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以芳/北京报导道
中国战争大片《八佰》上映不到一周,总票房突破12亿人民币大关,不少影迷对于布景感到十分惊艳。导演管虎注重细节,实体造景就花一年半时间,耗资7亿人民币。资深影评人麦若愚向《ETtoday新闻云》表示,「《八佰》就是商业 娱乐 性很高的片子,艺术成就来自华丽的大型场景。」
▲电影结束,部分观影民众没有直接离开,消化情绪。(图/记者任以芳摄)
电影《八佰》突破过去拍片禁忌,讲述1937年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第一营,在中日淞沪会战故事。当时,军队只剩四百多人奉命死守「死行仓库」,谢晋元将军对外宣称有800人抵抗日军,壮大士气,这就是八百壮士由来。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有许多爆破大场面, 《ETtoday新闻云》记者访问多位北京民众观影心得,「战争场景逼真写实,大萤幕看很过瘾,内心激动!」、「士兵一个个跳下去炸毁日军那幕,每个人不断报名字,大场面看得我起鸡皮疙瘩。」电影结束后,记者观察部分民众没有直接离开,消化观影情绪。
▲电影《八佰》位于苏州湖打造实景。(图/翻摄 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供图)
根据 历史 记载的「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边,不过,电影场景却是在苏州湖边。2016年,管虎带领1500人剧组,在苏州拍摄基地设计搭建占地200亩、68栋建筑的实景,并且深挖200米长的苏州河,前后耗费7亿人民币,历经一年半时间,复制上海光复路的「四行仓库」,造就《八佰》壮阔场景。
资深影评人麦若愚表示,「这部电影最棒的地方就是1:1大场景,直接在湖边两岸搭建双边场景,河的对岸歌舞升平,仓库这头战争地狱,电影场面调度很华丽。」不过,出现白马的场景不算是独创,以前各国战争电影都用过类似手法比喻,觉得有点模仿,没有太大新意
▼电影《八佰》塑造歌舞升平和战争地狱的河岸场景。(图/翻摄微博 口袋电影 )
《八佰》原先电影时间是165分钟后来删减为147分钟,演员阵容也十分华丽,有七位影帝、三位影后参与演出。知名实力派演员姜武、王千源、侯勇、刘晓庆、姚晨,当红明星有杜淳、李晨 、郑恺、黄晓明等人。
麦若愚表示「可能是人物角色太多,影帝影后没有发挥该演技深度。演员杜淳重现谢团长广东口音,一开始让人差点听不懂。」整体来说,老戏骨王千源、姜武以及杜淳、李晨等人演技还是很不错,可惜大多数演员都是一闪而过,像是刘晓庆的角色没有延续性,难以呈现故事人物的个性面貌。
《八佰》拍摄时间2017年9月9日
这部影视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本来是将于2019年全国上映的,因为某种技术原因被下架。现在公映版的《八佰》剪掉了一些镜头,但并没有遭遇大规模删减,大多数是技术性调整。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看过电影《八佰》了,也深深的被电影中这些战士所感动,因为在这些战士面前,生命和国家尊严相比不值一提,为了保护国家尊严,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相信看过这场电影的人都知道《八佰》是以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原型就是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在“闸北四行仓库”抵御日军的400余战士,有很多对这段历史有了解的人都对电影《八佰》有争议,因为他们认为《八佰》在细节问题处理上和历史真实内容不同。
例如历史中抵御日军的400余战士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部队,并不是电影中随便扔下的等死人员,而且在历史中日军根本不敢使用重炮攻打仓库,因为当时仓库对岸就是英国租界,而在电影中日军打算使用重武器了,其实在历史原型中,就算日本使用坦克、重炮也摧毁不了四行仓库,因为四行仓库当时属于银行建筑,墙体都是钢筋混凝土而且厚度惊人,以当时的炮弹威力根本就摧毁不了,还有在历史中日军也没有使用飞机进行攻打,但在电影中日军使用了飞机,这些细节都是让人有争议的对方。
但我想说的是这毕竟是电影,不是纪录片,电影只是为了提高观影效果增加的故事情节而已,是为人让人欣赏的,这只是一个艺术作品,虽然是以闸北四行仓库的留守战士为原型的,但毕竟是经过改编的,我们在看的时候也当成艺术片来看就可以了,电影可以让我们缅怀过去,可以让我们致敬先辈,可以让我们珍惜当下,并不是在让我们学习历史的。
其实不管《八佰》存在什么争议,这部电影还是非常成功的,那么你认为《八佰》为何有争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八佰》两极分化的原因我觉得是观众在看了影片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反馈。
一种观众觉得《八佰》在这个抗战七十五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去展现抗日战争时代的宏阔和复杂,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对于影片的评价很高。而另一种观众觉得《八佰》瑕不掩瑜,虽然它基调很宏大,对于具体的小事表现的没有那么契合环境,所以对于影片的评价不太好。
《八佰》里所呈现出来的是几个分支,以此来表现战争的复杂和人们的爱国热情,个人认为这种结构的安排还是可圈可点的,不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通过一个一个不同的故事来展现一种完整的感情,非常巧妙。
在一些情节的设计上也有些欠妥,一些转折来的突然且生硬,但作品中非要表现的自然,这令观众也无法接受。比如,先是要冒险把国旗升起来,又害怕自己的部队不能坚守,终于升起来了国旗之后,第二天又迅速撤退。这个设计我觉得毫无作用,反而有些多余。
还有对于战争的描写有一些观念化,在战争的环境下,人们必定是分秒必争,而影片中在日军登楼偷袭的时候,在城墙上没有守城士兵,我觉得真正在前线打仗的军队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这是导演的一个失误。还有战斗的频率方面,有一些观众也觉得非常的荒谬。基本上战斗的表现时间非常短,尽管那些战斗场面非常的激烈,除了战斗时间他们都是在进行娱乐活动,我觉得在紧张的现实环境下,士兵们怎么可能有心情每天玩乐器,应该是枪不离手,时刻准备战斗,所以这也是导演的一个失误。
个人觉得《八佰》这部作品有能拿的出手的地方,但它也有一些弊病,所以两极分化这样的现象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