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东华帝君和玉皇大帝谁的地位高(无天不敢惹的

  • 生活知识
  • 2023-05-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无天不敢惹的三个神,一个能挡万魔,一个前身玉帝,一个拯救灵山,是谁呢

在西游记后转中,无天佛祖是一个逆天的存在,何以说他逆天呢?一件事就能说明一切。无天重返三界后,办的第一个件事就是去见燃灯,此时燃灯却是心如死灰,无天并未动手,只是和他说了几句话,燃灯就自尽圆寂了。这说明什么?无天法术甩下燃灯至少10条街。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天虽然法力无边,却对这几个人无可奈何。下面试管婴儿小编就带大家盘点,无天惹不起的三个大神,一个抵挡万魔,一个前任玉帝,他拯救灵山!

第一个是可抵挡万魔-----共工。

共工是洪荒时期的大神,掌管天下的水系,本身就法力无边。在上古时代,共工又接到新的使命,看管诛杀上一任天地的战神刑天肉身。

要知道,刑天是战神,法力高强,一个人可以抵挡万魔。共工看守刑天的尸身,其实就等于控制了刑天,可以任意驱使刑天去杀任何的神仙,所以两相加持,共工的法术在三界中几乎没有敌手,可轻易抵挡万魔。

正因如此,无天佛祖虽然控制了三界,却从来不敢进犯不周山。哪怕是眼看着哪吒逃进不周山,共工依然不敢进入。

第二个是前任玉帝-----东华帝君。

在三界中,除了不周山,无天佛祖还有哪里不敢去呢?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东华山,而这里的主人就是东华帝君。

东华帝君是谁?他就是上一任天帝,退位让贤给玉帝之后,东华帝君也没有飘去,而是继续当天庭的男神之首。

相传在洪荒时代,东华帝君生于碧海之上,他创造天地、孕育万物。此时东华帝君主阳,号称是“东王公”。所有霞鹤飞升的神仙,要先拜东华帝君。才能进入九天,入三清殿。由此可见,东华帝君地位的尊贵。

正因为东华帝君地位尊贵、法力无边,所以无天才会明知道如来的转世灵童乔灵儿逃进东华山,依然不敢追进去,因为无天倘若进来,可能不等33年,他就会大败而归,逃回阿修罗界。

第三个拯救灵山-----孙悟空

孙悟空是斗战圣佛,是佛教的诸佛中,唯一使用兵器战斗的佛。,孙悟空的战斗力,不仅来源于兵器,更来源于他的显赫身世,他本是花果山的仙胎,吸收日月之精华,又经过菩提老祖的点化,终于成仙成圣。

不仅如此,孙悟空这仙胎,不仅是开天辟地时的补天石,更是佛教的最尊贵之物---无骨舍利,所以,无天使用各种办法,就是杀不死孙悟空。

无天杀不死孙悟空,可孙悟空却能用自己的无骨舍利炙热的阳气,轻松击杀无天,无天才会哀叹,“成也悟空,败也悟空”,这就是孙悟空的重要性。他是如来拯救灵山,剿灭无天最重要棋子。最终孙悟空也不负众望,成功拯救灵山佛教。

