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五十章左右,是他对桃桃的感情我认为其实是始终如一的,他是爱桃桃的,第一他会吃因为桃桃和别人亲近的醋(例如小虎子、何其等人),第二很多时候其实常清静都表现出了他是离不开桃桃的,第三并且后面也有写到其实常清静在王家村其实就喜欢上了桃桃。
至于常清静对苏甜甜的感情,我认为还是因为那个认错的背影而产生了一种想象的爱上,可能会有人说一个背影就能觉得爱上了的也说明了就是渣男,但常清静那时也才十五六岁,而且因为较为悲惨的童年导致了他对爱的缺失,苏甜甜一口一个我喜欢你还有她使用的狐媚术和那个认错的背影多多少少都会让他认为自己大概喜欢上苏甜甜了。不过在苏甜甜背后传桃桃挖墙脚的那段常清静最在意的还是桃桃就可以看出其实桃桃一直都是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但他自己就是认不清。
对于常清静拍卖时选择了苏甜甜和经常没有及时救桃桃还有忘情水和入魔我是这么想的。第一拍卖的那个时间段正是苏甜甜表白了常清静心烦意乱的时候,毕竟十五六岁正是青春期的年龄,而常清静又已经把桃桃当做“自己人”(文章中有提过),像常清静这种直男小剑仙一般都会先救没那么亲近的;第二对于为什么总是没有及时救桃桃这个问题,我认为大部分时间时最多的原因还是在苏甜甜身上,苏甜甜的公主病和莫名的占有欲使她一直在其中捣乱插足,并且误导常清静感情(例如在杜家庄那里在幻境使用狐媚术)从而使常清静经常没有及时救桃桃;第三就是忘情水和入魔,这里我认为还是想象的爱上了苏甜甜的作用,当人认定了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连自己也欺骗了,因为年少的懵懂认不清感情所以常清静认定了自己只是把桃桃当朋友,并且自己喜欢苏甜甜的导致了喝了忘情水真的忘了苏甜甜还有为了苏甜甜入魔(这里我觉得其实入魔还有更多原因是因为被师傅欺骗了什么的)。但我认为拍卖和没有及时救到桃桃这些事上不论怎么说都是常清静错了。
对于小青椒我其实是很难去原谅他的,但也实在讨厌不起来,我能理解很讨厌他的读者们,毕竟我们的桃桃实在太可怜了,桃桃她明明还年轻,明明前途正好却如此凄惨的死在了异世,换谁都接受不来。我认为常清静也很悲哀,或许他只是想和她的桃桃平平安安的普普通通的度过一生,却被苏甜甜插足蒙骗,被周围的人欺骗入魔,被利益熏心的恶人利用他和桃桃的感情。常清静何尝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呢,悲惨的童年,又亲手误杀了心爱之人,心爱的人好不容易回来了又因为抑郁加上种种原因的推动被逼的走上绝路;因为别人的蒙骗、欺骗,因为自己的不坚定、骄傲和错认导致了他的桃桃永远离开了他,最终他只能在愧疚、悔恨、思念和无尽的悲伤中孤独的死去,他何尝又不悲呢?这么想来我就无法做到真正的痛恨这个人物
二、对于桃桃和常清静的感情
其实他们有很多次都可以互相表明心意,但来说只能怪世事无常,怪苏甜甜那个狐狸精实在是可恨。青春期少女的悸动总是偷偷的,不敢说出来,而少年的心意总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认不清自己的感情,加上外人的插足就让这理不清的感情变得更加混乱,这导致了他们错过又错过。
其实很多时候小青椒在桃桃说没事的时候再去追问一次,在桃桃不开心的时候再去追上去安慰她,在桃桃“死”过一次后抑郁了,桃桃扇了小青椒那次,小青椒推开门,去安慰,去坚定的告诉桃桃他一直爱的都是桃桃,去解释是他被蒙了眼,是他错了,去说她才是一直被自己放在心尖上的人,是自己当时没认清自己的感情,桃桃说不定会在他的陪伴下慢慢好起来,可能就没有后面的跳楼了。
比起大家和作者所说的渣男贱女我更认为他们是青春时那懵懵懂懂认不清的爱意,是少年时难以磨灭的爱意,是跌倒了还想去追的爱意,是看到他和别人一起时嫉妒而又不得不放手的爱意。他们本不该这样,他们本不该这么凄惨,是周围的人一步步将他们逼死在了绝路。
只能说看完这篇文我真的是五味杂陈,感到非常的悲痛惋惜难过。只能说看不得太虐的还是赶快跑吧,不要像我一样看个文哭了一晚上,还导致彻夜难眠凌晨三点都没睡着。黍宁太太真的太强了,但以后是真的不敢再看她的文了,太悲伤。
还是希望敛之和他的桃桃可以在下辈子普普通通的平平凡凡的白头偕老,不要像这辈子一样那么苦了。
你问怎么干什么,你如果真关心她就为她祷告,求耶稣救她,人死了到地狱里去就完了,在也没有机会了,你会不会祷告啊?你去问问信耶稣的人
谜砂(2016)
主演:李宗翰/赵子琪/李乃文/张磊/陈瑾/石兆琪
类型:剧情/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首播:2016-07-31(中国大陆)
集数:44
又名:谜杀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啊。
11月14日早6时,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大学生从6搂寝室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当场死亡。
悲剧发生后,推究责任方,各方说法不一。因灭火器过期,校方被指应承担相应责任。亦有网友和部分媒体指称当事人不懂自救,盲目跳楼,引来一阵纷争。
15日下午上海警方发布初步调查结果火灾系该室学生使用“热得快”电器故障,并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
