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弦乐器
竖琴(英Harp,意Arpa,德Harfe,波斯چنگ),是一种大型弹弦乐器。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伊朗)。
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新石器时代时期的文明。
竖琴与箜篌、古典吉他、鲁特琴等古老的西洋弹拨乐器(箜篌与琵琶一样,后由西亚国家传入我国古代)都是由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弦琴衍化而来,原始弦琴常在原始部落中扮演占卜、丧葬、祈雨等祭祀工具,可以认为它一切古典式弦琴的起源。
到古希腊及美索布达米亚时期,古典式弦琴早已从走入民间,成为吟游诗人的伴奏乐器,不再局限于祭祀。
竖琴在我国存在的形式箜篌
箜篌,又名坎侯或“空侯”,是中国古老的弹拔乐器,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竖箜篌是古竖琴的一种,最早存在于古代巴比伦、埃及、希腊的音乐中,东汉时由波斯传入我国。为避免与汉族的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
《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 《通典》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22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
古代壁画和文献载,竖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数种。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箜篌的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演奏和弦,在独奏与合奏中有着更多的优越性,是中国古代皇室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深感箜篌之美,便令宫廷乐师进行仿制,用于宫廷和郊庙雅乐。
特别是盛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和发展,人们不但会演奏箜篌,而且演奏艺术水平相当高。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盛行的箜篌,又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朝时期的箜篌残品。
那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孔雀东南飞》,正通过箜篌的琴弦,缓缓地从遥远天边传到我们的耳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从我国大同云冈石窟的浮雕上和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乐舞场面都可以看到弹奏箜篌的人像。可见在中国流传之广、之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竖琴
竖琴(英harp,意Arpa,德Harfe,波斯چنگ),是一种大型弹弦乐器。竖琴属于西洋乐器。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伊朗)。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中国传统乐器中箜篌和竖琴外观比较像,箜篌更小一点,也没有踏板。音域也不同。是两种不同的乐器。
爱尔兰人很推崇竖琴。竖琴是爱尔兰的民族象征,竖琴的发明使爱尔兰有了可以与苏格兰风笛媲美的民族乐器,它很快成为爱尔兰的象征:爱尔兰国徽的图案是竖琴;街上许多建筑物的门首上都有竖琴浮雕;甚至在美国的俚语里,爱尔兰人就叫做“竖琴“。
爱尔兰国徽为盾徽,天蓝色的盾面上绘有金黄色的竖琴。蓝色象征大海和天空,竖琴为爱尔兰人民喜爱的“天使之琴”。
1、锡哨
爱尔兰锡哨是一种短小的竖吹哨管,由合金制成,六个指孔,音色明亮纯净。最初是木制、圆锥形的哨管,到20世纪60年代,外形发展为圆柱形,带有一个塑料的吹嘴。该乐器的有效音域在两个八度以内,略高于该音域的音通过超吹也可产生。
2、爱尔兰风笛
风笛实际出自古罗马,被许多民族吹奏过,当时英格兰就正流行风笛,只是后来因为苏格兰风笛太过有名,风笛才被看成苏格兰的民族乐器。从那时起,风笛也被大量使用在爱尔兰民乐之中。
3、爱尔兰竖琴
竖琴是由凯尔特人发明的。爱尔兰早期居民凯尔特人是个很有音乐艺术才能的民族。他们在劳动中创作了大量歌曲,如纺织歌曲、磨谷歌曲、捕鱼歌曲等等,并且还有专门的弹唱诗人,他们用竖琴歌唱生活,是古代专业音乐诗歌艺术大师。
扩展资料
风笛的历史起源
虽然关于风笛的早期历史依然不明确,不过它最初可能起源于中东或中亚。风笛的最早的世俗记录大约是在400BC,当雅典诗人阿里斯托芬嘲笑说底比斯(雅典的敌人)的吹笛者用狗皮制成的及由骨头制成音管的风笛吹奏。
几百年以后,罗马皇帝尼禄(Nero)说他会在公共场所演奏风笛作为对无法赢得诗歌比赛的自惩。黑暗时代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风笛及其社会地位的任何东西。在12世纪之前,仅仅一些皮克特和爱尔兰的石雕记录风笛在这段时期的持续存在。
