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众多的女主持人中,劳春燕绝对是低调又有实力的一位,
只因主持的都是严肃的时政节目,知名度不如董卿、周涛和李思思等人,
但她无论是才情、长相还是主持功底,都属于拔尖之列,
劳春燕曾以市状元、省第四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
她从东方卫视一路打拼到央视,
主持了《新闻1 1》《焦点访谈》等多档热门栏目。
2006年,劳春燕主持法制频道的热门栏目《中国法治报道》,
打破了该频道一直以来被男主持人主导的场面,
她曾在2003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在2013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但这些成就绝不是劳春燕平白无故得来的,
在她风光无限的背后,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辛酸,
怀孕仍坚持上班,与丈夫分居两地十几年,孩子一出生就从身边送走,
知名女主持人劳春燕,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奋斗史呢?
01
1972年,劳春燕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富足家庭,
父亲是当时少有的大学生,也是市电视台的一名新闻工作者,
体面的家境让劳春燕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在她的教育上,秉持着存真求实态度工作的父亲也一向要求严格,
在课外总是让她阅读一些人文书籍,了解 社会 和 历史 ,陶冶她的高尚情操。
劳春燕自己也是个勤奋爱学的孩子,
在同龄的孩子都喜欢追逐打闹的时候,她唯独爱读书,
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是学校里人人称赞的尖子生,
而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劳春燕也对新闻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中学开始,她便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地学习新闻知识,
并且决定要在将来也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中学毕业时,劳春燕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绍兴一中,
这所省重点学校曾培养出2位北大校长,17位院士,
更是有不计其数的优秀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
劳春燕在这样尖子生云集的环境里,依然保持着靠前的学习成绩,
而且她也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劳春燕热心于各种校园活动,在文艺表演中更是展现了出众的口才。
学校教导主任非常欣赏劳春燕,认为她适合去做外交官,
于是亲自写了满满三页纸的推荐信,
希望不来绍兴招生的外交学院可以为劳春燕破个例,
遗憾的是,最终劳春燕没有被破格录取,
但这也没有令她沮丧,她感激了老师并说道“谢谢您的推荐信,其实当不上外交官也没关系,因为我更希望未来能当个主持人”。
劳春燕没有忘记自己从小到大的梦想,得知复旦大学的新闻学排名全国第一,
她便把“复旦”两个字偷偷写到了本子上激励自己,
高考时,刻苦学习的劳春燕收获了回报,
她以绍兴市第一名、浙江省第四名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进入大学后,劳春燕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她时刻鞭策自己,在大学的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
紧张忙碌的大学生活里,
劳春燕一边努力地在课堂上储备专业知识,一边阅读了上千本的书籍,
她没有落下任何一堂课,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每天都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穿梭的,还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
她参演过学校的话剧,在校刊《复旦人》上发表过文章,
还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了复旦大学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的主持人。
这是劳春燕第一次接触真正的主持工作,
她感到既有被人认可的成就感,也对这份工作生出了更多的向往,
因为这份工作,劳春燕还得到了每个月12元的生活补贴,
这对于当时一份排骨只需要4毛钱的物价,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让劳春燕更加有了动力,积极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主持能力。
劳春燕的大学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
原本是四年制的大学,她在第三年就修满了所有学分,
最终被学校允许提前一年毕业,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可以肯定的是,劳春燕在此刻就已经领先了大部分同学一大截,