各种信息显示,事故起因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一方。当下社会进入“危险事故突发高峰期”,在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各种配套的应急救助体系不够完善、官方行为疏漏或滞后的情况下,危险事故时的生命救助的确要更多地依赖于个体生命。
“提高安全意识 防灾祸于未然”“珍爱生命 规范用电”,诸如此类的标语横幅经常见于眼端,但事实就是这样越是悬挂出来强调的东西,越是说明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从没见过“提高健康意识敬请按时进餐”“珍爱生命 准时睡觉”的横幅标语,因为吃饭、睡觉已经成为人们潜意识的一部分,深深浸入了人们的骨子里。
校方的保障措施不强,学生的自救意识淡薄,皆可以归结到长期以来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致使安全保障硬件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安全演习只流于形式,日常生活中不按照规范使用电器,一些自救技巧在慌乱中完全想不起来甚或完全没有去想。此次悲剧中发现起火的两名女生想到并且去做的是一起拿盆去卫生间接水回来灭火,但等她们回来时一切都晚了。专家分析说她们推开房门去接水,突然涌入的空气起到了助燃的作用。所以她们最应该做的是叫醒室友,一起逃生或者灭火。
作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重行为规范;在灾难发生时,生命安全优先于财产安全,将一些应急自救技巧烂熟于心,如吃饭时的用箸、睡觉前的关灯一样。只有将意识化为常识、让口号变为行动,我们的生命才会得到更有效、更有力的保障。
人们为4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而痛惜,但比痛惜更重要的是反思我国第18个“119”消防宣传日刚刚过去还不到一个星期。虽然这起火灾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无疑已暴露出学院安全教育的缺陷例如学生宿舍防火教育,火灾发生后的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教导等。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有的学生遇到火灾发生时,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报警,由于没有掌握简单救火常识,往往小火酿成大灾。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学生消防安全教育非常重要。
中国内地所有大学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健康管理机构,也没有关于安全概述之类的公共课,是高校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有的学校虽成立了消防组织机构,但很少开展具体活动;有的学校热衷于搞形式,轰轰烈烈走过场,领导讲话一完,活动到此结束;有的学校未把这项工作列入计划,缺乏系统性、经常性;有的学校不是为教育而教育,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还有的学校不是从关心学生的大局出发,而是为了树典型、争先进。就事论事,上海商学院基本消防设施都是过期的,在消防安全管理上也存在不少漏洞,足见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
消防科普是一门生命技能科学,因为生命的存在先于发展,所以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思想,还是“先生活后生产”的观念,其实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消防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工作中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将它作为基础教育学科进行部署和落实。笔者以为,尽快建立健全校园消防教育机制,按照新修订的《消防法》规范高校消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公安专职消防人员不妨多协助高校加强对学生消防知识普及教育,也应把高校的日常消防检查列入议事日程。
