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事件从一起窃听案到挑战美国宪法权威,总统最终遭到弹劾,成为美国历史上政治丑闻事件之一。
这起事件的主角是中国的老朋友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在1968年美国大选中成功胜出,当上美国总统,在1972年访问中国,使得两国的关系得以破冰,慢慢走向正常化。
尼克松在当政期间政绩卓著,结束了越南战争,使得美国从战争泥潭中脱身,也给了越南人民和平,与苏联签定反弹道导弹条约,缓解了美苏两国关系,对世界局势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他当了四年总统后,也就是1972年,美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选,尼克松是很希望能够得到连任的,为了这一目标,尼克松的竞选团队给他出了个馊主意,他的法律顾问迪安跟他说想要赢得胜利,最好在对手民主党的总部——华盛顿区的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以获取民主党竞选策略的情报。
1972年6月17日晚上,尼克松竞选团队中的安全顾问麦科德带着四个古巴非法移民跑到了水门大厦,不知道是由于资金不足还是因为不相信体制内的人,这种事情居然请了几个非常不专业的古巴移民来做,这批散兵游勇在安装窃听器的过程中,被大楼保安和巡警当场抓获,人赃俱获。
而尼克松却矢口否认知道这件事,他表示自己也是从报纸上才读到“水门事件”,当时认为报道十分荒唐,没当回事。还信誓旦旦地向美国民众表示“白宫班子和本届政府中,没有一个现在受雇的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中。”
在尼克松一系列表演下,美国民众也选择了相信尼克松,最终尼克松在大选中获胜,成功连任。在大选中失败的民主党决定深挖水门事件,民主党占优的国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调查中发现尼克松极有可能参与了这件事,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只好找到司法部长和联邦调查局的局长,想让这两个部门停止调查。
在美国,一个案件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就如同一个卫星进入了运行轨道,要想人为地去让它停下来,这是妨碍司法,在美国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很难瞒过方方面面的眼睛,所以司法部长也好,联邦调查局局长也罢,面对妨碍司法的重罪还是不敢越过底线,美国特别检察官考克斯更是对此案件穷追不舍。
私底下尼克松的亲信也在联系那几个证人,想用钱来封住他们的嘴,离宣判越近,他们的心理越来越不安,而且想要了无痕迹的弄到几个人封口巨款,并顺利的付给他们,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封口费也没有办法及时地转到他们账户上。
就在宣判的节骨眼上,被现场抓获的麦科德将尼克松的白宫法律顾问迪安招了出来。迪安主动找到检察官做了三个小时的交代和揭露,以争取宽大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水门事件委员会还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尼克松为了方便以后写回忆录,在自己工作场所安装录音设备,对自己所有的工作谈话都进行了现场录音。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与水门事件有关的录音带。
尼克松拒绝交出录音带,他声称录音带中含有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内容,并主张自己享有行政豁免权,考克斯不同意,严正勒令尼克松立刻交出录音带。
尼克松于是找到司法部长理查德森要他立刻炒掉考克斯,作为司法部长他应该听命于总统,他拒绝了尼克松,随即辞职,尼克松找到司法副部长,提出同样要求,司法副部长也拒绝了尼克松的要求而辞职,尼克松继续找司法部的第三号人物博克,任命其为代理部长,才罢免了特别检察官考克斯。这是1973年10月20日,周六!
一夜之间,司法部两名要员被逼离职,特别检察官被免职,舆论一片哗然。纽约时报的评论文章向民众发出呼吁检验我们国家是人治还是法治的时刻到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国会接到了30万通来自全国各地的抗议电话,白宫门前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也不断有汽车鸣笛以示抗议,公众的反应如火山喷发,将尼克松与希特勒相提并论,弹劾总统也成了街头巷议的中心话题。
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裁决尼克松必须交出有关的录音带,处于四面楚歌的尼克松不得不向法院提交录音带,新任命的特别检察官在录音带里找到了新证据,尼克松在水门事件发生后第六天,指示他的助手阻扰调查水门事件,这是尼克松掩盖事实真相的铁证。
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这时候美国宪法面临一场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到来了,理论上尼克松被宣告了失败,理论上国会可以弹劾总统,可尼克松依然是全美国最有权威的一个人,还是美国的三军统帅,如果总统抗拒国会的弹劾,命令武装部队保护白宫,攻打国会,又怎么办了?
