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剧在上世纪可谓是全国女孩子的青春,很多女孩子想必都做过当一次琼瑶女主的梦。美貌气韵皆如小说中走出来一般,眉一皱,便是梨花落泪春带雨。只是未曾料想她的人生境遇竟亦如一出悲情琼瑶剧,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她就是刘雪华!
刘雪华出身于书香世界,原本是北京人,不过她在五岁的时候就跟著父母移居到了香港。一开始,她的父亲并不同意她进入演艺圈,后来经过多方劝说,才点头同意,刘雪华这才正式走上了演员的道路。刘雪华对于哭戏,精准到什么程度?不只是导演说什么时候开始哭就哭,而且能够精准到哭几滴眼泪。
看到这样的刘雪华,琼瑶非常满意,她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琼瑶女主”,不仅哭得唯美,还能哭得如此楚楚动人。刘雪华凭借一部又一部的琼瑶剧,不仅拿了电视“金钟奖”最佳女演员,还得到法国巴黎“金狮奖”最佳女主,一度成为当时最火的女演员。
1992年,刘雪华和刘德凯相识。刘德凯是个花花公子哥,刘德凯在刘雪华怀孕期间和一个法国女孩结了婚,这让刘雪华大受打击,导致孩子流产,为了活命,医生为她拿掉了子宫,刘雪华痛苦不已。
经历两段失败恋情的刘雪华,对爱情再也没了信心,却遇到了一生挚爱邓育昆。邓育昆比刘雪华大了十三岁,两人结婚12年来恩爱如初,连偶尔的争吵都甜蜜无比。没想到的是,幸福生活却在2011年戛止。在与刘雪华拌嘴后,邓育昆赌气从楼上跳了下去,享年65岁。
她的人生亦是赚足了眼泪,因渣男未婚先孕,真爱却坠楼身亡。戏里是故事,戏外是人生。可是没有哪位琼女郎能够和自己饰演的角色一样悲凉。而曾被奉为“泪眼皇后”的刘雪华,一生坎坷,时至今日依旧闻者落泪,她这一生,浸透了苦。
刘雪华参加的观察纪实真人秀《屋檐之夏》,节目中她言谈不卑不亢,大方坦荡。她在采访中坦然承认,自己有些地方已与时代脱节。比如她不会玩支付宝,微信只有8、10个好友,不会发短信,更不知现在哪些演员正当红。
她已经习惯了和狗狗一起生活,在家里只要不出门,会24小时不关掉电视。此次参加真人秀和陌生人一起居住一个屋檐下,表示这对于作为长期一个人生活的自己来说是挑战也是期待,也许会给自己不一样的感觉。
邓育昆1999年与善于饰演琼瑶苦情戏的刘雪华相识,两人相爱后结婚,刘雪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丈夫邓裕昆很有才华,又懂浪漫,非常爱她。两人初识时邓裕昆便以“冰心胜雪,春萼其华”的诗句打动了刘雪华,这句诗也是刘雪华新浪博客的名字。两人结婚13年,依旧恩爱如一日。刘雪华不拍戏时经常待在家里,24小时和老公待在一起。
逐渐淡出影视圈的刘雪华和丈夫在2008年卖掉了香港、台湾的房产,在上海买房子定居。邓育昆这年65岁,比刘雪华大13岁。婚后夫妻生活一直很和睦幸福,遗憾的是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刘雪华与邓裕昆前妻所生的孩子相处得很融洽。2011年7月4日上午12时许,刘雪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不起,我现在不想讲任何话”。据了解,邓育昆久病缠身,是否为因病厌世而想不开,有待进一步厘清。
想必大家对于包青天这个历史人物并不陌生的,一说起清正廉洁就会想起了包青天,这个历史人物是非常值得钦佩的,而关于他的事迹也非常多,后续也有作者将他的故事进行收集,并且也拍摄过一些关于包青天的影视作品,收视率也是一直不错的,这种题材也比较吃香一些,编剧包青天故事的作者并不在少数,而大家普遍认为是邓育昆的最好。邓育昆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编剧,作品并不在少数,并且内容质量精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一代编剧去世,实在非常可惜,在他的一生中参与制作的影视作品也是高达十多部,而《包青天》这部作品,他也参与过,因为编写的是著名的历史人物,那故事就得遵循历史,所以《包青天》这部作品,是要根据民间的一些小说为基础的,进而发散思维,依靠自己的创造能力进行编写,万变不离其中。邓育昆所参与的这部《包青天》是94版的,由中国香港的TVB公司制作,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演员的选择上都非常不错,看过的人却很少,因为这部作品遭到了封杀,除了在中国香港地区上映外,并未传入内陆地区,这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至于被封杀的原因一直都众说纷纭。包青天在影视作品的形象都是很好的,虽然说肤色有些黑,他的心却不黑,黑色的皮肤也成为了他的独特标准,民间小说《龙图公案》和《七侠五义》都有关于他的描写,并且关于他的事迹也一直影响着人们,如果现代社会的人都能做到清正廉洁,那这个社会还是非常和谐有爱的,而官员们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对此你们怎么看?