灭火、自救常识应该人人皆知。在这方面,国外消防教育模式值得借鉴。许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消防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建立了一整套消防教育体系。美国国家设有消防学院,几乎每个州甚至一些市和县都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消防学校,有的相当于中专或中技。在几所特定的大学都设有消防系,培养消防硕士、博士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日本从小学开始设有消防课程,将消防安全纳入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从根本上提高国民消防素质。,日本东京设有规模宏大的消防博物馆,里面陈列大量的消防物品、车辆和直升机。通过音像、模型反复向市民介绍东京消防厅的概况及其任务,使前来参观的青少年深受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消防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笔者以为,公安消防、教育、学校、劳动等有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自身职责,在自身范围内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消防教育进学校,进入各类劳动技能培训班,切实改变目前消防教育和培训中公安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的现状,努力开创全社会重视消防教育、关注消防教育的良好局面。
~~期待你的满意啊~~
第21集 杨晓云坚持要离婚,向南无奈用跳楼来威胁晓云。陆涛华子劝向南好姑娘多的是又不只有杨晓云一个,向南说自己痴情,并告诉陆涛听说夏琳要去法国了。
勇敢生活,珍爱生命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是父母给予的,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第二次。一天过去了生命就少了一天,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一旦遇到挫折,就想不开。妈妈曾经给我看过这样一篇文章2005年5月,沈阳市某中学初二女生吴薇因无法忍受班主任老师的当众羞辱从15层大厦上跳楼身亡,随后,她的同班同学刘洪浩因为吴薇自杀事件被学校停课又被逼转学后服毒自杀。他们本来都有美好前程的,可是就因为遇到一点儿小挫折,就想不开自杀了。
听妈妈说,每个孩子来到人间是很不容易的!她们都是由妈妈们经过十月怀胎和痛苦的分娩才来到人世。在这十个月里,妈妈是多么辛苦啊!妈妈说,她怀我的时候,整天都吃不好,睡不着,行动非常不方便。现在我慢慢长大了,是一个幸福的孩子。每天,外公外婆为我做好吃的饭菜,爸爸接送我上学放学,妈妈辅导我学习。当我取得一点点成绩时,他们就高兴得合不拢嘴;当我遇到失败时,妈妈总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是啊,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更属于所有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所以,我们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文章跳楼自杀了吗?文章愚人节遭恶搞被死亡!文章出轨姚笛大搞婚外情,还是在自己老婆怀二胎期间,让网友破口大骂,愚人节文章也被恶搞了一番,但这样的恶搞似乎带有人身攻击哦!千万不要尝试!
文章跳楼了吗?关于演员文章跳楼身亡事件的言论传的沸沸扬扬,经证实,文章姚笛跳楼自杀一事系愚人节恶搞事件。某京城著名狗仔记者透露,文章和姚笛是去年七月份好上的,当时马伊琍正怀着二胎。八月份姚笛一度搬到文章家附近,“简直近到离谱,就隔条马路”。
事情就发生在武汉大学日武汉大学电信院17级的一名学生身上,令所有人感到惋惜的是,这位17级的学生跳楼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学生坠楼”现象实在是屡见不鲜,发生在现在的这个高压社会之下,这种现象也着实可以理解。针对这起武汉学生坠楼事件,其实在此还有一个重要背景需要提及,坠楼身亡的这名学生,如果是4年制本科,那他绝对经历了考研。
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历史新高,整整比2019年考研人数多出了50多万人,突破300万。考研人数的激增,背后则预示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这对于每一位考研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太幸运的消息。而且“中国考研”愈来愈呈现出一种“全民高考化”的态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压力,着实让社会各界替考研学子担忧。
01武汉学子坠楼身亡事件,折射不小这件事情真实发生在2020年12月28日,地点位于武汉大学,坠楼身亡者是2017级的电信学院的一名学生。至于该学生为何选择跳楼身亡,具体原因还在调查当中,不过根据本校其他工作人员反映,疑似考研发挥失常。其实大家完全可以从死者坠楼时间点上找到一丝线索,2020年的考研时间为12月26日到28日。
该17级电信院学生则于2020年12月28日坠楼身亡,就像上面提到的坠楼原因“疑似考验发挥时常”一样,死者极有可能是因为该原因想不开,最终选择以坠楼的形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武汉大学可是我国响当当的著名高校之一,于是不少网友在看到这则消息之后,都不禁唏嘘感叹“多年轻的一条生命啊,怎么就想不开了呢?”
