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是有消息说2017年有新专辑。
2013年12月,艾薇儿承认自己患上莱姆病 。9月欢度30岁生日之后,艾薇儿·拉维尼淡出了公众视线。
2015年4月接受《PEOPLE》的采访时,她透露自己在这段时间内身患传染病“莱姆症”,卧床超过5个月,之后渐渐恢复健康 。
2015年7月初,艾薇儿在接受《早安美国》采访时,在镜头前谈及她的病,与ABC电视台主持人杰西·帕尔默谈了自己患病之后积极治疗的过程 。
2015年9月2日,艾薇儿在某软件平台上传和摇滚歌手老公加德(Chad Kroeger)的结婚照片,但于留言中宣布二人离婚。她没有交代分开的原因,只是表示“双方仍然和,永远是好友”。
2016年 12月2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加拿大摇滚女歌手艾薇儿-拉维尼最近在她的社交媒体写了封公开信,她确认自己即将复出,并在2017年会推出一张新的录音室专辑。
大家好!我想感谢粉丝们,在我过去两年与莱姆病做抗争时保持耐心,给我支持。这(过去两年发生的一切)也同样会具有启示性地映射在我的新音乐,新艺术生涯和新的人格之中。
我一直继续着与艾薇儿基金会一起,将抗争,以及唤起人们对莱姆病的意识放在第一。
我真的很高兴地宣布,我正在做新的音乐并且会在2017年发布新专辑。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你分享。也为大家都听到我的新歌而激动,2017将会是令人兴奋的一年!
没错,艾薇儿就是1984年9月27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加拿大女歌手、词曲创作者、演员。
这个是她的照片
相信在许多人的学生时代,喜欢的第1位外国歌手应该都是艾薇儿吧。然后再慢慢接触欧美音乐。在那个时候 艾薇儿,泰勒斯威夫特,贾斯汀比伯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在追星的圈子不断扩大中。现在你对艾薇儿的印象停留在了哪个时刻?今天试管婴儿小编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病症的来袭相信许多人对外艾薇儿感到不幸的时候,因为 艾薇儿在2013年宣布自己得了莱姆症。随后她便渐渐淡出了娱乐圈,艾薇儿的烟熏妆,金色长发,黑色系的穿搭,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前这种个性的穿搭,其实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具有一个象征意义的,象征着我们对自己学生时代叛逆和个性追求的期望。
二、2016的回归在2016年,艾薇儿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自己回归乐坛。艾薇儿虽然只有153厘米的身高。她的身材比例是很优秀的, 艾薇儿身穿棒球服搭配黑色帽子,虽然戴着口罩,给人一种的高中生的即视感。也是已经36岁的年龄,依然充满了年轻的感觉。虽然经历了很多事情,给她带来了阅历,丝毫未减艾薇儿的青春和灵动。对粉丝也是仍然很加亲和,有人要签名, 艾薇儿也是微笑着签了。
三、善良的品德还记得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艾薇儿是向中国贡献捐款的。艾薇儿作于一名欧洲歌手,却在中国发生地震时作出援助,可以看出艾薇儿的品德是非常的善良和同情心的。 艾薇儿永远是以甜美风格著称,心也却更加的甜美。酷酷的外表,内心却是满满的如何和爱心,许多人在学生时代,对艾薇儿的追求更加的迷恋。在对于试管婴儿小编来说,艾薇儿是一个品德兼修的欧洲歌手。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以蜱(俗称草爬子)为传播媒介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多发在春夏季节。
人感染莱姆病之后,早期会出现游走性红斑,有灼热感和瘙痒。还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
然后进入播散性感染期,出现多系统受损症状,如脑膜炎、面神经炎、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房室传导阻滞、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统疾患。
