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原则上不流动,(一)对来源于高风险、中风险地区的防疫要求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春运期间不流动,2021年2月22日起将望奎县疫情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重庆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根据人员来源于高风险或者中风险或低风险地区而实行不同的隔离政策,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内,低风险地区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2021年3月20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一、本地疫情3月19日0—24时。
就目前来看,重庆中风险名单(3月13日起)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城南二路151号)学生宿舍B栋、E栋、G栋区域为中风险地区。
自3月12日12时至3月13日17时,重庆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例(其中普通型2例,轻型1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
截至3月13日17时,在渝密接、次密接已核酸检测1497人,已出结果1475人;重点风险人员核酸检测累计采样28.1万人次,已出结果19万人次,除已公布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外,其余均为阴性。
采集环境样本83份,已出结果83份,均为阴性。
根据最新疫情进展,科学研判,一定要准确把握城市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责任,重点做好防护工作。
重庆属于疫情低风险区。
自2021年2月22日起,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所有地区都是低风险。
根据黑龙江省绥化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消息,2021年2月22日起将望奎县疫情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至此,黑龙江全省所有区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此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称,自2月22日起,石家庄市藁城区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随着两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扩展资料
截至3月1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截至3月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00例(无重症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508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992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7915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824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5例(境外输入13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43例(境外输入24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202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019例(出院10547例,死亡20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8例(出院47例),台湾地区955例(出院919例,死亡9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国家卫建委-截至3月1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截止2021年3月23日,重庆是不是新冠中高风险地区。
截至2021年3月23日0时,31省区市疫情高风险地区0个,中风险地区0个,其他均为低风险。2021年3月20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一、本地疫情
3月19日0—24时,重庆市本地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报告。
截至3月19日24时,重庆市本地无在院确诊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70例,累计死亡病例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76例。
二、境外输入疫情
3月19日0—24时,重庆市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报告。
截至3月19日24时,重庆市无境外输入在院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例,均已治愈出院。
三、无症状感染者
3月19日0—24时,重庆市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报告;解除医学观察1例(为尼泊尔输入)。
截至3月19日24时,尚有无症状感染者7例(均为尼泊尔输入),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四、密切接触者
截至3月19日24时,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6710人,已解除医学观察26698人,尚有12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扩展资料
国务院要求的对分区分级进行动态调整,是根据各个省、各个县域的疫情情况综合研判,由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分析评估后,对符合调整条件的县域及时调整分级。疫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昨天和今天的情况就在变化,应该说随着疫情的变化可以随时进行风险等级的调整并对外公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病例数保持持续稳定下降和疫情扩散的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的时候,各省市应该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者终止应急响应。
参考资料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20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我国的新冠疫情防疫政策实施的是动态清零政策,根据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接触者、一般接触者等情形,划分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地区,根据人员来源于高风险或者中风险或低风险地区而实行不同的隔离政策。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1年1月21日及26日发布的《关于有序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及《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综合卫健委的其他规定,对于我国境内人员(不包括从外国回国人员)目前的我国的隔离政策如下
一、对人员是否为密切接触者、密切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来实施不同的隔离政策。
(一)对密切接触者实施14天的医学隔离,而不论该密切接触者位于中国境地何地。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感染者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依据以下原则判定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8.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以上人员需要进行14天的医学隔离。
(二)对密切的密切接触者实施一定期限的医学隔离,最长不超过14天。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主要为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
都该部分人员应当于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转运过程中做好被转运人和转运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做好转运工具的消毒。密接的密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根据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结果确定,如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其密接的密接第1、4、7天核酸检测阴性可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其密接的密接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三)对一般接触者做好登记,做好健康监测。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为一般接触者。
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二、根据是否在源于高风险、中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来实施不同的防疫要求。
(一)对来源于高风险、中风险地区的防疫要求
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春运期间不流动,中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原则上不流动。如确需出行,须经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并持有72小时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人员春运期间省际、市际出行,须持7日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如果属于跨省份返乡人员;或者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或者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凭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返回农村地区,并在返回农村地区后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做好体温、症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并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
(二)对来源于低风险地区人员的防疫要求
14日内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之一者,尽量避免非必要出行。低风险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确需省际、市际出行的,以及跨省返回农村地区的返乡人员,应当持7日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其他人员应当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出行,在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如无必要,低风险地区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新冠病毒的流动性,高风险、中风险地区是变动的,一个地区由于出现病例会从低风险变更为中风险或者高风险地区,相应人员的防疫要求就随之变化。每个人是否会成为密切接触者也是不确定的,所以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好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