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是不一样的,要说有什么联系,只能说无线对这两部剧的定位是前作和续集的关系。个中细节可能有些出入,但大方面上,确实连续的故事内容,而且两部剧中,孙悟空关于童年的回忆都是一模一样,出自同一个小演员演绎的。
张卫健版的《西游记》,也叫做《齐天大圣》。出版发行于1996年。说它是名著《西游记》的港台版,其实更倾向于《西游记野史》,算是后世对经典名著的再创作,所以要求它有多么尊重原著,就有点强人所难的。这部《齐天大圣》讲述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如何成为孙悟空的故事,也就是石猴刚刚落地之时,初学通天本领,又凭着一股朝天的热血之气,因私情闹翻了整个天宫,最终被如来压入五指山下。在五百年后,得了菩萨的点化,为了赎罪而拜唐僧为师,助其西天取经之路。
因为这部剧主打的是合家欢电视剧,所以片中有大量喜剧氛围十足的搞笑情节,虽然在播出的时候,曾经被很多教育专家和《西游记》学者批评对原著不够诚意,恐有教坏小孩子之意,但还是难以阻止这部电视剧成为当年的收视热门剧集,其中孙悟空的口头禅“you,不用怕”更是成为当时街头巷尾的流行语。甚至不夸张的说,《齐天大圣》这部电视剧早已用时间证明自己,并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童年经典剧。
就是由于这部剧播出后反响巨大,于是无线就想着趁势而上,一鼓作气地把第二部的剧本创作提上了日程。本来仍然想订下前作的原班人马,但这时正逢张卫健约满无线,便向其提出加薪提酬的薪水,但被无线一口回绝。心灰意冷的张卫健一不做二不休,就出走无线,转而到台湾发展。无线在无奈之下启用了当时的新晋小生,陈浩民饰演男主角,孙悟空。整个演员班底也只是由张卫健换至了陈浩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两部剧,确实有着前后续作的渊源。
陈浩民版本的《西游记》,正名《西游记贰》。它还有一个更为内地观众熟悉的名字,叫做《天地争霸美猴王》,是由于引进内地时,为了和内地版本区分而新作的更名。故事和前作一样,仅是取材了名著《西游记》中的某些片段制作而成。主线故事讲述了同为仙石化身的六耳猕猴被三魔王骗食了丹药,化身成巨猴妖怪危害黎民百姓,并连累孙悟空蒙受不白之冤,但好在在师徒四人的齐心协力之下,组织了石猴,也使得孙悟空沉冤得雪的故事。
这部《西游记》和张卫健版的《西游记》相比,更类似于单元剧。全剧是由十个不同的单元组成《真假猴王》、《提篮观音》、《人参果》、《小雷音寺》、《黑熊精夜盗袈裟》、《孙悟空三戏二郎神》、《玄奘救父》、《朱紫国传奇》、《月光宝盒》、《万妖皈依》。在这十个单元之中,又以《真假猴王》、《人参果》、《小雷音寺》三个单元作为主线单元。
这部剧由于制作班底、演员阵容都跟前作几乎一样,甚至还有高收视率的前作作为宣传,所以同样也在开播时就受到了不小的欢迎。
其实当年张卫健只拍了TVB《西游记》第一部,没有继续拍第二部,但不是他自己不拍,而是综合有几方面的原因。
张卫健想要提高片酬张卫健版的《西游记》在当年创下了44点的收视率,可以说是称霸了当年的电视剧,那时还是90年代,要知道大陆86年拍的《西游记》被反复播出而一直无法被超越,直到十年后香港TVB改编翻拍且很成功,风靡一时。此剧为TVB一下就赚了2亿。
九十年代可是天价了,而主演孙悟空张卫健是大功臣,却只拿到七八万,折合每一集就是大约2600元/集,而后张卫健提出提高一点点片酬,一集一万,TVB认为张卫健狮子大开口,不同意,双方谈崩了,还有传言说当时高层放话张卫健“就是有毛你才值钱,没了毛什么都不值”。
TVB当年(90年代)如日中天,演员多如牦牛,根本不缺你一个,张卫健想涨工资惹怒高层,高层直接换掉了他,改用陈浩民。
张卫健当时也是正值合约到期了高层片酬谈不拢,还找好主演了,不得不往前走,干脆离开TVB,也是逼着自己出去闯个样子证明自己,也证明给大家看自己离开TVB一样行。于是第二部自然就无缘。
当年张卫健版本《西游记》确实很火,连带里面的台词也火了,张卫健确实演得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甚至许多年轻人模仿张卫健招牌动作和语录。
张卫健版本的确实很好看师徒四人的演技真的太好了,个个都是影帝级别的演技。没看张卫健版本的西游记之前,打死我都不会相信,原来师徒四人还可以这样演,可能是因为六小龄童的版本太深入人心了吧!张卫健版本完美的饰演了另一种风格。张卫健是最帅的孙悟空,六小龄童是最孙悟空的孙悟空,通臂猿猴是最酷的猴子,只喜欢这三个猴子。
据说当年这部剧上映后很火,于是张卫健就跟TVB提出升工资,结果被当时的主管嘲讽,说你张卫健没有TVB捧你就是个屁,还敢提出涨工资。张卫健气不过,于是就退出合约,回到内地发展,后来拍摄了《方世玉》、《韦小宝》等电视剧,也是火了一段时间,也算回击了TVB。
后来TVB见张卫健不拍了,就找来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小生陈浩民接拍了第二部,虽然有先入为主的张卫健版在前,观众还是大部分接受了这个版本。
这个案例也是TVB现在没落的原因吧,像以前那些港星,有先见之明的,大都在红了之后,投身电影行业、歌唱,或者来到内地发展,最终就导致青黄不接,现在港片市场和影响力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张卫健演过两个版本的西游记,一个就是以取经为任务(这个电视上放的有剪辑过),应该还有红孩儿梦魔、唐僧赶走悟空啊,被剪辑掉的应该还有些妖精。他还有个续集是陈浩民拍的。
