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C天佑怎么火起来的,据了解,MC天佑,原名李天佑,1991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中国内地MC说唱男歌手、影视演员、网络主播。2014年起从事网络直播,在直播领域有着相当的知名度,2015年因在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一首《一人我饮酒醉》而被广大网友熟知,近年来,MC天佑也跨行发行了单曲、参演了电影,收获了不少粉丝。
李天佑,又名MC天佑,1991年8月7日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中国内地MC说唱男歌手、影视演员、网络主播。
2014年11月,李天佑开始了其网络主播的生涯,并正式成为职业男主播 。2017年1月,推出个人单曲《甩你几条银河系》;同年,与麦莎乐队一同为手游《五行天》演唱主题曲《为爱而战》。
2017年5月正式加入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直播平台。
杨天佑 1947年生于上海。浙江余姚人。1988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美术教育交流委员会委员。 1990年《牧笛》入选上海市中国画展。1992年中国画《东坡行吟》入编《科艺神韵》大型画册。同年,拜中国人物画大师黄胄先生为师。1993年参加北京《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研讨会》,论文《论潘天寿作品中的冷抽象》编入《四大家研究论文集》,1997年此文列入研究潘天寿的主要著作,编入大型画册《潘天寿》。
李天佑,广西临桂县人。1914年1月8日生于临桂县六塘圩高坡寨,家境贫苦,幼年读过两年私塾,缀学后随父劳动谋生。1928年,参加北伐名将李明瑞独立团当兵,次年被选到南宁的广西教导总队当学兵,在张云逸等的教育启发下,懂得了穷苦人要跟共产党闹革命的道理。1929年10月6日,南宁军校发生叛乱。李天佑正在睡梦中,突然听到紧急集合的号声,他急忙穿衣,拿起武器,电灯忽然熄灭。室外响起了枪声,室内一片混乱。他听到共产党员、政训教员李朴在大声叫喊“赞成革命的跟我来!”李天佑毫不犹豫跑到他这一边。又听李朴叫道“快抓反革命!”原来,主政广西的俞作拍、李明瑞通电反蒋,结果手下三个师长被蒋介石收买叛变,有人煽动教导总队的学员去投蒋。,张云逸早有部署,李天佑积极配合共产党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开始了革命戌马生涯。10月中旬,李天佑跟随革命队伍由南宁开赴百色,途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1月,李天佑任教导营机枪连的排长,参加消灭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并收缴百色县警察局和附近民团枪支的战斗。12月11日,在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下,发动了百色起义,宣告中国红军第七军成立,年仅15岁的李大信任军部特务连副连长。
1929年12月中旬的一天,桂西土匪2000多人向百色扑来,留守百色的只有军部机关部分干部和勤杂人员以及教导营、机枪连和半个特务连,敌我力量悬殊,形势严峻。李天佑毫不畏惧率领特务连参加了守城巷战,接着又抢占城外高地。城里城外密切配合,粉碎了敌人进攻。1930年2月初,国民党桂系军阀黄绍竑调遣4000余人“围剿”右江苏区,妄图消灭年轻的红七军,李天佑跟随红七军主力参加隆安战斗,激战5昼夜,带头冲锋夺取敌人占领的制高点,脚部负伤还坚持战斗。1930年3月底,红七军决定开展外线作战,李天佑脚伤未痊愈,就随军向贵州挺进。4月初,16岁的李天佑被任命为特务连连长。4月底,红七军攻打贵州国民党军阀王家烈的后方基地榕江县城。由于城防坚固,炮火猛烈,红军连续几小时攻击未能突破。红七、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喊道“特务连,跟我上!”李天佑忙说“总指挥,让我上!”李天佑挑选12名战士组成突击队,肩扛竹梯,身带铁钉,跃出战壕,冲过敌人的火力网,把竹梯搭上城墙,他带头冒着敌人炮火攀竹梯登上城头,不顾大腿中弹,血流如注,咬紧牙关,扔出几颗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机枪,并同城头的敌人展开肉搏,打开突破口,为部队开辟杀进城里的血路,攻下榕江县城,红军歼敌6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还筹得军饷数万元。5月,李天佑又随部回师右江,在攻打马鞍山一个大碉堡时带头冲杀,脚板第3次被打穿负伤,先后参加了收复百色、奉议、恩隆等县的战斗。
10月,红七军奉命北上。12月底攻打武岗县,敌人突然增兵8个团,红七军同敌人激战5昼夜,伤亡严重,部队减员三分之一以上,我军被迫撤退。李明瑞命令“特务连顶住!”李天佑对特务连党代表吴西说“我带一个排掩护,你指挥其他排保护军首长转移!”李天佑奉命带一个排顶住追击的敌人,掩护军首长和军部机关的转移。1930年2月3日,在广东省乳源县梅花村,敌4个团前来围攻,敌众我寡,我军杀伤敌1000人左右,自己也伤亡6至700人,干部伤亡近三分之二。在红七军首长指挥下,特务连连长李天佑率领全连浴血奋战,杀出血路,掩护部队冲出重围。在抢渡乐昌河时,敌军扑来,把红七军截成两路,李天佑带特务连紧跟军长张云逸,掩护尚未渡河的第58团少数连队和机关人员,向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前进。特务连随红七军主力转战湘赣苏区,配合兄弟部队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参加了安福、宜黄、莲花等战斗。在攻打莲花城外一个山头时,我军久战不下,张军长要特务连上。李天佑找到司务长,给他10块光洋说“你今天一定要买一头猪回来广第二天一早,全连杀猪加菜,吃了一顿饱饭,李天佑问大家“都吃饱了吗?”“吃饱了!”“吃饱了,就跟我来,去攻占那座山头!”李天佑赤膊上阵,双手拿着大刀和驳壳枪,指挥全连冒着敌人炮火勇猛冲击,不到半个小时就攻占了山头,保证了莲花战斗的胜利。李天佑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被大家赞誉为“小老虎连长”。
1931年7月,红七军跟中央红军在江西省于都县会师,划归红三军团建制。李天佑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后到会昌、寻邬休整扩红。1932年2月上旬,在攻打赣州攀登城墙时,李天佑身中3弹。伤愈后,升任红七军第58团副团长,调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后任团长,参加第四次反“围剿”的黄破、草台岗等战斗。1933年6月,任红三军团第5师13团团长,参加东征福建的朋口、连城等战斗,李天佑在南平县西芹指挥该团歼灭国民党号称铁军的第十九路军的366团,开创了红军1个团在运动中歼敌1个主力团的辉煌战绩,荣获三等红星奖章,该团被授予“模范13团”奖旗。军团长彭德怀拍着19岁的李天佑的肩头说“小鬼,你年纪不大,指挥打仗还真有本事!”
