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1947年2月28日出生,著名咏春拳师傅1,致力于咏春拳研究、教授和传播,在上世纪70年代始23,与德国的弟子们一起,创立了(WingTsun,简称WT / WingTimest4)《梁挺咏春》,建立了教练与学员晋级体制,将“秘而不传”的咏春技击术,以国际法例授权各国独立发展、至遍及全球,5得到包括全球军警、武术及影视各界的高度认可,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扬做出巨大贡献。2012年,梁挺将《梁挺咏春》WT课程46完整带进国内6,在深圳盐田体育中心中国功夫城建立了“咏春时代”4平台(WingTimes.net)7和《飞翔岁月》节目7,致力于咏春拳乃至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培训传扬。
咏春拳又称 永春拳 ,源于永春白鹤拳。作为永春白鹤拳的创办人方七娘,对咏春拳的诞生与发展功不可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欢迎阅读!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1、五枚师太
少林五老之一,也就是清朝南少林僧家的五位高手;咏春拳的创始人,严咏春的师傅.后因政见问题与少林决裂. 火烧南少林,杀死方世玉,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2、严咏春
严咏春,清乾隆时期人士,祖籍福建,善南拳,相传为咏春拳开山鼻祖。其父严二,清乾隆(1735-1795)时期人士,广东人,善南拳。
根据咏春拳一代名师叶问所述清康熙年间,广东人严二因事被诬告,面临牢狱之灾。其时严妻已经亡故,遂携女严咏春远徙四川大凉山山底,以卖豆腐为生。咏春年15时,有当地土豪垂涎其姿色,前来逼婚。然咏春自幼即许配福建盐商梁博俦,其父深以为忧。在广东省有一户姓严的人家,户主严二,曾是少林俗家弟子,但渊源不深。严二妻早逝,只遗下一个女儿,取名“咏春”,生得花容月貌,少而聪颖,行动矫健,磊落有丈夫气。 严咏春自幼由父母做主,许于福建泉州盐商梁博俦。但不久严二因事被人诬告,为避官府通缉,唯有携咏春远走他乡 。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
逃至人地生疏的川滇边区大凉山脚,严氏父女才觉松一口气,于是安顿下来,开了一家豆腐店,生活倒也算安定。 严氏父女因豆腐做得好,连居于山上的五枚师太也常常下山来购买,由此,渐渐变得熟稔。 美丽的严咏春,不但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还引起当地一名土豪的注意,他欺负严氏父女一老一弱,派人来强行说亲。并要挟他们说如不定期过门,将会对他们不利!
面有忧色的严氏父女,引起了五枚师太的好奇心,当知悉详情后,五枚见义勇为的侠义心肠油生。但由于自己的秘密身份,不便公然拔刀相助。她只好带走了严咏春,并让严父极力拖延婚事。[
严咏春又出现了,风姿似乎更胜从前,黄姓土豪恨不得一下子就抓过来做小老婆。不想严咏春却提出了一个令人大感诧异的条件,要娶她,除非将她打败!黄姓土豪力大如牛,曾学过三两招式,同乡人都畏惧他的身手,无人敢跟他较量。如今漂亮而体态婀娜的小姑娘竟提出这个“荒.唐”的条件,他真想乐得掩口大笑。
可惜“荒.唐”的并非严咏春的条件,而是比武结果——壮硕如牛的大汉,竟然被娇小玲珑的小姑娘三两下击倒在地。当着众多围观者的面,黄姓土豪无话可说,只得答应从此不再骚扰严氏父女俩人。也算这土豪守信,据说从此再无事发生。严咏春较技后,继续跟随五枚苦练这套“可战胜强敌”的新创拳术,至技成为止。五枚随后云游四方,在临行前交代咏春将这套拳技好好练习,并“严守宗风”,切勿随便外传。后来,咏春做到了这一点,她并没有将这套“武技”外传,只不过传给了自己的丈夫!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3、梁博俦
