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虽然事业得意,但她的感情成绩单却几乎交白券,当初前二姐为了家计,只顾着赚钱,忙到忘了去想结不结婚的问题,她曾在演唱会上感性独白“我看这世人甭嫁了,有歌可唱就满足了”自认“有离婚的命”,早抱独身主义。如今二姐决定“封麦”退休,有大把时间,是不是也该赶紧找个好男人,追求自己的幸福啦!
江蕙,本名江淑惠,1961年9月1日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中国台湾闽南语女歌手。
1981年,以本名“江淑惠”发行日文专辑《东京假期》正式出道;1984年,发行闽南语专辑《惜别的海岸》开始走红;1990年,获得第一届台湾金曲奖女演唱人奖;1992年,发行以国语唱片规格制作的闽南语专辑《酒后的心声》,风格由悲情转为温暖明亮,专辑销量达到300万张,获得第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奖、台湾乐坛十年(1975~1993)台湾百佳专辑整体排行第28位(演唱排行第4);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凭借作品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方言女演唱人奖,宣布不再报名台湾金曲奖演唱人奖,改报“最佳台语专辑奖”;2004年至2005年,连续两年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台语流行演唱专辑”奖;2009年,凭借《家后》一曲获得第20届台湾金曲奖第十届至第十九届最爱歌曲;2010年,发行专辑《当时欲嫁》获得第22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台语流行演唱专辑奖”和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年度十大专辑;2013年,发行一张专辑《远走高飞》,获得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年度十大专辑 。截至2015年,江蕙已在台湾金曲奖获得5次最佳演唱人奖,5次最佳专辑奖。
2015年,以25场“祝福”巡回演唱会告别歌坛;同年6月27日,获得第26届台湾金曲奖“金曲特别贡献奖” 。
台语音乐来中国难发展,而且谢金燕也因车祸影响,身体的部分关节一直无法自如活动。
江蕙少年出名,成名后也一直保持温柔、体谅、善良的形象,向社会传递正面的价值。
她在艺术上一直进取,没有停步,早期的作品呼应台湾当时苦情的社会气氛,多以伤心情歌为主,后来一路拓展题材,亲情、社会都入歌,牢牢抓住几代人的心弦,音乐风格也从早期的闽南语歌谣到加入R&B、探戈等元素,并且能做到每次尝试都恰到好处(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就算听不懂歌词,也能听出是在唱人们受伤的感情,唱出了“人生最浓缩的苦、最纯洁的爱”(纽西兰雕刻家费尔评) 。
江蕙在歌坛了不起的地方是能与不同的人合作,把本土歌曲带往新方向(吴念真评);最大的贡献是跟着时代走,为“台语”歌注入新元素,让“台语”歌听起来时尚清新,再难的歌都能诠释好,用很淡的语气唱“台语”歌,没有一丝江湖味,这很难得(陈子鸿评);
帮“台语”流行音乐创造了新局面,让“台语”歌曲从夜市走到国际级殿堂(陈镇川评) ;不仅是近代闽南语流行音乐的进化史,也成功塑造了台湾女性典范。
扩展资料
台湾闽南语歌曲源在西岸,流在东岸。,厦台闽南语歌曲的交流是双向的。
当厦门的歌仔册流传到台湾时,台北的光明社、周协隆书店、黄涂活版所、礼乐印刷所,新竹的竹林书局、兴新出版社,台中的文林出版社、瑞成书局、秀明堂,嘉义的捷发汉书部、玉珍书局、林子活版所,台南的云龙堂,高雄的三成堂等,均主动与厦门承接,翻印歌仔册,有的还供不应求。
1933年到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
1933年发行的《望春风》算是最早流行的闽南歌,那个时期是闽南语歌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出现了很多创作闽南歌的音乐人,多半抒发的是一种孤寂的情绪。
《望春风》灵感来自于《西厢记》,词作者李临秋勾勒了一幅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画卷,描绘的是闺中待嫁少女的复杂心情,加上采用中国传统五阶音调的作曲,一时风靡两岸。数十年来,这首歌也被很多人翻唱过,其中以邓丽君和陶喆的版本最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