另一个版本是以打天魔为任务(和林志颖、TWINS一起拍的),这个也有女儿国、三打白骨精(是一巴掌一拳头一脚),狐狸精、蜘蛛精、也有红孩儿、火焰山、还有一些附加的,什么哪吒脑海啊,杜撰的火翼道人、血魔、天魔
张卫健版《西游记第一部》里大战蜈蚣精是第25集。
本集讲述悟空与唐僧找到观音寻求治蜈蚣精的方法。另一边,蜘蛛恩恩等人在悟空的安全圈内等待悟空回来。不过,蜈蚣精现在只需要两只妖精即可练成千面魔法,天下无敌。蜈蚣精变成受伤的悟空,最终将恩恩骗出圈圈,吸尽其妖气。最终鸡精为恩恩报仇,将蜈蚣精打败。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介绍
1、张卫健饰演孙悟空,身手敏捷,一身神异本领,却因醉酒而闯下大祸,被压于五指山下。五百年后,悟空奉观音之命,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才得以赎罪。
2、江华饰演唐三藏,因被观音选中要前往西天取经而被唐太宗赐姓唐。前生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禅子,因犯错被罚,落入人间。
3、钱嘉乐饰蜈蚣精,身居黄花观,是盘丝洞的七名蜘蛛精的师兄,是个炼制丹药的道士,兵器是一把宝剑,其所炼制的毒药堪称天下一绝。
张卫健主演的西游记有两部,一部的名字就叫《西游记》,是在1996年时候拍摄的一部古装神话剧,而另一部则是叫作《齐天大圣孙悟空》,是在2002年时候拍摄的。
在这两部电视剧中,张卫健饰演的都是孙悟空,想看的话只需要百度一下就可以看了。
扩展资料
电视剧《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背景其实就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些科幻式的改编。
故事基本上可以和张卫健主演的96年TVB版《西游记》前30集接上,它从唐僧师徒取经就要成功开始,由于受心魔控制,孙悟空居然成了吃唐僧肉的第一人,后来观音菩萨善心大发,让孙悟空可以重新来过,于是取经的故事又开始了。
在2002年的时候,张卫健因为在《齐天大圣孙悟空》中饰演孙悟空,获得了台湾金钟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张卫健演了两部西游记,一部是96版《tvb西游记》第一部,第二部换人,换成陈了他没演。另一部是2002年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这部是明星云集的,有蔡卓妍演的紫兰仙子。
一些文学名著被搬上荧屏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拿最经典的四大名著来说,每一部都被翻拍过多次。特别是《西游记》,内地及港台地区都拍过,最经典的是内地拍摄的86版。但无论哪个版本,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孙悟空这一角色。
当年六小龄童就因演绎孙悟空成为家喻户晓的美猴王。港台地区也有美猴王,1996年TVB拍摄了《西游记》将其分成三部,张卫健成为孙悟空的扮演者,凭借该角色,他获得TVB“我最难忘男主角”奖项。
在这部剧中张卫健也是将孙悟空这个角色给演绎的惟妙惟肖而且在风格上与六小龄童有很大的区别。剧中的他每天都会喊那一长串口号,虽然说一直在重复,但却是毫无违和感,甚至于当时有不少的人都将其视为口头禅,至于张卫健本人也靠着这部剧一炮走火。
张卫健演绎的孙悟空非常受大家欢迎。他的长相十分帅气,演技也很自然,孙悟空这个角色其实很适合张卫健。按照TVB拍戏的传统,这种经典角色,在拍摄续集或者第二部时,一定会延续原班人马。可这部片子却没有这样,在拍摄第二部时,将孙悟空的扮演者换成了陈浩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部由张卫健出演,后面两部为何换成了陈浩民?其实还是因为当时张卫健的片酬非常的低,而且当时与公司的签约已经是到期了,于是就与公司谈判提高片酬,但却被拒绝,所以就选择了离开公司,就只能让陈浩民顶替出演这部了。
而且这也与张卫健剃光头的事情有关,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张卫健好事有着头发的,但因为当时在和TVB解约时,公司的人说张卫健离开了公司,脸上没有毛就没有价值。
这句话直接就伤害到了张卫健的自尊他下定决心,不但脸上不要一根毛,就连头上的毛也不要了,就是要证明给全世界的人看,一个男人头顶一根毛都没有,也可以很有魅力。张卫健也成功的证明了自己,而且因为光头的形象,张卫健也出演了非常多的喜剧,每一部都大受好评,他成功的证明了自己,就算是没有毛,依然还是有着自己的价值!
你好,卫健演过两部剧,都是关于西游记的。1996年演的那部剧名是《TVB西游记》,就是《西游记》,不过搜索一般是TVB西游记。卫健演的是第一部《TVB西游记1》,这个老版的比较经典。2002年港台群星云集的片名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是正式片名,在港台都有播出,在tvb播时收视超过了之前的tvb版西游记,芒果台播的时候改成了《大话西游》,芒果这个是不正规片名,不知道它为何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