可我们需要知道的现状是,伴随着考研人数的剧增,再加之考研难度的提升,不少考生每年都会因为考研失败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不少学生甚至还曾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对于踏入社会的一些人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考研,或者说考研很顺利的人来说,考研失败没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可备研的那个过程和考验成绩下来的打击,几人能受得了?
02因考研失败而身亡的那些事例,不要笑,他们真的很难我本人就读于河北省的一所大学,也要即将于2021年12月份参加我人生当中的第1次考研,因为我不喜欢我大学本科读的专业,所以我老早就下定决心要跨考,因为跨考的专业和我本科所读的专业有些渊源,所以我借大学闲暇时间就已经开始着手备研事宜。写下这篇文章的时间是在2021年的1月份,距离2021年考研还有足足11个月的时间。
在我身边,有些朋友或是比我高一年级的同学,他们几乎都走上了考研的这条路子,有考研成功的,自然也会有考研失败的。但我身边的人却没有因为考研失败就产生轻生念头的典型,不过在现实社会当中,确实存在很多应考验落榜而不爱惜生命的典型事例。
2020年1月,地点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一名25岁男子从自家11楼选择跳楼,坠楼当场死亡。当地警方随即介入调查,疑似考研失败而遭到父母唠叨,不堪考研压力和来自家里人的舆论重压,25岁的年轻生命,最终选择折断翅膀,坠楼身亡。
2020年10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学一位大三的学生跳楼轻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死前留下了1300多字文采斐然的遗书,将他离世前的心理状态展现了出来,从1300多字的遗书内容上来看,这位大三学生之所以会选择跳楼轻生,疑似和保研有关。
03学生的抗压能力,除了自己努力,难道要改变环境吗?身为中国公民,难道大家不清楚中国教育的现状吗?身处于中国社会,似乎生存和生活是很难协调的一段矛盾,因为社会各界都处在焦虑的竞争状态当中,就像高考前班主任经常说的那句话一样“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对于高考生来说是这样,其实对于社会各界都在活着的人来说也是这样。
学生处于高压状态当中,是如今中国社会的一个常态。对于乡村里的那些学生来说还好,幼儿园、小学的学习压力并不是太大,因为教育现状受地区差异的影响。可对于那些城市的学生来说,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处在激烈竞争的跑道上了,难道是这些四五岁孩子能够决定的吗?都是父母在背后使劲儿,父母在背后一直不停的给孩子施加压力,如果不努力那就被淘汰。
胎教的现象我们就先不说,从幼儿园开始,小学6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4~5年,这还不算那些中途有过复读经历的学生,大家可以根据我上面所述算一算这笔时间账,抛除研究生和博士生,大概孩子们要读20年左右的书。如何增加孩子的抗压能力,除了孩子能够改善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绝无他法,因为这个环境时时刻刻都处在一个高压的状态当中。
这起事件让人最愤怒的就是老师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及家长处理孩子的需求都是不正确的。
江苏常州一名小学生在上作文课后跳楼身亡,据说是因为作文没写好,孩子受到了打击,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这几天我在网上看了很多相关的消息,老实说,在看这位小朋友的妈妈发的文章的时候,忍不住都哭了。
网上有很多对于这名老师的批评,有各种相关分析,认为这位老师批改的作文并不合理。
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会有相关的部门去调查,我们就静等结果就好了。
这件事对于我们普通人有没有启发意义,我想是有的。我们渴望知道背后的内情,可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造成这件事情会发生的原因,不止一个。
01.不妖魔化老师,但老师也是普通人这起事件中的袁老师在网上的风评很差,有很多她以往教过的学生过来投诉他,并且是实名投诉。如果调查属实的话,说明这位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确实有很多做的不对的地方。
譬如不尊重学生,给学生的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以及收礼等等,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做老师的品格。
这位老师能够得到这么多负面的评价,可能不是空穴来风,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她在做老师这方面是比较失败的,并且不值得为人师表。
但我很想说的是,如果这位老师他做的不对,那就处罚她就好了。而我们不需要带入我们生活中,觉得我们自己孩子的老师也是如此,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都会有,优秀的人也会有一些非但不优秀,还影响整个行业的人。
所以我们不必要妖魔化老师这个行业,认为所有老师都是如此的不配为人师。就把老师这个行业当成普通人,需要沟通的时候就有礼貌的去沟通,需要去投诉的时候就大胆去投诉就好了。
02.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后盾我一直在想,一个这么小的小朋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不想着去依靠父母,依靠家人的力量来支撑自己,反而是毅然决然的跳楼呢。一定是因为她觉得父母在这件事情中并不能够提供什么力量,无法改变这件事情,所以对她来说被老师批评或者是掌掴事件,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有死了才可以解决。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父母认为爱孩子,所为孩子做的一切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真的是正确的吗?
