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赵尚志,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党派遣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
1926年5月,赵尚志毅然退出黄埔军校,按照党的指示,回到哈尔滨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始终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1933年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
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
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风宿露,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敌人一次次重兵“讨伐”和“清剿”。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赵尚志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威震中外的抗日民族将领,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传奇民族英雄。通过赵尚志将军的一生,可以看到先烈们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奋勇向前。
赵尚志将军的人物经历。
赵尚志与李兆麟等领导创建了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取得了五常堡、肖田地等多次战斗的胜利,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哈东支队的政治影响。
赵尚志与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队会合,扩大和巩固了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帮助汤原游击队完成了改编任务。赵尚志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活跃在松花江两岸,极大地鼓舞了北满人民的抗日热情。
以上内容参考 平顶山市政府——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赵尚志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2009年,赵尚志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取材于百度百科-赵尚志 百度文库)
求采纳!!
1936年3月,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上任之后,一改前几任关东军司令官“单纯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军事打击”的政策,大肆在伪满洲国吸收各界亲日分子,并成立协和会,以此来配合军警和关东军讨伐东北抗日联军。
协和会承担起了残酷压榨东北的人民,掠夺粮食物资,切断东北老百姓和抗日联军之间的一切联系,东北抗日联军的后勤物资补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而进入了冬季之后,东北三省又连续下了几场大雪,东北抗日联军没有抵御严寒的棉衣,又极度缺乏吃的粮食,而且还要时刻面临装备精良的日本关东军的围追堵截。
抗日联军的队伍在严寒中出现了大量的减员,除了战死的之外,更多的战士们是被冻死的。
很多抗日联军战士在漫长的苦熬中坚持着,他们甚至感觉,想要取得胜利似乎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
面对日伪军疯狂的围追堵截,赵尚志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远征松嫩平原,冰雪中风餐露宿,依然率领抗日联军进行英勇的战斗。
由于日军的层层封锁,中共满洲省委一度与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络。
1937年年底,为了摆脱此时所面临的困境,赵尚志给当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时的教官,苏联远东军司令布留赫尔元帅写了一封亲笔信,他希望苏联方面能够给东北抗日联军援助一些军用物资。
恰巧就在这个时候,抗日联军第六军第2师代理师长陈绍滨从苏联返回到东北,并带回来了一个消息
对于陈绍滨带回来的消息,中共满洲省委非常重视,特别委派赵尚志前往苏联亲自会见布留赫尔。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绍滨带来的竟是一个假消息。 当赵尚志带着几个人踏着黑龙江的坚冰,向江对岸的苏联边防哨所走去的时候,他们却说