清乾隆(1735-1795)、嘉庆(1796-1820)时期人士,广东商人。经营福建海盐,将其运往四川,回程在四川南部、接近云南北部山区收集茶叶在广州及佛山出售。在四川大凉山脚(宁南?)学得少数民族之拳术(相信是梅花拳),加入自己故有之南方拳术。根据叶问宗师说先祖留传梁博俦先生在云贵边界娶妻严咏春,得咏春拳。后传拳与族侄梁兰桂。兰桂后传拳与红船黄华宝。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4、梁兰桂
梁兰桂,清嘉庆(1796-1820)、道光(1820-1850)、咸丰(1850-1861)时期人士。经历了太平天国及大成国时期(1843年-1864年),梁博俦之后人或后辈(侄儿或族侄),广东佛山商人, 爱好 粤剧,喜与红船中人结交,秘传咏春拳与武生黄华宝。李文成事件后,恐怕涉嫌在内(或为官府通缉),埋名隐姓,避走他方。据说逃亡到东莞,只教了救命恩人王老佐一点功夫,说是佛掌。“发扬光大,违背祖师”。梁兰桂先生有可能是参加了反清组织三合会,与大成国梁培友(梁赞前辈)有联系。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5、黄华宝
黄华宝,清嘉庆后期出生(1796-1820);道光(1820-1850);咸丰(1850-1861)时期人士,粤剧武生。
由于1854年另一佛山粤剧武生李文茂为广东三合会领袖之一,他响应太平天国,率众数千人,大多数为粤剧界中人,于两广反抗满清,最终1858年失败身亡,导至粤剧被禁演长达十五年。佛山琼花会馆解散,红船被破坏。黄华宝曾追随梁兰桂学习秘传之拳术。
从此在佛山授拳。华宝在红船期间,其中一条船上安装有木人桩,刀桩及棍桩等习武器具,甲板上划有梅花桩步法。此时,共同学习的有船工梁二娣,二娣是洪门中人,精通六点半棍法。他们亦师亦友,互相交换心得。后二人尽将所学传与梁赞。梁赞时,正式将此套武学,订名学为咏春拳。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6、梁二娣
梁二娣,清代道光、咸丰时期人。任职红船,长撑船及煲头。是广东洪门(少林)子弟,曾暗中拜少林至善大师为师,学得了著名的六点半棍法,此后将该棍法融入咏春拳器械中。他精钦州洪拳蛇形手,通六点半棍法。
梁二娣学得咏春拳和六点半棍法后,跟随红船到了佛山。后来,梁二娣将咏春拳传给了在佛山开医馆药铺的鹤山古劳人梁赞。到了梁赞,咏春拳的历史传承开始有了明确的记载。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7、梁赞
梁赞是晚清著名 武术 家。清朝年间,鹤山古劳龙溪村有个20的青年,乳名梁德荣,后来,因他行侠仗义,人皆称赞,后称为梁赞。当年他家住在佛山,父亲开药材店。那时风行武术,加上他是个买手,终年穿州过省采购中药,需武术防身,因而他习拳尚武。梁赞(约1851-1918)广东省鹤山市人。
出生于佛山清正堂街家中。其父在佛山筷子大街市场内开设赞生堂药材店,精通岐黄医术。丧父后,开始在店中行医,深得病家称道。人们惯称他为“佛山赞先生”。梁少年时便喜爱习武。父亲生时,曾广聘名师传授武功。继承父业后更求深造,得友人梁佳介绍先后礼聘咏春拳术传人黄华宝及其师弟梁二娣来佛山传技多年。
两位前辈深喜梁英年勤奋,认为是可造之材,尽将咏春拳术奥秘及少林六点半棍法悉心教授。黄华宝辞别之日告知梁赞,谓他本是少林门下弟子,一向遵师遗命少林弟子应以反清复明为己任。
嘱梁既已技成,可在佛山设馆授徒,从中物色人才,为反清复明积聚力量。梁赞遂于清光绪初在赞生堂内收徒传技,除其子梁璧外,得衣钵真传的有陈华顺、陈桂、梁奇、雷汝济等。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8、陈华顺
外号“找钱华”(“爪钱华”),是清朝末年咏春宗师梁赞先生之入室弟子,在佛山公开教授咏春拳术。他生于顺德,年轻的时候在佛山的米店做工,曾在钱庄做帐房先生,故人称“找钱华”。39岁开始拜梁赞为师,由李华教授他咏春拳,1889年李华去世后又由梁赞亲自教授。他在练武的还学习医术、诊治病人。一生收徒不多,共十六弟子。除其子陈汝棉之外,还有雷汝济、陈锡侯、黎厚培、黄露茵、何汉侣、及大师兄、二师兄吴小鲁、吴仲素两兄弟、与封门弟子叶问先生。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9、叶问