但在面临毕业后何去何从的问题上,她也犯起了难。
负责毕业分配的老师告诉劳春燕,
她可以选择去高校任职,也可以去政府机关当公务员,还可以去出版社,
劳春燕看着这些选项,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鼓,
她想起自己来到这所校园的初衷,就是为了像父亲一样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加上自己大学三年以来的历练,她对主持人这个职业跃跃欲试,
最终她选择了留在上海,进入了上海电视台工作。
02
虽然距离她梦寐以求的主播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她也深知,这正是自己打好基础和向前辈汲取经验的好机会,
她从小到大的拼搏进取精神发挥了作用,
她没有像其他初入职场的新人一样抱有幻想,而是选择脚踏实地努力,
劳春燕对待工作的态度无比认真,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都远超同辈,
在完成工作之余,她每天都练习发声和播音的基本功,从未懈怠。
仅仅几个月时间,劳春燕的出色表现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她被升任为《今日报道》的主持人,正式开启了主持生涯,
这是一档需要专业素养的新闻直播节目,劳春燕非常重视这次的机会,
虽然是主持首秀,但她毫不怯场、落落大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1995年,劳春燕毫不意外地获得升任,
在新闻评论栏目《新闻透视》中担任责任主编和主播,
主持两档节目对于劳春燕来说是个挑战,
但她依然应对得游刃有余,将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
1998年,劳春燕担任深度报道栏目《星期视点》的主编、主持人,
她已经从懵懵懂懂的新人,变成了电视台里独当一面的知名主持人,
她参与的一则报道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此时的劳春燕,已经是上海电视台的台柱子,
无论在同事还是领导眼里都十分优秀,未来大有可为,
但劳春燕没有骄傲浮躁,她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为主持的都是经济新闻类节目,
她常常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挑灯夜读”自学经济知识。
2001年,为了提升自己在经济学领域的专业性,
已经阔别校园7年的劳春燕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
她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继续着在上海电视台的主持工作,
尽管一天的行程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但劳春燕从来不叫苦喊累,反而觉得很充实,
2003年,劳春燕从母校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她的事业也更上一个台阶。
回到电视台后,劳春燕担任了人物访谈节目《人在上海》的制片人、主持人,
因为自己也在上海工作了多年,她对于“沪漂”的生活非常有感触,
劳春燕改变了这档节目对以往的主持风格,不再端着稿子念,
她亲切而大方地连线访谈对象,还会加入一些和观众的互动,
让这档节目更具有温度,收视率也大大提升。
2003年,劳春燕出任《人在上海》系列丛书的主编,
她将在主持节目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记录下来,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更是让自己的主持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不久之后,东方卫视成立了,
劳春燕在上海电视台的成绩有目共睹,也被调到了东方卫视中主持多档重要的节目,
比如《东方夜新闻》《东方封面》和《今日新观察》,
在节目中,她主动担当制片人、和主播的位置,全方位地磨炼自己的采编播能力,
在东方卫视期间,她主持了连宋大陆行、神六载人航空等多个 历史 性的新闻直播,
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出现,台领导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劳春燕,
可见她的出色主持能力已经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2004年,劳春燕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和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2005年的中国电视主持人年度颁奖晚会上,还获得了“中国最佳新闻主播奖”,
手里握着分量极重的奖杯,劳春燕感到非常欣慰“多年的耕耘有了收获”。
在事业上春风得意,爱情也不知不觉中悄至,
在东方卫视期间,劳春燕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裘正义。
03
不同于在工作中的严谨和端庄,劳春燕在生活中是一个“接地气”的人,
她没有主持人的架子,也会在晚上跑步健身、和朋友们嗦粉吃宵夜,
而这样优秀又有烟火气的劳春燕,身边自然也不乏追求者,
