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接待郎平王育成(郎平有新身份,重返排球赛场

  • 生活知识
  • 2023-05-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郎平有新身份,重返排球赛场;高调晒幸福,60岁收获人生第二春

9月1日,郎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正式告别中国女排,结束自己长达八年的国家队执教生涯。在正式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之后,没有了工作的羁绊,郎平也是开启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与朋友吃吃喝喝,与丈夫游山玩水。

1987年,郎平与原八一男排的队员白帆举行了婚礼,后来由于两人的聚少离多和感情不和,郎平的第一段婚姻在1992年走到尽头,从此之后,郎平便带着女儿白浪开启了独居生活。直到2013年王育成的出现,让郎平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的温暖,也成为了郎平的第二任丈夫,他是北京大学 历史 学系的教授,温文尔雅。两人在2013年经朋友的介绍确定了关系,2016年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作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经常随队在世界各地参加比赛,顾不上家里,两人也是聚少离多,王育成便主动接过了照顾家庭的重担,料理岳父的丧事,精心照顾岳母,解决了郎平的后顾之忧。郎平在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职务之后,也是回归了家庭,与丈夫游山玩水,与朋友约会逛街。从晒出的照片来看,郎平现在确实比之前担任主教练的时候心情开朗许多。

在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失利之后,郎平就曾表示,自己想把机会留给年轻的教练,自己即使退居幕后,也一定认真做好排球的推广工作,让排球运动普及。10月15日,自东京奥运会结束之后一直未曾公开亮相的郎平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郎平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排球课上 ,为学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排球教学课。

在课堂上,郎平身体力行地为大家展示排球的技术动作和技术要领,从发球、接发、扣球一一纠正学生的错误,也鼓励姑娘们无论水平如何,都要享受比赛,打出精彩。据悉,郎平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排球课只是面向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排球队,并不是公开课。,郎平的出现,还是引来了众多师生的围观,大家都想来看一看这位排球功勋的风姿。

尽管郎平已经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职务,远离一线排球生活,她仍然在为排球的普及运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祝福郎平,感谢她为中国排球所做的贡献。

郎平泪别妈妈来生我们再做母女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在北京进行封闭集训。期间,她的母亲病危住院,郎平只挤时间去医院探望妈妈一次。

4个月后,郎母不幸因病去世,享年87岁。

风雨岁月里,郎平与母亲有着太多难以忘怀的温暖往事。妈妈的爱,支撑郎平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如果有来生,郎平还想与母亲再续母女情缘……

郎平1960年出生于天津武清,她有个姐姐叫郎洪,姐妹俩相差3岁。郎平的父亲郎家骅是一位老革命,在北京政法机关工作。郎平的母亲在北京一家宾馆上班。

很小的时候,郎平就随父母迁居到北京生活。

郎平身体壮实,自小体谅父母,母亲的腰不好。她下班回家时,郎平经常“咚咚咚”跑下楼,将自行车扛到家里。邻居都说郎家父母养了个男孩。

郎平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父母希望她将来考清华大学。但郎平喜爱排球,13岁开始练习排球,16岁进入北京女子排球队。

1978年,国家女排主教练袁伟民慧眼识珠,将她招入队中。当时郎平才18岁,但身高达到了1.84米。在那个年代,郎平是比较高的主攻手。

郎平的身高、弹跳、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都是一流,而且她对排球有着独到的理解,善于用脑子打球。

刚进国家队时,郎平的技术还不成熟,但袁伟民大胆启用她,让她顶替主力主攻杨希。杨希是当时中国女排的头号美女,被誉为“中国的山口百惠”。

1981年,郎平与队员们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从此开启了“五连冠”的辉煌。

那时,郎平出国比赛,队里一次性补贴15美元,这点钱郎平舍不得花,回家交给母亲补贴家用。

她随队夺得“五连冠”后,郎平又一次性获得奖励人民币1万元,她将7000元交给了妈妈,3000元给姐姐做嫁妆。

1987年,郎平从国家女排正式退役,她放弃了当官的机会,自费去美国留学。

当时她没有收入,生活全靠朋友接济,一个星期只花6美元,经常吃冰凉的三明治。在美国打拼期间,郎平完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人生大事,那就是与原八一男排的队员白帆结婚。