看到孙悟空的重要,如来也是心中颤抖的,所以他才会千方百计不想让孙悟空归来,即使是最终三界众仙一起呼唤孙悟空,可是如来依然是万分不情愿。

道教神仙的级别

  【太上老君】 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君”的名称,最早见于《后汉书·孔融传》;“太上老君”的名称,最早见于《魏书·释老志》。《老子内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
  【玉皇】 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简称玉帝或玉皇大帝。相传其总管三界(上、中、下)和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及饿鬼)的一切祸福。见《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元始天尊】 道教最尊的天神。道教认为其处在无极上上清微的玉清圣境,为三清(玉清、上清、太清)的首席。又说其生于太元之先,故称“元始”。每至天地初开,便以秘道授诸天仙,谓之开劫度人。见《隋书·经籍志》。相传有《元始天尊度人上品妙经》一卷,今《道藏》本衍为六十一卷。
  【西王母】 神话人物。亦称金母、玉母或西姥。在《山海经》里,其为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物。在《穆天子传》里,则为一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妇人。至《汉武内传》里,却成为年约三十、容貌艳世的女神,并将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神异经》更为其塑造了配偶东王公,一年相会一次。在后代小说、戏曲里,又称其为“瑶池金母”,每逢蟠桃熟时,大开寿宴,诸仙皆来为其她上寿。旧时民间因将西王母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王母】 即“西王母”
  【金母】 即西王母。《名义考》“金,西方成气,有母道,故曰母。”
  【王母娘娘】 即“西王母”。
  【东王公】 亦称东木公、东华帝君。古代神话中的男神。《神异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名义考》“木,东方生气,有父道,故曰公。”《太平广记》载,东王公和西王母共理二气,并分别掌管男仙、女仙的名籍。
  【东华帝君】 即“东王公”。
  【九天玄女】 道教神名。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传说为上古时女神,人头鸟身。圣母元君的弟子,黄帝之师。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予黄帝,并为制夔牛鼓八十面,遂破蚩尤。见《云笈七籖·九天玄女传》及《黄帝内传》等。
  【玄女】 即“九天玄女”
  【东岳大帝】 道教所崇奉的泰山神。古代封建皇帝多祭祀泰山,传说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云笈七籖·五岳真形图序》“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泰山神于唐玄宗时被封为“天齐王”。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尊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简称“东岳天齐大帝”或“东岳大帝”。旧时各地多有东岳庙,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祭祀日。
  【碧霞元君】 道教神名。传说为东岳大帝的女儿,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蒿庵闲话》“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圮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另据《太平御览》卷二六八引西晋张华《博物志》,也有东海泰山神女事。可知其渊源已久。
  【玉朗】 道教仙官名。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玉朗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太平御览》转引《登真隐诀》“三清九宫,并有僚属,例左胜于右,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朗诸小号,官位甚多。”
  【斗姆】 道教所信奉的女神。传说为北斗众星之母,故名。宋元以后崇奉渐盛,尊为“先天斗姆大圣元君。”
  【三官】 亦称“三元”。道教所奉之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东汉张角曾作三官书,为人治病,见《后汉书·刘焉传》注。后道教又以三官配三元,城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旧时各地有三官庙、三官殿。《道藏》中有《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等。
  【天官】 道教信奉的三官之一。详“三官”。
  【地官】 道教信奉的三官之一。详“三官”。
  【水官】 道教信奉的三官之一。详“三官”。
  【三元】 即“三官”。
  【太一】 一作“泰一”。传说中的天神。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六神】 ①六种神祗。《楚辞·九章·惜诵》“令武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王逸注“六神,谓六宗之神也。”按“六宗”一词,始见于《书·舜典》,历来说法不一,有谓日、月、雷、风、山、泽者,有谓天宗日、月、星辰,地宗岱、河、海者,有谓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者。详见俞正燮《癸已类稿·虞六宗义》。
  【赵玄坛】 亦称“赵公元帅”。道教所奉的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相传姓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传说其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
  【赵公元帅】 即“赵玄坛”。
  【王灵官】 亦称“玉枢火府天将”。道教所奉祀的神。相传姓王,名善,宋徽宗时人,曾从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1403-1424)间封为“隆恩真君”。各地道观内多塑王灵官像,赤面,三目,武装执鞭,作为镇守山门之神。
  【四值功曹】 道教所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神。传说位于大神之下,相当于古代郡县功曹书吏之类,从事承启传递。道教举行宗教仪式时认为,“上达天庭”的表文焚烧后,须由“四值功曹”递送。
  【六十甲子】 道教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这些神的名字都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而成。
  【六丁六甲】 道教神名。《无上九霄雷霆玉经》“六丁玉女,六甲将军。”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阴(女)神,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阳(男)神,为天帝所役使,能行风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从事祈禳驱鬼。今《道藏》内有《灵宝六丁秘法》、《上清六甲祈祷秘法》等。
  【三十六天罡】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小说家即以之附会梁山泊中三十六员猛将。《宣和遗事·亨集》“宋江才展开看了,认得是个天书;又写着三十六个姓名……末后有一行字写道‘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言宋江等于忠义堂建罗天大醮,得一石碣,前面书天罡星三十六员,背面书地煞星七十二员。
  【七十二地煞】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地煞星。《水浒传》因以附会于大小头领一百零八人,分三十六人为天罡星,七十二人为地煞星。详“三十六天罡”。
  【城隍】 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北齐慕容俨在郢城(今河南信阳县南)亦建有城隍神祠一所。唐代以后,各地郡县皆祭城隍。后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封城隍为王。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祭祀。
  【灶君】 亦称“灶君”或“灶王”。中国旧时供奉于灶头,认为灶君掌管一家祸福。《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庄子·达生》“灶有髻。”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旧俗,夏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用纸马饴糖等送灶神上天,谓之送灶;除夕又迎回,谓之迎灶。
  【土地】 中国古代神话中管理一个区域地面的神。即古代的“灶神”。《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鼓用牲于社。”何休注“社者,土地之主也。”《孝经纬》“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通俗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
