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芈月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嬴稷,高陵君嬴悝和泾阳君嬴巿。
2、芈月出生地楚国丹阳(在今湖北省),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芈月儿子是谁?历史上芈月有几个儿子? 芈月的儿子是谁叫什么
芈月是电视剧《芈月传》中孙俪扮演的女主角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秦宣太后芈(mǐ)八子。那么,芈月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呢?芈月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即秦始皇的的高祖母。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孙俪扮演的人物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秦宣太后芈(mǐ)八子。而她孙子的孙子(玄孙)就是我国帝王界著名的——秦始皇嬴政。
在历史上,芈月是个牛气冲天的人物。因为自她开始,往下四代,她孙子的孙子(玄孙)就是我国帝王界著名的带头大哥——秦始皇嬴政。芈月正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也就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始皇的彪悍才不是偶然的基因突变,而是隔代遗传的绝佳范本。芈八子传承给嬴政的最大的特质就是特立独行,一生放荡不羁,热爱权力。
芈月芈八子有几个儿子
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嬴稷。
三十岁上下的她当上了秦国太后,称“宣太后”。为了巩固幼子嬴则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联姻——也就是为自己的儿子迎娶楚王国的公主为王后,也将秦女嫁与了楚国。至于宣太后的另两个儿子,更是要封。公子市封为泾阳君,封地在今陕西泾阳,后来又换了一块封地是宛(河南南阳);公子悝封为高陵君,封地在西安高陵,后来又换封地为邓。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有两个孩子。
在电视剧中芈月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与秦王嬴驷的大儿子嬴稷,另一个则是与义渠王的小儿子赢芾。
剧中有一段是芈月与义渠君的儿子出生了,嬴稷担心母亲会忽略自己,还与母亲起了冲突,但魏冉帮助劝服了嬴稷,芈月还是顺利产子了。
历史上芈月有三个孩子
历史上芈月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嬴稷和泾阳君嬴芾。
三十岁上下的她当上了秦国太后,称“宣太后”。为了巩固幼子嬴则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联姻——也就是为自己的儿子迎娶楚王国的公主为王后,也将秦女嫁与了楚国。至于宣太后的另两个儿子,更是要封。
公子市封为泾阳君,封地在今陕西泾阳,后来又换了一块封地是宛(河南南阳);公子悝封为高陵君,封地在西安高陵,后来又换封地为邓。
三个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
家族成员
1、 丈夫秦惠文王嬴驷;
2、 儿子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
3、 孙子秦孝文王嬴柱、悼太子;
4、 曾孙秦庄襄王嬴子楚;
5、 玄孙秦始皇嬴政。
宣太后(前337年-前265年),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中国第一位号为“太后”者。
生平
一、早年
宣太后的本名、父母、出生时间、早年事迹均无详细记载,仅知宣太后是楚国人。而后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刻有芈姓及月字。秦惠文王的妃嫔,位阶为“八子”,号称“芈八子”。秦国后宫分八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前325年,宣太后生下公子稷(即秦昭襄王),另有两子公子市和公子悝。
前311年,丈夫秦惠文王逝世。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公子稷送回秦国。
在她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公子壮及公子雍,将悼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二、主政
据《战国策·韩策二》中记载, 公元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今河南省禹州市东北),长达五个月不能攻克。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秦国军队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动。韩襄王又派靳尚出使秦国,靳尚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尽快派兵救援。
而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靳尚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做对我有好处。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
解救韩国的危难,每日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和秦国又有什么好处?”韩襄王于是又派张翠出使秦国,张翠以韩国目前的状况并不危急,一旦危急就要投靠楚国为由劝说秦国左丞相甘茂。
甘茂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他主张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国闻讯后撤军。
公元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停战。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
因为成阳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缘故困居于齐国,在他穷困的时候,秦昭襄王没有任用他,而现在成阳君受宠,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会使他满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阳君而韩、魏两国不同意,会有损于秦国与这两国的关系。秦昭襄王听后打消这个念头。
三、诱杀义渠王
义渠是东周时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当时雄踞一方的少数民族强国、与秦、魏抗衡。公元前331年,义渠国内发生内乱,秦惠文王派庶长操平定内乱。前327年,秦惠文王在义渠设县,义渠王向秦国称臣。前319年,秦国攻打义渠,夺取郁郅(今甘肃省庆阳市东)。
作为报复,次年义渠参与公孙衍合纵楚、韩、赵、魏、燕的五国攻秦之战。义渠趁秦军主力与五国交战之机,大败秦军于李帛(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前314年,秦惠文王派兵攻打义渠,攻取徒泾(位于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境内)等二十五座城池,义渠国力大损,但仍保留一定实力。
前306年,秦昭襄王继位。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有两子。后秦昭襄王与宣太后日夜密谋攻灭义渠之策。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四、失势
芈太后任用弟弟穰侯魏冉、华侯芈戎以及儿子宛侯公子市、邓侯公子悝等主政,秦国百姓称之“四贵”。芈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
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使宣太后退位,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市等四贵驱逐出秦国。
五、去世
宣太后十分宠爱她的男宠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将去世时,传令用魏丑夫为自己殉葬。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
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有意识,宣太后回答没有。庸芮继而说既然人死后没有意识,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意识,那么先王早就因您守寡时有情夫一事,对您积怒已久。
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认为庸芮所说有理,于是撤销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前265年七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
影视形象
扩展资料
文学形象
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宣太后于第九十七回《死范雎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中短暂登场,篇中只描写宣太后与四贵专权,秦昭襄王重用范雎后,将宣太后安置于深宫,不让其参与政事。
始称太后
太后称谓,始见于她。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其后赵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说。是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太后专权,也自她始。宋代陈师道《后山集·卷二二》云“母后临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她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长达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发展了国力,“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史记·穰侯列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宣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