1992年,郎平诞下女儿白浪。因为性格等种种原因,1995年郎平与白帆离婚,女儿由两人共同抚养。

1995年,郎平回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每月工资只有974.55元,而她在国外执教年薪20万美元。

自己是中国女排培养出来的,郎平不计较个人得失,愿在中国女排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郎平的母亲1990年就退休了,郎平在国内执教期间,母亲帮她带女儿,做家务,做饭。

1998年,郎平卸任后去意大利执教,母亲又跟着去意大利照顾她和白浪。

拿人家的薪水,郎平非常敬业,经常凌晨还在家里看技术录像。母亲将白浪哄睡后,坐在身边陪郎平。

为给女儿提神,母亲一晚上要给郎平泡两杯热咖啡,并在每一杯咖啡里放一块小圆饼干,这是郎平的最爱。

不久,郎平左膝关节肿得厉害,根本无法弯曲,在医院做手术。医生将她关节里的一块小脆骨取出来,然后每天都从她肿胀的膝盖里抽出积液。

母亲不敢看,抱着白浪躲到走廊里,心里很痛。郎平在意大利执教5年,母亲也在意大利陪伴她5年。

2005年,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这时郎平的父亲也早已退休了,父母又跟到美国照顾郎平。

2009年郎平回国,在广东恒大女排执教,父母终于不再跟着她东奔西跑了。

此后郎平一直在国内执教,但因为工作忙,郎平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反而比在国外还少。

尤其是2013年,郎平担任国家女排主教练后,一个多月也难见父母一面。而且每次去父母家看望双亲,郎平都心事重重。

父母跟她说话,她似听非听,父母从不怪郎平,知道女儿心里装着大事。有时凌晨醒来,郎平还会打开电脑看技术录像。

妈妈也睡不着,将一件衣服披在郎平身上。郎平歉意地说“妈妈,对不起,打扰您睡觉了。”母亲一脸慈爱“这么多年来,妈妈就没见你轻松过,很心疼你。”

郎平拍拍妈妈的手背“我选择了排球,就要为它全身心付出。”母亲眼睛湿润了“我和你爸永远支持你。”郎平心里一热,两行眼泪涌了出来。

2014年9月10日,郎平的父亲脑溢血复发,在北京不幸离世。当时郎平带队在浙江宁波北仑备战女排世锦赛,没有见到父亲一面。

姐姐郎洪和郎平的男友王育成一起料理老爷子的后事,郎平于两天后才赶到北京送父亲一程。

老伴离世,郎母很悲痛。郎平担心母亲,但老太太表现得很坚强“你安心带队训练,不要担心我,妈妈现在还能自己照顾自己。”

郎平将母亲托付给姐姐和男友,然后与家人洒泪而别。

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期间,郎平每一天都有压力,只有大赛结束那几天,郎平才有片刻的轻松。

于是她便陪母亲出去吃顿饭,妈妈跟随她在意大利、美国生活多年,喜欢吃意大利面。郎平也会点一份意大利面,陪着妈妈一起吃,那是母女俩最放松最幸福的时刻。

2016年1月,郎平与王育成在北京举行婚礼,妈妈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婚礼结束后,妈妈对郎平说“如果你爸现在还活着,能看到你这一天,该多么高兴!”

郎平这才从妈妈那里得知,原来这10多年来,父母一直在为她的个人问题操心。他们经常晚上睡不着,絮絮地说郎平的事,说着说着老两口眼里就涌出泪水。

父母不想给郎平压力,从来没有催婚逼婚。但他们内心是纠结和焦虑的。而今看到女儿重披婚纱,母亲的心踏实了。

由于郎平带队训练比赛很忙,丈夫王育成便代替她尽孝。他经常过去看望岳母,帮老太太买米面油和蔬菜。

岳母有个头疼脑热,王育成就送她去医院。郎母经常对女婿说“不要将我这些小病告诉郎平,她压力太大了,我帮不了她,但也不忍心给她添乱。”

王育成将这番话转述给郎平,郎平的心酸酸涩涩的。

2018年,郎母已经85岁了,血压和心脏都不好。老太太很坚强,即便身体不适,在郎平面前也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2019年秋天,郎母的病情开始加重,3个多月里住了两次院。她再三叮嘱大女儿郎洪和女婿,不要将她生病的事告诉郎平。

