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妖怪出场顺序
1、混世魔王。
2、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
3、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不入流的小妖怪)。
4、黑风怪、白衣秀士、凌虚子(黑风怪朋友,没背景,死了)。
6、黄风怪(因为偷了如来的灯油,被灵吉菩萨带去灵山见如来了)。
7、白骨精。
8、黄袍怪(本为二十八宿里的奎星奎木狼)。
9、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10、精细鬼伶俐虫巴山虎、倚海龙、狐阿七大王金银角手下。
11、九尾狐狸(金银角干娘,野妖怪)。
12、狮猁怪(乌鸡国假国王)(文殊菩萨养的狮子)。
13、圣婴大王红孩儿(被观音抓走做善财童子,用掉了金箍咒)。
14、鼍龙(西海龙王敖顺的外甥,被西海龙王太子带走)。
15、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
16、鲤鱼怪(观音莲花池养的金鱼)。
17、兕怪(本为太上老君的青牛)。
18、如意真仙(红孩儿的舅舅)。
19、琵琶精(蝎子精)。
20、六耳猕猴。
21、铁扇公主。
22、玉面狐狸(牛魔王情人)。
23、牛魔王。
24、九头虫。
25、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九头虫手下)。
26、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十八公、杏仙。
27、黄眉老佛(背景是弥勒佛的童子)。
28、巨蟒怪。
29、赛太岁(背景为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吼)。
30、七蜘蛛精。
31、百眼魔君(蜈蚣精)。
32、狮王、象王、大鹏金翅雕。
33、白鹿怪(寿星的鹿,被寿星带走)。
34、白面狐狸。
35、金鼻白毛老鼠精(托塔天王的干女儿(自己认的))。
36、艾叶花皮豹子精。
37、黄狮精。
38、九灵元圣(太乙真人的坐骑九头狮子,黄狮精的干爷爷)。
39、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九灵元圣的孙子们)。
40、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犀牛怪)。
41、玉兔精(嫦娥的玉兔)。
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西游记》中一共有96个妖怪。
一、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二、国内影响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自《西游记》之后,明代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邓志谟的《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
《西游记》对戏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代宫廷大剧《升平宝筏》是西游戏,十本,240出。《西游记》不但有续作、仿作,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宝卷、民俗都产生影响,清朝子弟书里都有《西游记》的鼓词,可见影响之大。
三、国际影响
《西游记》备受西方人士的关注,译介较为及时。
19世纪中叶,法国汉学家泰奥多·帕维把《西游记》中的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和第十回(“游地府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译成法文。第九回译文题名为《三藏和尚江中得救》,第十回译文标题为《龙王的传说佛教的故事》。译文皆刊于巴黎出版的《亚洲杂志》(亦称《亚洲学报》,由亚细亚学会主办)。
1912年法国学者莫朗编译的《中国文学选》一书出版,收录了《西游记》第10、11、12三回的译文。
12年后,即1924年,莫朗译成《西游记》百回选译本,取名《猴与猪神魔历险记》,当年在巴黎出版。这是出现最早的较为系统的《西游记》法文译本。
按时间书序如下
1、混世魔王
孙悟空学艺期间占领了花果山的家伙。
2、七大圣
在花果山与猴子结拜的六人,加上猴子一共七个,分别是牛魔王(平天大圣)、魔王(覆海大圣)、鹏魔王(混天大圣)、狮驼王(移山大圣)、猕猴王(通风大圣)、禺狨王(驱神大圣)、美猴王(齐天大圣)
3、巩州城三怪
寅将军(虎精)、熊山君、特处士,巩州城三怪是唐僧遇上的第一波妖怪,唐僧刚出长安时带了两个仆,两个仆人就被妖怪吃了。
4、白龙马
小白龙本是西海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被龙王上天告忤逆,要被斩首。后因观音菩萨出面免于死罪,被下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
5、黑风怪(黑熊精)、白衣秀士(白花蛇精) 、凌虚子(苍狼精)
黑风怪就是盗走唐生袈裟的妖怪,白衣秀士、凌虚子是和他一起讨论开“佛衣会”的妖怪兄弟。
6、猪八戒
人称二师兄,唐僧的二徒弟,法号悟能,原来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被逐出天界,却又错投猪胎。
7、黄风怪
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因为偷吃琉璃盏内的清油,怕被金刚捉拿,便跑到黄风岭占山为王。
8、白骨精 (白骨夫人)
西游记里第一次出场的女妖怪,本是白虎岭上的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变幻成了人形,她的出现让唐僧赶走了悟空。
9、黄袍怪(奎木狼)
抓走宝象国公主百花羞的妖怪,曾将唐僧变成猛虎诬陷唐僧是妖怪,后来八戒请回孙悟空后他才被打跑。
10、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这两原来是太上老君的守炉的童子,金句就是“我叫你一声你刚答应吗?”