62岁的最美琼女郎刘雪华参加综艺《屋檐之夏》,邀请一位年轻的B站up主到自己家共居21天。
这个节目视角真的蛮独特,通过“青老共居”这样一个主题,将镜头对准 社会 独居老人的生活——这个群体一向是被忽视的,尤其是在综艺题材中。
我没想到刘雪华能如此豁达,愿意将自己的独居生活在镜头前进行全景呈现,这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当她被问到为什么一向低调的她会答应来录节目,她的回答很令人心酸,“想找一个陪伴说说话。”
刘雪华的孤独显而易见,她一个人住在上海的大房子里,不拍戏的时候几乎不怎么与外界交流,最长时间可以两三个月不出门。
在家时,她会24小时开着电视机,只为了让房间显得不那么寂静。
不会使用智能产品,不会用微博,年轻人喜欢的那些高 科技 玩意她几乎都不会,平常的 娱乐 就是遛遛狗、看看电视、打打网络麻将。
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她过了将近10年,自从2011年丈夫邓育昆去世便开始了。
她和邓育昆1999年结婚,那年她正好40岁,也曾想要一个孩子,只是身体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后来也就接受了这个无奈的事实。
她坦言,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无儿无女,年轻时梦想嫁一个好老公,生七八个孩子。
在长期的独居生活中,刘雪华烦恼和所有普通老人都是一样的,就是怕生病,“万一有一天你不小心摔跤了,是没有人会知道的。”
上一次家人都不在,她一个人住院动手术,并不害怕开刀,也没哭,只是感到太孤独了。
所以她计划着再过10年一定会去养老院,那时她的身体大概不允许一个人独居了。
关于刘雪华的独居生活,我看到网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种是天哪,好惨。
一种是天哪,好爽。
“好惨党”是觉得无儿孙绕膝,不能尽享天伦,日子孤独凄惨,人生实在不圆满。
“好爽党”是觉得不用带孙子,不用伺候儿媳,日子清淡富贵,人生实在太自由。
一看就知道,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的较量,注定谁都不可能说服谁。
其实无论是持哪一种观点,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独居生活有好处也有坏处,没有渲染的那么凄惨,也没有美化的那么洒脱。
很多时候,独居并不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只是顺从命运的安排。
比如刘雪华有过12年幸福的婚姻生活,他们互相陪伴,本以为可以白头到老,没想到邓育昆却意外离世。
在葬礼上刘雪华哭成了泪人,悲痛地说“他怎能把我变白痴后却不管我了,我以后要怎么过?”
