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让人互帮互助,充满爱心,积极乐观的生活,充满信心,满怀希望的迎接明天,走过一年又一年。。。
这首歌曲语言新颖、生动、形象,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普遍真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关爱,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旋律深情、舒展大气,前半部分表现了真挚的深情;后半部分表现了热情的追求,这首歌曲贯穿始终的情绪是“爱”。突出表达的是一种呼唤,一种期盼,一种渴望。世界是有许多家庭组成的,如果每个家庭都幸福了,那将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生活中是处处需要爱的,特别是贫困人群更需要阳光。
歌曲总分为四段,第一段是是平静的,表达的是亲切、自然、真挚的感情;第二段是热情的,节奏紧凑、情绪变得极富号召性。体现了风雨同舟的愿望;第三段是平静的,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祝福,相信爱可以穿越时空。
深沉。罗大佑歌曲优美动听,其中夹杂的感情是深沉的情感,充满着对爱情和未来,美好的幻想。
罗大佑始终还是那个罗大佑。 基于古典吉他衍生的旋律,和他的《美丽岛》、《乡愁四韵》等一样;歌曲中的庞大叙事感,并非说摊上《黄金时代》,本身罗大佑的歌便是这样;3拍子的节奏(其实应该是6/8拍)符合民国里乱世浮萍的东西,也是把萧红推向乱世佳人的节奏;副歌部分的合唱也是很烘托情绪的,歌曲一句又回到主歌,罗大佑回到一个人的情绪,也可以算是是繁华落尽,最终你只得一个人走的感觉。罗大佑没什么新作品,但大师出手,定然不差,虽然里头有一些音色,故意往民国风格靠拢,我觉得用的太滥了。 可林夕却似乎不如当年音乐工厂的那个林夕。甚至让人感觉他是拈轻怕重,他没有往“重”地去写,而是用了轻轻拂过的方式。但,也许这也是林夕刻意为之吧,觉得萧红是“大时代下的小时代”(原谅我用这么俗的句式)。
通俗唱法,历史评价罗大佑是经典中的通俗,通俗中的经典。
其实我觉得他就是自然唱法,用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很多不同的歌曲都是采用的不同唱法,很独特。
楼上的那些文字是09年7月《读书》杂志的“听者有心”吧,
题目叫做《敲开时代大门的人》,楼主可以去搜一搜。
意思是呈现出香港的沧桑变化,歌中回旋着一腔血脉共流的情怀,充溢着黄皮肤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尊严。
歌曲原唱罗大佑
填词罗大佑
谱曲罗大佑
歌词
男小河弯弯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
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女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
灯火闪亮,东方之珠
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合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女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男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合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东方之珠”指香港。
香港是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著名的动感之都,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称“纽伦港”。享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也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香港把华人的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经济自由度指数位居世界首位。
1、这首歌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十分强大的。除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之外,歌词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挚的情感和对童年生活所作的真实而深刻的描述,更是这首歌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而每节歌词的一行点明这一节的主题。
2、首节写等待游戏的童年
(1)知了的叫声刺耳又单调,好比学习的枯燥与无聊;
(2)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使人感到一种无尽的空虚和寂寥;
(3)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唧唧喳喳”用得非常生动,而“拼命”二字,则把老师的用心良苦与学生的无可奈何形象地传达出来。
3、第二节写爱零食、爱漫画,以及在心里初恋的童年
福利社是指附属于学校的小型商店,该词在台湾的影视、歌曲中较为多见,在大陆则被称为“小卖部”。师生可以在福利社买到饮料、零嘴、文具等物品。
(1)作者先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接着却说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这种尖锐冲突的现实令人在苦笑中透着无奈。
(2)诸葛四郎和魔鬼党是台湾六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一份漫画杂志《漫画大王》里的人物。童年时的作者,最关心的不是学习,而是漫画故事里的人物与情节,——其实儿童时的我们又有谁不是这样?
(3)第三行写初恋的情结,虽然作者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心理动作,却将初恋时的那种患得患失的忐忑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第三节写迷迷糊糊的童年
(1)前两节讲的都是学习之外的事情,那些是儿童的天性使然,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
(2)我们的小主人公自然也明白那些是不好的,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免产生了内疚和不安的情绪。
(3)在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对立中,童年的美好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度过。
如果我们用心去读,就会发现第一行写的是一天,第二行写的是一年,这和第四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正好对应起来。
实际上,基本上每节第四行的三个短句和前三行都有这种对应关系。这首诗表面上读来轻松自然,但剖析过后却又显得处处谨严,真正有“芙蓉出天然”的美妙与极致。
5、第四节写好奇、幻想而孤单的童年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却也能引起孩子们好奇的猜想。
(2)孩子们最愿意看的那些神魔鬼怪的故事,自然也就有了对它们的猜疑和幻想,他们相信世界上是有鬼怪的。
(3)“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虽然寥寥几笔,但无疑却是孤独的内心世界的一幅绝好写照。
6、第五节写盼望假期、盼望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1)第一行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令人想起了在假期里所进行的愉快的远游,也抒发了孩子们亲近自然、向往自 由的迫切的心情。
(2)“彩虹”代表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那是用水彩蜡笔和万花筒也不能描绘其万一的。
(3)拥有一张成熟与长大的脸,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再听大人们喋喋不休的唠叨,这正是每个孩子最大的心愿。
(4)所以,孩子们都“盼望着明天”,其实也就是盼望能尽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首诗每节的前三行都是对童年意象的描述,第四行则是对这些生活片段所作的。由于这些意象具有童年生活的典型性和形象性,因而更能打动人心,使人百读不厌、经久难忘。
全诗分五节,每节四行,通押“言前”韵,韵式自由。语言近乎口语,稍显冗长,,这首诗更适合吟诵,而非吟咏。尽管诗句的节奏和散文的节奏相近,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节与节之间相类似的语法结构前两行都由两个诗句组成,每行大体为四步;第三行大体也是两个诗句,大致为五步;第四行由三个短句组成,音步为四步。这种节间的对称可以使全诗形成一种广义上的节奏,也可以把涣散的诗节凝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