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摇滚和乐队给我的人生带来过什么弥足珍贵的东西,我认为 并不是一时被燃烧起来激情,而是一直愿意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个性!恰好在最热血的年纪让我刻骨铭心。 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其他领域的东西,也许是文学,也许是电影。
李健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歌手比赛的命题就是错的,按照那个标准衡量的话,可能朴树、许巍连复赛都进不去。但恰恰他们的个人魅力是无法取代的。
我相信到真正让我无法忘怀的摇滚歌手,一定是属于那些独立、自由的创作者,也是乐迷们的精神领袖。对于爱、梦想和自由,他们总是可以诠释得那么真实而具有能量,当音乐响起,再萎靡的灵魂也会被唤醒。以下。
推荐歌曲 《曾经的你》
推荐歌曲 《蓝莲花》
许巍说 “很多人觉得摇滚就是长头发,皮夹克,很叛逆的样子,这太狭隘了。看看国外的摇滚乐,你可以有个性,可以金属、朋克,也可以蓝调抒情,真正的摇滚乐是博大的,它可以包容很多的东西。我们的摇滚乐还是很落后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许这就是对摇滚最好的诠释吧!
关于许巍,我更愿意称他为摇滚诗人。
一个用心做音乐,稍显羞涩的老男人,一个几乎不愿意在大屏幕上亮相,甚至不尽心宣传专辑的摇滚歌手。在他的歌词里,能够感受到最大的诚意,以及流淌在血液里的信仰和自由。
推荐歌曲《生如夏花》
推荐歌曲 《Colorful Days》
朴树曾经在演唱会时说过这么一句话 “即使全世界都变得丧心病狂,全世界都去抢银行,我也不会像他们一样,一如既往。”
上万人的体育场顿时激动地炸开了锅,沸腾不已,观众们声嘶力竭地大喊着再来一首!朴树还是和任何时候一样,双手握着麦克风,虔诚又安静地唱歌,为那些爱着他的歌迷。
2003年8月,朴树为丰田威驰所创作演唱的广告曲《Colorful Days》在“中国歌曲排行榜”上榜9周即拿了六连冠,创造了该项国内流行乐风向标历史上的最“high”记录。
2004年凭借专辑《生如夏花》获得“第十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 最佳歌曲奖、最佳音乐录影带奖、最佳男歌手奖、“年度总评十大金曲”、“年度总评专辑奖”等多项大奖。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初中,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朴树拿奖拿到手软的画面。
2014年后,朴树基本上消失在大众的视野,直到2014年7月献唱的主题曲《平凡之路》空降数十家榜单冠军,才算真正复出。
我喜欢的朴树,是沉默的、干净的、纯真的、诚恳的,这是他一直坚守的个性。
推荐歌曲 《公路之歌》
痛仰乐队是国内比较老牌的乐队,也是国内各大音乐节的常客。在独立乐队里,粉丝群体相对庞大,酒吧专场的门票基本也是能被一抢而空。
痛仰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直在路上,永不停歇,正如这首《公路之歌》,听前奏的时候,就有种想要在大马路上超速驾车的冲动(尽管我考了三次科目二都还没有过)。
推荐歌曲 《生命是场马拉松》
旅行团是近两年渐渐被广大乐迷认识的乐队,他们还很年轻,还有许多机会。听过他们的live专场,几十首歌曲的演绎里,唯独对这首歌难以忘怀。
这首歌就是献给当下青涩的我们,一切焦虑迷茫,在岁月面前,都不过是岁月微小的印记。生命是场马拉松,我们一边跑一边告别曾经的渺小和胆怯,迎来更加强大的生命。
推荐歌曲 《他夏了夏天》
推荐歌曲 《小宇宙》
关于苏打绿关于青峰,我只想说两个字感谢!
苏打绿的音乐陪伴了我整个痛苦难捱的高中生涯,带给我太多感动和激励。
他们清新、温暖、独立、自由,主唱独特的声线和超强的创作才华,让他们屡屡在颁奖典礼上获得许多重要的认可。
《他夏了夏天》是写给小人物的歌,真实温暖的叙述令我十分感动,陪伴我每个上班下班挤公交车的早晨和傍晚。《小宇宙》是对不美世界的讽刺,鼓励每个人都能心怀善良感恩的心态,不被浮躁世俗的现实社会改变心境。
很喜欢这种洞察世界的歌词,喜欢这种对平凡人物的关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一首歌曲如果能够带来一些思考和领悟,可谓佳作,何况,苏打绿创作了那么多首。
《风马》
郑钧算是中国摇滚界十分重要的代表人物。《私奔》《回到拉萨》《赤裸裸》《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长安长安》都是他经典作品,被许多人翻唱过,从这些歌曲里我们能感受到郑钧赤子一般的纯粹,不爱张扬甚至稍显冷漠的个性,内心却怀揣着对摇滚的热忱。
《风马》是一首关于爱和自由的颂歌,也是郑钧探索生命之旅的禅修感悟。网友说 “温和平静的郑钧更像是一个历经沧海桑田邻家长辈,而这一改变也是在有了孩子后,对生命思索和感悟。全新的单曲《风马》充分体现了出来,老郑说见天,见地,见众生——心怀慈悲。”
推荐歌曲:《Don’t Stop Me Now》
这是我跑步的时候,能够让我从3km/h跑到10km/h的背景歌曲,有种酣畅淋漓被燃烧到不能停歇的感觉。
网友说荷兰心理学家曾研究出一个方程式 歌词积极程度+节拍节奏和调位=歌曲带来快乐的程度,这首据说分数最高。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令我无法割舍的几首摇滚歌曲,关于爱、梦想和自由!