尼克松的亲信,国防部长也想到要调军队来白宫保护总统,在这关键时刻,基辛格对尼克松说,坐在刺刀团团围住的白宫里,是做不成美国总统的。
就这样,最高法院裁决的八小时后,尼克松的律师宣读了尼克松的声明“我尊重和接受最高法院的裁决。”这一个简单的声明,化解了美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宪法危机。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讲,在弹劾通过前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想以一己私欲从根本上挑战美国宪法的权威,但最终以总统不能将自己置于法律之上,维护了美国民主和三权分立制度划上了句号。
1972年6月,警察和水门大厦的安保人员意外抓获了5名潜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安装窃听器的人。联邦调查局一路顺藤摸瓜,发现背后竟然是尼克松的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
尽管尼克松否认与此事有关,但接下来的调查发现总统下令在整个白宫安装窃听系统,录下几乎所有的谈话内容。,国会有理由认为尼克松在大肆开展间谍活动。而尼克松企图掩盖这一切,一口气解雇了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联邦司法部部长和副部长。这一系列阻扰国会调查的行为,引发了严重的宪政危机。
最终,联邦最高法院做出判决,要求总统必须交出这些录音带,尼克松也不得不服从最高法院的判决。录音带的公布,表明尼克松不仅对窃听事件一清二楚,而且还多次企图干涉调查过程,这一切彻底摧毁了尼克松的统治。
水门事件指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窃听事件。
所谓水门,指的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水门大厦,民主党的全国总部所在地。
在1927年的水门事件是美国政治历史上一件难得丑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都黯然离职。也是美国建国一直到现在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任期内主动辞职的总统。
尼克松在美国大选即将来临之际,因为自己本省对此次大选的把握不是很充足,于是听信了白宫律师迪安的意见,让人去水门大厦安装窃听设备,以获取竞争对手民主党的一些机密。
他指派了五名人员执行此次任务,遭到了举报,当水门大厦的安保人员将这五个人抓住的时候,其中一位供出了自己是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员。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
这个时候尼克松展开了一场可以说计划完美的危机公关,他抓住了五人中有三名都是古巴人的借口,一口咬定说这帮人是古巴复国者,其他人是别人派去的,总归自己是不知情的,美国人民选择了相信他,他一度控制住了事情的走向,也赢得了当年的那场大选。
落选的民主党没有打算放过此事,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继续深入调查此次事件,五名参与者里面意志不够坚定的也开始慢慢的交代,主谋者迪安被供了出来,尼克松试图把事情丢给迪安,面对漫长的刑期,迪安也不愿意当背锅者。在尼克松焦头烂额之际,调查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调查结果,尼克松曾经在办公室也安装了窃听系统。
这个时候尼克松在巨大压力下走了一步差棋,他想要罢免调查委员会的特别检察官,掌握这罢免权的司法部部长和副部长都不肯签署他的命令,尼克松接连罢免了两位正副部长,由司法部第三人签署了罢免令。这在美国媒体和美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是完全没有办法接受的事情。在美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游行示威中,尼克松已经无计可施了,于1974年8月8日晚间在电视台宣布辞去美国总统的职务,黯然下台。
水门事件还有个名字,叫做水门丑闻,其乃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其在当时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丝毫不下于后来的“斯诺登窃听风云”。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也而辞职,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
此事件发生在1972年6月,当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时任总统的尼克松摩拳擦掌,二次竞选美国总统,意图连任。
竞选本该是大家公开公平的站出来博弈,争取选民。但尼克松并没有“遵守规矩”。其听从了白宫首席律师迪安的建议,为了“扩大总统权力”,暗中派人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备,以方便掌握民主党的竞选进程。
民主党总部设立在华盛顿特区西北区泼托马克河畔的水门大厦,这也是水门事件这个名称的来源。
1972年6月17日晚上,以尼克松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首席安全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五人间谍小组偷偷潜入了水门大厦,并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设备。
原本一切顺利,可是谁也没想到此时的水门大厦总部还有一位民主党加班狂魔在工作,他不经意的一次回眸发现了闯入者的踪迹。随即警报铃想响,安保人员赶到,五人全部被抓获。
第二天,此事就上了《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其矛头直指美国总统尼克松,声称其在利用不正当手段竞选总统。