但劳春燕一直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无论是在事业上精益求精,在对待感情也一样,没有合适的人就不会轻易交付真心,
而出现在她生命中的这个人,也有着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地方。
裘正义同样毕业于复旦大学,在新闻行业工作,而且也是浙江人,
比劳春燕大8岁,不仅也是她的老乡,还是校友兼同行,
优秀的人就像两块磁铁,只要遇到了便会相互吸引。
裘正义和劳春燕的成长路径非常相似,从小就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
1982年的高考中,他以浙江省状元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并且在复旦大学一路读到了博士毕业。
毕业之后,裘正义曾留校任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之后又到了新民晚报工作,能力强硬的他不久就升到了副总的位置,
也担任上海报业的副会长,发表过的作品更是获奖无数。
劳春燕和裘正义相识在一次工作中,
因为台里安排的任务,劳春燕来到了裘正义在新民晚报的办公室,
两个人相见恨晚,第一次见面就找到了知己的感觉,
知性大方的劳春燕,更是给裘正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之后因为工作关系,两人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
而他们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出奇一致,
相互欣赏、志同道合的两人很快对彼此产生了好感,
他们的关系也从知己上升为了恋人,不久后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个是知名主持人,一个是优秀的总编,
劳春燕和裘正义的结合令很多人感到羡慕。
工作中,他们在多次合作和交谈中默契十足,
生活中,他们举案齐眉,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家里也总是堆满了书籍,
每到夜晚,他们都会一起窝在书房里,双双拿起书本阅读,
时不时畅所欲言聊聊对书中的见解和看法,
读到兴起之处,也会合上书本谈谈心得体会,
这样温馨融洽的场景,成了劳春燕和丈夫相处的日常,
也许在他人看来有些枯燥无趣的时光,
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再惬意不过的生活乐趣。
但劳春燕没有因为婚姻而停下事业的脚步,
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法治报道》公开招聘女主持人,
劳春燕得知后立刻赶到了北京参加面试,
有着多年主持经验、主持功底醇厚的劳春燕击败了众多竞争者,
成功脱颖而出,收到了央视的录取通知书。
欣喜若狂的劳春燕立刻将好消息告诉了丈夫和父母,
并且决定要离开东方卫视,前往央视发展。
裘正义听到后也为妻子感到高兴,但也提出了担忧“我们年纪都不小了,是时候考虑生个孩子了,但你要去北京发展的话,我们就得两地分居”。
而劳春燕的父母更是强烈地反对,
劝她道“你在上海过得多好啊,为什么要去北京从头开始,再说你才刚结婚,难道不想要这个家庭了?”,
这些话对于劳春燕来说的确不假,
刚刚组建家庭的她还没有过几年稳定的婚姻生活,
而且央视人才济济,即使是在东方卫视站稳脚跟的劳春燕去了也很难有一席之地。
一边是梦寐以求的央视,一边是家人的担忧,
劳春燕选择了听从内心,她对他们说道“我想趁着年轻去拼搏一把,不想给以后的自己留下遗憾”。
看着劳春燕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同样身为新闻工作者的丈夫理解了她,
尽管自己心中也有许多不舍,但还是和她一起劝说了父母同意,
他选择了鼓励妻子去攀爬央视这个新闻行业的金字塔,并且为她感到骄傲。
,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其实也有一个男人,
而裘正义就是那个支持劳春燕进步的男人。
34岁的劳春燕独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迎接她的是一切未知,
因为工作还在交接中,她没有得到央视安排的宿舍,只能自己租房子住,
出租屋的条件自然是不敢恭维,时不时有小强来光顾,
劳春燕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灯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蟑螂,
而且北京气候干燥,身为南方人的她经常嘴唇干裂,甚至流鼻血,
她每天也要挤地铁上下班,又是还因为加班错过了末班车,
但初到北京的种种不适应,也丝毫没能影响她在工作的出色表现。
她主持的《中国法治报道》收视率节节升高,
节目中,劳春燕干练犀利的语言风格,沉稳大气的台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劳春燕在央视的工作非常忙碌,而丈夫在北京也有自己的事业,
两个人能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几乎一年才能见到三四次面,
裘正义体谅劳春燕在北京独自打拼的艰辛,只有要机会就会来找她,
而每次团聚,他们总是匆匆说不到几句话又要告别了,
短暂的相处时间,却让这对夫妻更加珍惜彼此。
2009年,劳春燕获得了央视领导的肯定,打算将她的工作重心转到国际频道。
而就在转岗交接的关键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由于常年劳累,劳春燕的妊娠反应非常大,经常呕吐、吃不下饭,