郎平直到2020年春节才知道母亲住院的事,春节期间郎平和丈夫过去陪伴妈妈。

她买来面粉、肉馅,动手给妈妈包饺子。饺子煮熟后,郎平给母亲盛了10个,老太太没胃口,只吃了两个。

郎平劝妈妈“我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给您包饺子,以后还不知要过多久,我才能给您包,所以您必须多吃几个。”

母亲体谅郎平的一片孝心,终于将10个饺子吃完了,郎平格外开心。

正月初六,郎平回到国家女排,带领姑娘们备战东京奥运会。此时疫情已波及到北京,郎平与队员们在训练馆里进行隔离训练。

一个星期后,她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没有接。于是郎平又拨通丈夫的电话,王育成告诉她“妈妈身体不好,住院了,我和姐姐轮流在医院照顾。你安心带队训练,不要牵挂家里。”

郎平心里很着急“妈妈要紧吗?”丈夫回答“人老了,多多少少有点病,有我和姐姐在,你就放心吧。”丈夫尽管这么说,但郎平的心还是沉甸甸的。

5月中旬,北京疫情有所缓解,郎平请假去医院探望母亲。

母亲更瘦了,满头白发是那么显眼,郎平坐在病床边陪伴妈妈。母女俩拉了一会家常,母亲就催她“你走吧,回去带队训练,我没事的。”郎平与母亲依依惜别。

因为疫情影响,加上训练任务紧,此后郎平没有机会去探望母亲。母亲出院后,在家里休养了一段时间。7月初,她的病情恶化了,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

母亲弥留之际,郎平守在她身边。母亲有气无力地说“现在你成家了,妈妈也不担心了。你心里只想着工作,也要多注意身体。”

在郎平的泪眼和心痛中,妈妈安详地离世了,享年87岁。因为在疫情期间,郎平只将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几位至亲,没有通知其他亲友,郎母去世的事没有多少人知道。

送别妈妈第二天,郎平就返回国家队执教。妈妈离世的悲痛,奥运会推迟打乱了计划,加上东京奥运会一会说办,一会说不办,让郎平经历了一场炼狱之旅。

好在丈夫经常在电话里安慰开导她,郎平才没有崩溃。

2021年7月东京奥运会,郎平带领国家女排出征。因为朱婷受伤,加上美国女排故意放水,导致中国女排没能出线,这成了郎平和女排队员的心痛。

球队回国后,少数网友在网上指责郎平,说了一些过激的话,郎平没有回应。母亲生病、离世,郎平还在带队训练,为中国女排确实做到了呕心沥血,让人肃然起敬。

2021年9月,郎平的合同到期了,离开了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岗位。

郎母葬在老家苏州,郎平卸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苏州给妈妈扫墓。

她站在墓碑前,含泪告慰天堂里的母亲“妈,这辈子您为我操了太多心,为我付出太多,女儿没有在您身边好好尽孝,欠您的太多了。如果有来生,我还与您做母女,到那时,让我也为您做点事。”

到2022年1月,郎母已去世一年多了,郎平经常想念妈妈,在梦中梦到妈妈。梦里醒来,她眼里满是泪水。

母女情,一世缘。妈妈给予郎平的温暖和爱,会让郎平铭记一辈子!

身为排球教母,郎平为中国女排的崛起付出了巨大心血。虽然东京奥运会成绩不佳,但并不能否认她的付出,不能否定她为中国女排做出的贡献。

父母生病、离世,郎平都没能守在身边。尤其是母亲生病的日子里,郎平就带队在北京训练,却没能在身边守护妈妈。

妈妈体谅郎平,知道她心里装着排球,知道她的压力,但这并不能化解郎平内心的愧疚。

东京奥运成绩不佳,没能给父母尽孝,成了郎平的遗憾。

但笔者觉得,女排兵败东京,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要把责任都推给郎平。眼下中国女排又到了选主教练的时候了,盼望郎平再以各种方式为中国女排做贡献!

