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才女”武亦姝,高考成绩名列前茅,位列上海考生第65名。
有人扒出了才女的家世,她父亲是一名律师,而且是上海一所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最起码是个中产阶级。
同样出名的还有杨晨煜,730分广西理科状元。
据说杨的杨母亲是个医生,父亲是公务员,家境也相当不错。
于是,有网友说了当今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
不得不承认,一个拥有丰富资源、教育良好的父母的家庭,更能养育出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
相比之下,一个贫穷、位于底层阶级的家庭,则会养育出需要更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资源的孩子。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中国精英的出生已经由无产阶级工农子弟向拥有更多资源的有产家庭迅速转移。
不可否认,现在是物质的社会,人人向钱看,财富的多少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享受教育资源的多少。
,相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基本上是一样的。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却千差万别。
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武亦姝、杨晨煜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度自律。
武亦姝的父亲甚至下午四点半以后就关闭手机。
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去教育,还是需要父母去反思,更要去学习和自律。对子女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味的指责,更要检查自身在教育环节上存在的不足。
以一首自由诗做结尾吧,望广大父母们自勉。
生女当如武亦姝,养儿要似杨晨煜。
望子成龙心所愿,父母当自律。
努力营造好环境,长情陪伴不放弃。
言传身教化春雨,勇当儿女助推器。
这几天高考分数出来了,各种学霸横空出世,掀起了一轮热议。
第二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武亦姝的高考成绩为613分(上海高考满分是660分),将入读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
其实她早已参加了清华的“全国领军人才选拔计划”,只要过了重点线,就能上清华,更别说“差47分满分”的高分!
这姑娘真是人如其名,文理兼修。当时看诗词大会就被她的气质吸引。
在节目中她自始至终从容应对,以气定神闲的姿态,优雅的谈吐,散发出超越年龄的大气。
眉清目秀,像是从古画中走出的女子,可以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 来形容。
当时一夜爆红之后,她拒绝了所有媒体采访和节目邀请,回学校安心读书。
网传她爸爸是律师,家里开有 国学书院 ,她 爸爸下午430以后不用手机,专心陪伴两个孩子。
广西理科状元杨晨煜以高考成绩730分,其中语文14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290分, 创下了恢复高考以来广西理科总分最高分的记录 。
这小伙不仅学习好长得帅,老师同学相处融洽,爱好也很广泛,羽毛球,足球,书法,画画都有浓厚兴趣, 就是人们常说的别人家优秀的孩子。
她妈妈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这两个高考成功案例虽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家长的做事格局,自律和陪伴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潜移默化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习惯。
在007写作群里,有位妈妈提出她的问题向战友们求助
有的战友建议说,找钟点工把家务活外包或者找保姆看孩子给自己争取时间,有的建议说尽量陪伴孩子,利用家用电器提高家务效率,做好时间管理提升自己。
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扰,很难在陪伴孩子和个人空间找个平衡。每个家庭情况不同,父母们可以多交流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我支持 暂时牺牲个人时间多陪伴孩子 , 给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会受益终生 。
孩子很快就长大,将来会怀念这段时光,空巢以后有的是自己的时间来支配。
高质量陪伴孩子虽然自己的时间少了,并不意味着损失自己的成长,反而也会带来很多学习的机会。
很多人对于“ 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 ”是理解错误的。
现在很多父母都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把孩子送去教育培训机构以后基本就是甩手掌柜了。
现在学校的课程也大多要求家长参与,又有多少家长能做到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呢?
多半是以工作太忙,年龄大了记忆力下降为借口,可能把时间都浪费在刷手机上了。
当我们在朋友圈转发”辅导孩子写作业脑梗”的段子时, 有的家长已经关掉手机全身心陪伴孩子学习了。
我以前也曾经有类似的困扰,一直在努力工作和陪伴孩子之间纠结。
5年前我们移民到美国之后,我就做了全职妈妈养育三个女儿。出国之前一直在外企工作做到高级经理,很多朋友和同学同事都为我觉得可惜。
上过那么多年学,有很好的职业生涯,怎么就做起了全职妈妈?