,赵尚志一行人员被苏联方面视为 “偷偷越境者”, 将他们关进了监狱里。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赵尚志一下子蒙圈了,他在监狱里一遍又一遍思考着,多次提出要求面见布留赫尔元帅。 但此时的布留赫尔已经在苏联的“大清洗”中,被指控为“打入苏联内部的日本间谍”而遭到逮捕。
尽管赵尚志在狱中的情绪极为亢奋,经常大喊大叫,但却没有人理睬。
直到1939年5月,苏联方面终于同意了赵尚志的回国要求,并向他表示了无比的遗憾和深深的歉意。
返回到中国之后,赵尚志一手创建的北满抗日联军已经从松花江下游向西,转移到了小兴安岭山脉,原先建立起来的根据地大部分都已经丧失。而且滞留苏联狱中之前的6000多人部队,也已经所剩无几。
与此,几乎在伪满洲国的各个地区,到处都张贴了悬赏通缉赵尚志的公告,面对重重危机,他依然希望能够尽快把部队和根据地恢复起来。
,面对着东北抗日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步步紧逼的日本关东军,赵尚志心里想的这一切,想要真正实施起来,实在是一件非常难以完成的事情。
就在赵尚志为了尽快恢复抗日根据地,与敌人展开斗争,而四处奔波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打击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1940年初,当赵尚志再一次来到苏联寻求帮助的时候, 他接到了中共满洲省委发来的一份文件《关于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
在这份文件中,列出了赵尚志所犯的三大严重错误
实际上,由于东北党组织在日本关东军频繁的围追堵截扫荡之下,早就已经与中共中央联络不上,而东北的党组织更多是在共产国际王明、康生的指挥下展开与敌人的斗争。
而王明和康生对于东北抗日前线的情况丝毫不了解,对于赵尚志频繁与苏联人打交道的做法很是愤怒,认为赵尚志没有服从他们制定的抗日路线。所以就列出了几条罪名,将赵尚志“永远”开除了党籍。
赵尚志看到了自己被开除的文件后,立即就拿起笔给北满省委写了一封言词诚恳的《请求书》
收到了赵尚志发来的《请求书》之后,北满省委又重新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去掉了文件标题中的“永远”两个字,改为了《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其它的内容并没有作出任何改动。
失去了党内的一切职务,赵尚志无奈之下,只能滞留在苏联居住。想着抗日联军的战友们依然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中与日军作战,他暗暗发誓 “不管是不是党员,都要为抗日流尽一滴血。”
当得知苏联红军计划炸毁被日军占领的佳木斯发电厂时,赵尚志主动请缨跟随他们回到了东北。
就在赵尚志回到东北的前不久,东北的另一位抗日名将 “南杨北赵” 中的杨靖宇已经遭日军杀害,所以赵尚志就成为了现任的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下一个重点通缉的对象。
日本关东军利用前任司令植田谦吉留下的“协和会”,很快就得到了赵尚志返回国内的情报。于是,一张诱骗暗杀赵尚志的大网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拉开了。
梅津美治郎任命兴山警察署特务主任东城政雄具体负责杀害赵尚志的任务,在掌握了赵尚志的活动范围之后,东城政雄决定派遣特务秘密潜伏到赵尚志的队伍中。
1942年2月初,日本特务刘德山伪装成收山货的商贩,在鹤立县的北部山区找到了赵尚志一行人的行踪。
赵尚志为了扩大抗日力量,急需大量的活动经费。为此,当日本关东军四处通缉赵尚志的时候,他还冒着极大的风险,亲自跑到哈尔滨道外张贴手写的筹款传单,末尾处还有赵尚志的亲笔落款。 由此可见,当时的抗日联军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
机智的刘德山恰恰抓住了赵尚志的这一弱点,他就用日军给的钱财,时不时的来资助抗日联军。 这笔钱对于赵尚志来说,简直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
刘德山的这一行为,就连长期坚持在抗战一线的指挥员赵尚志,都被蒙蔽过去了,很快就获得了赵尚志的信任和器重。
赵尚志任命刘德山当他的副官兼游击队的队长,并且给了刘德山一支步枪以及200发子弹。但也正因为如此,也给赵尚志招来了杀身之祸。
但由于连续的大雪将整个山区都封闭了起来,特务刘德山长时间没有办法向日本关东军传递关于赵尚志的活动情报。
东城政雄迟迟收不到刘德山的情报,他又派出了一名特务张青玉进山寻找赵尚志的踪迹。赵尚志怀疑张青玉是敌人派来的间谍,准备将他枪决的时候,刘德山突然出面阻拦,谎称张青玉是来找他的,也就此打消了赵尚志的怀疑。
由于赵尚志急于扩大自己的抗日力量,就将这两名日本派来的特务全部收留在了队伍当中,也意味着,危险时刻伴随在赵尚志的身边。
2月11日,赵尚志听信了特务刘德山和张青玉传递的假情报,率领队伍悄悄地向着“守备空虚”的梧桐河伪警察驻所行进,准备从这里得到大量的粮食和武器弹药,已解决队伍的燃眉之急。
赵尚志所不知道的是,刘德山和张青玉口中所谓的梧桐河警察驻所“兵力空虚”,只是一个诱惑他陷入圈套的虚假情报。
当赵尚志带领着仅有5个人的队伍,走到一个小菜园门口的时候,刘德山悄悄溜到了赵尚志的身后,举起手中的步枪射向赵尚志。
赵尚志的腰部中弹,就在他即将倒地的,也抬起枪将特务刘德山击毙。
战友姜立新准备背起倒在血泊中的赵尚志转移,可赵尚志命令姜立新带着抗日联军文件赶紧撤退。