而身边没人照顾,只能回到出租屋后自己照顾自己,
丈夫得知后非常心疼,想要放下工作赶来北京照顾她,
但劳春燕却体谅丈夫的不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别担心”,
而为了不让父母操劳,劳春燕在电话中也总是报喜不报忧。
劳春燕怀孕7个月时,依然努力克服了妊娠反应,挺着大肚子坚持在岗位上,
怀孕9个月时,劳春燕在北京生下了儿子“阿宝”,
赶来北京的丈夫和父母喜出望外,但看着瘦削的劳春燕也格外心疼,
等到儿子过了母乳期后,她就把儿子送回上海,交给丈夫和父母照顾,
骨肉分离时总是不舍,但劳春燕在事业和家庭中还是选择了前者,
忍着对家人和孩子的思念,继续奋斗在央视主播的岗位上。
之后几年里,先后主持了《焦点访谈》和《军情时间到》。
有了孩子后,劳春燕多了一份对家庭的牵挂,
一有空就会询问丈夫家中的情况,
而丈夫每次视频时都会给她报平安“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工作”,
每当她想念孩子时,丈夫也会抽空带阿宝去北京看她,从未有过抱怨,
这样的分居生活,劳春燕足足过了7年。
04
2016年,到了阿宝上小学的年纪,
劳春燕才把他接来了北京读书,
夫妻俩也在北京买了房子安家,丈夫也时不时来北京定居一段时间,
遗憾的是,裘正义的工作重心仍在上海,他们一年到头也还是聚少离多,
但距离和时间没有让他们之间产生间隙,
他们没有像许多分居两地的夫妇一样一拍两散,
而是在相互的谅解和支持中,感情变得更加亲密。
时至今日,劳春燕依然活跃在央视中,
今年担任了特别栏目《三星堆新发现》的主持人,是备受大家喜爱和认可的知名主播,
许多人羡慕劳春燕一路走来的风光无限,羡慕她的成功和地位,
但却不知道,这是她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和丈夫分居两地十几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以及数不清的坚持和努力,
才是劳春燕能获得这份成功的真正原因,
也少不了丈夫裘正义在背后的支持和理解。
1990年。裘正义是1990年与劳春燕结婚,裘正义和劳春燕一样都是高考状元,裘正义也是上海市报业协会副会长,两个人的生活很幸福,有两子一女。
这几位优秀的主持人在央视电视台主持了多年,成为了观众们最熟悉的主持人,备受大家的爱戴与欢喜。
她们在大家心中是纯洁的、高尚的、优雅的、出色的、完美的。
而今天要说的这位主持人,她是大家熟悉的央视主持人劳春燕,她是《焦点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一直给人是轻松、亲民的形象。
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屡次被传离职、去世的消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事故了解一下。
1972年,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中传出了一声女婴的啼哭,劳春燕呱呱坠地来到了父母的身边,她的到来为家庭增加了很多欢乐。
小时候的劳春燕就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子,父母望女成凤,对她的教育十分上心,在严格的教育下,劳春燕不仅没有出现反抗的心理,反而对培养出了爱学习的好习惯。
她在校期间,就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名列,深受老师的重视。
渐渐地,劳春燕逐渐对朗读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她的普通话说得一流,并且还有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好口才,非常适合做主持人。
老师发现了劳春燕在口才方面的特长后,便建议她今后可以朝着主持方面去发展,自此劳春燕便一直发展自己的口才专业。
1990年,劳春燕以绍兴文科状元,浙江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考进了复旦大学新闻系。
劳春燕在校期间表现的十分优异,她很用心地去学习播音专业,因为表现的一直十分突出,劳春燕被复旦大学广播电台和复旦有限电视台选为主持人。
大学三年劳春燕本科期间提前修满学分且成绩优异,提前毕业,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上海电视台工作。
劳春燕为了事业能够更加地扎实稳固,她选择从记者一点点做起。
那期间,她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成长,一年后,劳春燕进入了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并担任了新闻资讯节目《今日报道》的主持人。
自此,劳春燕彻底开启了主持生涯。
劳春燕在主持人的工作上发展得十分顺利,她口齿清晰、形象端正大方,给观众们留下了非常的印象。
第二年,劳春燕又担任了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评论栏目《新闻透视》的主播和责任,因为表现得十分优异,劳春燕成为了上海电视台非常重视的一位主持人。
此后,她也相继担任了《星期视点》、《人在上海》、《东方夜新闻》,并且还担任了栏目的制片人。
劳春燕还在东方卫视新闻资讯节目《东方夜新闻》、《今日新观察》中担任主持人,她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在2005年的时候,劳春燕参加了 中国电视主持人年度颁奖晚会。
劳春燕在主持人这个岗位上一直保持着积极敬业的态度,也一直渴望能够凭实力进入央视,终于在2006年,劳春燕得到了央视的赏识,她的就此迈入了央视的大门。
