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耶律阿保机认为皇后的重要性犹如西汉的相国萧何,故此将乙室和拨里氏这两个后族都赐姓为“萧”。
2、辽国皇后之所以姓萧的原因是耶律阿保机自比汉高祖刘邦,除了“耶律”这一姓氏之外,辽国皇族还有一个姓氏姓刘。
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还米有建立契丹政权之前,契丹的后族并不是都姓萧的,比如非常有名的“断腕太后”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她的姓在没有建立契丹政权之前就是“述律”。
也正是从她这一代开始,后面的每一代契丹皇后都开始姓萧了,在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的过程中,述律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耶律阿保机外出征战,他的几个弟弟想要趁机攻打耶律阿保机的大营,从而把他推下王位,这次事件史称“诸弟之乱”。
在这次政变中,多亏了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她带领着当时没有随耶律阿保机出征的老弱残兵奋力抵抗,保住了当时的大本营,没有让这些弟弟的偷袭得逞。
之后述律平在耶律阿保机回来之后,给他出了个注意,在大营之中摆下“鸿门宴”,邀请那些反对他的部落首领来赴宴,然后在宴席中将这些人一网打尽,这次行动彻底的稳定了耶律阿保机在契丹部落中的地位。
之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政权,他为了表示对自己这位结发妻子述律平功劳的肯定,也追念自己的母亲、祖母一代。便将自己的母亲、祖母一辈人全部赐予“萧”姓,从此以后整个契丹族皇族全都以“耶律”为姓氏,后族则全都以“萧”为姓氏,并且规定后世的皇族子孙耶律氏,只能与后族萧氏通婚,其他一概不许。
耶律阿保机之所以会选择萧这个姓氏,也是借鉴了汉朝的开国经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个非常喜欢汉族文化的契丹人,他建立的辽国一直以来对汉文化都非常的推崇,他最欣赏的汉族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像刘邦那样开创契丹盛世,而他觉得刘邦之所以能取得那样的成绩,丞相萧何居功至伟,所以他将契丹的后族赐姓为“萧”。
我们熟悉的萧太后指的是大辽国景宗的皇后,也是圣宗的生母,其实在辽国并不是只有一位萧太后,在辽国的历史上,皇后绝大多数姓萧,所以说会有很多位萧太后,据不完全统计萧太后有三十几人,唯独萧绰,萧燕燕是被大家所熟悉的萧太后,主要是她对大辽的功效所致。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的首领,于公元916年建立年号,国号为契丹。耶律阿保机的皇后是述律氏,耶律阿保机死后皇后临朝掌管辽国军国大权,被尊为皇太后,但她只是述律太后。
辽景宗的皇后为萧绰,是萧思温的女儿,景宗死后长子继位为圣宗尊称萧绰为太后,统领辽国江山,辅佐圣宗开创了辽国一番盛世局面。这里的萧太后便是我们所熟悉的萧太后,人人以为辽国只有这一位萧太后,其实不是的。
圣宗的皇后也是萧氏,是萧太后的侄女,在圣宗快要病死时被述律太后后人萧耨斤也就是圣宗的妃子赶出去,萧耨斤儿子继位之后,萧耨斤自立为太后,统摄国政。萧耨斤的儿子辽兴宗皇后也是萧氏,是萧耨斤弟弟的长女,后为萧太后。
从上面我们也看的出来辽国很多萧太后,非常的奇怪。在《辽史后妃传》中记载皇后家族只有乙室、拔里氏,所以说皇后出自这两个姓氏很正常,除了耶律阿保机的皇后不姓萧,因为不是这两个姓。
耶律阿保机非常钦慕汉高祖刘邦,所以耶律氏也称为刘氏,把后族的乙室和拔里比作大汉朝开国臣子萧何,所以说这两个姓氏又称为萧氏。所以才会有皇帝耶律氏也可称为刘氏,皇后姓乙室、拔里也称为萧氏。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释辽国为什么大多数的皇后、太后都姓萧,有很多位萧太后的原因了。
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一位大侠萧峰,当辽帝听到他的姓氏时,立即就明白他的出身是“后族族人”。这是什么缘故? 萧氏,其实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据记载,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位大臣叫子大心,他被封于萧邑,被称为“萧叔大心”。这就是萧姓的发端。 而在辽国,后族姓萧的原因更复杂一些。 辽国是从氏族奴隶制社会转变过来的,有一种氏族外通婚的习俗。与创立辽国的耶律氏世代通婚的是唯乙室和拔里氏二部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又认为乙室、拔里世任国事功劳极大,可比汉开国丞相萧何,遂将后族一律改称萧氏。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本人虽未改姓,但她的两个弟弟却都改姓萧了。 萧氏与耶律氏世代通婚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萧氏的女子都嫁给耶律氏,耶律氏的女子都嫁给萧氏。萧氏成为辽国仅次于耶律氏的权贵势力。有辽一朝,萧氏共有十三名皇后、十三位诸王、十七位北府宰相、二十位驸马。 做了皇帝,有时候规矩是管不了他们的,辽国皇帝的后宫中什么姓氏的女子都可能有,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萧姓。,虽然辽国也曾经有过非萧姓的后妃,太后却都是清一色的萧太后参考资料 http://blog.51ttup.com/user1/57/archives/2005/369.html