因为中枪受伤,赵尚志几乎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敌人用车把他拉到梧桐河警察驻所,连夜进行审讯。
曾经参与杀害赵尚志的日本战犯东城政雄在反省的文章里回忆
1942年2月12日早上8时,赵尚志因为中枪导致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在了梧桐河警察驻所的审讯室里,直到生命的一刻,赵尚志都没有向日军交代半点抗日联军的机密。
赵尚志牺牲后,东城政雄亲自监押赵尚志的遗体,在三辆警车的护卫之下,从鹤立县警署出发,前往伪三江省省会佳木斯。达到佳木斯后,东城政雄下令残忍地割下了赵尚志的头颅,并派人在城外的松花江冰面上凿出了一米多宽的冰窟窿,将遗体投了进去。
日本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得知赵尚志被杀害的消息,还有些不敢相信,当他亲眼看到了赵尚志的头颅,才彻底放心了下来。
赵尚志的头颅在关东军司令部传视了几天之后,决定将其进行焚烧灭迹。
这个消息传到了长春护国般若寺主持倓虚和尚的耳朵里,他不希望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受到这样的侮辱,于是找到了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倓虚和尚凭借着自己在宗教界的地位和影响,请求将头颅带回寺内进行掩埋。
对于炎虚和尚提出的这一要求,得到了梅津美治郎的破例答应。
倓虚和尚在做完了超度仪式之后,秘密地将赵尚志的头颅埋在了护国般若寺的后院。而在倓虚和尚去世后,他的灵塔就建立在了离赵尚志头颅仅隔两米的位置。
赵尚志远在西安的父亲赵振铎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忍住了内心的悲伤说
后来,赵振铎在遗嘱中写道
1982年6月8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做出了《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
2004年,赵尚志将军的颅骨在长春波若寺内被找到,经鉴定确信无误,并在4年后将他安葬在了辽宁省朝阳市的赵尚志烈士陵园。
赵尚志一生坎坷,多次身负重伤,两次被开除共产党党籍,但这些都没有丝毫动摇他最初的抗日信仰,为中华民族流尽了一滴血,东北人民称赞他为 “北国雄狮”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把珠河县改名为了尚志县,并把他的牺牲地改名为尚志村。
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应当永远牢记那些曾经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
赵尚志将军简介
赵尚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将领,深受人们敬仰和爱戴的抗日民族英雄。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赵尚志将军简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赵尚志简介
赵尚志是首批东北共产党员,一手创建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联军,在赵尚志的带领下,为抗日行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1908年出生在辽宁朝阳,赵尚志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亲是赵振铎。赵尚志祖籍是山东齐东人,后来举家搬迁到朝阳。赵尚志虽说出生在农民之家,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为父亲这层关系。父亲原是秀才,所以饱读诗书,在父亲的教育下,赵尚志的教育抓的很牢。
1917年,赵尚志9岁的时候,父亲打死官兵而遭到通缉逃往哈尔滨避难。
1919年,赵尚志11岁的时候和母亲一起投奔父亲。时隔一年,投奔父亲后赵尚志没有继续学习,而是辍学谋生计,年纪轻轻的赵尚志当过杂役,当过学徒,摆过地摊卖过面粉也卖过烧饼,更是当过信差,可谓是什么谋生计的活都干过。
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参加了共产党,并且获得了机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在此期间赵尚志组建学生运动,参加建党工作,并且在党部中担任通讯员。赵尚志潜伏在国某党中秘密行动,2次被捕入狱,面对酷刑坚守党的秘密,打死不出卖。
1932年,面对东北地区的大部分沦陷,赵尚志开始组建一个抗日队伍,励志要将抗日行动进行到底。在赵尚志的努力下,组建了一批军队,这支军队深入敌后,为抗日右击作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以打散结束。到了1933年,赵尚志=被开除党籍。
1933年,参加抗日活动,其智谋被孙朝阳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重用赵尚志。此后赵尚志带领游击队取得成功,给日军了一个沉重打击。
1938,日军对赵尚志很是头痛,发出悬赏令,用钱换赵尚志的命,并且派出特务暗杀赵尚志,没有成功。