本是地方台主持人的劳春燕,进入了央视这个大的平台,她十分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机会,这里的人才辈出,,劳春燕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她在《大家看法》、《今日关注》、《中国新闻》等栏目中的表演沉稳大方,游刃有余,彰显出一个主持人该有的风范,那亲和的主持方式更是获得了关注们的喜爱与追捧。
此后,劳春燕开始主持中央电视台 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同步播出的深度新闻报道节目《 焦点访谈 》,她在主播台上从容自信、游刃有余,面对突发事件忙而不乱。
在职业生涯中,劳春燕一直追求便是“明明白白说新闻”,提升报道厚度和信息清晰度,让观众“清清楚楚看新闻”,正是这样的认真的态度,才成就了她在央视界的好评与地位。
多年来,自此走进央视后,一直被大家议论纷纷,因为她有着一张精致漂亮的脸蛋,,大家认为她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走进央视的。
一开始,劳春燕只要好好做自己的工作,不去理会大家的言论,这样质疑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更是一传十、十传百。
为了证明自己,劳春燕在平台上发文澄清了这件事情,并且表示,她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与实力得到了。
,每一次劳春燕走下直播台的时候,都会以挑剔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表现,因为她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花瓶, ,也不愿只做微笑着看提词器的那种传声筒。
她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就是一个真正职业化的新闻人,她的表现被大家看在了眼里,此后,这样的新闻也逐渐消停。
紧接着,劳春燕又被传出了去世的消息,一时间,很多喜爱她的观众们纷纷陷入了悲痛中,这让劳春燕很是苦恼。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劳春燕在感情生活中收获了好丈夫,她的丈夫是新民晚报时任副总编的裘正义,曾经与劳春燕一样都是高考状元。
他们彼此欣赏着对方的才华,在一起更是有着聊不来的话题,渐渐地,二人便逐渐走到了一起,结婚后,二人便共同孕育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三口生活的其乐融融。
夫妻二人都是非常低调的人,很少透露生活中的事情,而劳春燕把家庭照顾好了之后,回归到了主持人的岗位上。
多年来,劳春燕一直都是那么的优秀、自信、美丽,她也以 大方和独到的见解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曾在2013年获得的中国“金话筒”奖,就是对她的肯定与鼓励。
只希望她今后在事业中一帆风顺,生活幸福,好运常相伴。
END:版权声明;
在 娱乐 圈中,主持人也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他们凭借着独特的主持风格和异于常人的口才主持着每一档节目。
而央视,便是聚集各大优秀主持人的舞台,劳春燕就是其中之一,因在岗期间表现出色,备受观众们的爱戴,还被贴上了“央视才女”的标签。
如此优秀的她,背后还有一个十分优秀的丈夫,两人互相理解,彼此支持,迎来了事业的功成名就和生活的幸福美满!
劳春燕出生在浙江绍兴,从小就班里的尖子生,还有着一个当主持人的梦想,毕业后放弃保送资格,凭借绍兴市文科状元的好成绩踏进复旦大学新闻系。
入校后不久,便加入了校内广播电台和有线电台,因成绩十分优异,在校表现也十分出色,所以还没等毕业,她便修满学分获得了提前毕业的资格。
并凭借自己的实力被分配到上海电视台工作,入台里不久后担任《新闻透视》主播和《人在上海》的制片人及主持人。
不得不说,劳春燕确实有着一定的实力,主持的节目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更是从未出现过差错。
期间还不忘努力学习,成功获得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虽说这一领域也有研究,但她还是更喜欢主持行业。
紧接着,她踏进了东方电视台的大门,还创办了《东方夜新闻》节目,并用自己平易近人的言语为大家讲述着一系列的新鲜事。
正因这般努力和优秀,劳春燕成功获得央视赏识,受邀踏进央视后,主持了《大家看法》、《 社会 与法治》、《中国法制报道》等栏目。
虽说她主持的这些栏目并非同一个类型,还有着不同的风格,可似乎都在她的掌控中,即便是在有挑战性的栏目,到她这里也称不上什么大事。
多年来,辛勤努力的她,更是被贴上了“央视才女”、“央视名嘴”等标签,话说这样的标签在她的身上也很是符合!
而她在打拼事业期间也遇到了自己的丈夫,婚后丈夫的还给她不少的帮衬和支持。
劳春燕为了保护丈夫的身份,多年来很是低调,很少见到自己的丈夫,可能是不想要被打扰吧。
但之后,也曾有人曝光了她出色的丈夫,她的丈夫裘正义与她一样,同是高考状元,值得一提的是,两人还是还是同学。
因双方都是学霸,两人恋爱期间有很是甜蜜,边得到了同学们的关注,曾一起登上领奖台拿奖,发表获奖感言等等。
毕业后,劳春燕当上了梦寐以求的主持人,而裘正义则从事新闻类工作,之后还在《新民晚报》的部任职。
还凭借实力当上了新民晚报部副主任,大报新民刊副主编,新民晚报副总编等职位。
可以见得,两人的实力真的是不相上下,也难怪,劳春燕能当上央视名嘴站在众人面前!