  【赤松子】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汉书·张良传》“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颜师古注“赤松子,仙人号也,神农时为雨师。”
  【三茅真君】 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传说汉景帝时咸阳(今属陕西)人,在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等境)得道“成仙”。后太上老君授大茅君盈为司命真君,中茅君固定箓真君,小茅君衷为保生真君;世称“三茅真君”。句曲山亦称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八仙】 ①蜀之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等八人,道教传说他们均在蜀中得道成仙。谯秀《蜀记》以为蜀之八仙。②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的记载。元杂剧里多有他们的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才确定为以上八人。八仙均为神仙中的散仙,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 “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
  【铁拐李】 亦称李铁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或以为其由李八百尸解故事附会而成(李八百事见《宋史·陈从信传》)。
  【李铁拐】 即“铁拐李”。
  【汉钟离】 神话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钟离名权。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或云,权曾自称为“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误将“汉”字属下,故称“汉钟离”。
  【钟离权】 即“汉钟离”。
  【张果老】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他久隐于中条山,时常往来汾晋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后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迭,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
  【何仙姑】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为唐广州增城女子,住云母溪。年十四五岁时,食云母粉而成仙。行动如飞,日往山中采果奉母。或说何仙姑本为宋永州道姑,士大夫多趋询休咎,名甚著。因与吕洞宾的传说起于,后人又附合为另一传说中吕洞宾所超度的赵仙姑(姓赵名何,零陵人),遂成为吕洞宾弟子。
  【蓝采和】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称其常穿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元好问有“人笑蓝衫似采和”诗句。元杂剧将其写成一个伶人,称其真姓名为许坚。
  【吕洞宾】(798-?)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名喦(一作岩),号纯阳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一作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会昌(841-846)中,两举进士不第,遂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于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部门其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道尊其为北五祖之一。
  【吕纯阳】 即“吕洞宾”。
  【韩湘子】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其为韩愈之族侄,性狂放,曾于初冬时,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愈大为惊异。事见《酉阳杂俎》。《青琐高议》又称其以法术点化韩愈,愈谪官潮阳,途中遇雪,湘冒雪而来,并语以花上之诗,两人乃宿于蓝关驿舍。辞去时,又告愈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按韩愈有侄孙韩湘,十二郎(老成)之子,曾官大理丞。愈贬潮阳,至蓝关,湘曾赠以诗,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传说中湘得道成仙之事,当由此而附会。
  【曹国舅】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名友,宋代人。本为国舅,因其弟仗势作恶,恐受牵累,遂散财济贫,入山修道。后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事见《东游记》。一说其于宋哲宗绍圣四年蝉蜕于徐州玉虚观。或谓曹国舅系由宋外戚曹佾而附会。在八仙中,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铁拐李】 亦称李铁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或以为其由李八百尸解故事附会而成(李八百事见《宋史·陈从信传》)。
  【李铁拐】 即“铁拐李”。
  【汉钟离】 神话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钟离名权。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或云,权曾自称为“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误将“汉”字属下,故称“汉钟离”。
  【钟离权】 即“汉钟离”。
  【张果老】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他久隐于中条山,时常往来汾晋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后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迭,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
  【何仙姑】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为唐广州增城女子,住云母溪。年十四五岁时,食云母粉而成仙。行动如飞,日往山中采果奉母。或说何仙姑本为宋永州道姑,士大夫多趋询休咎,名甚著。因与吕洞宾的传说起于,后人又附合为另一传说中吕洞宾所超度的赵仙姑(姓赵名何,零陵人),遂成为吕洞宾弟子。
  【蓝采和】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称其常穿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元好问有“人笑蓝衫似采和”诗句。元杂剧将其写成一个伶人,称其真姓名为许坚。
  【吕洞宾】(798-?)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名喦(一作岩),号纯阳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一作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会昌(841-846)中,两举进士不第,遂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于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部门其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道尊其为北五祖之一。
  【吕纯阳】 即“吕洞宾”。
  【韩湘子】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其为韩愈之族侄,性狂放,曾于初冬时,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愈大为惊异。事见《酉阳杂俎》。《青琐高议》又称其以法术点化韩愈,愈谪官潮阳,途中遇雪,湘冒雪而来,并语以花上之诗,两人乃宿于蓝关驿舍。辞去时,又告愈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按韩愈有侄孙韩湘,十二郎(老成)之子,曾官大理丞。愈贬潮阳,至蓝关,湘曾赠以诗,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传说中湘得道成仙之事,当由此而附会。
  【曹国舅】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名友,宋代人。本为国舅,因其弟仗势作恶,恐受牵累,遂散财济贫,入山修道。后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事见《东游记》。一说其于宋哲宗绍圣四年蝉蜕于徐州玉虚观。或谓曹国舅系由宋外戚曹佾而附会。在八仙中,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玉皇大帝和东华帝君之间有什么关系,是什么亲戚关系