1934年1月,李天佑升任红三军团第5师师长,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的石城县高虎脑阻击战中,左手受伤仍然指挥全师坚守阵地,打退敌人9次集体冲锋。10月,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李天佑率领红5师担任军团前卫,奉命在广西灌阳新圩抗击国民党两个师,激战3昼夜,完成掩护中央机关纵队安全渡过湘江的任务。1935年1月,李天佑任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协助军团长积极贯彻执行遵义会议确定的新的作战方针,先后参加了攻占娄山关、袭取遵义城、四渡赤水、飞越大渡河等战斗,10月,到达陕北。直罗镇战役后任红1军团第2师副师长,第4师师长,1936年参加西征作战。10月间,李天佑率部参加了打败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部队的山城堡战斗,为结束十年内战的一仗贡献了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4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李天佑任团长,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7年9月,李天佑率全团参加歼灭日军板垣师团1000人的平型关战斗。1938年,任第343旅副旅长,参加正太路的多次战斗,消灭日军数百人,缴获战马数百匹和200支步枪。3月,代理343旅旅长,率部转战于吕梁山区,参加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1938年底,奉命赴苏联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4年春返回延安。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先后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4野战军38军军长,第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组织和指挥部队参加三下江南,战四平、夺取公主岭、新老开原等战斗。1947年6月,指挥2个纵队另1个师和配属5个炮兵营攻打四平,歼敌1万多人,攻占城区五分之三。战后,出一套攻坚战术,在东北各部队推广。1948年5月,指挥3个纵队和4个炮兵团攻打四平国民党守军,歼敌近2万人。1948年9月,率部参加辽沈战役,歼敌近3万人。1949年1月,在平津战役中,李天佑担任解放天津西线指挥员,指挥38军、39军,全歼天津国民党军13万人。是役后,担任第13兵团副司令,率部南下参加渡(长)江、解放湖北等战役,为全国解放立下赫赫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天佑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领导广西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的斗争。他亲自指挥部队实施以瑶山为中心的重点会剿,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开展群众性的反霸反特收枪运动,歼灭土匪42万多人,如期肃清广西匪患,受到毛主席发电嘉奖。1954年,入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获得上将军衔。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8年1月,任广州军区代司令员,196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是中共第七、八、九届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国防委员会委员。1979年9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年仅56岁。
歌名我好想你
歌手潘广益
每一次梦中醒来你却已不在
空荡的房间只剩寂寞和无奈
我也曾试着忘记 我们曾有的甜蜜
可记忆总提醒我曾那么爱你
那一次我看着你消失在人海
心中的伤痛又有谁能够明白
如果爱可以重来 我绝对不会放开
因为我已明白那全是为了爱
好想再爱你可是你已不在
想着你的脸泪水模糊了双眼
好恨我自己没有把你留下来
这所有的错让我独自承担
那一次我看着你消失在人海
心中的伤痛又有谁能够明白
如果爱可以重来 我绝对不会放开
因为我已明白那全是为了爱
好想再爱你可是你已不在
想着你的脸泪水模糊了双眼
好恨我自己没有把你留下来
这所有的错让我独自承担
好想再爱你可是你已不在
想着你的脸泪水模糊了双眼
好恨我自己没有把你留下来
这所有的错让我独自承担
好恨我自己没有把你留下来
这所有的错让我独自承担
我想对你说 我好想你
参考资料:【我好想你_百度百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Jeme Tien Yow),字眷诚,广东南海人,祖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P116)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迭,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a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7 詹天佑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全文分为四部分,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清朝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后,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以及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以后国内外的反应)来交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起因;接着,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蔑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卓越才能相结合的产物。在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时,着重说明,他的创造性的工作,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通过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意识;二是以詹天佑这个人物或以铁路建设为拓展点,引导学生练习收集有关的资料。“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是从本组开始的一个新的读写项目。教师在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施工、阻挠、控制、居庸关、嘲笑、毅然、勘测、勉励、测绘、泥浆、竣工、藐视、攀山越岭、赞叹不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4.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2.要注意“预习”中提出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想。这个要求放在“预习”中,目的不是写读书笔记,而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作点批注的习惯。对学生的批注要求不要过高,圈圈画画、三言两语都可以。检查预习时,可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最感动的是哪些地方,自己写下了什么批注。
3.教学本文,可让学生先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什么事情,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从如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领悟。
