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公式有
1、普通增长
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基期值-1
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
增长量=现期值×增长率/(1+增长率)
2、隔年增长
隔年基期值=现期值/(1+x%)(1+y%)
隔年增长率=x%+y%+x%y%
3、年均增长
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n (n为增长次数,年份作差即可)
年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n (偏大,选略小)
末期值≈初期值(1+n.x%) (偏小,选略大)
初期值≈末期值/(1+n.x%) (偏大,选略小)
资料分析复习建议
,我们要了解资料分析复习中的几个模块,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复习。第一个是国考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这部分常考的一些概念,包括增长、倍数、比重、平均数等。
这些概念也是近几年国考资料分析最常考的一些考点。那么这部分概念掌握到什么地步呢?不仅是把关于这些概念的公式全都记住,而是把这些公式理解了。要清楚材料中给的是谁,让求的是谁。这样才能把公式用对。第二个是常用的一些计算方法,包括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等。
因为国考的时间只有120分钟,所以我们做资料分析不仅是要对,更是要快。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计算和比较方法。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资料分析一定要学会分析材料。资料分析中,只有把材料分析好了才能使得找数据很快。
最近几年的资料分析考试中,很多题目都是查找类的题目,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材料分析好了,我们不需要计算就可以快速的选出选项。而如果材料分析不好,那么总会感觉资料分析做得很难受。
,当我们将以上的几个模块都掌握了之后,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呢?那就是做题,每天两道题足够了。
在做题的过程中有两个事情要注意一方面,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把自己错的题积累起来,弄清楚自己为什么错,这样可以使得成绩快速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养成资料分析良好的做题习惯。例如,少一些无效的列示或者是根据选项去计算等。这些习惯会使得做题速度再上一个档次。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根据首两位为1.5得到正确答案为C。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 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 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即a×b±c×d)“,应该注意
三、 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 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后计算难度决定。
扩展资料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的一种考试题型,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参考资料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百度百科
一提到行测资料分析,同学们最头大的就是计算了,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的计算出结果是备考中的头等大事。今天中公教育就为大家介绍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之一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就是将百分数转化为一些特定的分数,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一、知识积累
常见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
二、例题展示
例1. 2864×25%=( )
A.655 B.683 C.716 D.759
三、实战练习
1. 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100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643.3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610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上年同期这100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77.9万人。
2012年第三季度,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8.8%,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4.2%(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1.4%)。
问题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100个城市,求职的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
A.66万 B.71万 C.76万 D.81万
行测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技巧一估算法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
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技巧三截位法
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 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 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即a×b±c×d)\“,应该注意
三、 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 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后计算难度决定。一般说来,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若答案需要有N位精度,则计算过程的数据需要有N+1位的精度,但具体情况还得由截位时误差的大小以及误差的抵消情况来决定;在误差较小的情况下,计算过程中的数据甚至可以不满足上述截位方向的要求。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考生在做题当中多加熟悉与训练误差的把握,在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得到答案并且截位误差可能很大时,尽量避免使用乘法与除法的截位法。
技巧四化同法
要点所谓\“化同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二、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出现\“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或\“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小而分子较大\“的情况,则可直接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非常接近之后,再利用其它速算技巧进行简单判定。
事实上在资料分析试题当中,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一般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化同法更多的是\“化为相近\“而非\“化为相同\“。
技巧五差分法
李委明提示“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特别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
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技巧六插值法