叶问(1893年—1972年),本名叶继问,曾经改名叶溢,祖籍广东南海罗村镇联星谭头村。出生于广东佛山桑园,是当地大少爷,学识渊博。为咏春拳发扬人,师承陈华顺、梁赞。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咏春拳,封门弟子是梁挺,被赞誉为“一代宗师”。 1972年在家与世长辞
积极发扬咏春拳,在短短二十二年(五零至七二)之时间,不但在港澳台地区把咏春发扬光大,封门弟子梁挺更将咏春种籽散落到世界每一角落,使咏春之果实牢牢散播于世界各大国家。
叶问生前培养出之人才如梁相、叶步青、招允、李小龙、骆耀、徐尚田、梁挺、黄惇梁、何金铭……等一班出色之弟子,分别都能继承宗师遗志,把咏春拳进一步发展,故宗师逝世后,咏春门人,一致推崇他为咏春派一代宗师。一直以来,咏春拳都只有少数传人。而叶问在港传技20余年,这情况才有所改变。
上世纪60年代,李小龙赴美国发展,创办“振藩国术馆”逐步成名,通过电影将咏春拳传播至世界各国;其“封门弟子”梁挺,更是凭着咏春真传,成传扬咏春拳的一代宗师,通过国际咏春总会对“梁挺咏春”拳系WingTsun的推广传播,发展遍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子弟门人近200万,蜚声国际,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武术组织。
咏春拳的宗师级人物10、香港传人梁挺
梁挺(1947年2月28日-)是著名的武术人物,国际咏春总会倡办人、咏春梁挺拳术馆馆长,曾经历任咏春体育会早期之执行董事。梁挺师从梁相,为叶问徒孙,于1967年开始全职教授咏春拳术,并于1970年-1980年代间,将咏春拳发展至欧洲及美国各国,成为世界知名拳术。
梁挺致力于咏春拳研究、教授和传扬发展,创立了《梁挺咏春》Wing Tsun拳系,建立了教练与学员晋级体制,将“秘而不传”的技击术,发展至全球,得到包括全球军警、武术及影视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追捧,蜚声国际、载誉全球。他创立的国际咏春总会是目前全球较大的中国武术组织,为中国武术 文化 传扬做出巨大贡献。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的实用拳术。其长处在于拳快而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步法等,及配合黐手练习,训练及与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咏春拳用一种叫做“长桥力”的发力方法,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快时间去进攻和防守。它不但锻炼了咏春人的体能,更锻炼了咏春人的智慧,它“连消带打、攻防一体”,能以最快最彻底的方式,解决问题,体现拳术之高,维护生命之贵。
咏春拳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咏春拳本身具有格斗性和强身健体效果,在练习过程中,能够逐渐感受到自身攻击能力的变化。这一点,很受学习者的喜爱。而咏春拳最大的魅力,是练习咏春拳一段时间后,咏春心法便深入练习者骨髓咏春拳决不好勇斗狠、主动发出攻击,却能借力打力、攻防一体;更能够做到因为保全最大实力的,已经消除了可能招致的侵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 “不战而胜”的最鲜活呈现。胜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胜于过去的自己。《梁挺咏春》的高级教练,已经将钻研拳术当成个人修为,精进提升,日臻完美,让生命每时每刻充满了欢欣和希望。 五枚师太