(1)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这些内容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开始上课时,可让学生交流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如果学生知道不多,教师可作简要的介绍。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然后,着重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可以从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体会帝国主义对中国政府的蔑视。从备受帝国主义国家蔑视的中国工程师,不怕帝国主义的嘲笑,敢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体会我国人民为“争了一口气”而扬眉吐气的兴奋心情,以及对詹天佑的殷切希望。从帝国主义嘲笑的内容(“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体会京张铁路恶劣的地理环境。这样,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的尊,顶着重重压力,不怕种种困难,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詹天佑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三个小问题。
①在勘测线路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为什么能这样做?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②在开凿隧道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可边读边试着画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先根据示意图说说什么叫“从两端向中间凿进”,什么叫“中部凿井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居庸关和八达岭地形特点,体会詹天佑为什么采用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以及这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联系勘测工作的周密进一步想想詹天佑为什么敢于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从而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③在青龙桥又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可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的走法。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一个训练内容。要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例如,读第二部分有关帝国主义者对修筑京张铁路阻挠、要挟、嘲笑的语句,要读出对帝国主义者的愤慨;读“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消息一传出来,……可争了一口气”时,要读出扬眉吐气的兴奋之情,并把对詹天佑的敬仰和希望之情表达出来。再如,读第四自然段时,要注意读出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不怕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毅然接受任务、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决心。
5.两道选做题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詹天佑的认识,并通过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新成就,认识我国建国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要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使学生尽可能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
6.以下词语解释仅供教师参考。
杰出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人。
要挟利用对方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嘲笑不怀好意地取笑别人。
藐视轻视、小看。
竣工完工。一般指规模较大的工程。
赞叹不已连声称赞,称赞声不止。
四、参考资料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的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关于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对中国加紧经济侵略。其中,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列强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到19世纪末,列强争夺铁路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甚至以武力威逼清政府。原打算自己修筑铁路的清政府,在列强争夺面前,束手无策,只得把一条条铁路的修筑权,拱手送给外国。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
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居庸关、八达岭隧道施工示意图。
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
(从两端向中间凿进法)(中部凿井法)
歌名我好想你
歌手潘广益
每一次梦中醒来 你却已不在
空荡的房间 只剩寂寞和无奈
我也曾试着忘记 我们曾有的甜蜜
可记忆总提醒 我曾那么爱你
那一次我看着你 消失在人海
心中的伤痛 又有谁能够明白
如果爱可以重来 我绝对不会放开
因为我已明白 那全是 为了爱
好想再爱你 可是你已不在
想着你的脸 泪水模糊了双眼
好恨我自己 没有把你留下来
这所有的错 让我独自承担
那一次我看着你 消失在人海
心中的伤痛 又有谁能够明白
如果爱可以重来 我绝对不会放开
因为我已明白 那全是 为了爱
好想再爱你 可是你已不在
想着你的脸 泪水模糊了双眼
好恨我自己 没有把你留下来
这所有的错 让我独自承担
好想再爱你 可是你已不在
想着你的脸 泪水模糊了双眼
好恨我自己 没有把你留下来
这所有的错 让我独自承担
好恨我自己 没有把你留下来
这所有的错 让我独自承担
我想对你说 我好想你
扩展资料:
《我好想你》是由歌手潘广益自己作曲、作词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专辑《好想再爱你》!
潘广益个人资料
知名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曾任广州孔雀廊唱片旗下艺人赵默第二张专辑《也许》的同名主打歌,郑源演唱的《让过去成为过去》的曲创作,阿华首张个人专《好花不常开》的面的5首歌曲的词曲创作。
也曾参与著名网络歌手刚辉的成名曲《求求你》的编曲和录音制作,并与刚辉合作推出《曾经的约定》等广为传唱的优秀网络歌曲。
,还为网络上一些少有名气的歌手,如吴峙轩,小庄,潘子华创作并制作多首优秀网络作品。
参考资料:【我好想你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