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候涛刚就成为了副教授、26岁的李晟曼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女博士,成为了广大年轻学习的榜样。90后的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学识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值得我们尊敬和佩服。这也正印证了一句古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正是这些青年的力量让我们感觉祖国的未来更有希望,国家也会更加的强大。
这两个有志青年之所以能够取的这样的成就,是他们的志向远大。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们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目标明确,坚定地朝着理想而奋斗;,他们意志顽强。想要成绩一番事业是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会很多。所以这两个90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他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结果;,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想要自己的人生有所不同,年纪轻轻就成为副教授,这与他们的的勤奋和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一、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这两个90后年轻人能够年纪轻轻成为副教授,与他们个人的的崇高理想是分不开的。他们总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并且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进。这也是很多人能够成功的原因。
二、有着顽强的意志。年纪轻轻成为副教授的两个人肯定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也正是这些艰难和挫折历练了他们,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人生的挑战,勇敢的突破和战胜自我,取得现在的成就。
三、不断地努力和学习。这两个90后能够在20多岁就成为副教授,与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勤奋是分不开的。古语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付出了才能有所收获。勤劳和努力也是他们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你觉得现在的90后怎么样?
26岁的女博士并非是通过关系应聘的副教授,而是凭借的自己的真本事。
前段时间,有人通过湖南大学官网看到,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要知道,李晟曼今年只有26岁,26岁就成为了副教授,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这也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她是不是通过关系上去的?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事实上,抱有这种看法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26岁实在是太小了,而且想要评选副教授的话,是要看学术成果的,26岁能有什么成果?
事实上,李晟曼能够成为湖南大学的副教授,并非是靠关系,而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她的官方简历,她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根据湖南大学的介绍,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获得台积电公司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李晟曼还先后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荣誉。不仅如此,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网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诚信前行”国奖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在这篇文章中,就有关于李晟曼的内容。
李晟曼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自己的博士时期的科研经历,她表示,在三年的时间里,她一直都忙于做实验,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实验室来回奔波,后来实验成果也被发表在了《Nature Materials》上。李晟曼也表示,最开始的时候,她的稿子是被拒绝的,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对方还是接收了,并且最终成功出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晟曼是有着真才实学的,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克服一切的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李晟曼现在只有26岁,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能够聘为副教授,是学校对她的一种认可,也是她实力的证明。
26岁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成为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她背后的努力值得很多人的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讲一下到底这位女中豪杰做了多少的努力。
据了解,这位女博士不仅学历高,有才识,而且颜值也非常的高,真是让很多人酸了,怎么有这么完美的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李晟曼,大学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能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可以说这个女生也是非常牛了,因为这个学校虽比不上清华北大的名气,但也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
李晟曼在大学期间,获得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可见她之所以获得这个博士,是因为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导师的肯定,据了解,在李晟曼发表了多篇论文,以及在国际上一些领域做过报告后,有很多大型的企业来找她,希望能挖掘到她这样的人才,就比如台积电的多家企业,就非常希望李晟曼能加入到他们之中,她没去,她想做的还是在她的领域继续研究。