咏春拳,创立者五枚师太,创立这套拳,目的在于“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在于打斗,更不在于通过纠缠于拳脚打斗而获得的快感,所以,拳术套路以“小念头”开篇。这是咏春拳有别于其它武门派系的核心。
叶问
特殊的年代与时、势,让叶问成了咏春拳的首个公开授徒者,让原本秘而不传的咏春拳得到了公开的传授,也让叶问宗师成了享誉世界的功夫泰斗,成就中华武术之大成。叶问儒雅谦逊,睿智温厚,劲气内敛而喜因材施教,不吝将咏春拳术的精华传授予弟子们,甚得子弟、门人们的尊爱。
叶问宗师在众多子弟门人中,选择梁挺授予嫡传、不但将自己所创“咏春体育会”委任梁挺为总教练、将咏春班徒交与梁挺任教,更唯一的、对梁挺举办的咏春活动、给予亲身公开出席支持。这,对当时年轻的梁挺来说,更是使其倾尽毕生发扬咏春做了最大的始动力。
咏到梅花桩法妙,春生桃李艺林香。 ——叶问
咏到梅花传妙技,春来桃李竞芬芳。 ——梁挺 梁 挺
在接触咏春拳之初,梁挺便对被讹传的“咏春拳起源于‘狐鹤相斗’”产生深深的质疑“假如只狐狸与只鹤相斗,那鹤一飞了之,不就行了?哪打得成?”当年年轻的梁挺,已经深谙生命本身所赋予的力量不在耗于争斗,不在于纠缠于无谓的强弱输赢,而在于保全性命本身的安全。 这种生命观,完全谙合了咏春拳创立的宗旨;所以,咏春拳也赋予了梁挺无比强大力量。这股力量,推动着梁挺倾力毕生对咏春拳赤诚地承、炙热地传,不遗余力、完全奉献;这股力量,承载着“梁挺咏春”成功穿越不同国界、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穿越了时与空,在与人和睦、与万物和谐中,精进提升,让生命充满了欢欣和希望。
香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时代背景,让东西方文化在梁挺接受采访留影这里得到了和谐融汇。梁挺的祖籍在中山,而出生于香港,在接受中华咏春拳术与西方教育体系的训练学习当中,让梁挺逐渐成长为一位学贯中西、携文韬武略而德才兼备的咏春拳传播使者,被各国军中特警队及特种部队誉为“空手制敌教头”。他将咏春拳,通过亲身搏击、实战,从一套女儿家的自卫术,发展到实战技击之上,并在数十年间急速发展到全球,其门人遍及英、美、法、德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华武术当中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拳种之一,被中外公认为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盛于梁挺!。梁挺 “咏春王”当实至名归。
高英才的女儿小梅被梁挺给祸害了,现在的小梅身上伤痕累累并且已经是痴呆的状态。
在执行任务之前,高英才曾嘱咐张旺,如果自己无法回来,那么这个仇就由张旺他们来报。二叔用了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让高英才与梁挺相遇,高英才身陷重围反被仇人梁挺所救,对于高英才而言是很残忍的事情。
但我很佩服高英才的一点是在身陷重围的时候,高英才的情绪虽然有所波动,但他忍住了对梁挺出手的冲动,在国仇家恨面前他选择了先除外敌,直到梁挺将他丢给许新等人后,高英才的情绪才开始爆发。
设身处地站在高英才的角度出发,出手很可能引发三方混战,从而使他们自己团灭,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不出手就意味着自己不能替女儿报仇,而且被梁挺救下对于高英才而言是一种屈辱,所以高英才的情绪才会如此崩溃。
他的绝技是柔骨刺,只不过他后来看透了一些事情,就自杀了,再加上他把同门的其他人给杀掉了,结果柔骨刺就失传了。
梁挺,著名咏春拳师傅,WingTsun《梁挺咏春》创立人之一,“咏春梁挺拳术馆”馆长。
梁挺,13岁始师拜梁相(叶问大弟子)修习咏春拳,后因技艺超群并大力传扬咏春拳,被叶问宗师收授为“封门弟子”
不是!
李小龙的大师兄是黄淳良!
