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的父亲李治是唐高宗,他母亲武则天是大周皇帝,他弟弟李旦是唐睿宗,他儿子李重茂是唐少帝,他侄子李隆基是唐玄宗,加一起共六位皇帝,所以称“六味地皇丸”。
下面捋一捋“六味地皇丸”制作过程:
先从武则天说起。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被送往感业寺当尼姑。皇帝的女人被送往寺庙当尼姑,一般人也只能在寺庙凄惨地了此余生。,武则天不是一般人,她不甘寂寞,不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
早在李世民病重的时候,李治作为太子去伺候李世民,这时武则天就和未来皇帝李治勾搭上了,武则天被李世民赐名武媚娘,她不但长得飘亮,媚人功夫很强,当时就迷惑了李治的心。
李世民驾崩,李治顺利继位,是为唐高宗。藕断丝连的唐高宗去感业寺上香,武则天向他哭诉衷肠,怜香惜玉的高宗当即就想把她弄出感业寺,但没有借口。正在这时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王皇后主动要求把武则天接回宫中,高宗乐意照办。
武则天回到宫中后,凭借自己超凡的才能,一路过关斩将,由妃子、贵妃、皇后,到二圣临朝。公元683年高宗李治病逝。
李显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第三个儿子,本来没有机会接班。,大儿子李弘被杀,二儿子李贤被贬为庶人,李显就被李治立为太子,接了李治的班,是为中宗。
李显当皇帝就是个傀儡,真正掌权的是武则天。但武则天并不满足,她想自己当皇帝,早有预谋要废了中宗李显,只是还没找到借口。
机会终于来了。中宗李显觉得自己力量太弱,想提拔点自己人,于是就要提拔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当丞相,结果遭到大臣裴炎的反对,说韦玄贞才能不够,中宗一怒之下,说了句不该说话,“我是皇帝,我想提谁就提谁,我还要把皇位让给他呢,你管得着嘛!”裴炎回头就向武则天作了汇报。武则天借机把中宗拉下皇位,贬为庐陵王。中宗问,“我有什么罪?”武则天说,“你要把皇位给外人,这不是罪吗?”
中宗被废后,武则天立了自己第四子李旦,是为唐睿宗。睿宗依然是武则天的傀儡。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李旦为皇嗣。
武则天晚年,为大周接班人问题发愁了好久,选择把权利还给李家,于是把被贬的庐陵王李显接回京城,代替李旦为皇嗣。
这期间,武则天年老体衰,对皇权控制力减弱,丞相张谏之趁武则天生病之机反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拥立李显登上皇位。
李显懦弱,韦皇后想当第二个武则天,据说她联手自己女儿安乐公主,毒死了丈夫李显。
李显死了,韦后专权,立她和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帝,是为唐少帝。
韦后的作为引起了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和李旦三儿子李隆基的不满,他们两个强强联手,发动政变一网打尽韦氏集团,把李旦推上皇位。
李旦上位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争夺权利,由于李旦厌倦了权利斗争,有点看破红尘,于是提前把皇位交给李隆基,自己当了太上皇。李隆基上位使太平公主措手不及,在与李隆基的斗争中处于劣势,最终被抓赐死。
以李显为中心的“六味地皇丸”就这么形成了。其中,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还两度当皇帝。
父亲-唐高宗-李治
母亲-武周皇帝-武则天
本人-唐中宗-李显
儿子-唐少帝-李重茂
弟弟-唐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李治是李显的父亲。
唐高宗李治(628~683) 唐代皇帝,汉族。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字为善。
唐中宗李显(656-710),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
李显李旦和太平都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女
李显为长(还有个大的叫李贤,因许经业反对武则天,被武则天赐死),李旦次之,然后为太平公主.
李显为唐中宗,曾两度为帝;唐睿宗李旦和哥哥中宗李显一样,都是唐朝曾经两次登上帝位的皇帝;太平公主因拥立李旦之子后来的唐明皇李隆基有功,地位显赫,后在权利斗争中失败最终被赐死家中。
中宗李显(656-710) (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唐朝的第四个皇帝是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李显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政治上无所作为,生活上窝窝囊囊,成就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皇后韦氏。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唐定陵。
虽然他被当做傀儡,却改变了我国的历史格局,为唐朝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李显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他的弟弟是唐睿宗李旦,并且他的儿子李崇茂是唐少帝。除此之外,李隆基是她的侄子,并且他的母亲是武则天。李显被称为最牛的君王。
从学过的历史上我们可以得知李显是一个被人操控的君王,这一生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但他确实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还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女君主武则天的第三子。除此之外,他还两度在位。其中章怀太子李贤下位之后,就被立为了皇太子。并且在弘道元年间继了君王的位置。皇太后武则天却临朝听政,并且改了制度。一直到圣历二年才召回洛阳复立为皇太子。李治因为后宫干预国家政事,便想要废后。他尝试了很多方法到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功废掉皇后。除此之外,李治还有头晕目眩的病况,再到后来这个病越来越厉害,已经没有办法正常处理公务,因为他的眼睛都快要看不见了。不得已,经过武则天的建议,决定用天皇称号,一起称为二圣。
慢慢的李治觉得自己不能活太久了,于是让太子李显来处理国家朝政。李治也是有心机的,他为了防止武则天还有她的亲属胡作非为就做了一系列措施。为的就是在他去世后,让他的儿子还有唐太宗的孙子,最重要的是李显登基,史称唐中宗。李显想要组成自己的势力,往往这种事都是事与愿违,武则天对这件事情强烈反对。并且还从君王下降到了庐陵王,李显就被贬到了比较偏远的地方。随后武则天又立李旦为君王,没多久又被罢免了从此之后武则天便开始称帝,成为了一代女皇。但随着武则天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并且思维也跟不上处理朝政,,他又在狄仁杰的建议下把李显召了回来。
在唐中宗在位期间他不仅恢复了唐朝的旧制度,并且还免除租赋对农民十分友好。除此之外,他还设置了十道巡察史。对外积极发展与吐鲁番的经济并且还注重文化交往,还实行了和亲政策对于边疆地区的稳定有重大意义,为唐朝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
是,是亲叔叔。李显李旦这俩“六味地黄丸”都是武则天的儿子,而李隆基则是李旦的儿子。所以是真正的的亲叔侄。
李世民是李治的老爸李治是李显的老爸李治是李隆基的爷爷
1、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
2、李治唐代皇帝。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
3、 唐中宗李显,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656-710)唐高宗第七子。唐高宗死后,李显继位。
4、唐玄宗李隆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685-762)
扩展资料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神龙革命后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是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