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高晓松讲的十四期台湾资源(如何看待《晓松奇

  • 生活知识
  • 2023-05-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如何看待《晓松奇谈》的《台湾》系列

从充满传统魅力的《台湾观感》讲起,高晓松一口气讲了《台湾历史真相》、《两岸秘史》、《离骚1949》和《台湾启示录》几个小节共14期节目,这也创下《晓松奇谈》开讲后的长度记录。而节目中对台湾的风土介绍到对风云人物的点评,高晓松犀利而又接地气的讲述,让观众们脑洞大开,热议不断。
  在《台湾观感》一节中,网友纷纷对台湾的风光美丽,人情淳朴,人民善良接近于一种“天真”发表各自看法,而在《离骚1949》这个令人怆然的篇章下,高晓松给我们带来了1949年国民政府南渡台湾后的诸多故事,曾经的大将再无兵权,纷纷解甲归田,而各路曾经风光无限的“人物”们也都回归原始生活,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群人却普遍长寿,张学良、宋美龄、陈立夫、张群、薛岳、孙元良组成百岁团,九十以上更不计其数,形成一番奇观。而处境颓唐者如陈立夫胡适亦有之。败散的国军流离失所,却在流落的各处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无论是台湾的竹联帮,还是香港的14k、新义安,甚至是金三角地区的黑社会组织,都是这些人开的先河。而影片《太平轮》中太平轮的船主原型竟是蔡康永父亲蔡天铎,这点也让人大呼意外。而高晓松友人“崔大师”的故事,可谓是曲折离奇,如电影般精彩,也引发了这系列节目开播以来的最大热议,各大平台上人们都在打听这位“陈诚家中的司机崔巍”到底是谁,也应了高晓松的一句话,大历史中的小人物的故事反而最受关注。

高晓松奇谈里面说山东八千学生南下是什么书

高晓松奇谈里面说山东八千学生南下是《十字架上的校长——张敏之夫人回忆录》,作者是王培五口述/著。

本书背景为白色恐怖首宗,也是牵连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案,史称「澎湖案」。事端于1949年国共内战局势逆转,国府计划迁台,山东烟台联中校长张敏之,率8000名流亡师生追随投奔,原望迁台继续学业,但因入台管制而暂转澎湖,不意军方因内战兵员渐耗,强要接收这群中学生为兵。

张校长为维护学生受教权,挺身抗争,军方竟以莫须有的「匪谍」入罪,他和一百多名师生被枪决,数千名学生被充军后受尽凌虐,另有不知人数、不详姓名学生被投入海中溺毙。

张夫人忍辱带着六名子女,走投无路、谋职不易,特务如影随形,尝尽人间疾苦。幸有坚定信仰倚靠及仗义之士扶助,一家相继出国,儿女都奋斗有成,全家幸福圆满。

扩展资料

张敏之被害(外省人228事件)过程

1949年6月22日,八所联中的师生合计8000多人从广州黄埔码头登上济和轮前往澎湖。他们到达澎湖后,军方撕毁了与校方的协议,强征该批中学生入伍,引发师生反抗。

张敏之为维护学生权益而出面交涉,被军方控为“匪谍”,张敏之和106名师生遭到枪决,其中张敏之于1949年12月11日遭枪决。

张敏之(1907—1949),1907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十六岁考取了当地一流初中先志中学,成为新制第一班学生。张敏之在校期间加入国民党外围社团“平民学会”,高中毕业后,由山东省国民党部保送报考中央党务学校,成为党校第一期毕业生。

1949年6月22日,八所联中师生合计八千子弟,在广州的黄埔码头登上了开往澎湖的济和轮。

抵达澎湖后,军方撕毁与校方签订的协议,强征这群中学生入征,引发学生的反抗,张校长为维护学生权益挺身抗争,被军方以莫须有的“匪谍”入罪,他和106名师生被枪决;被张校长保全下来的学生中,多有后来在学术教育界成就卓著者,如前台湾大学校长孙震等。

1949年12月12日早上,在台湾出版的国民党《中央日报》第四版,与台湾省政府经营的《新生报》第四版,都印出斗大的震撼标题与集体枪决照片“台湾岂容奸党潜匿,七匪谍昨伏法”及“你们逃不掉的,昨续枪决匪谍七名。”

副标题则配以“保安部破获匪兵运机构,党羽百余人均一网打尽。”及“对叛徒不宽容”等,这就是白色恐怖第一案——澎湖案。

哪位大神发个高晓松的晓说第一季 、第二季MP3全集

  • 广告狂人、绝命毒师、纸牌屋

  • 拿走吧 各位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bDypsxyaY--NiUFLYQbZA 密码ahaw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