黄淳良(一九三五年卒于一九九六年),人称‘讲手王’是叶问的顶门大弟子,也是李小龙的授业师兄;梁挺(一九四七年---------),他是叶问的封门弟子,也就是老徒弟,即李小龙的师弟。
一人之下第519话更新之后,很多漫迷们都表示看得一脸疑惑,剧情中不仅出现了很多高能的地方,还进行了大反转处理,除了无根生的手一直在抖之外,很多人都在疑惑梁挺为什么要选择主动送死,剧情中出现这个行为完全没有必要。其实深究之后就可以明白梁挺出现了人性缺失的情况,有可能是为了追求某种力量,也有可能在他的身上出现了一些变故,从而导致其失去了继续想活下去的希望。
在梁挺的身体里有一根绳子,它可以接触到对方的内心,感受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梁挺在绵山里见到高英才的时候,就能够明确感觉到对方身上的不同,高英才的精神世界让梁挺感到着迷,从而让梁挺的人性得到进一步的开发。梁挺从来都不是为了想要变成最强者,他的人生目的就是为了体验最极致的人性,所以他的心思也从来没有放在对手身上,只是放在了高英才的身上,当高英才放弃国仇家恨逝世之后,梁挺便失去了探寻人性的希望,所以会选择主动送死。
梁挺是符箓与机关术这两大领域里大宗师级别的人物,而且在江湖上也一直都流传着其无恶不作的消息,很多人都将梁挺看作一个十足的恶人,当瑛太手持妖刀猛砍梁挺的时候,却只砍进去了一点点,就连瑛太自己都觉得很惊讶,认为梁挺是个怪物。由此可见,梁挺已经不能被当作人来看了,一个怪物无论想要做什么都不足为奇,一旦在他身上遭遇到变故或者刺激到他就可能做出与常人偏离的行为,这样梁挺选择主动送死也就不奇怪了。
,一个丧失人性的怪物,因为高英才的去世而失去了享受极致人性的希望,长期追求的目标突然丧失,致使其身上仅有的一部分人性消失殆尽,就会出现主动送死的情况。最新更新的这一话还挺好看的,大家有时间都去看一下这部动漫哦。
一人之下真是让人看得一脸迷茫,什么三人混战、民族大义,米二用大反转式的剧情设计把观众对于上一话的种种猜测全部推翻。还好菜鸟在上一话的解析中什么都没有猜,不过就算被打脸也早已经习以为常,况且这一话的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没有看懂。那么菜鸟就试着继续为你解读这个异类的白鸮。
白鸮为何要主动放弃抵抗?
很多小伙伴一定以为白鸮梁挺是故意被高英才干掉的吧?其实不全对,准确的说白鸮是故意被两人干掉的,仅是高英才的一击更为致命。瑛太第一刀砍中白鸮时,发现自己的刀并砍不太深,“这个怪物的身体是什么做的……”被称为一代大宗师,梁挺的实力自然不用过多解释,当高英才刺中白鸮的眼睛时,瑛太的刀已经刺穿了白鸮的肚子!按照长短力矩来说,瑛太的刀应该更早刺中白鸮,这幅漫画没有时间点,是一幅结局画面。所以谁先刺中不重要,重要的是白鸮对两个对手放弃了抵抗!否则这怪物的身体让你们刺,也未必就会被刺穿。
按照菜鸟在上一话解析中对于白鸮的情感思路,这一话中米二仍然在表达着一个异类的诡异心态。我们之前说白鸮笑着流泪是因为他感受到了那种对高英才的情感折磨,就好像肖自在对于有人可杀时的那种狂喜,都属于个人难以抑制的情感表达。而这一话中白鸮又激动流泪了,似乎他又得到了某种情绪上的满足。当白鸮连续说“就是这个”时,他的眼球在转,分别看向两人,是分别对两个人所说。而当他感谢无根生时,无根生表示了恭喜,所以许新的直觉没错,是全性掌门无根生满足了白鸮梁挺!这也是为何无根生能得到全性成员的认可,他似乎了解每一个人的奢望。
关于白鸮想得到的情感,这里是个开放性的剧情,菜鸟甚至认为米二在后面的剧情中都未必会解释。我们试想,白鸮作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大恶人,又是实力强悍的大宗师,那么当你看到他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没错,恐惧!哪怕你极为恨他,但在他面前也仅能表现出恐惧来。所以菜鸟推测白鸮想得到的情感是别人对自己的极度愤恨,这里瑛太和高英才的愤恨程度是一定不同的,但本质却没有差异。那一瞬间,白鸮发现和别人对自己的恐惧相比,别人对自己的愤恨更能让他得到情感上的满足,甚至极端的认为被愤恨自己的人杀死或许能够更快乐……这就是一个变态的异类心理,或许不是如此,但大方向就是这样。因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剧情设计,你能想象到的变态异类心理是什么样,白鸮就是什么样!
实际从无根生出场时菜鸟就注意到了他身上的伤势,他的脖子和小腹都有伤,他之前和谁战斗过我们目前无法猜测,无根生确实是急着离开。菜鸟甚至假设过瑛太如果不用炁,单纯用刀法的话是否能战过无根生呢?对《一人之下》做假设意义真的不大,尽管无根生看起来不想和瑛太一战的举动很明显。无根生的出场有两点我们是能够肯定的,第一、救人;第二、满足梁挺的情感需求。至于是因为要救人才利用梁挺的情感需求,还是来满足梁挺的顺便救人,菜鸟认为应该是两者皆有,因为无根生也是一个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