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0cm、51.00cm、81.30cm
女性三围测试公式
胸围=身高X0.51(如身高150cm的标准胸围=150cmX0.51=76.50cm)
腰围=身高X0.34(如身高150cm的标准腰围=150cmX0.34=51.00cm)
臀围=身高X0.542(如身高150cm的标准臀围=150cmX0.542=81.30cm)
人体围度与健康
来自伊朗德黑兰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腰围、臀围、大腿围、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数与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腹部周围储存较多脂肪)与任何原因引起的早期死亡风险相关性均较高,而整体脂肪与其无关;相反,臀部和大腿脂肪偏多会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腰围每增加10厘米,全因死亡风险便会增加11%;而腰臀比每增加0.1个单位,死亡风险会增加20%。这两种关联性在女性中表现的更强。
大腿围增加5厘米会使总死亡率风险降低18%,而臀围增加10cm可降低10%风险。该关联在女性中较为显著,而在男性中无明显相关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围
女性三围黄金比例
1、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2、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3、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同一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在身高、体重等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相互换算。日本学者大岛正光得出的由男性数据求女性人体尺寸的换算系数(节选)胸围系数为90%,腰围系数为89%,臀围系数为102%。
女性标准三围胸围=身高(厘米)×0.535,腰围=身高(厘米)×0.365,臀围=身高(厘米)×0.565。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标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针对中国人种特点,三围尺寸的标准一般为胸围84厘米,腰围61厘米,臀围90厘米。
若为男性,身高158cm,标准体重为53.8kg,标准三围为胸围81.78cm,腰围67.61cm,臀围82.27cm;若为女性,标准体重为51.85kg,三围标准胸围为87.71,腰围为65.32cm,臀围标准91.29cm。
身高体重比例
BMI指数=体重(kg)/²亚洲男性平均为21.55,亚洲女性平均为20.77。
若为男性,标准体重为21.55×1.58×1.58=53.8kg;若为女性,标准体重为51.85kg。
三围标准
身高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1.76,亚洲女性平均为52.35。
身高腰围指数=(腰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2.79,亚洲女性平均为41.34。
身高臀围指数=(臀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2.07,亚洲女性平均为57.78 。
若为男性,胸围为158×0.5176=81.78cm,腰围为158×0.4279=67.61cm,臀围为158×0.5207=82.27cm;若为女性,胸围=158×0.5235=87.71,腰围=158×0.4134=65.32cm,臀围为158×0.5778=91.29cm。
扩展资料
由身高求标准体重
方法一
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标准系数(女性20,男性22)
方法二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10%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
注意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 对儿童,老年人,或者身高过于矮小的人士并不适用。
方法三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
方法四
标准体重(kg)=×0.9
注意这一公式的计算结果适合于亚洲人的具体情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标准体重
百度百科——三围
百度百科——身材
标准体重三围女生对照表如下
标准体重是反映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过胖和过瘦都不利于健康,也不会给人以健美感。不同体型的大量统计材料表明,反映正常体重较理想和简单的指标,可用身高体重的关系来表示。
扩展资料
我国健美专家曾根据一般女性国人曲线体型的“三围”,结合健身运动对人体形态,归纳出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
。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三围”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的结论。
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标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标准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