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晋指福康安的母亲,富察傅恒的妻子,原配称福晋,还可以立侧福晋,地位比福晋低比其他小妾高。这里之所以称老福晋,就像那些戏里汉人称老夫人一样。
福晋意为夫人,清朝皇室贵族妇女封号。清朝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侧室称侧福晋,汉语称为妃和侧妃。“福晋”相当于汉语的“妃”。
清代皇室亲王、郡王之妻称“福晋”,妻妾称谓有嫡福晋、侧福晋及庶福晋之分(凡嫡妻、为了强调嫡妻地位,又称其为嫡福晋),妾室则称“侧福晋“,婢妾俗称“庶福晋“。
历史沿革
清朝后妃制度在初期并不完善,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16个妻妾都没有名号,都叫“福晋”,正室称大福晋/大妃;继室称继妃/继福晋(也称大妃/大福晋);侧室及婢妾称福晋/妃(大福晋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
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
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开始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还有女官。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后妃中“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顺治十七年(1660年)规定,亲王、亲王世子及郡王妻封福晋,侧室则称侧福晋。亦用以封蒙古贵族妇女。 此时只有福晋和侧福晋之分。
清朝的后妃制度于康熙帝时才大致完备,福晋、格格制度也于此时完成,至此后妃不再有福晋、格格一称。定制后,福晋一词专称正室,侧室称侧福晋。为了强调福晋的嫡妻地位,又称其为嫡福晋,嫡庶有了明确区分。
看过《延禧宫略》的想必都会被里面的“高富帅”大臣富察傅恒所迷倒吧。但在实际生活中,富察傅恒可没遇上什么魏璎珞,也没像电视剧里的一样娶了喜塔腊氏。他在历史中的嫡福晋是瓜尔佳氏,而且颇为人称道的是,富察傅恒并不像其他满清贵族一样一娶再娶,纳好几房小妾,他这一生就只娶了这一个女子。
富察傅恒出自满洲镶黄旗,他的姐姐是乾隆最爱的妻子孝贤纯皇后。所谓“爱屋及乌”,富察氏一族也深受乾隆的重用。
富察傅恒一开始是被安排到乾隆身边做御前侍卫,不过很快就升成了头等侍卫,几年后又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之后还做过山西巡抚,并在1745年被乾隆招进了清朝最高级别的议政部门--军机处。而富察傅恒完成这些“荣誉”才用了5年时间,位高权重时也才27岁。
除了官运亨通外,富察傅恒的情感、家庭运也非常不错。根据野史记载,傅恒娶的这位瓜尔佳氏可是满洲第一美女,不过就是有些“别样”的流言。因为她是皇后的弟媳,所以就经常进宫陪伴皇后,这就有了面见乾隆的机会。乾隆比较“花心”,看到如此美女,忍不住多看几眼,这一来二去便有了“绯闻”。
虽然有这样的“绯闻”缠绕,但傅恒的家庭生活还是挺美满充实的,他跟瓜尔佳氏一共育有六个子女,其中有两个非常出名。
一个叫福隆安,他娶了乾隆的第四个女儿,成了清朝驸马。乾隆也很照顾他的仕途,一下就给了他高位,让他马上就成为清朝重臣。不过他更出名的是一些坊间流言。坊间八卦都叫他福康安,说他是乾隆的私生子,是被寄养在富察家的,所以成年后,才会有如此通达的官运。
傅恒另一个比较出息的后代是个女儿,她嫁的比较好,嫁给了乾隆的第11个儿子做嫡福晋,所以地位比以前还要尊贵。
尔晴在剧中是富察傅恒的妻子,所以对应的历史原型应该就是历史上傅恒的嫡妻瓜尔佳氏,据说她还是满清第一美女,不过正史中对她的描述并不多。
既然尔晴最终嫁给了傅恒,那么她的历史原型应当是傅恒的福晋瓜尔佳氏了。正史中关于瓜尔佳氏的记载并不多,通过琐碎的只言片语,我们可以知道瓜尔佳氏是一名倾国倾城的满洲女子,人称满洲第一美人,而且瓜尔佳氏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可以说是一位难得的奇女子。,瓜尔佳氏既然能够嫁给傅恒,那说明她的家世绝对很不一般。瓜尔佳氏是满洲大姓,清朝历史上更是名人辈出,清朝开国元勋费英东、康熙辅政大臣鳌拜、抚养过乾隆的惇怡皇贵妃等都是来自这一家族。
傅恒在历史上之所以闻名,除了他自身战功赫赫外,他的夫人与乾隆的一段私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传闻中,富察傅恒的夫人被乾隆看中,甚至为乾隆诞下了一个龙儿。富察傅恒的夫人瓜尔佳氏,容貌清丽,身形娇小,更难能可贵的是通晓诗书,多才多艺。富察傅恒是朝廷重臣,更是乾隆第一任皇后的弟弟,所以瓜尔佳氏是乾隆的内弟媳。乾隆对举止动人的瓜尔佳氏一见倾心,瓜尔佳氏一介弱女子,又怎么敢违逆万岁的意思呢。所以,乾隆就与瓜尔佳氏纠缠在了一起,并且还维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富察·傅恒(约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满洲镶黄旗人。