11、压龙大仙(九尾狐)
这只九尾狐是金角银角的干娘,抢了幌金绳的那个老太太。
12、狮猁怪(青狮道人)
文殊菩萨座下的青毛狮子,就是在乌鸡国把真国王推井的假国王。
13、圣婴大王红孩儿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会三昧真火,好几次把猴子烧的呼天抢地。
14、黑水河小鼍龙(龙王第九子)
西海龙王敖顺的外甥,悟空知道他的来历直接去找龙王问罪,老龙王把这小鼍龙轻松收服。
15、车迟国三清大仙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就是这三个傻妖精要和师徒四人比赛,又是文斗又是武斗的,斗着斗着自己挂了。
16、灵感大王
通天河里爱吃童男童女的金鱼精,原是观音莲花池养的金鱼。
17、兕怪
太上老君的青牛,一个金刚琢在手见什么收什么,孙悟空不仅自己的金箍棒被收,连他请来的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雷神等等各路神仙都没得到好处。
18、如意真仙
师徒四人路过女儿国时在正南解阳山上卖落胎泉的那个道士,他是红孩儿的叔叔,牛魔王的弟弟。
19、琵琶精(蝎子精)
在女儿国从掳走唐僧的女妖怪,也是第一个想和唐僧成亲的女妖怪。
20、六耳猕猴
真假孙悟空的戏码那时闹的上天入地下海尽人皆知,还是如来如来用金钵盂罩住假猴子才结束。
21、铁扇公主(罗刹女) 、牛魔王(平天大圣) 、玉面狐狸
牛魔王家的一场闹剧,铁扇公主是正宫,玉面狐狸是小三,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时内卷入这场闹剧。
22、九头虫
是乱石山碧波潭的万圣老龙的驸马,他盗走祭赛国金光寺的舍利子佛宝,又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嫁祸给金光寺的和尚,还是小白龙去找老情人骗回了佛宝舍利。
23、奔波儿灞、灞波儿奔
是乱石山碧波潭的两只鱼精,一个鲇鱼怪一个黑鱼精,看塔的那俩笨妖怪,这两个形象太搞笑了。
24、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十八公、杏仙
所有妖精里最有才华的几位,能和唐僧谈诗词论金文。
25、 黄眉大王
小西天小雷音寺里出现的妖怪,诱使唐僧师徒上当后把孙悟空扣在金钹里,简直就是个厉害无比的硬骨头。
《西游记》里的妖怪有
1、兕大王
独角兕大王,是出自于明代神怪小说《西游记》中的妖怪,又称青牛精、青牛怪。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骑“板角青牛”,头长独角,皮肤青黑。
趁着牛童儿瞌睡之际,偷跑老君化胡为佛的宝物金刚琢,下界到金兜山金兜洞成为魔王。自号独角兕大王,兵器是一根丈二长的点钢枪,手下是一群牛精,又仗着太上老君之宝金刚琢独霸一方,且有三头六臂之能。
2、黄眉大王
黄眉大王原本是东来佛祖笑和尚弥勒佛的童子,手使一根由敲磬槌变成短软狼牙棒。他趁佛祖不在家时,偷了金钹、后天人种袋两件宝贝,下界成精。
假设雷音寺诱使唐僧师徒上当,并把孙悟空扣在金钹里。又施展后天人种袋,数次把天兵天将收入袋子。紧要关头,弥勒佛终于治服了黄眉大王。
3、九灵元圣
九灵元圣本是一只九头狮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座驾。整部《西游记》中,极少数对唐僧肉不感兴趣的妖怪之一。
4、金角大王
金角大王与兄弟银角大王是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魔王,原是太上老君门下看守金炉的童子,义母为一只住在压龙山的九尾狐精。
菩萨为了试验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向太上老君借来金银二童子,变作妖怪磨砺唐僧取经的决心。与孙悟空比武斗法,先以法宝胜利后因悟空计谋落败。孙悟空用计谋战胜金、银二怪,收缴了五件宝物,连人带物返还给太上老君。