1942年,特务逮捕赵尚志,双方火拼后,赵尚志被日本人抓获,死时才年仅34岁。
赵尚志将军的故事简介
9月3号即将来临,北京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阅兵彩排,因为抗战胜利70周年即将来临,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正在为了今天而努力奋斗,浴血奋战。多少民族英雄断送了生命,这是用血染红的胜利,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英雄,名叫赵尚志。
赵尚志这个出生在辽宁的汉子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共产党,加入了抗日斗争。赵尚志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坚强刚毅,深受人民的爱戴。赵尚志几次被捕入狱,面对金钱诱惑还是严刑拷打,赵尚志严守党的秘密,从不吐露半个字,在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革命必胜。赵尚志就这么秉着一个信念,不论是其软磨硬泡还是皮鞭拷打,甚至进行xi脑教育,都没能从赵尚志口中套出一点消息。
不仅如此,赵尚志对民众很是尊重和爱戴,赵尚志在1933年组建了自己的游击队,于是开始建根据地,将目标定在三股流地段。那时候由于局势特殊,在百姓的’概念中认为兵匪是一家,所以对赵尚志很是恐惧,并且还凑了些钱财来送给赵尚志。赵尚志知道百姓对自己有误解,据不收礼物,并且从老百姓处取得的东西都用钱财买得,不用老百姓一分一毫。还帮助老百姓处死了其周边的土匪,换得了老百姓的安定生活。赵尚志对百姓很是敬重,就如自己的母亲一样爱戴。
游击队组建2年后,已经发展到了6百多人的队伍,赵尚志不断积累作战经验,利用游击战术,面度敌人,勇敢作战并且将日军打的落花流水。赵尚志还伪装成伪军,潜入敌人内部,瓦解敌方武装势力。
赵尚志对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真诚相对,肝胆相照。在战场上,与战友冲锋陷阵,枪林雨弹一同经历,共同奋战。无论赵尚志的职位有多高,他都没有领导样子,和战友们同吃同睡同甘共苦。赵尚志心里眼里都是战士,严于律己,遵守纪律。
赵尚志面对死他的态度就是视死如归。当初日军发出悬赏令,用钱来换取赵尚志的命,赵尚志到底都在于日本抗战。
赵尚志是中国首批东北共产党员,他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共产党,为中国的发展做着贡献。赵尚志的一生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他从来都不收百姓的一分一毫,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都是小事,但人们却因为这些故事更加爱戴和欣赏他。
;
杨靖宇与赵尚志区别主要在于职务高低。赵尚志比杨靖宇的职务高一些。
赵尚志和杨靖宇虽然都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巴彦抗日游击队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
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而杨靖宇只担任过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赵尚志的职务要比杨靖宇的职务高。
杨靖宇主要成就
他团结各路抗日武装,创建了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随后,杨靖宇联合这些反日义勇军、山林队,发动了围攻大兴川、攻克伊通县营城子镇、进攻八道河子、破坏吉海铁路、攻打东集场子等战斗,使反日部队逐渐团结在游击队周围,进而要求在组织上实行联合。
在这种形势下,1933年7月,抗日军联合参谋部成立。杨靖宇任政治委员。1934年2月21日,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砬子附近山林中,杨靖宇和其他16支抗日部队的首领共同商量,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被推为总指挥。
除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独立师所属部队外,其他各抗日部队共编成8个支队,并且划分了活动区域,统一调动。杨靖宇指挥这些队伍和日伪军进行多次战斗,取得了1934年反“讨伐”的胜利。
赵尚志主要成就
赵尚志与李兆麟等领导创建了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取得了五常堡、肖田地等多次战斗的胜利,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哈东支队的政治影响。赵尚志与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队会合,扩大和巩固了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帮助汤原游击队完成了改编任务。赵尚志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活跃在松花江两岸,极大地鼓舞了北满人民的抗日热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靖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尚志
