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自《霸王别姬》后再无被人称颂的电影,当初的《无极》引来多少骂声,而陈凯歌本人的回应是“五年之内无人看得懂无极。”现如今十三年过去了,对于《无极》很多人已经不像当初那么排斥,开始接受和分析电影想要表达的意思。2017年上映的电影《妖猫传》,虽然没有像《无极》一样被人踩到底,相较于陈凯歌用六年时间,还原了一个长安城的用心来说,观众们并没有那么买账。但我属于买账了的那种。电影着实惊艳到了我,那一场“极乐盛宴”的荒诞妖娆,那个让后人无限遐想,却永远无法窥见的绝代佳人,还有那些为执念痴疯癫狂的样子,是导演陈凯歌借空海的眼,向我们展示了,让他魂牵梦萦的那个地方,那个故事。
黄轩身上一直有着一股文弱书生的儒雅气质,这次出演白乐天,展现了完全不一样的面孔,痴狂痴迷的状态。白乐天一直被李白的光环掩盖,而他自己又是一个对作诗异常执着的人。他写了一部关于皇上的诗,世人皆知的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白居易只求笔下无假话,可是越写越没有底,因为他对这段爱情佳话存有疑问,正是因为这疑问猫妖才找上了白乐天,一步步引导他探究事情的真相。白乐天一开始是相信眼前的幻觉的,他相信猫妖会说话,相信瓜农一架子的瓜,当猫妖告诉他长恨歌的爱情故事是假的时,他又不信了,因为他害怕自己付出心血写的诗,到头来只是一篇谎话。只有知道杨玉环的真实死因,白乐天的诗才能继续。从陈云樵追查到陈玄礼,从阿部仲麻吕的日记里发现了历史的真相。他心心念念的爱情故事是假的,但好在里面的情是真的,有人真的如此爱过杨玉环。
其实白龙才应该是整部影片的男主人公。从最开始出现的那只黑猫,再到清瘦的白鹤少年,是他一直守护在杨玉环身边,也只有他对杨玉环念念不忘。电影对于白龙执念于杨玉环的前因铺垫太少,很多观众看完却觉得太过突兀。其实这就是一个血气少年对女神的执念,白龙认为杨玉环懂他。极乐盛宴上,两个少年打赌女神会不会和他们说话,这份仰慕溢于言表,对于能够自信的在女神面前表演幻术的丹龙,白龙的语气里透着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得知白龙身世后,女神无心的话烙在了少年的心理,两人都是从小寄人篱下,所以别人的好一点一滴都要报答。于是女神点滴的好,白龙用了三十年来还。杨玉环在石棺中的惨状无疑刺激了白龙,那份爱慕被激发扩大。当时的白龙了解了世间的黑暗,觉得所有的人都背叛了杨玉环,而一心守护杨玉环的自己此刻变成了孤家寡人。丹龙临走时问白龙,除了我你还有谁?白龙的回答是,我还有她。白龙始终相信杨玉环会活过来,日复一日的孤独和痛苦折磨着少年的心,复仇成了最好的宣泄途径。当所有的欠债都已偿还,空海的话点醒了白龙,杨玉环和他一样,不是那个身体已经很久了,杨玉环已经死了。白龙少年一直苦苦执着的肉身是假的,她不是杨玉环,但少年对杨玉环的仰慕是真的。我一直不认为白龙对杨玉环是爱情,更多的应该是懵懂少年对女神的憧憬。
抛开历史不谈,因为真相谁也不清楚,影片中的李隆基无疑是最大的幻术师。他在极乐之宴上和前来向杨玉环告白的阿部仲麻吕说,我和杨玉环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无论什么时候,贵妃都不会是一个人。他不停地借助自己的地位、权势向世人展现他对杨玉环的爱,他让所有人包括杨玉环和他自己都陷在这个名为爱情的幻术当中。可笑的是,当陈玄礼要杀杨玉环时,李隆基还在拼命维持着幻术。曾经在极乐之宴上,皇上用轻蔑的口气赐给阿部的四个字“极乐之乐”,那就是皇上的执念,驾驭所有人的快乐,而杨玉环恰是这份快乐巅峰的象征。只是当山穷水尽连皇位都保不住时,李隆基需要的不再是这份象征,而是打破自己与杨玉环白头偕老誓言的借口,可能还愿意编尸解大法这样一个借口哄骗杨玉环,说明他对杨玉环还存有一丝爱意。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是假的,但他对作为盛唐标志的杨玉环所表现的爱是真的,只是失去了盛唐,这个标志也就没了作用。
杨玉环的一生跌宕起伏,无论是在戏里还是戏外。我们无缘窥见杨玉环的真实容貌,只能从诗句里读到她的倾城色,她的回眸笑,她的颠倒众生。电影中的杨玉环脸上始终有着淡漠的不食人间烟火气息,是因为他明白所有人对她的爱都是虚无的,就像爱一朵花,爱一幅画,爱身边的小猫小狗,她在众人眼中就像是一个绝世的物件。她因为李隆基的宠爱被推到了至高点,她疲惫、厌倦、恐惧,但她无处可逃。茅屋内的尸解大法是她给众人施的一场幻术,所有人都以为她不知道真相,实际上最明白的就是她,她的叔父兄弟都已经惨死,大势下李隆基已经无力保她生死。杨玉环的执念就是爱,她渴望被别人爱。生死关头她还不忘问阿部在极乐之宴上要说的话,她希望在临死前再听一次爱的告白,而离开给她无限宠爱的李隆基,她将失去所有的爱,所以阿部要带她逃到日本时她拒绝了,所以在同意尸解大法后转身又给了李隆基那个香囊,她愿意陪李隆基将这个恩爱夫妻的戏码演到,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爱过,被爱过。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是假的,但她渴望被爱的心是真的。