5、黄风怪
黄风怪原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因为偷吃琉璃盏内的清油,怕被金刚捉拿,便跑到黄风岭占山为王。
黄风怪手持一支三股钢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吹出的黄风更是所向无敌,打扮金盔晃日,金甲凝光。盔上缨飘山雉尾,罗袍罩甲淡鹅黄。
西游记中的妖怪名单如下
红孩儿红孩儿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爱情的结晶,在火焰山修炼了三百年,法力高强, 绝技就是三昧真火。如果单论肉搏能力的话,那红孩儿还真打不过孙悟空,而且孙悟空并不怕三昧真火,当年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都没能烧死他,红孩儿更不可能。
牛魔王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牛魔王打了上百个回合,二人互有胜负,但二人打斗的时候孙悟空是有帮手的,猪八戒和很多土地阴兵都来帮忙。
即便这样,他们还是不能把牛魔王降服,后来佛祖派来四大金刚,玉皇大帝又派来哪吒跟李靖,最终靠着哪吒的乾坤圈和李天王的照妖镜,才勉强把牛魔王给降服了,可见牛魔王是有多厉害。
六耳猕猴如果不是如来佛祖,六耳猕猴可能真的就要代替孙悟空去西天取经了,连观音菩萨都分辨不出真假美猴王,可见六耳猕猴伪装技术有多高。其实在《西游记》原著的描述中,六耳猕猴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孙悟空一种心态的化身。
人最难战胜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对于孙悟空也是一样,六耳猕猴就像他的心魔一样,很难战胜。最终还得靠佛祖的点化才能击败,这也说明孙悟空悟透了一些真谛,战胜了心魔。
黑熊精、铁扇公主、蟒蛇精、黄眉大王、金鼻白毛老鼠精、青毛狮子怪等。
1、黑熊精
黑熊怪又称熊罴怪、黑熊精,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是一个在黑风山上修炼成精的妖怪,因偷去了唐僧的锦镧袈裟而与孙悟空争斗,后来孙悟空在观音菩萨帮助下将其收服。黑熊怪皈依佛门,摩顶受戒,在菩萨的落伽山后山当了守山大神。
为了收伏黑熊精,观音菩萨变成了凌虚子,孙悟空变成了一粒仙丹,利用黑熊精的一念之贪,把孙悟空变得金丹送给了黑熊精,它吃了以后孙悟空在他肚子里“大闹一番”使得黑熊精不得不求饶,跟随菩萨去了落伽山。
2、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又叫罗刹女或铁扇仙,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人物,乃得道的地仙,长得漂亮俊俏,与牛魔王结为夫妻,生有一子红孩儿。住在离火焰山一千里的翠云山上的芭蕉洞里,拥有法宝芭蕉扇,能灭火。铁扇公主恼恨悟空请菩萨收伏了红孩儿,使她母子不得相见,仇恨一涌而来,不容分说,抽出双剑与悟空斗在一处。
大战几回合后,铁扇公主收回宝扇闭门不出。孙悟空变做蟭蟟虫趁公主喝茶之际钻入公主腹中,现原身于腹中借扇,公主四处找寻行者,行者告知已在其腹中玩耍,公主大惊。行者在公主腹中拳打脚踢,公主腹疼难忍,连声说“叔叔饶命”答应将宝扇借与行者。行者看在牛魔王情分上收了手脚,从公主腹中出来。
3、蟒蛇精
蟒蛇精,《西游记》里妖怪。本是一条红鳞大蟒,占据七绝山。后来唐僧师徒四人路过此地,遇上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却不经打,现出原形,一口吃了孙悟空,谁知正中孙悟空的下怀。孙悟空在红蟒精的肚子里大耍威风,把蟒精整治得没有办法,孙悟空还不罢休,用金箍棒戳破蟒精的肚皮,使妖精一命呜呼,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
