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秋先生入室弟子主要有
王蓉蓉、赵秀君、张萍、董翠娜、蔡英莲、张学敏、薛亚萍、杨春霞、杨淑蕊、雷英、王婉华、关静兰、孙淑珍、刘明珠、张晓虹、彭泽林、王丽华。
扩展资料
张君秋丽质天成,扮戏有雍容华贵之气,嗓音清脆嘹亮,饱满圆润。在演唱上吸取了梅兰芳的甜,程砚秋的婉,尚小云的坚,荀慧生的绵,合四大家之长而一。
形成了张君秋所独具的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演唱风格。其歌喉之佳,名列“四小名旦”之冠。他在演唱上的特点,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唱法上灵活多变。
一是创制新腔,在演唱上他注重以调节气息的方法控制声音的变化,高、低、轻、重,各类声音他都唱得完美自如,寓华丽与端庄,
在典雅中见深沉,所谓涵腔唱法。无论在唱法上、创新腔上,他都遵循着从人物出发,为抒发角色感情的需要这一原则。
张君秋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有近百名之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男旦吴吟秋、温如华、上海京剧院的李炳淑、北京京剧院的杨春霞、山东的薛亚萍、董翠娜、张萍北京的杨淑蕊、王蓉蓉武汉的王婉华、彭泽林天津的雷英、张学敏、赵秀君、刘明珠、李近秋、河北的宋玉珍,王丽华、四川的尹桂梅,大连的马忠月
日场
徐孟珂(《活捉三郎》饰张文远)、郭睿玥(《穆桂英挂帅·捧印》饰穆桂英)、范永亮(《碰碑》饰杨继业)、赵群(《望江亭》饰谭记儿)、安平(《坐寨·盗马》饰窦尔墩)、王佩瑜(《捉放曹》饰陈宫)
夜场
刘军(《挑滑车》饰高宠)、熊明霞(《捧打薄情郎》饰金玉奴)、胡璇(《傅氏发配》饰傅氏)、李国静(《宇宙锋》饰赵艳容)、严庆谷(《时迁盗甲》饰时迁)、李军(《宋江题诗》饰宋江)
2001年1月9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在长安戏院举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潘震宙、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牧、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评委出席了闭幕式并向获奖演员颁奖。此次演出共有144位演员分成25台节目进行评比展演,经过评委会的评选,荣誉奖和一、二、三等奖各有得主。
获奖名单
荣誉奖
王蓉蓉(北京京剧院)
邓敏(中国京剧院)
江其虎(中国京剧院)
张克(天津青年京剧团)
张火丁(中国京剧院)
李军(上海京剧院)
李胜素(中国京剧院)
李海燕(中国京剧院)
孟广禄(天津青年京剧团)
赵永伟(中国京剧院)
赵秀君(天津青年京剧团)
闫巍(天津青年京剧团)
董翠娜(烟台市京剧团)
一等奖
刁丽(中国京剧院)
王艳(天津京剧院实验团)
王小蝉(河北省京剧院)
王东华(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王佩瑜(上海师大表演艺术学院)
王桂荣(锦州市京剧团)
冯蕴(沈阳京剧院)
石晓亮(天津青年京剧团)
刘建杰(山西省京剧院)
刘桂娟(天津青年京剧团)
吕昆山(中国京剧院)
孙慧珠(大连市京剧团)
安平(上海京剧院)
年金鹏(北京京剧院)
朱强(北京京剧院)
江峰(湖北省京剧院)
严庆谷(上海京剧院)
宋小川(中国京剧院)
张军强(青岛市京剧团)
张淑景(北京京剧院)
张慧芳(湖北省京剧院)
李玮(吉林省京剧院)
李洁(江苏省京剧院)
李红宾(北京京剧院)
李红艳(北京京剧院)
李宏图(北京京剧院)
李佩红(天津青年京剧团)
李国静(上海京剧院)
李晓兰(北京京剧院)
李淑兰(维坊市京剧团)
杨少彭(北京京剧院)
范乐新(南京市京剧团)
郑佳艳(浙江京昆艺术剧院)
金喜全(中国戏曲学院)
胡璇(上海京剧院)
赵群(上海京剧院)
耿巧云(中国京剧院)
袁慧琴(中国京剧院)
郭文华(维坊市京剧团)
常东(沈阳京剧院)
康云翔(陕西省京剧院)
黄炳强(中国京剧院)
程联群(重庆市京剧团)
董圆圆(北京京剧院)
裴永杰(吉林省京剧院)
二等奖
尹松涛(中国京剧院)
王萍(吉林省京剧院)
可双(锦州市京剧团)
刘军(上海京剧院)
刘露(成都市京剧团)
孙亮(中国戏曲学院)
朱福(云南省京剧院)
朱玉峰(乌鲁木齐市京剧团)
阮学东(福建省京剧团)
严阵(江苏省京剧院)
吴爱民(河北省京剧院)
张威(中国京剧院)
张晶(天津青年京剧团)
张丽媛(北京京剧院)
张馨月(中国戏曲学院)
李师友(北京京剧院)
李红梅(中国京剧院)
李晓玉(云南省京剧院)
李继春(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
杨淼(中国戏曲学院)
杨占凯(锦州市京剧团)
杨雪斌(吉林省京剧院)
陈长庆(德州市京剧团)
周天(江苏省京剧院)
罗戎证(浙江京昆艺术剧院)
范永亮(上海京剧院)
姜玲(德州市京剧团)
姜艳(浙江京昆艺术剧院)
姜亦珊(天津京剧院实验团)
赵永墩(中国京剧院)
项星(湖南省京剧院)
凌珂(湖南省京剧院)
卿松(成都市京剧团)
贾艳丽(山西省京剧院)
郭伟(北京京剧院)
郭睿玥(上海师大表演艺术学院)
高颂(成都市京剧团)