她最近研究的纳米技术正是我国现在最稀缺的资源,华为需要这样的人才,在哪研发都是一样的,做学生的导师可能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她表示在研究生期间,三年日复一日的做实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扎根于实验室,有时吃饭睡觉都是同一个地方,在研究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一点一点的解决,积淀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她也说过当我们在科研中遇到失败或者过不去的砍时,要勇于直视困难,不要因为太难感觉自己做不到,我们要做的就是突破自己的极限,努力克服它,在科研的路上肯定不是顺顺当当的,只有怀着永不放弃的心态,我们才能创造出新的成果。
每个人的26岁都不一样,可能现在有的人26岁是已经结完婚在家里照顾孩子了,有的人还在事业的迷茫中,还有的人已经获聘高等大学的副教授了,有时仔细想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真的挺大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记者8月8日查询发现,湖南大学官网近日更新教师信息显示,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晟曼的官方简历显示,她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方面介绍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获得台积电公司的关注。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7月,“如何看待湖南大学(985)李晟曼只有26岁且没有海外经历直接拿副教授职称?”的话题就已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引起讨论。
,李晟曼曾获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荣誉。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网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诚信前行”国奖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其中李晟曼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
李晟曼讲述她整个博士生涯的科研经历持续三年日复一日的实验,每天两个实验室的来回奔波,积淀了今天的成就,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李晟曼还展示了自己科研经历从一开始的研究测试,到后来写文稿、画图,再到后来的投稿被拒,被成功接收和出刊,过程跌宕起伏。她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科研遇到坎坷时,要勇于直视困难从而克服它们,而不是通过小套路来欺骗自己。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浪强。我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的天才博士,这群仅仅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却是我国未来科技学术的领头羊。而26岁的李晟曼也被特聘为湖南大学副教授,甚至曾经发表过十余篇的sci论文,受广大网友的关注,甚至有人怀疑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李晟曼被特聘为湖南大学副教授
我们可以直接去百科上搜一下,这些消息都是真的,她不仅发表过十余篇的sci论文,而且在26岁的时候就被特聘为湖南大学的副教授,湖南大学的官网上已经明确写出。当代的年轻人真的很厉害,不论是华为的四大天才少年,还是这位26岁就被聘为湖南大学副教授的李晟曼,这些人的成绩,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绝对没有水分。
天才少年群出华中科大华为的四个天才少年和李晟曼副教授身上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人绝大多数毕业学校都是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实力十分强大,是腾讯和华为校招的最主力的输出点,为什么这些仅仅不到30岁的年轻人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和他们的努力分不开关系。
天才更善于思考,勤于努力其他好的大学也会有出现很多天才,这些天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思考,刻苦努力。很多的天才,从小时候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们对于一些事情想的更深,尤其是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他们会拓宽知识面,想到更多的可能性,并且积极的去解决这些未知的东西。而且这些人都是十分努力的,很多人在初高中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还在自学了其他东西。大学的他们更是十分出彩优秀,不仅仅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而且帮助老师完成各种各样的科学项目,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所以李晟曼的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她夜以继日不断努力的结果。
这名26岁的女博士近期引来了大家的诸多关注,大家的关注点在于这个人26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在一般人看来,26岁刚刚是硕士毕业的年纪。她却拿到了博士学位,说明在读书期间她可能跳级读书,并且学习成绩是非常优秀的。
这名26岁的博士叫李晟曼,出生于1994年,是工学博士,目前在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副教授。李晟曼2015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后入职到湖南大学。从她的简历来看,她跳过了三年的硕士时间直接从本科跳到博士,说明她本身的专业实力非常强,因为本身华中科技大学就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学校。
优秀的人果然十分优秀。她们用更少的时间完成了读博,这是许多人都羡慕不来的,因为读书是要完全靠自己,只有自己发愤图强,好好努力才能够获得好成绩。华中科技大学是许多高考学子的梦想学府,李晟曼在高考时就能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说明她本身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不错,而且能从本科直接跳到博士,也说明她在本科期间的表现优于常人,不然的话学校是不会给她这样的机会的。
别人的优秀我们只能看新闻一饱眼福,优秀的人只占总人群的一小部分,大多都是普通人,只要我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不平凡的人。每一个岗位都需要人来参与,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我们尊敬优秀的人,也向往成为优秀的人,但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知道优秀的人毕竟是少数。
近期,26岁的女博士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这位受聘的女生李晟曼是今年6月刚毕业的华中科技大学女博士,长相姣好,没有教学经验以及海外的留学经验,很多人知道她被受聘湖南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时,就开始表示质疑和疑惑,为什么她这么年轻就可以被聘为大学的副教授呢?