空海一个日本来的和尚,是唯一一个不执念于杨玉环的人。作为一个出家人,一个外来者,他有着旁观者的清醒,他能看穿幻术,却领悟不到幻术中的真假,所以苦寻无上密是他的执着。很多网友说领悟不到染谷将太迷之微笑的点在哪。我的理解,这是一种自以为对世事了然于心的微笑。他有着僧人看破红尘后的通透,但这通透其实是他自以为的,就像他理解不了暴风雨中母亲的宁静一样,所以笑容里既有苦涩又有了然。当他发现能够从妖猫和幻术里参透无上密时,他的执着心让他和白乐天穿过水中树林,找到了古墓,发现了杨玉环的生死真相,也发现了无上密的真相。其实,瓜农也就是丹龙已经对他说过,幻术里也有真相。海上那位母亲为何可以如此镇定,说不恐惧是假的,因为怀中安睡的孩子而鼓起的勇气是真的。
初看这部影片时,本来决定给三颗星的,华丽的画面配上凌乱的叙事风格,完全摸不清头脑。当我二刷的时候,以前一带而过的地方成了关键线索,谜团一个个解开,故事的主线逐渐清晰。这是所有人自己的故事,而每个人又在别人的故事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耐心观看,细细品味的人才能感受到影片的精妙。二刷后,给他升到了四星,心中仍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杨玉环长的和白居易画的一样?一部电影能够让人看了又看,可能就是他的魅力。,我很想去看陈导盖得等比长安城,希望到时不要满街的小吃才好。
本部分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 !
妖猫传是删减了,在《猫妖传》中,由于张雨绮的一段表演尺度有点大,为了通过广电的审核,所以删减了该部分内容。
一
“妖猫传”画面是真美,浓墨重彩,浮金流艳,花大价钱勾勒了一个如夜游的牡丹般阴郁华丽的盛唐。 唐朝可谓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一个中国梦的折射,泱泱大国,万国来朝,开放包容,各族团结。说到唐朝,就避不开杨贵妃,避不开武则天,女人这类生物,真是妙极,有了她们,寂寞的王廷就变得活色生香 。说来奇怪,为何那么多缠绵悱恻,才子佳人的故事都发生在古代呢?我猜想是因为古代科技不发达,没有什么电子游戏,也没有电视可看的缘故,只好写写诗,谈谈恋爱了。
妖猫传,一个狂狼诗人和一个看起来高深莫测总爱挂着迷之微笑的和尚倾力出演的探案故事。皇帝怎么死了,猫怎么会说人话,原来这一切都和杨贵妃有关啊,这就顺利引出主题了,那杨贵妃又是怎么死的哎,最近的电影,透着一股子薄暮之气,穿越阴阳界曾祖父之死? - “寻梦环游记”,天才梵高之死 - “至爱梵高”,一代美人杨贵妃之死 - “妖猫传”,追忆我死去的似水年华 - “芳华”, 在此,我想呼吁电影界关注民生,关爱国民生活,再拍一部“活着”来打打鸡血,生活本身,就如此艰难了,就不能关注一下我们怎么活么 ?
“妖猫传”太脱离现实了,真的不感动,美人如花隔云端,我们歌颂美,感动于美,现实生活中,莫不是出卖美色换房子车子的事情,美丽已经变得不稀奇,并且可以被量化。杨贵妃多美,除了美,还表现了什么?少年白龙又为何爱她爱的死去活来?就因为她美么? 全片看来,人物轻飘飘的,没有他们生活的难处,没有他们的挣扎与哀愁,少年陈凯歌眼里的爱就是这样纯洁的少年气,纯洁的让人无话可说。这纯洁,太轻了,轻的没有丝毫厚度 。
看完霸王别姬再看陈凯歌导演的其他电影,我总有一个疑问,霸王别姬到底是谁拍的?他后来的电影都很努力,但怎么用力都少了什么。再也不是大师手笔,再也没有惊才绝艳。
如果一个人太忧郁深沉,他就会爱那些单纯而快乐的东西,仿佛靠近就会使他也变得快乐,变得单纯。 有思想很好,那样生活的太不快乐了,所以古往今来,艺术家们是痛苦的,他们不被理解,对生活决绝而深情。正是由于这些特质,他们的作品是有情感和生命力的,这使得艺术家们自己也流芳百世 。平庸的人类太多,这些。痛苦的人类就是人类瑰宝了如果一个艺术家失去痛苦,失去敏锐的感知,他也就江郎才尽了。流于浮华表相的作品,可以打动视觉,却无法长留人心。自称少年陈凯歌的那个人,早已不是昔日陈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