扈金娜(河北省京剧院)
董宏利(吉林省京剧院)
韩冰峰(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靳学斌(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熊明霞(上海京剧院)
管波(中国京剧院)
翟萍(山东省京剧院)
翟墨(北京京剧院)
谭晓令(中国戏曲学院)
颜蓓(贵阳市京剧团)
魏建海(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魏积军(中国京剧院)
三等奖
马少敏(甘肃省京剧团)
马翔飞(攀枝花市京剧团)
方未艾(浙江京昆艺术剧院)
王燕(宁夏京剧团)
王琳琅(大连市京剧团)
包飞(北京京剧院)
史兰云(大连市京剧团)
刘小荣(淮阴市京剧团)
张欢(黑龙江省京剧院)
张强(陕西省京剧院)
张薇(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张丹露(中国戏曲学院)
张虎彪(重庆市京剧团)
张晓波(湖北省京剧院)
李昕(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李青(济南市京剧团)
李静(云南省京剧院)
李璨(湖南省京剧院)
李为群(江苏省京剧院)
李保良(济南市京剧团)
杨妍妍(黑龙江省京剧院)
周利(重庆市京剧团)
易燕(湖北省京剧院)
松岩(风雷京剧团)
林涵(哈尔滨市京剧院)
苑瑞芳(河北省京剧院)
赵新田(山西省京剧院)
徐畅(中国京剧院)
郭瑶瑶(中国戏曲学院)
都金玲(哈尔滨市京剧院)
崔延龙(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康静(北京京剧院)
唐雅丽(成都市京剧团)
盛海宁(江苏省京剧院)
黄华(中国戏曲学院)
舒桐(中国京剧院)
2003年5月1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初一日,19时15分2003年五一大型京剧演唱会举办
“庆五一”上海京剧院优秀传统剧目展演·大型京剧演唱会在逸夫舞台举行,共分三个篇章传统篇——流派纷呈、现代篇——百花齐放、历史篇——剧目缤纷。演员有(按姓氏笔划)王佩瑜、王小砖、安平、叶少兰、史依弘、关栋天、李军、李娟、李炳淑、李国静、陈少云、何澍、杨爱华、尚长荣、范永亮、赵欢、赵群、胡璇、姜培培、夏慧华、唐元才、隋晓庆、熊明霞
2004年1月22日,农历甲申年正月初一日,13时30分“海峡两岸、京剧名家、欢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动第一场
上海京剧院和逸夫舞台联手打造“海峡两岸、京剧名家、欢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动第一场。
张学浩。董翠娜嫁给了张君秋的公子张学浩。张学浩,男,1947年生,张君秋先生第四子,京剧武生,旦行。1958年拜京剧武生茹元俊为师,工长靠大武生,毕业后从事京剧武生表演。近年来改习青衣,将传承、弘扬张派艺术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并得到梅葆玖先生等老一辈的艺术家的鼓励和支持。
很多啊! 张(君秋)派传人薛亚萍、蔡英莲、刘红霞、王蓉蓉、张萍、董翠娜等都是!
于魁智
李胜素
张火丁
史依弘
孟广禄
奚中路
当今京剧界青年头牌演员,都毕业自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耿其昌和李维康夫妇
赵群 上海京剧院旦角新秀、国家一级演员
于魁智 被誉为“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中国第一老生”等
http://www.jiaodong.net/yantai/system/2005/05/08/000062779.shtml
张派传人遍及全国各地,有近百名之多,其中有吴吟秋、薛亚萍、李炳淑、杨春霞、杨淑蕊等。
1、吴吟秋,1931年生于苏州。自幼学戏练功,师承郭建英、程玉菁、李香匀、何佩华、南铁生,并得梅兰芳、荀慧生大师指点、提携。1954年拜张君秋为师,深得张派艺术真谛。在表演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2、薛亚萍,女,生于1946年。著名京剧张派旦角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张君秋艺术基金会理事。京剧张派艺术的优秀传人,嗓音宽亮,得天独厚。
3、李炳淑,女,1942年9月18日出生,汉族,安徽宿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
4、杨春霞,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1943年生于上海,京剧旦角演员。祖籍浙江宁波。她父亲是当地一家机器厂的职员,母亲是个会计。
5、杨淑蕊,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京剧院旦角演员,生于1946年。她1958年考入北京戏曲学校,师从华世香、贾世珍、张蝶芬、雪艳琴等,专工青衣及刀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