对于尼克松来说,虽然事情的败露超乎自己的预料,但毕竟是当总统的人,脸皮厚,嘴炮强,他凭借精彩的演讲和良好的公关将此事撇得一干二净。
他在对媒体的解释中坚决表示事情跟自己无关,很可能是由于竞选安保人员“过度热情”,才导致他们不经过白宫同意就做这件事情。
,五名成员中有三名都是古巴人,他们很可能是古巴复国势力派出的情报人员。这样的言论将民主党的攻击初步化解。,在尼克松等人一系列的活动,或者说表演下,公众被暂时蒙蔽。
尼克松凭借倒打一耙的手段,获得了大量选票,而民主党则是陷入诬告的疑云之中,最终以少有的压倒性优势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获得连任。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尼克松虽然找到借口逃过一劫,并成功连任。但失败的民主党并不甘心,他们仍旧在深挖“水门”窃听一案。
随着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寄到法院,调查人员不得不重启对于詹姆斯·麦科德的调查,并最终从他们嘴里挖出了一位名叫迪安的律师。此人乃是白宫法律顾问,水门事件的策划人之一。
眼看事情败露,尼克松也是果断之人,他决定弃车保帅,马上撇清了和迪安的关系,身为法律人员,让迪安当替罪羊。迪安不是傻子,他不甘心束手就擒,特别是得知这会给他带来长达四十年的监禁生涯时,他选择了背叛尼克松。
迪安不愿意承受牢狱之灾,他主动向检察官做了三小时的交待和揭露,想将功赎罪,换取赦免。
迪安这一交代,那么真相也就揭开了,尼克松窃听门一案算是坐实了。不管尼克松如何挣扎,他利用不正当手段竞选的丑闻时跑不掉了。
其实这时候尼克松最应该做的是出来道歉,尽量把这件事揭过去。但他的脸皮过于的厚,依旧在为窃听活动辩护,称其是为了国家的安全。
此时的美国民众怎么可能还会相信他,他们看尼克松就好比一个小丑。而与此,检察部门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对白宫的深入调查,进而爆出来更大的“瓜”。
原来尼克松从1971年开始便在白宫办公室内安装有窃听系统,以此来监察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当检察官命令总统交出相关文件资料时之时,尼克松竟然利用职权摆谱,拿着总统的帽子拒不执行,这事儿还闹到了法院。
自此,尼克松的名声算是臭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恼羞成怒之下,他居然下令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职务。
此事一出,舆论哗然,这已经不是什么窃听丑闻了,而是总统滥用职权。一时间美国公众的反应就像火山开始喷发,抗议游行、信件满天飞,就差跑到白宫里面拉尼克松出来游大街了。而在民意的推动下,众议院也决定开始对总统进行弹劾。
而此时尼克松依然在顽抗,他依然继续强调这是他总统的行政特权,是宪法赋予他的权力,他会为此捍卫到底。
所以这事情又上升到了宪法的高度,这可是国本啊,是美国这个国家存在之根本。
但这明显只是负隅顽抗,尼克松的种种行径已经触犯了众怒,不仅仅是民众就连美国众议院、美国最高法院,都纷纷走到他的对立面。众议院已经开启了弹劾进程,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甚至于就连美国共和党,尼克松最大的倚仗,也最终选择放弃了他。
面对着众议院即将启动的弹劾程序,众叛亲离尼克松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办法,与其因弹劾而淡然出局,不如自己主动一点。所以在1974年8月8日,这位总统就在电视广播中宣布了自己的辞职一事,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水门事件到此结束。
其实,水门事件最初影响并不大,虽然窃听是丑闻,但并不致命。如果尽早结束,以良好的公关转移视线,尼克松是可以混过去的。
可是他过于的迷信权力,妄图以势压人,在铁证面前依然负隅顽抗,最终成为了美国公敌。算来也是自己作死。
水门事件之“水门”是来源于事件的发生地,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区泼托马克河畔的水门大厦。而得名,并使这个集饭店、办公、公寓于一身水门大厦名声大噪,扬名天下。水门大厦始建于1967年,由一家五星级饭店、一座高级办公楼和两座豪华公寓楼组成。因大厦正门入口处,有一个人造小瀑布飞流直下,水花飘舞飞扬,使整个建筑群有了“水门”的美称。
其实,此地本无奇,就是与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的水门事件刮拉上了,所以就有了名气。那么,水门事件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起因水门事件发生在第一个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身上。大家知道,美国总统一个任期为4年,1968年当选总统的尼克松,到1972年任期就要到了。按法律规定,还可以连任再干四年,但必须通过选举。
尼克松是一个有抱负的总统,想要连任。但美国总统选举就如战场,扑朔迷离难以把控胜。虽然自己前一个任期成绩斐然,但尼克松心里仍不托底,就与手下商量对策。其幕僚白宫律师迪安给他出个馊主意,要确保选举无虞,就必须掌握民主党详尽的竞选策略,办法就是窃听,如此方能知己知彼,稳操胜券。
尼克松觉得言之有理。于是部下马上行动,安排几个人到民主党的总部——华盛顿水门大厦安装窃听装置。
败露1972年6月17日晚上,美国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工作人员下班离开水门大厦后,不自觉地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自己的办公室,却惊异地发现,已经没人熄灯的办公室里竟有晃动的光束。这引起了此人的警觉。便马上回到水门大厦,找到保安人员说明情况,要求立即搜查了办公室,结果当场抓到5个戴着手套、形迹可疑的人,其中就有詹姆斯·麦科德,尼克松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负责安全工作的头目。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件事情。
