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收入贷方表示实现的收入情况,借方表示冲销的收入或结转收入到本年利润的情况,结转之后主营业务收入期末余额是为0的。
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损益科目,余额在贷方。
1、每个月只要企业有销售发生 ,就是贷主营业务收入,所以每期结账前主营业务收入是贷方的,一到月底结账期,会结平,就是结转损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这一笔做下去主营业务收入借方贷方都有发生额,而且数额一致,但该科目是没有余额的。
2、如果企业开了红字发票,而且该发票不含税金额大于账目上已有的数据,譬如红字50万,但原本账面上确认收入40万,则此时一冲后会出现主营业务收入借方余额。但这种情况是特殊情况,一般不会碰到的。
扩展资料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从事某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本项指标在各行业会计制度中的名称叫法不同,但一律按各行业会计制度或报表定义的口径进行填报,其中农业企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收入”;交通运输企业指“主营业务收入”;
建筑企业指“工程结算收入”;批发及零售贸易企业指“商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企业指“房地产经营收入”;其他企业指“经营(营业)收入”。
本项指标应按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相加汇总的数据填报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工商营业执照中注册的主营和兼营的项目内容.主营的业务内容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兼营的业务内容就是其他业务收入。
借和贷相当于是加和减,是一个符号。借贷也是天平的两端,每一笔记账分录都必需借贷平衡。
主营业务收入是属于利润类科目,利润科目的增加在贷方。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发生时是在贷方,每到月末要在借方转入本年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月末没有余额,所以就没有借贷差。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从事某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本项指标在各行业会计制度中的名称叫法不同,其中农业企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收入”;交通运输企业指“主营业务收入”;建筑企业指“工程结算收入”;批发及零售贸易企业指“商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企业指“房地产经营收入”;其他企业指“经营(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在贷方会计分录
如发生销售收入,应做分录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入和费用收入减费用也就是当期实现的利润,当期实现的利润是属于股东的,未分配利润是属于权益性科目,权益性科目的增加是贷方增加的。
而收入能使利润增加,也就是收入和利润正相关。可知收入与利润的方向应该相同,所以收入也是贷记增加。同理,费用和利润负相关,可知与利润方向相反,也就是贷记减少,借机增加。
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1、损益类科目又可以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科目。
2、收入类科目贷方是增加,借方式减少。费用类科目借方为增加,贷方为减少。
3、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
4、支出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相关内容解释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发生时是在贷方,每到月末要在从借方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结转后,主营业务收入在月末没有余额,所以就没有借贷差。累计栏填写本会计年度截止到本期的累计发生额。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对待。主营业务收入可以记录本月发生额也可以设置累计发生额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