至于风笛传到不列颠群岛的时间仍然有争议。在英格兰开掘出罗马时代风笛吹奏者的小雕像意示着由罗马人传入的可能性。12世纪时的十字军东征扩展了欧洲的视野,欧洲的艺术和文化开始繁盛。风笛也不例外,许多欧洲独有的风笛在这段时期前后开始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尔兰音乐
爱尔兰竖琴又称凯尔特竖琴(Irish harp,Celtic harp)约90厘米高,55厘米宽,没有踏板。
中世纪时,吟游诗人已使用称为巴地克的竖琴,使其风行整个欧洲。不过直到17世纪的欧洲,竖琴仍未发展完全。1720年,德国的霍布如克(Jacob Hochbrucker)设计了装置了五个踏板的竖琴,以踏板控制弦钩。
1810年,法国钢琴制造家艾拉尔德(Sébastien érard)发明了现代化的踏板竖琴。其后在1897年,另一法国人亦发明半音竖琴。竖琴在法国得以被推广,更成为管弦乐的拨弦乐器之一。在竖琴音乐大赛方面,法国是第一个举办竖琴音乐大赛的国家,而第一个举办世界音乐竖琴大赛的国家是以色列。
扩展资料
竖琴形状大致呈三角框形弓状,早期竖琴只有按自然音阶排列方式的少数弦。其后,弦数增加,亦设共鸣箱,外形线条变得华丽优美。竖琴的弦一端与琴体(共鸣箱)以一定角度立交连接。现其种类大致可分为
1、拉丁式最原始竖琴,无法转变调性。
2、爱尔兰式种类款式最多,可用手改变调性。
3、踏板式47条不同长度的弦由横梁拉到共鸣板,使用脚改变调性。
早期竖琴只是按自然音阶排列方式的少数弦,所能弹奏的调性有限。踏板竖琴可以弹奏所有的升降音,其7个踏板使竖琴可变换为任何调的自然音阶。结合等音原理,竖琴的自然音阶七弦可变成各种由四个音结合的七和弦。
竖琴演奏要双手并用,但不用小指。竖琴的音色与钢琴相似,不过比较轻柔飘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尔兰竖琴
竖琴拨弦乐器。也是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成员。竖琴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我国隋唐时期已有人演奏“竖箜篌”。现今通行者为1811年法国人爱拉所创制,有弦48根,另有七个踏板,能使各弦自由升高一或两个半音,它共有六组半音域,交响乐队中的竖琴是优美大型的拨弦乐器,在弹拨时可以演奏琶音、泛音及和弦。它的音色典雅柔和、优美流畅,在快节奏时又华丽轻盈,缓慢时娴雅宁静。由于她具有如此多采的艺术魅力,许多音乐大师们都把最优美的旋律献给她。如亨德尔、莫扎特、格里埃尔、拉威尔都为她写有协奏曲、独奏曲。
竖琴,亦称广,侯。琴是中国古代弹拨乐器,竖琴,有三种样式,躺在竖琴,竖琴垂直,菲尼克斯太阳队的第一个竖琴。当
远在战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楚南中国政府一直在撒谎竖琴的原型。
优雅的竖琴音乐最初是用在汉代(公元前220 206--公元)的清商乐。隋朝(公元581-- 618)的燕乐与民间和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流行。
立式琴,又称胡竖琴,竖琴和屹立头竖琴,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被介绍到中国,从波斯西方,在隋唐时期流行(公元581-- 907),一般用于礼仪音乐。菲尼克斯太阳队的第一个竖琴原本
印度弓竖琴“维纳”天竺通过东晋中国中原。隋唐时期在中国广(公元581-- 907)使用。
竖琴,声音明亮,范围广,不仅可以演奏旋律,还可以演奏和弦,在独奏和合奏更有优势,是中国古代皇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从大同冈上的云敦煌壁画浮雕和许多音乐和舞蹈场面石窟可以弹竖琴的画像。在中国可见的广泛普及,长。
目前被发掘的第一把拱形竖琴(arched harp),是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现代欧洲乐器学者考证,古希腊的里拉等古乐器以及后来出现的提琴、竖琴、定音鼓,其始祖均出自西亚或古埃及),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这是最早的竖琴。
“Harpa”这个字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600年左右;早期文献内对竖琴的记载,使用名称并不统一。它与缅甸竖琴相似,有13或14条琴弦。从当时古墓上的图片可以看出,演奏者以左手拨弦,右手则负责按弦止音。现在有些中、西非地区,仍能见到这样的竖琴。
现存最古老的爱尔兰竖琴(Irish harp),是制造于14世纪。一般有30到36弦,最大的特色是使用指甲弹奏的声音。当时欧洲其它地区的竖琴,与爱尔兰竖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使用指尖而非指甲弹奏,而且它不像爱尔兰竖琴的琴身,并没有一个大共鸣箱。
竖琴是由古老的狩猎工具“弓“演变而成,流传地甚广。近代竖琴的前身有威尔士竖琴,17世纪末出现过用左手轻动弦装置的竖琴,能奏半音及转调。1720年德国人霍赫布鲁克尔改进了这一装置,以踏板控制弦?。l811年法国人埃拉尔又改进了这一装置,发明双档踏板,使竖琴更加完善,故埃拉尔被公认为近代竖琴的创制人。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600年左右;早期文献内对竖琴的记载,使用名称并不统一。目前被发掘的第一把拱形竖琴(arched harp),是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
现存最古老的爱尔兰竖琴(Irish harp),是制造于14世纪。
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