跳楼的小朋友,不是第1次碰到这种事情了。在第1次碰见这种事情的时候,父母就应该给他转学或者是去投诉老师投诉学校,让事情得到解决。如果第1次就做到了,孩子现在还好好的活着。
我们不能够教育孩子在他不能够忍受的事情上去忍耐,他会死的。
这位老师一定有错的,可是家长没有错吗?为什么要去害怕一个小小的老师呢?为什么不能够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老师不可怕,学校也不可怕,如果学校和老师做的不对,我们可以去投诉他,我们可以转学,那么孩子被老师批评了,被老师打了,他不会去轻生的,因为他知道,父母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无能为力。
很多人在说是孩子的抗压能力低,其实不是,这件事情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这位老师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2个是因为孩子认为家长没有解决这件事情的能力,太绝望了,她没办法,只好一死了之。
2021年4月22日,中南大学发生了这么一起令人心痛的事件,从官方平台上面公布的情况看出,在当天早上6点左右,该校19级的硕士生黄某突然坠楼身亡。而此次坠楼的原因尚不得知,有猜测可能是因为此前黄某发布的一期学术论文,在后期核对的过程中发现数据不对,害怕该文章成为了自己学术不端的证明,心理压力过大之下选择了跳楼身亡。
为何怀疑坠楼的原因和论文相关?该事件在发生之后,警方第一时间介入了调查,从现场的情况已经排除他杀,初步判定该受害人是高空坠亡。虽然特别惋惜,学校方面也第一时间做好善后工作。而根据同学提供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得出来,这次意外伤身亡很有可能与黄某之前发表过的一篇论文相关。黄某一直以来在学校期间特别优秀,此前还曾经在某国际期刊上面发表个人论文,就是这么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却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将黄某推入了黑暗的边缘。
从黄某与同学的聊天记录基本了解到黄某在坠亡之前的心理状态,在2021年的3月22日,黄某在网站上发表的论文被接收。在之后两天时间里,黄某修改其论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论文存在些许的问题,希望撤回论文,论文已经发表并不能够撤回。
3月30日,论文问题依旧没办法解决,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明显上升,在4月10日时论文正式发表出来,黄某心理承受的压力特别严重。要知道论文对于黄某毕业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该错误被整个学院知道之后,很有可能会举报,如果判定为学术不正,则会被取消学位。此后在4月20日时,黄某依旧挣扎在论文的深渊中,还和老师交流。虽然和导师讲述自己已经看开了此次事件,但没想到就在4月21日选择了跳楼身亡。
为何当下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这么脆?其实在当下年轻人不堪心理重负,而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事件并不少见。就在今年的4月份笔者所在的小县城里面就发生了一起高中生跳河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当时还觉得特别惋惜,毕竟还只是17岁,还没有见识过这个世界的大千美好,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对于其自己而言还是对于家人来讲,都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有很多在我们看来当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磨砺,等成熟了之后再回头看,只会一笑而过,所以千万不要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