精神萎靡的时候,伤心失落的时候,疲惫不堪的时候,我都会戴上耳机接受精神的召唤,感受这些摇滚带给我内心的力量,希望也能带给你同样的体验!
七零后的摇滚乐迷,会对“痛苦的信仰”这名字有更深情结。十多年前,这支乐队和“扭曲的机器”、“夜叉”等乐队一起,扛起了中国硬核摇滚的大旗。2000年,“痛苦的信仰”发行了首张专辑《这是个问题》,被视为中国摇滚发展进程中相当有代表性的一张作品。
不过,当2006年“痛苦的信仰”正式改名为“痛仰”之后,这支乐队在音乐上的取向已经开始有改变的苗头。那一年,他们发了一张EP专辑《不》,整体风格还是延续了硬核摇滚主线,但专辑一首歌《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却是他们发表有旋律的抒情作品。其实,这时候高虎已经对坚持多年的硬核摇滚开始生腻。
感悟时期
发现了“自以为是的我”
这张EP专辑发行后的第二年,高虎回了趟老家,并完成了一趟旅行,之后他的心态彻底改变。“我是在新疆长大的,1984离开后,直到2007年我才又回到出生的地方,除了面前的天山和母亲曾经的工厂依旧,其它都已面目全非,当时我找到了父亲的老朋友,也见到唯一一个还留在老家的小学同学,才又把我带回曾经的童年记忆。
回看自己的成长过程,高虎说那是一个堕落的过程,“从三道杠、两道杠、一道杠,到成为留级生,再然后是自暴自弃,我一度是沉迷校园之外的坏孩子,直到遇到摇滚乐之后才转变了我的人生。”这是为什么高虎在选择摇滚乐后,会对硬核摇滚如此着迷的原因。
之后,高虎独自去了西藏、云南,还去了尼泊尔,走上了全世界最危险的公路——— 新藏公路。一路上连手机信号都没有,他一下子觉得北京真的离自己很遥远,心也开始平静下来。“但更重要的,是在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才发现之前的我,那个自以为是的我,在一个坐井观天的小世界里,居然已经妄想了那么久。”
质变时期
不再满足于重型摇滚的发泄
旅行回来后,高虎的心态已经起了很大变化,2008年,痛仰发行了第三张专辑《不要停止我的音乐》,大多作品已变得轻盈与抒情,而雷鬼乐风这时候已经逐渐深入到痛仰的血液里。
高虎说,他对雷鬼乐的喜爱其实从更早期就开始了。大概在2002年,他无意中在网上听到了Bob Marley那首经典的《No Woman No Cry》的现场版,就是这首歌引领他打开了认知雷鬼乐的大门。“在2008年前后,是我个人状态最差的一段时期,也是这首歌给了我很多生活的勇气。”
音乐和心态上的改变,也能从专辑封面上体现出来,一直以来,痛仰都以哪吒形象作为标记,在2006年的《不》专辑中,封面是哪吒自刎,而到了2008年《不要停止我的音乐》时,封面上的哪吒已双手合十,平和了许多。而这时的高虎,已经不再满足于重型摇滚的发泄,他开始想做些更有质感的音乐。也是从2008年开始,痛仰就已经完全脱离了之前的“痛苦的信仰”,成了乐评人邱大立今天所评价的“喜闻乐见的合家欢型组合。”
定型时期
我不介意一些声音突然变得舒服……
2008年后,高虎退掉了北京租住的房子,搬到了云南,此后这些年他大多数时间都呆在云南,新专辑《愿爱无忧》就是从去年5月开始在大理筹备的,之后再回到北京录制。去年,高虎又去了一趟西藏,专辑中《美丽新世界》和《扎西德勒》这些歌曲,就是在进藏路上完成的。而专辑中最为核心的一首作品,是与专辑同名的《愿爱无忧》,高虎说这首歌其实在几年前就有了雏形,而灵感就是来自当年为他打开雷鬼乐大门的《No Woman No Cry》。“Bob Marley的这首歌,其中一个中文译名叫《无爱无忧》,我们置换了下概念,内容是关于女人和孩子们的歌。”
而专辑中的《哈利路亚》写到,“再动听的歌也会使人厌倦,我不介意一些声音突然变得舒服……”高虎说,很多事物的观念如果不去打开,只是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模式里,那么人生的很多精彩之处必然会被狭隘的自我屏蔽掉,那不是他要去的方向。而在《带着镣铐起舞》这首歌里,也暗示了他不能再像以前的样子,高虎说“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叛逆的。”