想要成为优秀的人,就一定要多和优秀的让你交朋友,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被感染,向优秀的人看齐。
而不是和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当老大,因为这样,永远成长不了,说,像劳春燕这般,与实力相当的人在一起,一起进步,一起努力,迎接前程似锦未来!
——END——
点下关注,不迷路!
记者的职位不高,可她认为这已经意味着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这几年来的采编实践,让她对新闻有了准确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22岁,终于担任新闻资讯节目《今日报道》的主持人。
主持重大新闻容易吗?
她曾说“我总在给自己提问, 自以为没有疑问了,才有资格坐在新闻播音室开讲。 ”
“作为新闻主播,手机24小时开机, 头脑24小时待命。 ”
其他主持人时也有失误,而有严谨工作作风的她零失误。
23岁,担任《新闻透视》主播。
26岁,担任东方卫视深度报道栏目《星期视点》主持人。
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出现,台领导最先想到的是劳春燕,可见她的主持技能之高。
27岁,她参加的深度报道 《415韩航空难调查》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9岁,已是知名主持人的她考入母校的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
她边学习边主持,对她来说时间犹如生命,熬夜之苦只有她知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她担任名人访谈节目《人在上海》的制片人与主持人。
主持工作本来就令人头痛,但她挤出时间写了《人在上海》系列书籍。
在东方卫视工作期间, 劳春燕邂逅了自己的知心爱人――裘正义。
他大劳春燕8岁,1982年,以浙江省文科状元的成绩进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一直读到博士毕业。
毕业后他赴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进修。
他不仅头脑聪明文采斐然,事业规划也脚踏实地,进入《新民晚报》工作,最终当上副总。
一天,领导叫劳春燕去裘正义所在的报社完成一项任务。
他俩谈工作的话题都很认真,完成了任务。
后来他打电话给劳春燕,谈了些题外话,彼此相互欣赏。
这才知道两人都没有对象。
他俩都是高考状元,又是老乡与同门师兄妹,且又是从事新闻工作。
才子遇才女,可以携手并肩前行,则自然会产生 情感 , 于是相爱了。
年纪不小的他俩很快结为夫妻。
婚后,虽然夫妻各忙各的,但相互鼓励恩爱无比,品尝着甜蜜的幸福。
两人总是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喜欢看书,所以在房间里摆满了书籍。
裘正义发表了许多学术论著,数量超过百万,荣获多个大奖。
2006年, 央视 社会 与法制频道招聘女主持人。
担当央视的主持人,要面对亿万观众,可见要有很高的技能才行。
报名的才女众多,谁能获胜?
但最终劳春燕从众多才女中脱颖而出, 担任《中国法制报道》主持人。
接到通知她笑出了泪,真想飞到北京。
她迅速把这喜迅告诉丈夫,可是, 不但丈夫不赞成她去,连公婆也不支持。
因为,她是东方卫视的台柱,若去央视,那领导怎样理解?
在这里工作稳定,去央视主持,那里人才辈出,若不慎 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失了名声怎么办呢?
想要有一席之地,真难啊!
关键是夫妻要两地分居,才结婚不久,孩子都没有,哪个丈夫愿意呢?
劳春燕很紧张很害怕,要是耽误时间,央视会重新招人,因为才女多啊!
她心里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毅然决定去北京。
丈夫面对她的选择,从当初的不同意,一下转成了支持她去北京。
因为,劳春燕是他心爱的娇妻!
她在上海工作了12年,从东方卫视跳槽到央视,有些依依不舍。
她向领导提交了辞呈,交接好工作后与同事们对望的一刹那, 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在踏上飞往北京的那天,面对同行、好友与亲人的送别,她忍不住与他们一 一相拥而泣。
她前行,她转头,她挥手,她泪如雨下!
孤身一人的她一下踏上了新的旅程,去北京接受任务……
人们只看到主持人的风光,却不知开初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凄凉与苦闷。
当时她暂时住不了宿舍,就在电台附近租一个小房间。
由于北京天气干燥,房间质量差又小,她下班回去就要打蟑螂。
但她坚定奋进的心不改。
当劳春燕主持《中国法制报道》的当天,收视率很高。
因为,她那干练犀利的语音,与从容稳重的舞台风格,受人欢迎。
当丈夫与公婆看到此节目时,开心地笑了。
但笑中带泪当时不该反对她的,只有她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
领导真的笑了,于是当年她还主持《大家看法》。
之后, 丈夫在百忙中乘飞机、从上海飞往北京看望娇妻,两人相拥而泣!