一. 付出与回报是对等的李晟曼的本科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的,虽然学校的名气没有清华北大的大,它们的实力也是很强的。华中科技大学实际上已经是国内顶尖科技人才的摇篮,培育出的优秀人才不再少数。李晟曼在校学习期间的成绩是很优秀的,之前曾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过十余篇论文,引起了国际知名企业“台积电”的重视。 这就说明她在这个专业的能力以及学术能力是很强的。如果没有同等的付出与努力,那么她也不会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二.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很强成功的人往往不一定是死读书的人。真正会懂得学习的人其实是会权衡生活和学习的,李晟曼在华中科大期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情商很高,沟通能力也很强。她还也是一位体育健将。她曾经拿到过马鞍山冬季5000米长跑冠军以及多个羽毛球比赛冠军。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使得她的生活很自律,有多元化的思维。,比较幸运的是,她在本科期间已经明确了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就使得她有动力去努力。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光鲜亮丽的,背后的付出与努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厉害的人靠的都是自己的自律以及个人的努力换来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关注别人的成功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最近网上的热议话题是26岁的工学女博士李晟曼已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很多网友都很好奇这位90后女博士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才会获得湖南大学的副教授一职。我们可以想象李晟曼之所以能成为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她的能力一定是十分优秀的,不然这一职位也肯定和她无缘。
我们可以在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上发现这位女博士的信息,她的官方简历上显示,她在2015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毕业,在同一年选择直博继续在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就读。也就是在今年六月的时候被授予工学博士的学位,正式成为一名女博士,紧接着在七月份到时候,便入职了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了副教授。
如果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可以成为副教授,那想来很多人都会去读博了。不过,李晟曼之所以能取得湖南大学副教授一职,这和她三年如一日的科研经历有关的。她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当你遇到坎坷的时候要直视困难选择克服它们,而不是通过一些小手段来蒙骗自己。
只有26岁的李晟曼曾在很多比较有学术权威的网站发表SCI论文十多篇,在2019年的时候参加了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她因为优秀的口头报告获得了台积电公司的青睐。除此之外,她还获得过很多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诸多荣誉,由此可见她在学术上的研究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不过,同样身为90后的我们看到如此优秀的她,应该也会激励我们的斗志吧,只有不停地向前才能发现更广阔的天空。
曾经被贴上“特立独行”、“垮掉的一代”标签的九零后,慢慢开始在社会上崭露头角,也渐渐有更多九零后得到人们的认同。
李晟曼是一位出生于94年的女孩,今年26岁的她被聘为湖南大学的副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这一消息的传开,也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据了解,李晟曼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高二时候的她就参加了高考,并且后来被著名的华中科技大学录取。2015年李晟曼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了工学类的学士学位;本科毕业的当年李晟曼直博,专业依旧是本科时她所就读的专业;她于2020年顺利毕业,获得了工学类的博士学位,并且毕业后的一个月,她就被湖南大学聘请为学校的副教授了。
在校期间,李晟曼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过各种奖学金;李晟曼对待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她在读博的时候非常辛苦,每天三点一线,除了自己住的地方,李晟曼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实验室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晟曼的刻苦钻研下,她写的论文终于发表在一个著名学术期刊上。
除了学术科研以外,李晟曼也非常喜欢运动,就算是艰苦的读博时期,李晟曼也固定每周都会在实验室附近进行夜跑锻炼身体,并且号召她的同学和她一起锻炼。2015年李晟曼获得过马鞍山地区的一个长跑比赛的冠军。除了跑步,李晟曼还非常喜欢打羽毛球,并且也获得过很多关于羽毛球比赛的奖。
而26岁就被聘为大学副教授的李晟曼,也因为年轻而遭到过质疑。但现实中,年龄与能力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也碌碌无为,不知道自身价值也不懂得如何提升自己;而李晟曼虽然年轻,但她的能力完全匹配得上副教授这个称号。年轻人也应该向她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就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