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赵尚志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
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诱捕。日本特务在行进途中向赵尚志开枪,赵尚志将日本特务击毙,终因腹部中弹,被预先埋伏的人押回伪警署。赵尚志英勇不屈,坚强就义,时年34岁。
赵尚志的故事
赵尚志被开除党籍后的一段时间,想方设法寻找省委领导同志。这时,一位刚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为寻找组织,在《国际协报》上登了一条启事,以寻人为由,约省委常委金伯阳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一毛钱饭店”见面。
赵尚志看到这条启事后,破译出其中的暗语,也如期来到“一毛钱饭店”寻找党组织,他见到了金伯阳和高庆有。
见面不久,几个日本特务闯了进来。原来报上登载的启事被日本特务看出了破绽。情急中,赵尚志装作乞丐向金伯阳讨饭要钱,以掩护他们逃离,3人还是被狡猾的日本特务逮捕。日本特务把他们押上汽车后,驶往宪兵队。
途中,当小汽车开到一拐弯处时,赵尚志乘日本特务不备、车速减慢之机,跳车逃走。谁知刚跑出几步,就被敌人抓回,拽上汽车。
审问时,赵尚志一口咬定自己是要饭的,不认识那两个人。日本特务见赵尚志衣衫褴褛,模样寒酸,在反复审问几次仍没得到任何证据和口供的情况下,把他当作小偷,殴打一顿释放了。
赵尚志,一生致力于我国革命事业,是 抗日战争 的英雄,最终牺牲在战斗活动中。关于赵尚志的 事迹 ,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传颂,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赵尚志的英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
赵尚志生于1908年, 毕业 于黄埔军校,于1925年加入共产党。毕业后的赵尚志就开始组织学生运动、从事党内活动。曾两次入狱,第一次入狱后赵尚志坚称自己是国民党,没有暴露自己共产党的身份,最终得以释放。而第二次入狱的赵尚志坚贞不屈,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才被解救。赵尚志积极建立东北抗日联军,带领部队坚强作战。赵尚志在革命战斗中虽然两次遭受满洲不公正的对待,两次被开除党籍,但他始终坚称抗战活动,即使是孤军奋战,也从未停止打击敌人的脚步。
在第一次恢复党籍之后,赵尚志率领部队在半年时间内进行了百余次战斗,使得日军听到赵尚志的名字便闻风丧胆,甚至重金通缉赵尚志,可见赵尚志对日军的威胁之大。在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后,赵尚志仍然进行着抗战活动,他抗战心切,在一次小范围抗日活动中,受到了汉奸的蒙骗,被汉奸打伤,之后又被日军抓捕。面对敌人,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审问怒目圆睁、慷慨陈词,在坚持八个小时的斗争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1982年,党中央对赵尚志当年开除党籍一事进行了认真复查,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声誉。2008年赵尚志头颅被安葬在赵尚志纪念馆,并举行了赵尚志同志颅骨安葬仪式。
赵尚志纪念馆在哪
赵尚志纪念馆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中山大街2段,是为纪念革命英烈赵尚志同志而建造的。赵尚志纪念馆是我国爱国主义 教育 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在2015年时被列入国家级抗战设施和遗址名录。
赵尚志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5日落成开馆,整个建筑平面是方正的矩形,如果俯视整座建筑将会看到一个方正的“尚”字,纪念馆馆高11米,正面长度34米,象征了赵尚志同志11岁离开家乡和牺牲时年仅34岁。纪念馆的正面像是张开双臂一样,这样的设计寓意家乡人民对赵魂归故里的迎接。在赵尚志纪念馆开馆之日,也是赵尚志颅骨安葬的日子,赵尚志颅骨被安葬在了赵尚志烈士陵园。
赵尚志纪念馆馆内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忠义之家,刚烈少年”讲述了赵尚志英雄的家乡和一家忠烈。第二部分“寻求真理,投身革命”讲述了赵尚志在革命初期求学和两度入狱事件。第三部分“武装抗日,威震北满”讲述赵尚志成为抗日英雄的过程和他生命中辉煌的十年。第四部分“白山黑水,铁血三军”和第五部分“治军治校,文韬武略”讲述了赵尚志的战斗经历和不朽战功。第六部分“面对挫折,忠贞不渝”讲的是赵战斗人生的坎坷,赵尚志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抓捕和通缉,还要承受来自党内的委屈与压力,赵尚志曾两度被错误的开除党籍,直到英雄牺牲40年后,才被平反从而恢复了党籍。即使在被开除党籍后,赵尚志仍然带领部队顽强作战。第七部分“蒙难,血染梧桐”讲述了赵牺牲的整个过程。第八部分“中华英魂,浩气长存”讲述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以及赵头颅被找回的经过。