看过《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在书中有两个地位极高的神仙,他们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很多读者都在思考这两个神仙的关系。一些读者认为他们是夫妻,也有一些读者认为他们不是夫妻,而是母子关系,也暗示了玉皇大帝的生父就是东华帝君。

书中说玉皇大帝掌管三界主宰,世间万物的生死都归玉皇大帝掌管,按道理说玉皇大帝应该就是书中地位最高的神仙,并不是,在书中的玉皇大帝,他处处礼让王母娘娘,甚至听从王母娘娘的话。如果他们是夫妻,玉皇大帝就没有必要对王母娘娘毕恭毕敬了,说明王母娘娘的地位还在玉皇大帝之上。

这么说来玉皇大帝应该就是王母娘娘的孩子了,至少在书中没有说他们是夫妻的关系。王母娘娘喜欢吃蟠桃,玉皇大帝便在天宫之上为她种下蟠桃园,甚至每年为王母娘娘举行蟠桃会,其实就是为了王母娘娘祝寿,邀请了三界之内有头有脸的神仙为王母娘娘庆祝。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想要当齐天大圣,甚至修改生死簿,玉皇大帝都没有生气。当孙悟空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玉皇大帝瞬间生气了,便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甚至想要杀死孙悟空,为王母娘娘出气。从玉皇大帝的行为来看,说明王母娘娘在玉皇大帝心中的位置非常高,说明王母娘娘极有可能就是玉皇大帝的孩子。

玉皇大帝就是三界中的王,从王母娘娘的名字上来分析,她就是王的母亲,说明王母娘娘确实就是玉皇大帝的母亲。王母娘娘原本叫做西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中,她也是盘古的女儿,是天地间出现的第一个女神仙。

玉皇大帝的母亲既然是王母娘娘,那么他的生父又是谁?在《述异记》中说西王母的父亲是盘古,而老公就是上古天庭中的第一个主宰,也叫做东华帝君。玉皇大帝在书中应该就是东华帝君的孩子,书中也说玉皇大帝从小修炼,最终才能选为三界主宰,那时候盘古已经开天辟地了,说明在玉皇大帝之前的三界主宰就是东华帝君。

那么玉皇大帝的老婆是谁?书中提到四御,其中一个神仙叫做大地之母,名字叫做后土娘娘,这个女神仙才是玉皇大帝的老婆。四御的地位在玉皇大帝之下,说明后土娘娘确实就是玉皇大帝的老婆,而王母娘娘才是玉皇大帝的母亲。

玉皇大帝是三界主宰,他与道教三清谁的地位高

在小说中认为地位最高的是玉皇大帝,统领万仙。而在正统道教中天地间地位最高的是三清,而玉皇大帝只是元始天尊的化身。

古人认为,玉皇大帝就如同人间的皇帝,权力无边无际,统领万仙万神,造化苍生,济度生灵,为天界至尊之神。

在《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就是天道,已经不知道修炼了多久了,才能享受那无极大道。玉皇大帝大道圣尊,总管三界,十方一切阴阳祸福。他是道教神话中天地的主宰,名义上来说他是三界的最高领袖,无论道教神仙,还是佛教神仙,又或者是无帮无派的神仙,均归玉皇大帝领导。

在道教中认为,三清是在先天无极界,而玉皇大帝是在开天太极界中。三清在道教中乃是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全称叫做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他们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乃是道的化身,乃是天道。传说在盘古开天地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诸神争斗不断,造成三界混乱,民不聊生,而在这种情况下,以三清为核心的道教就开始了拥戴德高望重的神来做这个主宰。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玉皇大帝这个皇帝就是三清让他做的,倘若有一天,三清认为皇帝品德才能不行,要换一个新的皇帝,玉帝也只能听从。在《崆峒问答》中曾提到过“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是为天宗。”