到了晚期,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炎,如膝关节炎、但有的患者急慢性期的界限并不明显,常混合出现。由于莱姆病有慢性化倾向,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可使病人的早期症状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能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止疾病转变为慢性。
附蜱虫图片
上面那个是没吸血的样子
下面那个是吸饱血之后的样子
莱姆症为由Borrelia burgdorferi菌所引发之感 染性疾病。这些细菌是经由一种学名为Ixodes scapularis的扁虱的叮咬而传染。由于扁虱非 常的小,且被它咬到通常没有感觉,故某人出 现莱姆症症状时,通常不记得曾被扁虱咬过; 莱姆症最常发生于美国东北及中西部,虽然在 美国每个州都曾报告过有此病症出现。
莱姆症 erythema 红斑 自叮咬处向外散布
症状
最初感染
莱姆症最初感染症状为出疹子,医学,此红斑 通常自叮咬处向外散布,形成中央空洞的形状 称之为‘靶心’;虽然出红疹的部位不常感到发痒 或疼痛,但仍会出现较普遍的症状如发烧、 肌肉疼痛、疲倦及头痛。
感染恶化
当莱姆症恶化时亦可能引发下列疾病脑膜 炎、脸部神经瘫痪或其他神经性问题、心脏炎 (一种心肌发炎疾病,可造成心率不整);这 些状况通常在最初感染的数周到数月间出现。 疾病发展末期亦可能引发关节炎,特别是在膝 盖或髋骨部位会有肿大现象;神经性问题在莱 姆症末期较不普遍,但有时会出现
点击查看图片
莱姆症 心脏炎
记忆力及集中力缺乏的症状,这些末期神经性 莱姆症候群几乎会影响所有已受到早期莱姆症 影响的患者,有些病患仅有上述的某些状况, 很少有患者会经历所有的疾病阶段。
近来莱姆症感染引发许多公众的关切及疑惑, 莱姆症并不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亦通常不会 造成慢性疲劳症候群或其他难以定义的疾病; 它确实是一项独立出来的疾病,能造成特异性 的征候及症状,故任何无法解释的医学状况都 不应嫁祸给莱姆症。
临床诊断
早期莱姆症会出现上述的红疹,伴随类似感冒 的症状,进一步可影响到心脏,有些患者较严 重可能会昏倒或感到晕眩;当莱姆症造成关节 炎通常会影响较大型的关节如膝盖或髋骨, 且一次仅会影响一个关节,受影响的关节典型 会造成肿大且移动时会感到疼痛;莱姆症亦可 能造成颜面瘫痪、头痛及严重颈部僵硬(此状 况常误导医师认为是脑膜炎);莱姆症末期会 出现神经性症状如记忆及集中力受损,偶尔 造成特异性神经缺陷。
在2014年,艾薇儿突然得了莱姆病,不得不卧床5个月。
当红的她突然没有征兆就消失了,网上对其传闻很多,其中还包括造谣她去世了。在2015年,艾薇儿才亲自出面证实,自己是得病了,是一种叫莱姆病的传染性疾病,身体需要好好的调养。
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于1985年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
其中一期莱姆病仅用抗生素即可奏效,至二期、三期用抗生素无济于事,特别是神经系统损害更乏特效疗法。
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点,以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以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
从血、脑脊液及病变皮肤等标本中可检出螺旋体。采用免疫荧光、免疫转印等方法可在患者血中测出特异性抗体。病原体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具有确诊意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患者血、尿、脑脊液及皮肤标本等莱姆病螺旋体DNA(Bb-DNA),并可测出所感染菌株的基因型。
没有这回事,久未露面的艾薇儿近日再一次被造谣已经去世,现在的艾薇儿是一个叫做Melissa的替身。2013年12月艾薇儿承认自己患上莱姆病,莱姆病是由一种蜱虫叮咬,所引起的细菌感染而引发的。2016年年底,艾薇儿更新了社交账号表示自己将于2017年回归,并在这封公开信中表示在过去的两年当中我一直在与莱姆病抗争。这不仅仅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同样还会是新音乐作品的灵感与素材。
年初艾薇儿还助阵了日本摇滚乐队ONEOK ROCK的新单《Listen》.