辽的皇后很大一部分都是姓萧。其实,因为耶律和萧都是契丹一族的大姓。契丹萧氏的祖先称审密氏,至于这个审密氏为什么后面改姓为“萧”,有很多种传说。之所以辽的皇后都是姓萧的,可以从《辽史·后妃传》的记载中得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之后,萧氏的祖先审密氏,又分为拔里家族和乙室己家族,这两个家族不断地跟耶律氏联姻,两大家族的结合,对于耶律氏继续强大,有很多帮助,所以,萧氏也是辽国中仅次于耶律氏最强大的家族。
在文学作品中,与北宋的杨家将对阵的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为萧思温之女,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因为《杨家将》一门忠烈的故事深入人心,随着文学作品在民间的传播,所以“萧太后”一般指的就是萧绰,在文学作品中,她掌权期间,与杨家将对阵多年,是一个反派的形象。
萧太后一般指的是萧绰,她小字燕燕,在辽景宗耶律贤继位之后,萧绰先是被封为贵妃,继而册立为皇后,生下辽圣宗耶律隆绪、梁王耶律隆庆、楚王耶律隆祐、长女齐国公主耶律观音女、次女卫国公主耶律长寿女、幼女越国公主耶律延寿女。在辽景宗在位的时候,萧绰就已经可以参与军国大事,在耶律隆绪继位之后 ,萧绰尊为皇太后,开始了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她虽然有很多的争议,还是一个很有才干的女性,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涉及萧太后的经典文学作品或者是戏剧曲目有《澶渊之盟》、《四郎探母》、《雁门关》等等。
萧氏与耶律氏世代通婚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萧氏的女子都嫁给耶律氏,耶律氏的女子都嫁给萧氏。萧氏成为辽国仅次于耶律氏的权贵势力。有辽一朝,萧氏共有十三名皇后、十三位诸王、十七位北府宰相、二十位驸马。
作为贵族,大多皇帝都要赐予官衔,所以就可以见到这样的盛况——辽朝的宰相、王侯、驸马、大臣等等都是姓萧或者姓耶律。辽朝可真所谓是萧氏和耶律氏的天下。
实际上辽国从建国到灭亡的二百多年里,除了从后唐抢来的汉人宫女甄氏被辽世宗破例立为皇后外,其余的十八位皇后都姓萧。这其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定下“澶渊之盟”的辽景宗皇后萧燕燕,还有辽宗皇后美女诗人萧观音等。
皇族的姓氏是根据地名自创的,而后族的萧氏的由来就更传奇了。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刘邦,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又认为与耶律氏世代通婚的乙室、拨里氏功劳很大,可以跟大汉开国丞相萧何相比,于是将后族改称萧氏。
辽国是从氏族奴隶制社会转变过来的,有一种氏族外通婚的习俗。与创立辽国的耶律氏世代通婚的是唯乙室和拔里氏二部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又认为乙室、拔里世任国事功劳极大,可比汉开国丞相萧何,遂将后族一律改称萧氏。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本人虽未改姓,但她的两个弟弟却都改姓萧了。
“耶律汉室之宗刘氏也 ,世娶兰陵……”
“世娶兰陵”中的兰陵指的是兰陵萧氏,也就是千古名相萧何的后代。
萧何本是沛县人,跟刘邦是同乡。汉朝建立后萧何因功封爵,后代因罪失去爵位,其中一支迁到兰陵,兰陵萧氏从此繁衍壮大起来。其中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是萧何的第二十四世孙,南梁开国皇帝萧衍为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
辽代后族以萧为姓氏也使得萧氏这个大家族更加辉煌壮大。
大家平时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有关于辽国的历史,就会发现这里面的太后和皇后基本上都是姓萧,所以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这个姓氏从辽太宗开始就已经册封了,并且在相关的历史中也有非常明确的记载,说辽国的皇后都是从乙氏还有拨里氏里面选择的,这两个姓氏都被赐姓为萧。
辽太祖叫做耶律阿保机,这个人在建立了政权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妻子的功劳,就追封自己的母亲,还有祖母这一代。辽太祖觉得刘邦之所以能够建立如此伟大的工业,开创了大汉盛世,丞相萧何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就把自己的母亲还有祖母全部赐姓为萧。自此之后,契丹皇族的耶律士的后人全部都姓萧,并且子孙的后人都规定,耶律氏的人后人只能够和姓萧的人通婚,其余的都不可以。
所以在辽国,只要有姓萧的这个姓氏,就算不能够当皇后,也肯定是皇家的子孙。例如在《燕云台》这部电视剧中,萧绰的原型就是萧燕燕,萧燕燕的母亲同样也是身份尊贵,是辽太宗的女儿也是燕国的公主,当时辽太宗看上了萧思温这个人,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萧思温也成为了驸马。后来因和公主和萧思温两个人生了三个女儿,在《燕云台》这部剧中分别是萧胡辇、乌骨里,还有萧燕燕。
契丹这个民族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游牧民族,后来建立的政权,所以耶律这个姓还有萧这个姓和其他的游牧民族有非常大的不同。契丹族最早的时候是非常倾心于汉文化的,所以这个民族和其他民族相比的话,是汉化程度最快也是最好的一个游牧民族,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做了非常大的贡献。一直等到辽朝灭亡了之后,很多耶律还有姓萧的人也逐渐的融入到了汉族还有女真族中。
《燕云台》里有后族和皇族,萧胡辇、乌骨里和萧燕燕都是后族女子,她们注定将来要嫁入皇族,了解辽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辽国皇后大部分都姓萧,这是什么原因呢?耶律氏和萧氏联姻是一种祖制吗?