应对事发后,休假的尼克松第二天就返回到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已经是深夜。就与几个亲密的助手紧急研究应对措施。尼克松最终决定,一是把事推给古巴人,对外就说那几个古巴人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从事的间谍活动,一定说清此事与共和党尤其是他本人毫无关系;二是安迪负责去做好麦科德的安抚工作,绝对不能让他说出实情,可多花些钱堵住他的嘴;三是由霍尔德曼出面,以国家安全为名,不让联邦调查局介入此事。
于是助手们分头行动,尼克松也大造舆论,并赌誓发愿地向美国公众说“白宫班子和本届政府中,没有一个现在受雇用的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我为某些政党在竞选中所犯的错误感到羞愧。”赢得了公众的相信。尼克松大选取胜,获得连任。
事态正当尼克松和助手们为连任获胜兴奋高兴之时,揭露水门事件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寄到法院。于是民主党占优势的国会决定组建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彻查总统的竞选活动。结果在1973年3月23日,麦科德在法庭上把白宫法律顾问迪安递了出来。尼克松想让迪安把事担下来。可是迪安哪肯这样做,尤其当得知他的罪行可判40年徒刑时,他就竹筒倒豆子把事情一五一十倒了出来,以将功赎罪,求得赦免。
尼克松为了挽回局面发声,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门事件,并强调窃听活动是为了国家安全,是合法的、必要的,从罗斯福总统时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做的。想利用公众对他的信任来蒙混过关。
可是让他没料到的是,调查委员会又掌握了一个新的情况,尼克松从1971年年初开始,下令在白宫办公室安装窃听装置,以便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委员会要求尼克松提供这些录音和资料。尼克松以行政特权为由拒绝。最终法院认为总统也要受法律的约束,必须交出。
此时的尼克松有些失去理智,下令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职务。这一下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各媒体中断正常节目,竞相报道这一爆炸性新闻。公众的反应激烈,学生示威游行,民众群情激愤,整个美国开了锅。民意难违,众议院决定弹劾总统。
尼克松气急败坏,一面销毁录音带上的不利内容,一面强调行政特权,表示“将遵循从华盛顿到约翰逊历届总统所遵循与捍卫的先例,决不做任何削弱美国总统职位的事情”。提供的电话记录已面目全非,没有任何价值。尼克松的做法激怒了公众,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裁决尼克松必须交出有关的录音带.
关于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实际,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人都会这么愤怒,是不是有点过激了,但其实,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
在美国民主党总部办公室抓到了五个戴着医用外科手套、正在拍照和安装窃听设备的男子。
经审问,是前中央情报局雇员,,还是现任总统尼克松竞选连任委员会负责安全工作的首席顾问。
看到自己人被抓,尼克松在8月29日期发表电视讲话,向美国人民保证“白宫班子中,本届政府中,受雇人员中,没有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
,正在和同僚弹冠相庆的尼克松没有想到,一个自称“深喉”的人,给《华盛顿邮报》写了匿名信,坚称“水门事件”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猫腻。
“深喉”的欲言又止,成功引起了《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的注意,他们开始玩命深挖“水门”背后的真相。
民主党的心有不甘,迫使国会成立了“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这一调查不得了,詹姆斯·麦科德竟然顶不住压力,直接把上司将白宫法律顾问迪安给出卖了。
这距离尼克松电视讲话才半年,春风得意的连任总统没有想到,当着全国观众信誓旦旦拍板的手,竟然打到了自己脸上!老尼克松决定弃车保帅,让迪安当替罪羊。
这迪安也是一个人才,当着尼克松的面,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出卖他。结果一到庭审,听说背锅要坐40年牢,直接主动申请坦白从宽,巨细无遗地交代了3个多小时,把真相全说出来了。
迪安的坦供,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尼克松自掘坟墓,在声明中说,事先并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任何阻挠调查的行为,窃听都是为了国家安全,是合法的、必要的,从罗斯福总统时开始,每一个总统都这么干
也,尼克松遭到了美国人的愤怒职责,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弹劾辞职的总统。
285水门事件
--------------------------------------------------------------------------------