因为各自工作繁忙,这一聚仅仅2天时间。
离别的那天,他俩不知是怎样分手的。
亲人的鼓励,是她最大的动力。
37岁时又主持国际频道的《今日关注》与 《中国新闻》。
她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最佳新闻主播奖和金话筒奖。
手捧这些份量极重、最珍贵的奖杯,她兴奋而感动地哭了。
因为,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有她的艰辛奋斗历程,和那不为人知的辛酸泪水!
不久,劳春燕怀孕了,这是大喜啊!但有一些担忧。
该不该立马告诉家人呢?是停下工作等生孩子,还是冒险坚持工作?
她毅然决然地带孕坚持主持节目。
怀孕反应虽然对她有影响,虽然有时难以控制,但她主持时的语音与神态,依然是那样吸引人。
怀孕在身本就该休息, 可挺着大肚子的她依然坚持上班, 受到上级表扬!
但有一天,观众发现她怎么消失了?
有人议论她肯定是犯错才被开除。
原来不是,临产的她,真的不可以再在台前面对亿万观众主持了。
否则, 若是正主持时,突然要产下孩子,那怎么了得?
所以她回家待产。
幸运的是, 当年她产下儿子阿宝,一家人欣喜万分。
刚生下孩子不久,要不要在家用心哺乳孩子?
劳春燕又作决定,重返北京。
看不到宝贝的成长经历,会不会遗憾?
遗憾,但谁愿抛弃自己的梦想呢,劳春燕想。
丈夫虽然有让娇妻带儿子到1岁的想法, 但为了不让她失望,还是支持她。
当她重新坐在央视幕前时,观众才相信了才女的艰辛与顽强。
是的,她不愧是央视名嘴!
2013年,她成了王牌节目《焦点访谈》的主播。
为何《焦点访谈》那么红火?那是因为观众喜欢她的开场白“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
2016年,儿子该上小学了,他也想妈妈。
于是,劳春燕与丈夫商量后,在北京买房,把儿子接到北京读书。
既要照顾孩子,还要主持节目,虽然活路多了劳累,但她并不厌倦。
所以她主持的各种节目都大受欢迎。
, 丈夫却在上海工作,夫妻两地分居,一晃就是15年。
他俩只有在电话与视频中各诉衷肠,这难以诉说的思念之苦,唯有他俩才知!
想当年, 她为何硬要跟丈夫分居15年?孕期还要坚持主持?
那是因为,她不能丢失心中远大的梦想,还有那种奋斗不止的精神!
她的这种举动,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是啊,她风光无限的背后,原来都是泪!
朋友,认为劳春燕夫妻好的话,点个赞吧,则运来福到!
作者以情动人真好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2月22日,央视主持劳春燕在社交平台晒出健身照片,自曝节后发胖跑了7公里。
照片中,一头短发的劳春燕面色红润,身穿紫色紧身衣,身材纤瘦紧实好似少女。她的皮肤光滑紧致,丝毫没有皱纹,完全看不出已经48岁了。
网友看了劳春燕晒出的照片后,纷纷留言表示让她多吃点,夸奖她的身材已经很完美,舍不得看她消瘦。也有网友表示这张健身照实在是英姿飒爽,太漂亮了。
劳春燕是一位央视主持人,因主持《焦点访谈》、《环球视线》等新闻类栏目而被观众熟知。
她的控场能力稳定强大,尤为擅长危急救场,反应力超强。不仅深得观众的喜爱,更是获得了中国主持人金话筒奖。
劳春燕与老公裘正义均毕业于复旦大学,两个人都是文科高考状元,可谓是学霸夫妻。
两人结婚后一直非常恩爱,有着相同的爱好与追求,对新闻事业充满了热忱。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叫做阿宝,一家三口十分幸福。
近年来,很多主持人都走上了直播的道路,劳春燕也不例外。她经常在直播间与网友聊天互动,把自己对于 历史 和生活的感悟分享给大家,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欢迎。
劳春燕在事业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依旧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对待生活充满热情。祝她生活幸福,事业越来越好,期待在更多节目中看到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