其实从6年前推出《不要停止我的音乐》开始,痛仰就做好了要被“批判”的准备,所以当如今看到有乐评人做出尖锐批评,他们都习以为常。高虎认为,乐评人应该是想借这条微博说现象,只不过观点过于偏激,“我不喜欢混圈子,也不喜欢站队,那些外在东西,本身就是外界所赋予我们的,谁喜欢谁就拿去好了;总有些人执迷于摇滚乐的曾经,上纲上线并拿此说事,我们更着眼于摇滚乐的未来。”
痛仰乐队。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最火乐队为痛仰乐队,痛仰乐队是1999年在北京成立的,是一支老牌的摇滚乐队,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所以他们的现场表演成为了无数年轻人的追捧。
摇滚乐不能安静吗?
喊了那么久的“燥起来”,安静一下不可以吗?
闭眼倾听这首《我愿意》,你不会为那种铁汉柔情颤抖吗?
痛仰的“举重若轻”,你们没有感受到吗?
看完《乐队的夏天》第四期,关于痛仰乐队的得分,一直耿耿于怀。
并非希望痛仰一举夺冠,但起码,请给予痛仰一个他值得的票数。
揪心!
或许是我太情绪化,第一场PK赛都结束了,我还久久不能平静,直到在微博看到了痛仰乐队的回复 “关于改的躁与不躁,平淡与否,能否有比赛优势,在我们看来,其实不太重要。归根结底只有一点,我们自己喜欢就够了,总不能为了比赛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与感受吧。 ”
自己喜欢就够了!就是这么酷!
盘尼西林的话正中我怀,“痛仰是一个从精神力量到音乐力量都独一无二的乐队,多少分都无法掩饰他音乐本质的好。”
从鸣不平到平复心情到释怀,我也在思考,关于流量与IP的能量争夺。
为何坚守、沉淀了几十年的乐队,扎实玩音乐,却没在流量池争夺到一杯羹?
为何单纯、美好又执着的乐队,在中国是一个巨大存在的乐队,被挤出了综艺平台?
“因为资源不平衡,给乐队的平台太少,各大综艺节目都是流量艺人,现在大家就是要流量,这是现实。”听到张亚东老师说这句话时,我感觉胸口被堵了。
可这就是现实,让人“痛仰“的现实。
如果乐队走向流量,用技巧迎合大众需要,那就是我这个乐痴粉丝期望的吗?
不是。
我期望,乐队有更多展示的平台;
更期望,乐队永葆他们做音乐的初心。
从来都没有小众的音乐,只有迟到的听众。
比赛开始前,导演组问痛仰这样改编《我愿意》,不会担心太简单了?
主唱高虎淡定地说 音乐最终是要走心的 ,如果想丰富的话没有尽头,在舞台上,我们希望呈现原始的、放松的状态。
乐曲的改编,简洁有力量;
痛仰的信仰,单纯而执着。
音乐白痴如我,没有听懂痛仰对每一个尾音的半音的改编,我只是享受其中,松弛有度,舒服。
相比之下,面孔乐队让人紧让人崩的《流年》,动静结合,燃爆全场。
面孔PK痛仰,情绪上一炸一平,功夫造诣有多深,我只能顶礼膜拜。
面孔,痛仰,新裤子,海龟先生……《乐队的夏天》中,这些老牌的乐队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他们承载了几十年几代人的摇滚情怀,他们有过高光时刻,也在低迷中徘徊,在探寻中冲向那一米阳光的未来。
强者的巅峰对决,谁赢谁输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在这个舞台上,重要的是他们执着初心,无问西东。
希望一个新的摇滚时代大幕渐次拉开,
希望乐队的夏天悄然到来!
2022痛仰乐队“三四五”巡演。痛仰乐队成立于1999年。由主唱高虎、吉他宋捷、贝斯手张静、鼓手迟功伟组成。这是一支跨越了世纪的“老年”乐队。1999年乐队成立时,浸浴于摇滚乐与时代洪流的少年们,发布了首张专辑《这是个问题》,愤怒着,向灵魂发问,向世界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