赵尚志纪念馆内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赵尚志以前用过的水杯、饭碗、皮箱、亲笔信等,还有多幅 绘画 和图片。馆内最主要的雕塑是馆内序厅的一座 浮雕 “英雄魂”。赵尚志纪念馆每周一和周五闭馆,其他时间开放,凭身份证件免费入馆,大家可以前去缅怀这位伟大的英雄。
赵尚志牺牲的始末
赵尚志是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斗中被抓捕的,归根到底他是死在了汉奸手中。1941年10月下旬,赵尚志等五人携带武器炸药,带领着小分队在萝北、汤原一带从事小范围的抗日活动。此时的日军正到处通缉悬赏赵尚志,不惜一切代价搜捕他。鹤岗日军警察署署长田井久二郎派出汉奸刘德山化成皮货商混入抗联山区,寻找赵尚志的踪迹。赵尚志在梧桐河遇到了刘德山,赵尚志对刘德山多有警惕,身边的姜立新却与刘德山是相识,只是姜立新并不清楚当时的刘德山已经投靠了日军。姜立新将刘德山介绍给了赵尚志,将刘德山编入了队伍。后来日军又派出张锡蔚作为联络人,张锡蔚找到刘德山,刘德山编造了一套谎言将张锡蔚也留在了队伍。
几天之后,刘德山感觉自己完全得到了赵尚志的信任,他提出攻打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的建议。赵尚志抗日心切,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前去攻打途中,刘德山趁赵尚志不备时向他开枪,赵尚志倒地后刘德山又开枪打了走在前面的王永孝,之后便要逃跑,赵尚志忍痛举枪打中了刘德山,刘德山当场毙命。
听到枪声赶来的姜立新立即将赵尚志抬到了附近的农户家中,朴实的农户夫妻照顾了赵尚志几日。后来日伪军包围了农户的小土屋,赵尚志被抓走,日寇对赵尚志进行审问时,赵尚志怒目圆睁,同敌人进行的抗争,表现出将生死置之度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最终因为伤势过重,赵尚志在1942年2月12日壮烈牺牲,时年34岁。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有哪些相关文章
1.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材料
2.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
3. 赵尚志的事迹材料
4. 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5. 英雄赵尚志的简介
6. 中国抗日英雄故事有哪些
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
赵尚志是名伟大的抗日英雄,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933年冬,珠河县反日游击队成立后,队长赵尚志决定先拿当地汉奸走狗开刀,为民除害。山关警察所就是他们先要拔掉的一颗“钉子”。
山关警察所位于黑龙宫和长寿交界的牛心山后,山关屯西有一座四合院,上下屋全是砖墙草盖,四周是黄土围墙。所里的警察狗子,都是土豪劣绅花钱收罗的胡子、地痞之流。那帮家伙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见了日本人叫皇军,见到财主称老爷,见了穷人伸巴掌。提起山关警察所,老百姓恨得咬牙跺脚,暗地里都骂他们是汉奸。游击队决定除掉这帮祸害。
1933年冬季,天刚破晓,游击队里一个外号叫沙快腿的交通员,按照赵队长的密令,装扮成一个要饭花子,到了山关屯,对警察所里的人员和武器装备等情况,做了一番侦察。当天下午,沙快腿回到游击队的`驻地,把探听到的一五一十地向赵队长做了汇报。赵队长听后,不言不语地思考着。此时屋外下起了大雪,又刮起了大风。晚饭后,赵队长突然命令通讯员,马上召集分散住在老乡家的战士们紧急集合。一袋烟工夫,十几个游击队员聚齐了。赵队长对战士们说“今晚儿刮风又下雪,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敲掉山关警察所,一会儿就出发!”战士们一听要打山关警察所,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个个情绪高昂,分头去做准备。
夜幕刚刚降临,赵队长说服了两个患病的战士和通讯员小崔不参加这次行动,带领其余的九名队员,悄悄从五峰屯出发了。他们翻过牛心山,在丛林雪地里穿行了一阵子,很快就潜伏在山关屯后边的一片松树林里。
黑夜的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隐蔽在大树下的战士们的眉毛、胡须和贴在脸上的帽耳,早已挂满了冰霜。他们任凭风吹雪打,冒着寒冷,握紧枪,一动不动地等待赵队长的命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午夜左右,赵队长又看了看怀表,说了声“开始行动!”他的话音刚落,战士们就蹿出松树林,迅速摸到警察所的土围墙外。