4、黄眉大王
黄眉大王,人称黄眉老祖,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原本是东来佛祖笑和尚敲磬的童子,手使一根由敲磬槌变成短软狼牙棒。他趁佛祖不在家时,偷了金钹、后天人种袋两件宝贝,下界成精。孙悟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弥勒佛演了一出戏,自己变成西瓜,弥勒佛变成种瓜叟,让妖魔把悟空变成的西瓜吃进肚子,治服了黄眉大王,弥勒佛也趁机收回了后天人种袋等宝物。
5、金鼻白毛老鼠精
金鼻白毛老鼠精三百年前因在灵山偷吃香花宝烛,改名半截观音,后被李天王哪吒父子拿住,饶了不死,拜李天王为父,哪吒为兄。下界后改名为地涌夫人。
孙悟空设计想要除掉金鼻白毛老鼠精,设计使其现出原形,二人打斗多时,却被金鼻白毛老鼠精用“遗鞋计”逃脱,并抓走了唐僧。孙悟空兄弟三人寻到陷空山无底洞,后被孙悟空使计钻入腹内,折腾她不得,几经周折也未救出唐僧。
孙悟空发现了金鼻白毛老鼠精所供奉的李天王和哪吒的牌位,于是上天庭找到玉帝理论,玉帝知道孙悟空难缠,便派遣太白金星一同前往李天王府邸,李天王大怒,后因三太子哪吒提醒,方知确有此事,便协助孙悟空一同下界,才收服金鼻白毛老鼠精,带回天庭接受惩罚,救出了唐僧。
《西游记》中一共有96个妖怪。
相关介绍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
扩展资料
《西游记》孙悟空本由石头变化而来,可称为“灵”;又由于猴子修道,在学会72变掌握一定的法力后,得不到天庭的承认,因而可以称为“妖”;后来一度得到天庭的承认而成为“神”,再后来皈依佛家成为“佛”。
猪八戒最初在天庭中任高级武职,可称为“神”;而后被贬下界本可成为“魔”,奈何投身猪胎,只好屈尊做了“妖”,后修正正果,做了“菩萨”。沙和尚本来也是天庭的“神”,而后下界为恶,做了流沙河水怪,可称为“怪”,而后修成正果亦称“菩萨”。
总共有55个妖怪
1、混事魔王 2、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 3、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 4、黑风怪 5、白衣秀士、凌虚子 6、黄风怪 7、白骨精 8、黄袍怪 9、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10 狮猁怪 11 圣婴大王 12九尾狐狸 13鼍龙 14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 15金鱼怪 16兕怪 17如意真仙 18琵琶精 19六耳猕猴 20铁扇公主 21玉面狐狸 22牛魔王 23九头虫 24奔波儿灞、灞波儿奔 25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十八公、杏仙 26黄眉老佛 27巨蟒怪 28七个蜘蛛精 29蜜、蚂、蠦、班、蜢、蜡、蜻( 这七个小妖怪是七个蛛蛛精的干儿子)30百眼魔君 31狮王、象王、大鹏金翅雕。
《西游记》中一共有96个妖怪。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的时代背景
在吴承恩时代,道教成为一个恶势力,与朝廷统治者勾结,失去民间道教的进步意义。道士们在明代中叶已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为人民所鄙视。如嘉靖年间,道士陶仲文被封为少保、礼部尚书,以治病、除妖、炼丹、祈祷取得皇帝宠幸,和宦官崔文、奸臣严嵩勾结弄权。
嘉靖年间,曾明令兴道灭佛,下诏没收能仁寺资财,撵出宫殿中的释迦像,后又取消官内佛殿。嘉靖年间,还大兴土木,建造三清宫,大搞斋醮活动。人民受劳役之苦,国库空虚。吴承恩借《西游记》特为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