\“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一、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直接比较相对困难,但这两个数中间明显插了一个可以进行参照比较并且易于计算的数,由此中间数可以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比如说A与B的比较,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数C,并且容易得到A》C,而B《C,即可以判定A》B。
二、在计算一个数值f的时候,选项给出两个较近的数A与B难以判断,但我们可以容易的找到A与B之间的一个数C,比如说A《C《B,并且我们可以判断f》C,则我们知道f=B(一种情况类比可得)。
技巧七凑整法
\“凑整法\“是指在计算过程当中,将中间结果凑成一个\“整数\“(整百、整千等其它方便计算形式的数),从而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凑整法\“包括加/减法的凑整,也包括乘/除法的凑整。在资料分析的计算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凑成\“整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由于资料分析不要求绝对的精度,所以凑成与\“整数\“相近的数是资料分析\“凑整法\“所真正包括的主要内容。
技巧八放缩法
\“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要点
若A》B》0,且C》D》0,则有
1) A+C》B+D
2) A-D》B-C
3) A×C》B×D
4) A/D》B/C
这四个关系式即上述四个例子所想要阐述的四个数学不等关系,是我们在做题当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不等关系,但却是考生容易忽略,或者在考场之上容易漏掉的数学关系,其本质可以用\“放缩法\“来解释。
技巧九增长率相关速算法
李委明提示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r2+r1× r2
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
A′=A/1+r≈A×(1-r)
(实际上左式略大于右式,r越小,则误差越小,误差量级为r2)
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
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r≈r1+r2+r3+……rn/n
(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
技巧十综合速算法
“综合速算法”包含了我们资料分析试题当中众多体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手段。
平方数速算
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尾数法速算
因为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资料分析当中的尾数法只适用于未经近似或者不需要近似的计算之中。历史数据证明,国考试题资料分析基本上不能用到尾数法,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
增长类增长率=现期-基期除以基期=增长量除以基期等。
先看上升或者下降,如果大于0,则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判断为上升,排除一部分错误答案。在近年来的公考中,行测是必考科目,无论是国考,省考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在行测考试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等部分是抓分的题目,所以很多学员会把自己复习的重点放这几个部分。相比之下,资料分析比较简单,是考生必拿分数的部分,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分数的部门。
想要学好资料分析掌握常考题型是关键。在资料分析中有四大常考知识点,即增长,比重,平均是和倍数。
本文中我们将为各位带来2019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的答题技巧。在做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时我们时常遇到数字运算类题型,而基期和现期问题就是其中一类,那么碰到这类问题我们要如何解决呢?
在分享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基期和现期这两个名词的含义。
基期
基期数指的是比较一个事物必须找到一个参照基数,这个参照基数就是基期数,例如2017年某企业盈利2.3亿元,为了比较2018年的盈利增长了多少,就需要拿2017的数据作为基数去比较。2017的数据就是基期数。
现期
相对于基期而言,与基期进行比较的时期的数值,就是现期量。
常用公式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 基期量=现期量/(1+R)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R)R
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相差周期数
【2019公务员行测实例分析】
例我们假设某公司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3000万元,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则2018年的营业收入比2017年多百分之多少?2017年比2018年少百分之多少?
小伙伴们晚上好,国考即将来袭,你们准备得怎么样。
今天试管婴儿小编为大家分享国考中的资料分析题目需要记忆的公式,属于浓缩型结论,有需要的小伙伴自行收藏或者保存图片,公式难度不大。
大家知道资料分析题目比的是做题速度,比的是解题技巧,掌握了公式才能去钻研技巧,考试即将来临,抓紧时间咯!关于行测中的资料分析,考点方面,重点考查增长、比重两个概念,其中增长主要考查增长量、增长率、基期值的相关计算和比较等,比重侧重考查基本公式的运用。
资料分析作为行测的一个模块,拿分率是非常高的。要想提高做题效率,就需要熟练运用基本公式和解题技巧。下面针对高频考点,给大家整理常见公式。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在国考行测当中想要拿高分,理科题绝对是占据着主要地位,很多考生由于多年未接触数学知识,尤其是面对资料分析中的大数字往往会望而却步,其实学好资料分析的关键就是掌握资料分析中的重要公式。资料分析有问题,京佳教育来帮你,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给大家介绍几个在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公式。
一、增长量
题目特征现在比过去增长量多少?
1. 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长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2. 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3.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
二、增长率
题型特征现在比过去增速、增幅、涨幅为百分之几?
1. 已知增长量和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2. 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
三、现期量
题型特征求现在的某个量为多少?
1. 已知基期量和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2. 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
四、基期量
题型特征求过去某个量为多少?
1.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2.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3. 已知增长率和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
五、比重
1. 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部分量=整体量×比重;
整体量=部分量÷比重
2. 提问形式过去的比重为多少?
3.提问形式现在的比重比上年上升或下降几个百分点?
六、平均量
1. 现期平均量=总量÷总份数;
总量=平均量总份数;
总份数=总量÷平均量
2. 提问形式过去的平均量为多少?
3. 提问形式现在比过去的平均量多多少?
4. 提问形式现在的平均量比过去变化了百分之几?
七、倍数
1. A是B的几倍A÷B
2. A比B多几倍A÷B-1
3. 提问形式去年两者的倍数关系是多少?
4. 提问形式去年两者的倍数关系相差多少?
以上就是在行测考试中常用的资料分析公式,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牢记在心,并且记住它的题型特征或提问形式,祝各位考生可以一举成功!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