古老而又年轻的莱姆病
艾薇儿所患疾病是被称为莱姆病(Lyme disease)的一种虫媒(蜱)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科学家曾经从具有5300年历史的木乃伊身上检出导致莱姆病的细菌的存在,说明莱姆病是一种至少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疾病。
,人类真正认识到它的存在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
上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及其周边地区,一些儿童和成年人聚居性的出现了病因不明的,以慢性衰弱为主要问题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皮疹、膝盖肿痛、瘫痪、头痛、慢性重度疲劳等。这些病人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疾病,很多年间始终得不到明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如果不是其中两位母亲的执着,莱姆病或许直到今天也不能被获得认识。两位母亲的孜孜以求引起人们对于该病症的重视,人们开始认真考察记录该疾病相关的信息,科学家也开始介入其中。
经过努力,人们逐渐认识到该疾病的一些特点,通常先是出现皮疹,随后很快会出现关节炎。而且,多数患者往往回忆说在起病之前有曾经被蜱咬伤的经历。
到70年代中期,研究者逐渐摸清了新的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等情况,却始终未能明确发病原因,,以发现该疾病的美国小镇名字命名为“莱姆病”。
1981年,研究洛矶山斑疹热的科学家威利·伯格多费(WillyBurgdorfer)开始介入对于莱姆病的研究,并成功从传播媒介蜱虫中分离、培养出该病的病原体,一种螺旋体。
1982年,科学界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该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 Borrelia burgdorferi)。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尤其是那些早期发现病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报告确诊病例的增多,莱姆病逐渐成为了美国许多地方的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并于2012年被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列为美国十大法定传染病之一。
人们是如何患上莱姆病的?
莱姆病由携带可以导致该病的病原螺旋体的蜱虫叮咬传播,最主要虫媒是一种黑腿蜱。
这种蜱生命周期为2年,需历经卵、六条腿的幼虫,八条腿的若虫和成虫等四个生命阶段。卵孵化后蜱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必须吸血来维持生存。一旦吸食了感染病原螺旋体的动物的蜱再去吸食人血,则有可能把病原体传染给人,令人感染该疾病。
大多数人是通过蜱的未成熟的若虫叮咬感染。这种若虫微小的(小于2毫米),往往难以用肉眼发现,它们通常在温暖的春夏季觅食吸血。成年蜱也可以传输莱姆病的螺旋体,但它们体形更大,更容易被发现。蜱通常需要连续叮咬人36至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更可能导致感染,,只要及早发现并(24小时之内)除去蜱虫,通常可以避免感染发生。成虫蜱通常在每年较冷的月份最为活跃。,除了温暖的春夏季外,其他季节同样可以被传染莱姆病。
蜱可以叮咬人体任何部位,但往往更青睐难以被人发现的区域如腹股沟、腋窝和头皮中。蜱可以通过分泌类似水泥样的物质把自己粘附在人体皮肤上持续吸血36~48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也也才有足够时间传播莱姆病。
人感染莱姆病后是什么样子?
人感染莱姆病后的各个阶段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表现。
早期局部阶段(蜱叮咬后3-30天)
红色、不断扩展的被称为游走性红斑的特征性皮疹和疲劳、畏寒、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一般性症状体征是早期莱姆病的表现。
游走性红斑或“牛眼”皮疹是莱姆病的早期特征性体征,通常在被叮咬后3~30天(平均约7天)开始出现于叮咬部位,皮疹可以逐步扩展成“牛眼征”,历时数天可达30厘米大小。这种皮疹约发生在70~80%的感染者,局部一般可以感觉到温暖,由于蜱分泌带有麻醉性的物质,局部可以没有痒或疼痛感,这样也就更容易避免被人发现。
游走性红斑
早期扩散阶段(蜱叮咬后数天至数周)
未经治疗的莱姆病,感染可能会从叮咬局部向身体的其他部位扩散,并反复出现系列症状,包括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游走性红疹,贝尔氏麻痹(面瘫),剧烈头痛和颈部僵硬(脑脊髓膜炎),大关节如膝盖疼痛和在肿胀,放射性阵痛,心悸头晕(莱姆心肌炎)等。
许多症状甚至不需要治疗可以在数周或数月内减轻、消除。,不经过良好治疗的病例也可以发生额外的并发症。
贝尔面瘫
后期播散阶段(蜱叮咬后数月到数年)
未经治疗病例中大约60%可以开发出关节炎,表现为严重的关节疼痛和肿胀,间歇性发作。大关节,特别是膝关节最常受累及。
未经治疗的患者中约5%在数月到数年可能发生慢性神经症状,包括手或脚放射性阵痛、麻木或刺痛,短期记忆问题等。