮、石浩、陈仁尔①、金志敏①、裘娟萍①、施介华①、王普①、颜继忠①、杨根生①、应国清①、赵培诚①、钱俊青②
发酵工程(3人、〇4人)周立平、胡忠策、柳志强、丁玉庭①、汪钊①、张朝晖①、郑裕国①
环境工程(10人、〇5人)陈建孟、黄立维、金漫彤、潘理黎、潘志彦、宋爽、王家德、张国亮、周红艺、何志桥、刘维屏①、盛光遥①、黄海凤①、林春绵①、童少平①
环境科学(9人、〇6人)刘维屏、盛光遥、林春绵、陈德全、陈金媛、黄海凤、林坤德、邱宇平、姜理英、陈建孟①、黄立维①、潘理黎①、潘志彦①、宋爽①、张国亮①
食品科学(4人、〇1人)丁玉庭、赵培诚、聂小华、孟祥河、孙培龙①
药物化学(21人、〇6人)苏为科、陈仁尔、崔冬梅、李景华、李永曙、王桂林、王丽丽、王平、谢媛媛、杨根生、俞传明、张兴贤、钟为慧、陈志卫、蒋华江、于海宁、占扎君、赵金浩、杨芳莘、O .I.Lomovky、Dushkin. A .V 、钱捷②、施介华②、王普②、单伟光③、钱俊青③、王鸿①
药剂学(4人、〇3人)单伟光、冯海、熊素彬、钟大放、牛泱平①、杨根生②、应国清②
生药学(4人、〇2人)钱俊青、郭辉、李敏、杨胜利、颜继忠②、应国清③
药物分析学(4人、〇4人)施介华、李成平、刘迎新、饶国武、钟大放①、单伟光②、王桂林②、王鸿②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9人、〇2人)王普、林陈水、牛泱平、钱捷、王鸿、颜继忠、应国清、欧志敏、金志敏、钱俊青①、宋必卫②
药理学(3人、〇2人)宋必卫、李乐、齐敏友、牛泱平②、王平①
岩土工程(7人)丁伯阳、丁翠红、胡敏云、卢成原、王国才、潘晓东、王哲
结构工程(13人、〇7人)杨俊杰、叶青、彭卫、蒲军平、吴剑国、杨杨、张俊芝、赵滇生、赵志方、郑建军、孔德玉、袁伟斌、于文波、丁伯阳①、董志勇①、胡敏云①、刘勇①、卢成原①、徐伟良①、张新军①
市政工程(6人、〇6人)董志勇、丁春生、李军、刘宏远、陈前虎、王红宇、胡敏云②、宋爽②、童少平②、张国亮②、董红召①、张俊芝②
桥梁与隧道工程(4人、〇5人)张新军、施颖、孟海宁、周欣竹、彭卫①、蒲军平①、杨杨①、张俊芝①、郑建军①
应用数学(8人、〇1人)邸继征、寿华好、王定江、杨志民、张隽、周明华、缪永伟、沈守枫、黄德才③
光学(5人、〇3人)隋成华、徐志君、张航、黎忠恒、李海彬、程成①、乐孜纯②、姚建华③
光学工程(4人、〇4人)程成、李博、张明、陈钢、乐孜纯③、隋成华③、姚建华④、宋仁国①
科学技术哲学(4人)鲍健强、曹增节、胡平、严新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3人)邢乐勤、吴伟强、杨菁
思想政治教育(6人、〇1人)方巍、陈杰、韩翼祥、金晓明、周必彧、张晖、陈小鸿①
教育经济与管理(9人)宣勇、陈龙根、张金福、赵敏祥、何智蕴、洪晓军、钱佩忠、周守军、罗永彬
职业技术教育学(7人、〇1人)徐伟良、常雪梅、陈小鸿、李海宗、史旦旦、张常洁、李敏、严新根①
教育技术学(3人、〇2人)邱飞岳、顾容、楼建勇、陈庆章④、王丽萍②
中国古代文学(9人)肖瑞峰、孙力平、宫云维、李剑亮、刘成国、钱国莲、万润保、马晓坤、彭万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6人)王福和、姚莫诩、蒋承勇、褚蓓娟、赖骞宇、毛信德
传播学(3人、〇1人)张雷、王哲平、刘阳、曹增节①
设计艺术学(12人)周旭、余永海、袁宣萍、张露芳、张新宇、朱上上、黄薇、林曦、李娟、卢纯福、孙以栋、冀荣德
诉讼法(6人)张旭、陈红、李永红、廖中洪、于世忠、丁娟
注1.符号“〇”为跨学位点导师;
2.此统计日期截止为2008年10月10日。
谁说没有元青花 ?