因为之前工作压力特别大,身体也出现很多小问题,所以就想借这个机会休息两年陪陪孩子,弥补一下以前缺失的亲子时光,没想到一晃五年就过去了。
有时候也动摇过或者甚至说后悔过,觉得这五年的时光是不是浪费了,每天就是作为司机接送和厨师围着锅台转,琐事繁多。
上班再枯燥无聊,总是有下班休息的时候,全职妈妈却是724小时无休止的在运转。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大多数家长都一样,我们都不吝于为孩子付出,都愿意给孩子最健康的有机食品,最昂贵的衣服和玩具,创造最优质的学习条件。
在孩子眼里,父母的无私付出似乎理所应当,她们心安理得享受为她们做好的一切。
学习成绩也不尽人意,我意识到只是简单的照顾和付出是没有好处的。
与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如提升自己跟她们一起成长。
既然选择了全职妈妈陪伴孩子成长,那就认真当成工作来做,而且也要努力 提升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成为美国上市公司的产品经销商开始创业,时间灵活自己掌握,照顾孩子的经营事业。
经常参加公司培训保持对商业的敏感度,穿上职业装与客户沟通,获得公司奖励穿上漂亮的礼服带她们一起去领奖,让她们看到妈妈的努力和对事业的追求。
我作为class mom(家委会)积极参加孩子学校的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也让孩子因为妈妈的参与而感到骄傲。
老大六年级的时候学校social study学习“丝绸之路”,她搜集了很多资料做成PPT,还演话剧扮演商人在重现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易,我跟她一起讨论学习,了解美国如何学习这段历史。
老二最近对魔方感兴趣,刚开始找不到诀窍,看不懂网上的攻略跟自己呕气,我看着也着急,只好亲自上阵把3x3琢磨透了教会她,然后她迅速成长能记下公式,不用看攻略就可以完成,然后就开始练速度了。
自己又把2x2学会,我已经帮不上了,她要求拜师找高手学习切磋。每天废寝忘食,终于又学会三棱魔方。
看到她如此专注一件有兴趣的事情,我也由衷感到高兴。
老三每天都要听睡前故事,我就从图书馆借了很多绘本和故事书,给她讲故事的我也练习了英语。
美国学校和社会非常重视培养阅读和写作,不管是学校还是图书馆资源丰富,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和鼓励孩子阅读。
为了配合学校鼓励孩子阅读和写作,我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社群,每7天写一篇,连续写7年然后去南极,用输出倒逼输入,每天阅读,每周写作,鼓励孩子们也跟我一起写,她们很有兴趣积极参与,我们约好坚持7年以后去一个我们都向往的地方。
为了培养孩子热爱运动,五年来我坚持跑步,每年至少一个马拉松和各种跑步活动,每周至少三次健身房和游泳。
我在养育三个孩子的还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美的身材,也带动她们坚持运动,身体素质都非常好。
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也在不知不觉在进步和成长。
最美好的关系,是你在长大,我也在成长 。
父母和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个体,理应各自成长为美好的样子。
父母对待自己,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积极和努力,便是给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
我陪伴孩子学到很多知识的也意识到学无止境,学习必定是个终身持续的过程,所以我也在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如果通过学习来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
其实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培养一个更优秀的自己的过程。
最好的陪伴,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高考成绩放榜,各地状元陆续出炉。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国民才女武亦姝这段时间持续霸屏网络,接连不断地被推上热搜,5万多的讨论,5个亿的关注量。武亦姝高考613分,被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新雅书院录取。早在2017年初,武亦姝就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以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横店百人团,三战三捷。一举夺冠后,大家迅速被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的谈吐实力圈粉。
同样吸人眼球的,还有高颜值的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他以语文14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290分,裸分730分获得了总分第一。还创下了广西自恢复高考以来,理科总分最高分的历史记录。
一举成名天下知,横空出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 这里面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去效仿的?
第一个案例武亦姝
武亦姝的妈妈,是小学美术教师,爸爸在知名律所工作。2001年5月,武亦姝降生在这么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作为家中独女,武亦姝刚进幼儿园,父母就为她专门定制了一套「家教方针」——要增加女儿的知识储备,不能让她输在起跑线上。小时候的武亦姝很顽劣,调皮捣蛋,不光不愿意学习,连幼儿园布置的作业也草草了事,是老师眼里的「差生」。
于是,武亦姝的父母带着她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家的小孩非常爱读书,涉猎广泛,连工具书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夫妻俩问孩子是怎么培养的,结果朋友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没有培养过。孩子的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家中藏书众多。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卫生间,随处可见孩子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只要你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闲来无事,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读书,相互讨论,共同提高。这番谈话给武亦姝的妈妈触动很大。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回家后,武爸武妈拿自己「开刀」。棋牌室不去了,开始啃《二十四史》和《山海经》;手机不玩了,开始带着小亦姝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节,改编故事结局。家里频率出现最高的游戏是「诗词接龙」,谁输了谁就做家务。从幼儿园到读高中,武亦姝从未远离过诗词。如此数年,小时候顽皮厌学的亦姝,蜕变成了知礼尚学的高中生。写得一手好字,吟得一首好诗,武亦姝成了名副其实的诗词才女。
第二个案例杨晨煜
记者电话采访杨晨煜的妈妈,谈到养育孩子的经验孩子肯定要从小培养,所有的习惯必须要在他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全部帮他打好。监督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只有小时候定型,后面的路才好走。你自己也要自律,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丢个孩子在那里拿着手机就OK了。
从以上两个成功的案例,我们大概都心知肚明,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就像武亦姝妈妈说的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父母如果以身作则,孩子自然会不断向父母靠近,无需每天耳提面命。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 拼的不是物质和财富,而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由此,让我想到了考霸训练营里一个又一个和武亦姝、杨晨煜的父母一类的英雄家长们,为了女儿奋战中考而参与考霸训练营坚持百分百投入的若佳,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而且第三个孩子尚在孕期,但坚持每天认真听课详细做笔记的妙音… 她们无疑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给孩子做实验我们要如何过一种拼尽全力的人生?
所有的教育方式都是寂寞的,只有耐住寂寞坚定不移,才能看到一线曙光。生活不存在从天而降的幸运,有的只是千般投入、万般辛苦后的得偿所愿,苦尽甘来。每一段脚踏实地的努力,都映射着更高一级的人生轨迹。
是时候了,就让考霸训练营成为我从此脱胎换骨的摇篮。至此,戒偷懒,戒粗心,戒傲慢,戒敷衍,戒一切合理化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