乾隆时期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服莎罗本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清军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后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正总裁。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京师及满、蒙兵1.3万余人,分三路入缅甸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兵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军遣使请和,疏奏罢兵。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其府奠酒,谥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以子福康安平苗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4亲属成员
曾祖哈什屯。
祖父米思翰。
父李荣保。
伯马斯喀、马齐、马武。
兄广成、傅清、傅宁、傅文、傅宽、傅玉、傅谦。
姊孝贤纯皇后、副都统萨喇善嫡妻。
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
女成哲亲王永瑆嫡福晋、睿恭亲王淳颖嫡福晋。
媳和硕和嘉公主。
侄明亮、明瑞、明义、奎林。
孙子丰绅济伦、丰绅果儿敏、德麟、锡麟。
孙女和硕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嫡福晋、和硕怡亲王绵誉嫡福晋。
1、傅恒的夫人正史没有记载。
傅恒有4个儿子分别是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
1、福灵安
富察·福灵安,字瑾林,满洲镶黄旗人。富察·傅恒之子,多罗额驸,授侍卫。准噶尔之役,从将军兆惠战於叶尔羌,有功,予云骑尉世职。三十二年,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署云南永北镇总兵。卒。
2、福隆安
富察·福隆安(1746年-1784年4月13日),字珊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一年生。乾隆驸马,兵部、工部尚书,一等忠勇公。
乾隆二十三年,授和硕额驸、御前侍卫。其嫡妻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苏氏,乾隆二十五年下嫁。
3、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
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
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
,他还参加制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金瓶掣签制度。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4、福长安
富察·福长安(1760-1817),满洲镶黄旗人,字诚斋,清朝将领。大学士傅恒第四子,军机大臣福康安之弟,孝贤纯皇后之侄。
在清高宗时期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因平定台湾、廓尔喀战役有功图形紫光阁,封一等侯。
嘉庆四年,高宗崩,被指责与和珅同党,逮下狱,夺爵,籍其家,旋遣往裕陵充供茶拜唐阿,屡坐事谴谪。嘉庆二十一年,授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嘉庆二十二年,卒,时年五十七岁。
富察傅恒的亲属成员
曾祖哈什屯。
祖父米思翰。
父李荣保。
伯马斯喀、马齐、马武。
兄广成、傅清、傅宁、傅文、傅宽、傅玉、傅谦。
姊孝贤纯皇后、副都统萨喇善嫡妻。
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
女成哲亲王永瑆嫡福晋、睿恭亲王淳颖嫡福晋。
媳和硕和嘉公主。
侄明亮、明瑞、明义、奎林。
孙子丰绅济伦、丰绅果儿敏、德麟、锡麟。
孙女和硕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嫡福晋、和硕怡亲王绵誉嫡福晋。
百度百科_富察傅恒
百度百科_富察·福灵安
百度百科_富察·福隆安
百度百科_富察·福长安
曾祖哈什屯。
祖父米思翰。
父李荣保。
伯马斯喀、马齐、马武。
兄广成、傅清、傅宁、傅文、傅宽、傅玉、傅谦。
姊孝贤纯皇后、副都统萨喇善嫡妻。
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
女成哲亲王永瑆嫡福晋、睿恭亲王淳颖嫡福晋。
媳和硕和嘉公主。
侄明亮、明瑞、明义、奎林。
孙子丰绅济伦、丰绅果儿敏、德麟、锡麟。
孙女和硕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嫡福晋、和硕怡亲王绵誉嫡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