从“元无青花,此乃国史之定论也”到拍卖场上的疯狂,不到百年时间内,元青花的地位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散落在各地的元代青花瓷由此有了这次空前的团聚,穿越了沧桑,73件元青花同诉14世纪的一段传奇。
标准器的集中亮相
元青花真正纳入人们视野与第一标准器的亮相有关。
1929年,英国学者霍布逊(R.Hobson)在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的藏品中发现一对从福建华侨吴赉熙手中购得的青花龙云纹象耳瓶。北京文物研究所陶瓷专家黄秀纯介绍,这对青花龙云纹象耳瓶原本供奉在北京智化寺,不知为何流落国外。
这中间不得不提到的是旅英华裔古玩商吴赉熙。还是1929年,吴原本打算将这对青花云龙象耳瓶送到琉璃厂的古董店出售。其中一只瓶子颈部的题记却让所有的古玩商都不敢接手。原来,在这只瓶子的颈部,蕉叶纹空白处书有6行62字的青花楷书题记“信州路玉山县顺诚乡德教里荆唐社奉圣……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文中的纪年款识“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就是1351年4月,是元顺帝时期。而在清末的古玩商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常识“元无青花,此乃国史之定论也!”几乎所有的古玩商都将这一瓶子定为赝品。
或许因无奈,或许因气愤,吴赍熙将这对瓷瓶带到英国,并卖给了一个叫大维德(Percivsl David)的人。这才有了英国学者霍布逊的新发现。
作为英国一位著名的中国古代陶学家霍布逊,对瓶颈上所书“至正十一年”的年号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眼前一亮由于它们的出现,一段中国陶瓷史将由我———一个外国人来改写。霍布逊当即发表文章。
,霍布逊对元青花的发现基本是束之楼阁。以至于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收藏到一件精美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罐还被定为明代正德年产品(后来改为元代,现藏大维德基金会)。
20多年后,也就是1952年,美国学者弗瑞尔美术馆馆长约翰·波普(John Pope)又以这件至正十一年铭青花瓷为标准器,对照伊朗阿塞拜疆的阿尔德比勒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普·撒莱宫殿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其他青花瓷器进行了深入的类比研究,确定了数十件原来划归为明代的青花瓷器为元代青花瓷,并提出了“至正型元青花瓷器”,元青花才渐渐进入到学界的研究视野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陶瓷专家黄秀纯指出,不要说清末,即使是在上世纪60年代前,多数人还没有元青花的概念,而学界也只是零星的讨论,“60年代我刚开始学习瓷器鉴定,对于青花瓷一般的说法是认为明洪武、永乐阶段。”
而如今,至正型和非至正型元青花瓷器几乎成了元青花分类的一大标准。随着研究的深入,作为第一标准器的至正十一年铭青花瓷也找到了更多的代表器型姐妹。首都博物馆陶瓷专家王春城指出,此次展览中,就是一次标准器的大亮相。
其中,出土于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的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就是一典型。这件八棱带盖梅瓶高达51.5厘米,形体巨大。
首博镇馆之宝率团
黄秀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参与过元大都的考古发掘。经过8年的考古,发掘26处遗址,之中便有元青花瓷的出土,现都藏于首都博物馆内。
为了这次展览,首都博物馆将家珍亮相,其中包括1970年出土于北京市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窖藏的元青花凤尾扁壶等。
说起这些元青花的出土颇有一番故事。1970年初,黄秀纯等考古研究人员正在单位学习,突然接到一铁路工人的反映,称旧鼓楼大街豁口发现了青花白地的瓷器,“一听这话,于杰就特意跟我说,这事非常重要。”
于杰是考古界的前辈。黄秀纯回忆,于杰一听到这消息就非常激动。因为旧鼓楼大街豁口是明洪武时期的城墙所在,而元代的东西早就被埋入了地下,“那地底的东西肯定要早于明代。”
,在那个特殊年代,于杰等人被要求学习,只能允许在每周的二、四、六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于杰和黄秀纯决定先赶到现场。问当时的工人,结果却被告知那些瓷器都被砸碎了。黄秀纯至今还记得于杰听完此消息后,悲伤立马溢于言表。于杰和黄秀纯借了两把铁锹,在允许的日子里开始了挖掘,“挖掘后,我们将这些瓷片进行黏对,发现有十几件元青花。”
这其中,就包括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凤尾扁壶。
为了加以对照,此次展览中特意展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梨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芦草沟出土的青花凤尾扁壶。与首博藏的凤尾扁壶不同的是,新疆的凤尾为锯齿纹,首博为卷草纹,被研究者认为是“一鸾一凤”。
伊朗吹来异域风情
元青花已将外销纳入了制瓷工艺中,为了适应外销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这些异域型元青花多为花口大碗、大盘等。此次从伊朗国家博物馆借展的6件外销异域青花瓷,就是典型的代表。伊朗是除中国之外保存青花瓷最多的国家。王春城指出,根据出版物来统计,伊朗共藏有40多件元青花。
现收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的青花蓝地白花双凤纹菱花口大盘,口径46厘米,王春城解释这么大的口径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地区的生活习惯而制作的。
附图即元代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
【胡净植】的姓名五格分析结果如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若,您对我的答复满意,请采纳,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