-END-

62岁郎平有望重新执教,与71岁教授老公住美国,一家3口很幸福

近日,中国女排结束了世界女排联赛第二阶段的比赛,在第二阶段的比赛里,中国女排面对美国队和日本队没有占据优势,最终输掉了比赛,令球迷们觉得非常可惜,而在中国女排输给日本女排之后,很多球迷都对蔡斌教练的指挥和临场应变感到不满,认为中国队明明有机会可以获得比赛胜利,可是却在不好的战术运用下输掉了比赛。

还有不少球迷非常想念郎平教练,他们认为有郎平教练在的时候,中国女排没有输给过日本队,展现出了非常强悍的比赛姿态。而在最近意大利女排向郎平教练发出了邀请,她们希望郎平教练可以前往意大利执教,对于这个消息很多媒体也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不过郎平教练大概率不会接受这份邀请,她对于执教国外球队没有太多的兴趣,郎平教练已经62岁了,年龄不断增长的她很难在比赛中给予球队更多的帮助,郎平教练也不希望自己如今悠闲舒适的退休生活被打乱,她和自己的二婚丈夫在美国生活,与自己的女儿待在一起,一家三口生活幸福简单,充满着温馨的氛围。

郎平教练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她不希望自己又陷入执教的复杂漩涡里。郎平的二婚教练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授,名字叫做王育成,王育成教授比郎平教练大了9岁,今年已经71岁了,不过从照片上来看,精神状态非常饱满,看起来非常年轻。

如今郎平教练在美国的生活自由舒适,她不会执起教鞭。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女排可以有更好的表现,希望她们能够在第三阶段的比赛里占据优势,获得比赛胜利,从而在之后的赛场上取得更多的荣誉,也希望朱婷等球员可以尽快回归,期待她们能够帮助中国女排在赛场上获得优异的好成绩。

郎平丈夫王育成多大

1月16日上午,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中国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成在京举行婚礼。郎平说,这些年在国际排坛执教,训练、比赛的节奏快、强度大,很难有机会碰到心仪的人,遇到王教授是一种缘分。

  “感觉他知识渊博、非常热爱体育,对于我们这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高危’职业,他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非常大度。在我情绪波动、压力较大的时候,给我带来宽慰和放松,有如心灵相通的老朋友。我们在精神层面有很多的共同语言,相处非常舒服、融洽。”郎平说。

  王育成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是学术界知名的宗教学者和文物鉴定专家。据郎平介绍,最早认识王育成是在一次和朋友聚会时,当时两人交流不多。一年多以后,两人又一次在和这位共同的朋友相聚时见面,了解到对方也是单身,然后慢慢相识、相知、相爱。

“铁榔头”郎平经历三段感情,在美国离婚,56岁后怎么样了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爱》张爱玲

谈及郎平,多数人心中都是一个“女强人”的形象,作为排球运动员,她是她是亚洲排球运动员中的佼佼者,被冠以“铁榔头”的名号;作为女排教练,她是“世界最佳教练”。可是她仍然是一个心中拥有柔情与智慧的女性,跨越两段感情,在第三次时,刚巧遇上了命运中的那个他。

热烈情感,理性而终

郎平的第一次恋爱是在她还在担任运动员的期间。当时的郎平仍然是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将她的精力倾注在了排球上,每日都为了她钟爱的排球事业而训练着。此时的她接触到了她第一个喜欢的男人,也是她的第一任丈夫白帆。

同为排球运动员的两人拥有着无数共同话语,每天有着说不完的话。由于两人被训练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所以只要郎平和白帆得了空闲,就总是在亲密的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坐在巴士上耳语时,就连记者也插不上话。

两个人不仅身份相似,情感也极为合拍,两人想着就这样相互扶持、一直走下去。于是郎平这段热烈的初恋水到渠成地踏向了婚姻的道路。在1986年的时候,郎平与白帆在北京饭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段情感也受到了无数人的祝福。

结婚次年,郎平和丈夫白帆一同飞往美国留学,当时他们口袋中并没有多少钱财,困苦的两人一开始甚至只能每天都吃着廉价的三明治度日。刚开始时还能坚持下去,可是过于高昂的学费让郎平陷入了窘境,促使郎平最终赴往意大利打球挣学费。