她迟迟不愿接受现实,只当丈夫是去旅行了。她心里装不进别的人,又没有孩子,怎么办,只能选择一个人生活。
一个人的坏处她承认,年纪大了,身边没有人搭手,摔倒了都没人知道,一个人住院开刀也很凄凉,10年后必须要住养老院了。
一个人的好处我们也都看得到,坐拥千万豪宅,平时有司机、保姆照顾,外出拍戏一大群人围着热热闹闹,只要身体允许,大概率可以演到老,有钱的老美人的体面人生,是我等凡人望尘莫及的啊。
从被动独居到主动独居,是刘雪华的人生轨迹。现实中,还有很多人从开始便是主动的。
比如俞飞鸿,1971年出生,今年50岁,人在 娱乐 圈却深居简出,单身、不婚,私生活成迷。
2016年她上《铿锵三人行》,被窦文涛问到为什么一直单身,她给出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回应, “我不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择题,哪个更合适,就处于哪个阶段。”
面对“人总得有一个家庭,否则会无聊”的质疑,她更是直言,“如果自己精神世界足够富足”,单身生活也会很充实。
俞飞鸿从不逃避来自 娱乐 圈内外对她生活的好奇心,每次回应单身问题都是落落大方,娓娓道来,态度诚恳而通透,表现出很高的素养和水准。
她一直活得优雅、精致、自律,有一种女明星身上难得的书卷气,简直是现代都市单身女性最好的广告牌。
你能想象吗?依旧单身的俞飞鸿,可能再过10年,也会过上刘雪华这样的独居生活,不同的大概只是,刘雪华看电视,俞飞鸿看书,刘雪华搓麻将,俞飞鸿练书法。
她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享受单身,也拥抱孤独。
在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单身,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单身女性时代。
随着女性在经济和两性关系上变得更加的独立自主,无论是自愿选择未婚,还是丧偶后选择寡居,又或者是因为其他情况,单身女性群体都大规模涌现。
以前的单身女性群体会被 社会 妖魔化,把她们说成是一些不近人情的老姑娘,挑剔刻薄的大龄女青年,古怪孤僻的老太婆,现在我们看到,她们当中,很多都是非常成功和优秀的女性。
贫穷的女性更容易选择婚姻生活——经济能力不够,必然要依附于他人,大把没有退休金,没有房子的老年女性,不得不选择所谓的“婚姻”来作为谋生的条件。
这是一场革命式的变化,证明女性所拥有的人生选项大大增加,她们可以在多元化的 社会 结构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不像以往那样必须困守在婚姻当中。
但也意味着,女性必须重新为生活做出定义。
单身只是一种选择,不代表成功,也不代表失败。
很多女性以为结了婚就可以避免将来孤独终老,她们自动忽略了日后可能离婚、被抛弃、或者晚年丧偶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
即使两个人非常相爱,婚姻很幸福,像刘雪华这样,也有一半的几率伴侣走在自己之前,早晚有一天,我们还是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的死亡。
我们终究是孤独的, 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是一个再现实不过的问题。
永远都要修炼独立生活的能力,无论是已婚还是单身,人生的孤独不是婚姻能够缓解的,也不是事业能够缓解的,想要拥有真正有质量的生活,必须靠自己。
我很喜欢刘雪华的一点就在于,她在命运改变之后,学会了接受现实。
丈夫去世后,哥哥姐姐与丈夫的前妻孩子都放心不下,都想搬来陪她住。
她拒绝了“你们谁能陪我一辈子?走出来,还是要靠自己。”
在我们没有发现之前,她已经这样靠自己生活了,这9年当中,她如常拍戏,一贯演主角的她并不介意角色大小,成了“太后专业户”,很多新生代的影迷甚至不知道她当年有多红,有多美。
她没有因为独居而变得孤僻,面向世界的通道依旧打开着,与年轻人打交道学会了很多新东西。
她依旧乐观,依旧对爱情有憧憬,在被问到考不考虑再找个伴侣度过余生,她表示如果能碰到,更好。
但她选择不凑合。
“这个年纪也很难了,我自己也知道”。
独居不等于自我封闭,单身也不是拒绝男人或者拒绝爱,而是突破了“女性只有结婚才有价值”的桎梏。
有人喜欢结婚、生孩子、带孙子,走传统的道路过一生,也有人喜欢更多变的生活形态,从友谊、朋友、父母亲人、事业中寻找快乐和寄托。
如果我们承认女性是一个平等和独立的个体,承认她们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就不会对独居的女人有过多廉价的同情心和好奇心。
1.邓育昆(1946年10月15日——2011年7月4日)男,也被写作邓裕昆,琼瑶剧女郎刘雪华的老公。参与制作过十余部电影,他在1976年编剧的电影《梅花》曾获第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他是金超群主演的《包青天》中的单元编剧之一,曾编写《真假状元》《铡包勉》《天下第一庄》《孝子章洛》《乞丐王孙》等单元。2011年7月4日在上海坠楼身亡,享年65岁。
2、主持人、演员、歌手猪哥亮(谢新达、阿达,代表作品有《猪哥亮歌厅秀》《猪哥会社》《万秀猪王》《巨登大歌厅》《爆笑访问秀》等)1946年12月5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市左营区,2017年5月15日去世。
猪哥亮,本名谢新达,1946年12月5日出生于高雄市左营区,祖籍福建漳州南靖县奎洋镇,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流行乐歌手、节目主持人,毕业于高雄市左营国中。
3、演艺、演员倪敏然1946年4月30日出生于中国台湾。
倪敏然(1946年4月30日-2005年4月),台湾地区演艺人员。籍贯浙江金华。父亲是农民。其妹倪蓓蓓是台湾资深广播人,好事联播网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