辽国从建国到灭亡共经历了218年,出过九位皇帝,907年,阿保机成为契丹族首领,947年耶律德光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大辽,1125年被金朝所灭。
值得一提的是辽朝皇后基本都姓萧,除了耶律阮立汉人甄氏之外,其余几位皇后都姓萧,这是怎么回事?契丹族本来是没有姓氏的,直到阿保机变家为国后,耶律才成为皇族的姓氏,而皇后姓萧,比如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是萧氏,他还有个妃子也姓萧。
辽朝的开国之君耶律德光的皇后是萧温,他有位宫人同样姓萧。辽朝最著名的皇后则是耶律贤皇后萧绰,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萧太后,由此可见,辽朝皇后姓萧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所以萧氏被尊为后族,耶律氏是皇族,后族女子都是要嫁给皇族男子为妻,这也就是为什么辽朝皇后大部分都姓萧。
这一切跟阿保机有着莫大的关系,阿保机非常推崇汉族文化,放在现在就是个“汉粉”,他饱读诗书,效仿汉制, 他的偶像是刘邦,也知道萧何是辅佐刘邦治理天下的忠臣,就把对契丹族有功的大臣赐姓“萧”,从那之后萧氏就成了后族,地位仅次于皇族耶律氏,为了把尊贵的血液传承下去, 后族只能跟皇族通婚,所以辽朝皇后都出自萧氏一族。
《燕云台》里萧胡辇嫁给了耶律罨撒葛,乌骨里嫁给了耶律喜隐,萧燕燕嫁给了耶律贤,成为辽朝皇后,由此可见,辽朝皇族和后族联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电视剧如此,历史也是如此。
辽朝历史上的外戚一族全都姓萧,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契丹皇帝赐的姓氏,辽朝当时汉化很深,所以希望外戚能够像当年的萧何辅佐刘邦一样,故而赐姓萧。萧姓的权力地位仅次于耶律姓,几乎是国姓,这和历史上有名的萧太后萧燕燕没有太大关系。
辽朝是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的风俗习惯跟汉族有巨大的差别。比如辽朝的皇族姓耶律,建立政权后,有些贵族就改了汉姓。受汉族文化影响,他们认为赐姓是获得恩宠的体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仰慕刘邦和萧何的故事,所以给自己改姓刘,自己的皇后述律平改姓萧,并且为了感谢皇后及其家族为国家做的贡献,留下遗言,皇族只与萧氏通婚。所以辽朝历史上,除了辽世宗耶律阮,曾经立了一位汉人皇后甄氏外,其余的皇后都姓萧。
有别于汉族,他们不止赐给述律氏萧姓,其他的贵族如,拔里、乙室也被赐予萧姓。因为耶律阿保机出身契丹遥辇部落,原先部落里的八大部落,就相当于汉族的八大家族联盟,本来部落首领是轮流做的,被耶律阿保机垄断后,原始的选举制度被强权的世袭取代了。为了笼络人心,阿保机登基后,赐乙室、拔里氏为国舅姓萧氏。
这就可以看出,皇族与萧氏的联姻是契丹贵族内部联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萧氏皇后,也是来自与各个契丹贵族家族,并不单一指哪个贵族,这就平衡了内部的矛盾。我们熟悉的萧太后只有杨家将故事里的萧太后。这位萧太后名叫萧绰也就是萧燕燕,是辽景帝耶律贤的皇后,一生传奇。
在景帝在位时就便显出了优秀的军事天赋,后来辅佐两任幼主,两次亲征,甚至打败了赵光义御驾亲征的北宋军队,檀渊之盟也是这位萧太后签订的,不胜而胜的辽朝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了巅峰。辽朝的皇后因为出身高贵,封号也是可以天字为号的,这就反应出来在未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时,游牧民族的女性更容易获得更高的地位,这可能也与他们自身的民族特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