这番经历并非一帆风顺,虽然顺利地赚到了钱财,可是郎平的旧伤却复发了。这次复发让郎平思考现在的生活,她不想为了挣钱就将一切抛之脑后,于是郎平果断地离开了薪水丰厚的意大利球队,回到了美国,回到了自己的家庭中。

回到美国,两人不断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正是在这个期间,郎平和白帆有了属于他们的爱的结晶,他们的女儿白浪。可是让人觉得遗憾的是,两人的感情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聚少离多的八年婚姻生活没有让两人的情感得到升华,反而逐渐趋于平淡了。

郎平说“好像是不知不觉,但确确实实是很不愉快的积累,一点一滴、琐琐碎碎,想追究一下谁对谁错,都觉得很没有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郎平在1995年的时候收到了国家体委请她回去执教女排的通知。犹豫之后,郎平最终还是选择了担任教练,告别了婚姻。

和白帆商量过后,两人在美国办理了离婚,对于女儿的抚养权他们一人拥有一半。实际上,两人分手后仍然保持着友好的朋友关系,两人只是理性地和平分手,而如今两人也拥有属于各自的幸福生活。

无疾而终的短暂恋情

虽然第一段婚姻以遗憾告终,可是却也拥有着新的希望。抱着这个念头,郎平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事实上,离婚之后的漫长岁月中,郎平也曾经遇到过一个心仪的对象,谈过一段恋爱,那是一位政治经济学教授。这个教授是郎平在美国期间偶然遇到的,他十分热爱体育,与郎平颇为投机,双方都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就这样郎平开始了她的第二段恋情。

可是好景不长,这份感情因为郎平回国执教的原因而终结。当时的郎平希望对方能够等自己两年,可是她却被教授拒绝了。对此郎平说道“我想两年都等不了,还能过一辈子吗?”理性且智慧的郎平知道,一个不能为她等待两年的男人,肯定不是最终与她相伴一生的人。

终遇灵魂伴侣

经历短暂的感情之后,郎平就一直没能遇上那个可以让她托付一生的男人,直到2013年。而在她56岁时,如张爱玲所说,郎平“刚巧赶上了”她正确的那个人,与他步入了婚姻殿堂。在2013年,一位先生的出现改变了郎平的生活,那个叫王育成的中国社科院教授走进了郎平的心扉。

这位内敛而又稳重成熟的教授,给予了郎平充分的包容与依靠的肩膀。郎平说“刚回国执教压力很大,王老师给了我很多解压的方式,对我帮助非常大。”

与早年不同,郎平和王育成之间充满了相互理解和包容,这也许就是郎平最终选择王育成的原因了,他就是郎平的避风港,他是唯一一个可以让郎平卸下自己身上的担子,尽情依靠的男人,他不会强硬地做些什么,只是默默的陪伴,守护着郎平。

在每个具有压力的夜晚,王育成都会想尽办法安抚郎平;无论郎平去往何处,王育成都会在她身后,作为她的支柱帮助她……这些都让郎平心怀无限的感激。

王育成的陪伴与守护,激起了那个原本强势的女排教练深藏心底的柔情,让她能够非常自信地向所有人宣告自己已经找到了那个可以相守一生的伴侣。这才有了那句富含无穷幸福之意的一句“已经找到了我一生的灵魂伴侣,我可以永远依靠的肩膀。”

在结婚后的几年里,王育成自始至终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郎平,在她去美国做手术之时,王育成即使放下工作,也要一直陪伴着郎平;在郎平为当时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担任教练的时候,他也总是跟随郎平左右,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给了郎平无言的鼓励,让她能够全心全意为中国女排重回巅峰而奋斗。

虽然郎平在经历了三段感情,历时人生许多年,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才得以遇见王育成,郎平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也足够让人为她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祝福了。

从郎平的这三段感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坚强的女人身上散发的柔情和智慧。对待生活与感情,她的内心永远都有一把标尺,她不会为了钱财抛弃自己的健康;面对无法维持的婚姻她也会果断放弃,这是独属于她的人生智慧。

而对于她为之心动的人,面对她的人生,她可以努力做个贤妻良母,尽全力让自己与所爱之人的生活美满幸福,这是郎平内心的柔情,是她对生活、对自己的爱。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