所以,在道教中就有这种说法,那三清乃是道之化身,便就是天道。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地位最高的就是玉皇大帝,他享受无极大道;在正统道教中,地位最高的神仙是三清,而玉皇大帝不过只是原始天尊的化身而已。

东华帝君和玉帝谁大

  • 玉帝官位大,但东华帝君辈分大

  • 枕上书里面,毫无疑问是东华帝君更大。因为人家36万岁了,而且从司命的话里可以知道天帝都来来回回羽化归来好几回了

中国古代的神仙中,地位有在玉帝之上的吗顺便说说神仙的等级

玉帝管六界。最高。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
天佑元帅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君 |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
紫阳真人(张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
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
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
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罗睺(蚀星) | 计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角木蛟。
三十六天将
蒋光 | 钟英 | 金游 | 殷郊 | 庞煜 | 刘吉 | 关羽 |
马胜 | 温琼 | 王善 | 康应 | 朱彦 | 吕魁 |
方角 | 耿通 | 邓伯温 | 辛汉臣 | 张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毕宗远 | 赵公明 | 吴明远 | 李青天 | 梅天顺 |
熊光显 | 石远信 | 孔雷结 | 陈元远 | 林大华 | 周青远 |
纪雷刚 | 崔志旭 | 江飞捷 | 贺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东华帝君乃是男神之首,东华帝君究竟有多厉害

东华帝君是三界众神之首,地位极高,玉树临风,非常有个性,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被誉为男神。

在传说中,东华帝君姓王,一个得道的上等仙人。对于东华帝君的详细描述,元朝道人秦志安在他的传记中写道东华帝君自幼真风,生来奇表,白云之上见而爱之,天界仙人谪也。这是在形容在白云的上面有人看到了东华帝君,说他是一个人才,这个人就是太上老君,于是,太上老君就收东华帝君为徒了,并将道家的功法传授于东华帝君,后来称世人称做道教主流全真道的鼻祖。

而今,很多神话故事被拍成了影视作品,而把东华帝君刻画的最为成功的当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中的东华帝君,非常地有神仙韵味,他不理世间事、远离红尘,性格迥异,不给任何人面子,是个极具个人魅力的神仙。他面容立体,轮廓分明,深邃的眼神,高大的身材,那种沉稳大气的特殊气质,把这个上古大神,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称得上是一等的男神。

事实上,东华帝君,在道教传记和古典文学中,还是一个多情的公子哥,他与其他神仙们的那种独立独行的形象有所不同,因为东华帝君在众神仙中,是有过恋情的,而传说的,东华帝君与一只九尾红狐,就是小凤九演绎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旷世奇恋。

天上的仙人和凡间的道人都非常的尊敬东华帝君,而他那种特立独形的性格也受到了众仙女们的爱戴,所以称东华帝君是男神之首。

上古神话中,东华帝君地位仅在天帝之下,他究竟是什么神仙

东华帝君是道教三清之一太上老君的门下,在上界的地位十分崇高,而且是天地的缔造者。

东华帝君是道教中的神仙,就道教全真派里,以东华帝君视为开山祖师爷,尊称为“少阳帝君”,俗称东王公,或扶桑大帝。扶桑是东方的一个地名,传说中东华帝君就住在扶桑的碧海之中,掌管四面八方土地近三万里,中间他的太真宫。

著名的道教名著《常清静妙经》对东华帝君的描述比较多,说他能够生产出天地间的元气,并将这些元气播撒在空气中,让万物生长,是万物生命的始祖。东华帝君总领男仙,所以也叫“东王公”,而传说中”西王母“统领女神仙,凡是要得道升仙的,都要参拜东华帝君,然后拜西王母,方可升天入清殿,可见他在仙界的地位十分高。

而今天我们所敬仰的东华帝君,已经被很多影视剧作给美化了,在电视剧中,神仙的等级分化和排序是由《山海经》中的仙谱决定的,而东华帝君的存在,却是非常的神秘,不知是从哪里,何时出现的,没有排序。但东华帝君这个神仙,却被美化成了一个男神形象,具有降妖除魔,威震天地的本领。人,妖,仙,魔都被其降服,被尊为“天地共主”。

东华帝君能力突出,是一个万人敬仰的帝君,他有宽广的胸怀,为天庭作出了颇高的贡献,所以帝君地位仅在天帝之下。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