1972年6月17日晚上,美国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工作人员离开水门大厦后,偶然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办公室,他惊异地发现,已经熄了灯的办公室里有几条光柱在晃动。不对呀,同事们都已经走了,谁又进了办公室,不开灯,却打着手电筒到处乱照。他马上回到水门大厦,把疑点告诉了保安人员。保安人员立即搜查了有关的房间,抓到五个戴着医用外科手套、形迹可疑的男子,其中一人名字叫詹姆斯·麦科德,自称是前中央情报局雇员。其实,他是尼克松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负责安全工作的头头,奉命到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设备。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事件。正在佛罗里达州比斯坎岛度假的尼克松总统闻讯后,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如果民主党抓住水门事件追查下去,他不但连任无望,而且马上就会名声扫地,有可能立即下台。他哪里还有心情度假,第二天就返回了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已经是深夜了,尼克松还在与几个最亲密的助手们紧急商讨应对措施。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大家都沉默了下来,有的猛抽着雪茄,有的端着咖啡杯却久久不送到嘴边,目光都集中到尼克松身上。尼克松思考再三,终于发话了“不是有三个古巴人吗,麦科德以前也参与过‘猪湾事件’,那么就把水门事件解释成古巴人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而进行的窃听活动。霍尔德曼,你去见一见中央情报局局长,叫他出面,以国家安全为理由,不要让联邦调查局插手。叫那几个被抓的人不要开口,多花一点钱没关系。还有,白宫里的人在大陪审团那里不要再胡言乱语了,这事由迪安负责。”
助手们分头行动,尼克松自己也赤膊上阵,在第一次竞选连任的记者招待会上,信誓旦旦地向美国公众表示“白宫班子和本届政府中,没有一个现在受雇用的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他还故作镇定地表示,“令人痛心的不在于发生了这类事,因为在竞选中一些过于热心的人总会做些错事。如果你企图把这类事掩盖起来,那才是令人痛心的。”
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总统的表演,暂时欺骗了公众。大选结果,尼克松以少有的压倒性优势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麦戈文,获得连任。正当尼克松和助手们弹冠相庆、得意忘形的时候,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寄到法院,密告水门事件还有隐情。
民主党占优势的国会,决定成立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对总统竞选活动进行彻底调查。果然,1973年3月23日,麦科德在法庭上将白宫法律顾问迪安暴露了出来。尼克松决定弃车保帅,让迪安当替罪羊。
迪安可不是任人宰割的角色,他不甘心束手就擒。在得知他的罪行可判四十年徒刑时,他主动向检察官做了三小时的交待和揭露,想将功赎罪,换取赦免。
为了挽回局面,尼克松发表声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任何阻挠调查的行为,并为窃听活动辩护,说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安全,是合法的、必要的,从罗斯福总统时开始,每一个总统都这么干。他企图利用美国人民对他的信任来蒙混过关。
不幸的是,一枚更大的定时炸弹爆炸了。水门事件委员会掌握了一个新的情况尼克松从1971年年初起,为了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下令在白宫办公室里安装窃听系统。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有关的录音带和文件资料。尼克松以行政特权为理由拒绝交出,并将事情闹到上诉法院。不料,在经过三星期的考虑后,多数法官认为总统也要受法律的约束,必须交出录音带和文件资料。
尼克松恼羞成怒,下令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职务。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美国各电视网立即中断正常节目,向美国公众报告这一爆炸性新闻。公众的反应就像火山开始喷发,抗议电报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舆论将尼克松与希特勒相提并论。连宗教界和原先支持尼克松的出版物,都愤怒地指责尼克松。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则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整个美国像开了锅一样,群情激愤。在民意的推动下,众议院决定对总统进行弹劾。 尼克松决心顽抗到底,他一面销毁录音带上对他不利的内容,一面继续强调行政特权,表示“将遵循从华盛顿到约翰逊历届总统所遵循与捍卫的先例,决不做任何削弱美国总统职位的事情”。他交出的电话记录千疮百孔,大量重要的内容被诸如听不见、无情报价值等字眼代替。尼克松的行为进一步激怒了公众,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裁决尼克松必须交出有关的录音带。
新任命的特别检察官在白宫被迫交出的录音带中找到了新证据,有一盘录音带上清楚地记录着水门事件发生后六天,尼克松指示他的助手,让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水门事件,这是尼克松掩盖事实真相的铁证。整个白宫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一直相信总统的清白,一直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来保护总统,而总统却从一开始就掩盖真相,并欺骗他的顾问、公众、国会甚至自己的家庭达两年之久,每个人都感到被出卖了,就连共和党的一批参议员、众议员也建议他辞职,尼克松终于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惟一一位因丑闻而中途下台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