此时的警察所里,上房还亮着灯光。在昏暗的油灯下,四五个警察狗子,围在一张桌子旁边,吆五喝六地掷骰子。东厢房北间的大炕上,所长杨大下巴正在灯影里过烟瘾。大门口一个站岗的家伙,听到身旁有响动,刚想端枪起身,只见一团黑影飞来,将他按倒在地,随即一把雪团堵进他的嘴里。这家伙蒙蒙登登,不知咋回事,就被人架到围墙外,用绳子绑在一棵树上。岗哨摸掉以后,战士们进了院,悄悄向正房和东下屋摸去。就在这个当口,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正在茅楼里解手。他听到脚步声,挣命似地喊起来“不好了,游击队来啦!”只听就“叭叭”两枪,胖家伙倒下了。原来这家伙是个赌棍,靠杨大下巴的门子,混进警察所当了伙夫,成了杨大下巴的狗头军师。上房耍钱的敌人听见枪声,扔了骰子推了碗,没等摸起枪,就被一支支乌黑的枪口逼住,乖乖地当了俘虏。猫在后窗下的一个家伙,悄悄起身,抬脚踢开窗户,想要逃跑,沙快腿手起枪响,那家伙“吧啷”一下倒炕上,抱着被打伤的大腿,“妈呀,妈呀”地喊起了娘。沙快腿和一个战士迅速缴了他们的枪。
再说下屋大炕上被枪声惊醒的几个家伙,黑灯瞎火摸不到自己的衣服,一个个急得叽哇乱叫,好像马蜂炸了窝。有个小子吓得围着一床大被,躲在炕梢旮旯里,一个劲地打哆嗦。刚抽完烟,想要脱衣睡觉的所长杨大下巴,听到枪响和院子里杂乱的脚步声,知道情况不妙,慌忙从墙上抽出盒子枪,跑到北屋,逼着屋里的警察狗子“妈的,快点往外冲!”炕上的几个家伙听到所长的骂声,心中更加慌张。一个家伙穿着裤衩,光脚下地点着灯,几个家伙全都下炕,跑到枪架跟前拿起了枪。他们刚要出屋,“咕嘎”一声,房门被推开,赵队长和两名战士冲了进来,三支枪逼住了屋里的敌人。别看杨大下巴平时吃喝嫖赌抽烟,因他早年当过土匪,打仗也学过几下子。只见他闪身蹲到炕沿下,躲在两个警察狗子的后边,举枪要向赵队长勾火。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站在赵队长身后的一个战士,照准杨大下巴一勾扳机,只听“当”的一声,杨大下巴一声号叫,一颗子弹穿进他的手腕子,盒子枪“啪”的一声落在地上。杨大下巴痛得咧着大嘴,栽歪一下身子,又猛地蹿起来,发疯似的朝向他开枪的那个战士扑去。赵队长一个箭步蹿到杨大下巴身后,飞起一脚,一个扫堂腿,把他扫个趔趄。随后一伸手,把他摔倒在地上。那家伙被摔得像杀猪一样,“嗷嗷”直叫,一个战士立刻上去踩住他的屁股,把他捆上了。此时再看那几个警察狗子,一个个全都吓呆了,身子发颤,眼睛发直,双手发抖,跪在地上,像跳大神一样难看。
赵尚志的生平简介 赵尚志我国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东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赵尚志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 抗日战争 ,1942年2月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2009年,赵尚志被宣传部、组织部等11个部门共同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08年赵尚志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的农民家庭,由于父亲是清末秀才,在家乡教私塾,赵尚志年幼就接受了良好的 教育 。1917年因其父参与了打死官兵事件,全家外逃避难。年仅11岁的赵尚志开始谋生,在店铺当学徒。1925年赵尚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天进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赵尚志返回东北进行革命活动,组织了学生运动,在双城和长春进行党内工作。之后赵尚志利用国共合作与国民党一同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不久后赵尚志的活动被日本特务发现,并被长春宪兵逮捕关入监狱。赵尚志坚称自己是国民党,没有暴露共产党的身份,不久后被释放。
出狱后赵尚志又被派回东北工作,1931年赵尚志被捕,他坚贞不屈,严守党内秘密,在九一八事变后被营救出狱。1932年赵尚志化名李育才开始培养抗日武装。随后成立的巴彦游击队深入敌后,在赵尚志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但在关东军攻击下这支武装队伍很快解散。满洲错误的将责任归咎于赵尚志,开除其党籍。1933年赵尚志带领七名同志在珠河领导帮助下建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赵尚志带领这支队伍在珠海抗敌,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5年,恢复了赵尚志的党籍。之后赵尚志带领部队在半年时间里参加了百余次战斗,战功不朽。甚至在1939年,日伪军悬赏重金通缉赵尚志。1940年,北满把赵尚志开除党籍。
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抓捕,赵尚志坚强不屈,英勇就义,牺牲时只有34岁。40年后,直到1982年,中共中央 指示 对赵尚志当年遭受处分一事进行认真复查,同年6月,中央恢复了赵尚志同志的党籍和他的名誉。赵尚志简介一生中,他光明磊落,敢为国捐躯的爱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